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二叉韌革菌
布氏二叉韌革菌 | |
---|---|
布氏二叉韌革菌微觀結構圖 a:擔孢子;b:擔子;c:膠質囊狀體;d:子實層二分叉菌絲;e:菌肉二分叉菌絲。 | |
科學分類 | |
界: | 真菌界 Fungi |
門: |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
綱: |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
目: | 紅菇目 Russulales |
科: | 隔孢伏革菌科 Peniophoraceae |
屬: | 二叉韌革菌屬 Dichostereum |
種: | 布氏二叉韌革菌 D. boidinii
|
二名法 | |
Dichostereum boidinii S.H.He & S.L.Liu
|
布氏二叉韌革菌(學名:Dichostereum boidinii),一種分佈於中國南方地區的菌類,隸屬於紅菇目隔孢伏革菌科二叉韌革菌屬,模式產地為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種小名取自法國學者雅克·布瓦丹的姓氏,以感謝其對二叉韌革菌屬分類學研究的貢獻。[1]
特徵
子實體
多年生,平伏至平伏反展,邊緣稍微抬起,緊密貼生,不易與基質分離,革質至軟木栓質,長達8cm,寬達4cm,厚達1.5mm。子實體表面光滑,灰黃色,黃褐色至淺褐色,不開裂;不育邊緣陡,與子實層表面同色或顏色稍深。[1][2]
微觀結構
菌絲系統二體系。菌肉層隨生長時間增加而增厚,質地緊密,由生殖菌絲、二分叉菌絲、嵌入的擔孢子和分散的結晶組成。生殖菌絲較少,具鎖狀聯合,無色,薄壁,直徑2-3㎛。骨架菌絲(二分叉菌絲)佔據絕大多數,無色至黃色,明顯厚壁,具擬糊精反應。不齊子實體由二分叉菌絲、膠質囊狀體、擔子和擬擔子組成。二分叉菌絲與肉菌層相似,但是具有更強的擬糊精反應,更頻繁的分枝,且末端分枝較短,跨度達20-40㎛,主幹直徑2-4㎛;膠質囊狀體大量,紡錘形至尖錐形,無色,稍厚壁,具有固態化的內容物,大小為20-60×7-12㎛;擔子近棍棒狀至近圓柱形,無色,薄壁,頂端具4個擔子梗,基部具鎖狀聯合,大小為25-40×5-7㎛;擬擔子與擔子形態相似,但較小。擔孢子大量,近球形,具有一個明顯的乳突,無色至淺黃褐色,厚壁,具強澱粉質反應,直徑大小為(5-)5.4-6.5(-7)㎛;孢子外壁被有瘤和脊。[1][2]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Liu, Shi-Liang; He, Shuang-Hui.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Dichostereum (Russulales), with descriptions of three new species from southern China. MycoKeys. 2018-10-10, 40: 111–126 [2023-03-06]. doi:10.3897/mycokeys.40.287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6).
- ^ 2.0 2.1 劉世良. 中国叉丝革菌属及近缘属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D]. 北京林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9: 36 [2023-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