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尼西比斯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尼西比斯之戰
日期217年
地點
結果 帕提亞帝國勝利
羅馬帝國賠償帕提亞帝國5000萬銀幣[1]
參戰方
帕提亞帝國 羅馬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阿爾達班三世 馬克里努斯
兵力
不詳 不詳
傷亡與損失
慘重 慘重

尼西比斯之戰,是一場羅馬帝國帕提亞帝國之間的戰爭,其結果是雙方兩敗俱傷,羅馬賠款於帕提亞。

西元210年間,阿爾達班四世從哥哥沃洛吉斯六世(Vologases VI)手中奪取了帕提亞帝位後往西方快速擴張,直逼羅馬邊境。自詡為亞歷山大大帝再世的羅馬皇帝卡拉卡拉認為機不可失,不但向阿爾達班提議同盟,還說要迎娶他女兒。等到天真的阿爾達班答應之後,卡拉卡拉立刻率領軍力龐大的「迎親團」前往帕提亞。帕提亞人認為羅馬皇帝這行是來見岳父的,羅馬軍隊因此一路上沒遇上任何阻礙,直入美索不達米亞。等到進了帕提亞宮殿之後,卡拉卡拉立刻翻臉,屠殺前來迎接的帕提亞貴族並將宮殿劫掠一空。看到「女婿」大開殺戒之後,阿爾達班大夢初醒,立刻逃亡。而羅馬人大肆搶劫數月之後,便前往埃德薩過冬。

217年4月,卡拉卡拉在一場政變之中被他的禁衛隊長馬爾庫斯·歐佩里烏斯·馬克里努斯謀殺,後者旋即稱帝。然而,馬克里努斯帝位還沒坐暖,惱羞成怒的阿爾達班已經集結全帕提亞的軍隊來報仇雪恨。

戰前,馬克里努斯對他的士兵說:「蠻族大軍已經近在咫尺,而阿爾達班的怒火也是有理由的。我們撕毀了協議,並在和平的時候主動挑起了戰爭。這場戰爭可不是單純的領土紛爭,不是為了爭奪河裏的幾顆石子。一個強大的國王正帶着復仇之師排山倒海而來,為了他死去的親族與孩子們而戰!」

缺乏實戰經驗的馬克里努斯試着與帕提亞講和,答應將帕提亞戰俘全數釋放。然而阿爾達班拒絕了這個提議,並說唯有羅馬付龐大的賠款,修復七年間所造成帕提亞的一切損失,並割讓美索布達米亞北部才有可能和平。

羅馬當然不可能接受這個提議,戰爭爆發。

為了爭取水源,兩軍在一個叫尼西比斯的城鎮相遇。羅馬以典型的陣勢迎敵,以步兵為主體的軍團組成正面,騎兵與標槍手組成兩翼,在各大隊中間並安插了輕步兵。另一方面,帕提亞人是天生的騎手,佈署了鐵甲騎兵、鐵甲駱駝與大量的馬弓手。

帕提亞在破曉發難,馬弓手首先射出一波一波的箭雨,重裝騎兵在箭幕的掩護下與配有長矛的駱駝手一同衝進羅馬前列。配置在該處的輕步兵付出慘重傷亡之後被迫撤退,羅馬敗象似乎越來越明顯。

然而,輕步兵在撤退的同時也在戰場上佈下了大量的鐵蒺藜,意圖追擊的帕提亞騎兵直接撞上了滿地的鈎刺。騎士們紛紛落馬,帕提亞進攻節奏一時被打亂。在沒有坐騎的情況下,帕提亞優勢不再,戰士們被迫徒步作戰。重整過後的羅馬軍團見狀立刻反撲,發揮他們擅長的近身肉搏將帕提亞前鋒殺得大敗。主力仍存的帕提亞接連發動數次衝鋒,然而兩軍都沒有任何進展,在夜色降臨後各自收兵回營。

第二天,雙方再次攻防,儘管都付出傷亡,局勢依然僵持不下。

然而在第三天,帕提亞憑着人數優勢與騎兵高機動力意圖包抄羅馬軍。後著見狀放棄了傳統的線列陣行,竭力往兩側延長戰線。騎兵與輕步兵並左右奔馳,截擊意圖繞背的帕提亞人。至此,兩軍全線接戰,傷亡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帕提亞包圍殲滅羅馬軍的意圖沒有成功,但是羅馬也付出了相當高昂的代價。

羅馬史學家赫羅狄安以「平原被滿地的死者覆蓋,遍地都是以陣亡的戰士、戰馬與駱駝堆成的山丘」來形容戰鬥後的慘狀。

看到羅馬軍幾近崩潰,馬克里努斯向阿爾達班派出使者,告訴他仇人卡拉卡拉已死,並答應給帕提亞大筆賠償。阿爾達班知道手下也已無力再戰,況且因為長時間的戰役軍心已經開始浮動,答應了合談。羅馬付出高達兩億色斯特州斯(sestertius)賠償之後,阿爾達班撤兵回國。

尼西比斯之戰是羅馬與帕提亞之間最後的大規模衝突,馬克里努斯不久後在安提阿被政敵埃拉伽巴路斯擊敗並處決,而阿爾達班隨後也在與薩珊帝國的戰事中陣亡,帕提亞帝國隨之覆滅。

參考文獻

  1. ^ 存档副本. [2014-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