跳至內容

想像 (雜誌)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尼斯·博克繪製的《想像》創刊號封面

想像》(英語:Imagination)是雷蒙德·帕爾默旗下克拉克出版公司1950年10月推出的奇幻科幻雜誌,發行權很快就轉讓給威廉·哈姆林的綠葉出版公司,哈姆林從1951年2月的第三期開始主編直至停刊,並於1954年推出姐妹雜誌《想像傳說》,兩本雜誌都在1958年底美國新聞公司清盤導致的美國雜誌分銷網大地震中停刊。

與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問世的其他眾多科幻雜誌相比,《想像》在商業上更加成功,共發行63期。但是,雜誌因刊登大量低質量太空歌劇和冒險小說臭名昭著,現代文學史學家對其不屑一顧。哈姆林為雜誌選定娛樂導向的編輯政策,曾在早期雜誌發文斷言「科幻從來就不是為教育而生的絕技」[1]。《想像》刊登的文章大多評價不佳,但1952年5月刊登的《期末考試》是羅伯特·謝克里發表的首篇職業作品,在雜誌發文的其他名家包括菲利普·狄克羅伯特·海萊恩約翰·溫德姆

出版史

克拉克出版社推出的《異世界》創刊號封面,該雜誌也是《想像》的姐妹刊

1926年,雨果·根斯巴克推出美國歷史上首本純科幻紙漿雜誌驚奇故事》,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科幻紙漿雜誌已經紅極一時[2],但局面不久就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受挫,多種雜誌因紙張短缺停辦,市場直到40年代後期才開始復甦[3]。1946年時,美國僅有八種科幻雜誌還在堅持,但到1950年已增至20種,1954年22種,《想像》便是在此期間問世[4]

1947年,《驚奇故事》主編雷蒙德·帕爾默(Raymond Palmer)在伊利諾州埃文斯頓創辦克拉克出版社(Clark Publishing)。接下來他繼續主編《驚奇故事》直至1949年末,並在1948年春發行《命運》(Fate),1949年11月又推出《異世界》創刊號。[5]兩本雜誌標誌的主編姓名都是「羅伯特·韋伯斯特」(Robert N. Webster),是帕爾默的化名,因為此時他還在主編另一家公司出版的《驚奇故事》,需要避免利益衝突。第二期《異世界》稱今後的雜誌將由韋伯斯特和帕爾默共同主編,但1950年3月推出的第三期已經無需偽裝,雜誌刊頭的主編標以縮寫「Rap」(代指「Raymond A. Palmer」)。1949年9月3至5日,世界科幻大會辛辛那提舉行,帕樂默宣佈已不再擔任《驚奇故事》主編,並透露克拉克出版社的工作計劃。他還與首次參加世界科幻大會的21歲科幻愛好者比婭·馬哈蒂Bea Mahaffey)面談,最終聘請她出任助理主編。[6][7]

帕爾默推出《命運》和《異世界》後又計劃創辦新雜誌《想像》,並且到1950年中期已經找齊前兩期的素材。但這年夏初他在地下室樓梯上不慎摔倒,導致腰部以下癱瘓。住院期間,《異世界》和《想像》的大部分編輯工作都是馬哈蒂完成,後者雖然缺乏經驗,但還足以應付。出版社聘請瑪格·布德維格·桑德(Marge Budwig Saunder)擔任助理,負責審閱不請自來的手稿,協助馬哈蒂的工作。《想像》的創刊號是1950年10月刊,這年8月1日便開始在報攤上銷售,計劃按雙月刊周期發行。9月,主辦《驚奇故事》的齊夫-戴維斯集團Ziff-Davis)決定從芝加哥遷至紐約;帕爾默迅速與威廉·哈姆林(William Hamling)聯繫,建議對方接手《想像》。哈姆林此時還在齊夫-戴維斯集團工作,但不想前往紐約,已經準備離職並創辦綠葉出版公司(Greenleaf Publishing Company),他接受帕爾默的建議於11月離開齊夫-戴維斯集團,成為《想像》的主編兼出版商。[5][8]

1954年,哈姆林創辦姐妹雜誌《想像傳說》,他的綠葉出版公司同時還模仿《花花公子》推出男人雜誌《流氓》(Rogue)。1957年,大型雜誌發行商美國新聞公司(American News Company清盤,大量雜誌只能倉促尋找其他發行商。大部分獨立發行商只願代理月刊,而且要求的雜誌尺寸比此時科幻雜誌常見的文摘尺寸更大。雜誌尺寸加大意味着成本更高,所以要有更多收入才能獲利,但事實證明此時許多雜誌都無法吸引更多廣告來維持運轉,最終只能停刊,《想像》便是其一。哈姆林停辦《想像》和《想像傳說》,把錢全部集中到《流氓》。1958年10月的第63期《想像》淪為絕響,已更名《太空旅行》(Space Travel)的《想像傳說》也在11月發行最後一期。[9]兩本雜誌停辦前都沒有提前告知讀者,不過《想像》在最後一期取消之前一直堅持的讀者來信、書評和筆友專欄[10]

此時,美國出版業界還沒有養成每年公佈雜誌發行量的習慣,法律也沒有強制要求[11],所以雜誌的實際銷量已不可考。不過可以參考比《想像》早一年創刊的《奇幻科幻雜誌》(The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該雜誌比《想像》熱銷,1949年秋的創刊號賣出近六萬份[12]

內容和評價

1953年5月《想像》封面

創刊號雜誌的封面故事是切斯特·蓋爾(Chester S. Geier)的《靈魂大盜》(The Soul Stealers),他經常在齊夫-戴維斯集團的《驚奇故事》和《奇妙歷險》發表作品。《靈魂大盜》是科學奇幻小說,講述來自另一個維度空間的美麗女子列塔(Leeta)盜取男人的靈魂,期望能挽救父親的生命。封面插圖由漢尼斯·博克Hannes Bok)創作,顯示列塔坐在會飛的巨大坐騎上。創刊號雜誌的撰稿人還包括多產作家羅格·菲利普斯Rog Phillips),以及前一年剛剛發表處女作的克里斯·內維爾Kris Neville)。[10]。最初幾年的《想像》幾乎每期都有內維爾的文章,其他作品大戶包括德懷特·斯溫Dwight V. Swain)、丹尼爾·加洛耶Daniel F. Galouye)和米爾頓·萊瑟Milton Lesser)。此外,雜誌發行末期經常刊登埃德蒙·漢密爾頓Edmond Hamilton)的作品。[13]長篇小說是雜誌最主要的賣點[14]

除上述此時名氣一般,但經常發表小說的作家外,《想像》偶爾也有名家亮相。1951年4月雜誌刊載雷·布萊伯利的《消防氣球》(The Fire Balloons),但所用的標題改為《標誌以內》(…In This Sign),這篇小說後來收入布萊伯利的合集長篇《火星紀事》和《繪圖人》(The Illustrated Man)。1952年5月登載的《期末考試》(Final Examination)是羅伯特·謝克里發表的第一篇職業作品,在雜誌發文的其他名家包括波爾·安德森、約翰·溫德姆(John Wyndham,採用化名約翰·貝農)、詹姆斯·布萊什James Blish)、菲利普·狄克哈蘭·艾里森羅伯特·海萊恩弗雷德里克·波爾羅伯特·西爾柏格[10]

科幻史學家普遍認為《想像》在20世紀50年代的同類雜誌中表現不佳,只不過發行壽命比較長而已。唐納德·塔克Donald H. Tuck)在著作《科幻和奇幻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中對雜誌發表的小說嗤之以鼻,覺得「沒幾部值得一提,大部分都是跨行星、太空歌劇或冒險題材」[14]。科幻作家兼評論家布萊恩·斯坦伯福德Brian Stableford)稱書中「大部分都是老一套的太空歌劇」[13]。詹姆斯·布萊什甚至把《想像》稱為「基本沒人看」的雜誌[15]。哈姆林的編輯政策有意與主知主義唱反調,他在1951年11月的雜誌上發表社論,斷言「科幻從來就不是為教育而生的絕技,所謂的『成人』故事不過是編者想要證明自己有多聰明,讀者又有多愚蠢」。哈姆林表示,《想像》的目標是提供娛樂:「我們需要放鬆,娛樂讀物就是好方法」。[1]部分讀者認同哈姆林的意見,科幻愛好者格雷格·卡爾金斯(Gregg Calkins)在1952年的愛好者雜誌發文,同意哈姆林社論中的看法[16]

1951年4月,雜誌開辦「粉多拉魔盒」(Fandora's Box)科幻粉絲文化常駐專欄。前五年的專欄文章由熱心科幻愛好者瑪麗·沃爾夫Mari Wolf)執筆,1956年由羅伯特·布洛克接手直至停刊。專欄反響極佳,在所有美國科幻專業雜誌中都很罕見。[14][注 1]每期雜誌都附有社論,除最後一期外均有讀者來信專欄。1953年6月雜誌開辦書評專欄,起初由馬克·林斯伯格(Mark Reinsberg),然後在連續兩期與亨利·博特合作後從1954年5月開始改由後者接手。1957年2月,雜誌新增「宇宙筆會」(Cosmic Pen Club)專欄,可供讀者尋求筆友。這些專欄一經開辦就從未中斷,僅有最後一期取消。1951年9月,雜誌封二[注 2]經常會用短文介紹該期小說或插圖的某位作者,有些短文就是該作者撰筆,可能還會附照片,這在其他雜誌上也很罕見。通過這種形式介紹的作者包括海萊因、埃文·亨特Evan Hunter)和狄克。「介紹作者」欄目在1954年10月至1955年1月暫停四期,後從1956年4月起取消。此外,1953年5月雜誌的封二沒有介紹作者,而是刊登前一年芝加哥世界科幻大會的照片。[10]為雜誌貢獻封面最多的畫家是哈羅德·麥考利(Harold W. McCauley)、勞埃德·羅格南(Lloyd Rognan)、馬爾科姆·史密斯Malcolm Smith)和威廉·特里(William Terry[10][18]

書目詳細資訊

馬爾科姆·史密斯創作的1952年12月雜誌封面,體現1951年6月刊開始調整的封面佈局

《想像》前17期為文摘雜誌尺寸(19.1×14釐米),後46期略為縮短到18.4×14釐米。每個日曆年出版的雜誌為一,無論這年一共發行多少期。1950年的第一卷僅有兩期,此後各卷最少有五期,最多12期,具體視各年出版頻率。與其他大部分雜誌不同,《想像》把總期號和卷號一起印在書脊上。創刊號標示的日期是1950年10月,此後按雙月刊頻率出版到1952年9月,僅1951年6月刊的下一期推遲到同年9月。1952年9月之後的四期分別是同年10月、12月,1953年1月和2月。1953年4月,雜誌開始按月刊周期不間斷髮行到1955年7月,下一期在同年10月面世,接下來雜誌恢復雙月刊周期並且堅持到1958年10月的最後一期。《想像》的定價始終是35美分,刊頭上的雜誌名稱也一直不變,但封面和書脊的書名起初是《想像:科學和奇幻故事》(Imagination: Stories of Science and Fantasy),1955年10月起改為《想像:科幻》(Imagination: Science Fiction)。[10][14]

前28期雜誌均有166頁,但從1954年4月開始減至134頁直到停刊。封面佈局起初和《異世界》如出一格,但1951年6月起有明顯變更,雜誌標題有白色橫幅背景,此後除偶爾使用不同顏色的標題橫幅背景外,封面風格沒有明顯變化。書脊起初也像《異世界》一樣採用彩色背景和淡白文字,後改為白色背景,紅色或藍色文字。[10][14]

前兩期雜誌由克拉克出版社發行,標示的主編姓名是雷蒙德·帕爾默,但他實際因摔傷入院,大部分工作是由比婭·馬哈蒂完成,部分來源因此把馬哈蒂列為主編[注 3]。威廉·哈姆林從第三期開始接手主編位置,出版商也換成他開辦的綠葉出版公司直至停刊[10]

註釋

  1. ^ 據1989年獲跨太平洋科幻愛好者基金的羅伯特·利希曼(Robert Lichtman)回憶,他就是看到1958年《想像》雜誌上布洛克的專欄才接觸科幻粉絲文化圈。[17]
  2. ^ 指封面內頁,亦即封面的背面。
  3. ^ 麥克·阿什利(Mike Ashley)起初將帕爾默列為前兩期雜誌主編[4],後又認為主編應該是馬哈蒂[19]。其他來源均把帕爾默列為主編[13]

參考資料

腳註

  1. ^ 1.0 1.1 Hamling, "The Editorial", in Imagination, November 1951, pp. 146–147.
  2. ^ Nicholls & Clute, "Genre SF"; Edwards & Nicholls, "Astounding Science-Fiction"; Stableford, "Amazing Stories"; Edwards & Nicholls, "SF Magazines", all in Nicholls & Clut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3. ^ Edwards & Nicholls, "SF Magazines", in Nicholls & Clut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p. 1068.
  4. ^ 4.0 4.1 Ashley, Hi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 Vol. 3, pp. 323–325.
  5. ^ 5.0 5.1 Mike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p. 7–10.
  6. ^ Ashley, History of SF Magazine Vol. 3, pp. 45–46.
  7. ^ issues of Other Worlds.
  8. ^ Ashley, History of SF Magazine Vol. 3, pp. 48–49.
  9. ^ Michael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p. 190–193.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issues of Imagination.
  11. ^ Statement Required by the Act of October 23, 1962.
  12. ^ Mike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 22.
  13. ^ 13.0 13.1 13.2 Stableford, "Imagination", in Nicholls & Clut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p. 615.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Donald H. Tuck, Encyclopedia of SF, pp. 570–571.
  15. ^ Atheling, More Issues at Hand, p. 38.
  16. ^ Imagination is Fun.
  17. ^ Fan Guest of Honor.
  18. ^ Mike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p. 365–389.
  19. ^ Mike Ashley, Transformations, p. 329.

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