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克洛弗·莫爾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尊敬的悉尼市市長閣下英語Lord Mayor of Sydney
克洛弗·莫爾
Clover Moore
第82任悉尼市市長英語Lord Mayor of Sydney
現任
就任日期
2004年3月27日
副職約翰·麥金納尼(John McInerney)
維莉緹·菲斯英語Verity Firth
克里斯·哈里斯英語Chris Harris (New South Wales politician)
托尼·普利英語Tony Pooley (politician)
瑪塞爾·霍夫(Marcelle Hoff)
菲利普·布萊克(Phillip Black)
Marcelle Hoff
羅賓·凱米斯(Robyn Kemmis)
艾琳·多特尼(Irene Doutney)
凱琳·菲爾普斯英語Kerryn Phelps
前任露西·騰博
新南威爾斯
悉尼選區英語Electoral district of Sydney
任期
2007年3月24日英語New South Wales state election, 2007—2012年9月20日
前任新選區
繼任亞歷克斯·格林威治英語Alex Greenwich
多數票4.0%
新南威爾斯
布萊選區英語Electoral district of Bligh
任期
1988年3月19日—2007年3月24日
前任米高·雅博斯萊英語Michael Yabsley
繼任選區廢除
南悉尼市英語City of South Sydney議會議員
任期
1980年9月—1981年12月31日
悉尼市議會議員
任期
1981年1月1日—1987年3月26日
個人資料
出生 (1945-10-22) 1945年10月22日79歲)
澳洲新南威爾斯戈登區英語Gordon, New South Wales
國籍澳洲
政黨無黨籍
配偶彼得·莫爾(Peter Moore)
母校悉尼大學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1][2]


克洛弗·瑪格麗特·莫爾AO(英語:Clover Margaret Moore,1945年10月22日),舊姓柯林斯(英語:Collins),是澳洲政治家,自2004年至今擔任悉尼市市長英語Lord Mayor of Sydney。 1988-2012年她曾先後代表布萊選區英語Electoral district of Bligh(1988-2007)和悉尼選區英語Electoral district of Sydney(2007-2012)任新南威爾斯立法會無黨派議員。[3] 莫爾是第一個民選的悉尼女市長。[4]

由於一項新法案,自2012起州立法會議員不得兼任市議會職位,莫爾在連任悉尼市長後不得不辭任立法會議員(因此媒體認為這一法案就是專門針對克洛弗的),此前她已經擔任了24年新南威爾斯的立法會議員。在當年的議員補選英語2012 Sydney state by-election中她支持獨立候選人,澳洲婚姻平權團體英語Australian Marriage Equality成員亞歷克斯·格林威治英語Alex Greenwich,協助後者贏得了壓倒性的勝利。[5][6]

生平

克洛弗·莫爾(舊姓柯林斯)出生於1945年,[7]是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和凱瑟琳·柯林斯(Kathleen)的三個女兒的其中之一。

她在悉尼港以北的戈登區英語Gordon, New South Wales長大,曾在奇利比里洛雷托修女學院英語Loreto Kirribilli就讀,後來進入悉尼大學學習教育學。1972年她與建築師彼得·莫爾(Peter Moore)結婚,婚後二人搬到了倫敦居住,五年後遷居回悉尼的紅坊區英語Redfern, New South Wales。1980年莫爾被選為南悉尼市議會South Sydney Council)議員。[8]

州議員生涯(1988-2012)

隨着悉尼市議會與南悉尼市議會的合併,莫爾成為了悉尼市議員(1989年南悉尼市議會又重設)。在任內她的表現非常搶眼,不僅忠實地履行了市議員的責任,更致力於解決很多其他社區內的問題。截至1987年末,她的支持率超過了時任市長道格拉斯·修打蘭,非常有希望成為悉尼市有史以來第一任女市長。然而州政府突然解散了悉尼市議會,並派出專員接管了市政。莫爾決定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轉戰1988年的新南威爾斯州立法會選舉,在以微弱優勢擊敗自由黨的候選人米高·雅博斯萊後獲得了布萊選區議席。

克洛弗·莫爾的選舉辦公室,2010年

1991年莫爾參與撰寫了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改革方案。同年她連任州立法會議員,且支持率由上次的26.7%上升到了43%。同時由於保守派聯盟在這次選舉中未能取得半數席位,莫爾、彼得·麥克唐納托尼·溫莎等無黨派議員就成為了大黨爭取的對象。[9] 1992年6月1日,新南威爾斯州廉政公署發佈了一份針對時任州長尼克·格雷納的調查報告。在新州上訴法院尚未對這份報告作出裁決之前,莫爾就聯合另外兩名無黨派議員在州議會外遊行,威脅要撤回對少數派政府的支持。由於他們的施壓,格雷納不得不於6月24日辭職,而當時法院仍未作出最後判決。

在1995年,1999年和2003年的選舉中莫爾都以較大優勢連任。LGBT人群是莫爾的忠實支持者,悉尼LGBT狂歡節英語Sydney Gay and Lesbian Mardi Gras曾特别致謝她。

2007年選舉之前選舉委員會將布萊選區合併入新組建的悉尼選區,新選區覆蓋了整個悉尼市中心。莫爾當選了新悉尼選區的第一任州立法會議員,並且得票率較上一次選舉還有所增加。

莫爾和澳洲民主黨在許多議題上觀點一致。民主黨曾經在州上院為她的一些法案助力;在2011年的州立法局選舉中莫爾也為他們背書。[10]

悉尼市市長(2004至今)

克洛弗·莫爾團隊在悉尼市議會的席位
2004年選舉
5 / 10
2008年選舉
6 / 10
2012年選舉
5 / 10
2016年選舉
6 / 10

2004年初以鮑勃·卡爾為首的工黨州政府突然再次合併了悉尼市議會和南悉尼市議會。這一舉動如同晴天霹靂,就連時任市長露西·騰博(馬爾科姆·騰博的妻子)也是從一份塞到她門裏的傳真中得知的。媒體認為工黨這麼做的意義在於將大片自己的票倉歸入悉尼市,從而增加自己的候選人,前聯邦部長米高·李當選悉尼市市長的贏面。然而新增加的幾個區中也包括了莫爾的票倉布萊。

騰博宣佈自己將不尋求連任後,李一度似乎已經穩操勝券。隨後,2月24日,莫爾加入了戰局。雖然莫爾和騰博在政治觀點上並不一致,她仍強烈譴責工黨讓一位民選的市長下台的舉動,並稱其解散議會為「不擇手段的奪權行為」。次日《悉尼先驅晨報》就已經預言莫爾會成為李的主要對手。[11]

莫爾反對發展的立場將工商業推到了李一邊,但儘管如此她仍然笑到了最後,選票是李的兩倍還多。在計票開始90分鐘以後澳洲廣播公司的選舉分析員安東尼·格林就預言莫爾會輕鬆取勝。[12]

儘管此前在四次州議會選舉中莫爾都曾經聲明不會為他人站台,在2004年的悉尼市議會選舉中她還是打破了常規表態支持一組獨立候選人。她的支持事後證明很關鍵,六位提名候選人中有四位——約翰·麥金納尼,羅賓·凱米斯,瑪塞爾·霍夫和菲利普·布萊克——入選市議會。

2008年莫爾成功連任悉尼市市長。[13] 2012年她雖然繼續連任,但得票率有所下降,為51.1%。[14] 在2016年的選舉中她再次連任,並且得票率較上次上漲了八個百分點,為59.1%。[15]

在推進悉尼內城區建設多條自行車道之後,莫爾以身作則,帶頭參與「騎車上班日」,結果2010年10月下車時摔斷了腳踝,此後一段時間內不得不以輪椅代步。[16]

立法活動

莫爾設立了「克洛弗·莫爾市長薪資信託基金」以幫助市裏的弱勢群體並提高動物福利。截至2014年10月基金會共作出慈善捐款總計123萬澳元。

2006年莫爾團隊提出的要求政府公開與私營部門的合同的議案被兩院一致通過。

能源效率活動

在莫爾的治下,悉尼市提出了到2030年減少碳排放70%的目標。到目前為止才去的行動包括:設立自行車道,鼓勵混合動力車,種植10,000棵樹,設立600個共享汽車區,在建築頂部安裝截至目前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在11個主要公園安裝雨水收集系統,以及投票設立兩座新的熱電聯產廠。

建築和基礎設施

在市長任期內,莫爾完成了以下建築和基礎設施的建設:[17]

爭議

2007年10月27日莫爾提出一項非行政議案,建議禁止在新南威爾斯州的寵物店中出售狗、貓及其他動物,以及禁止繁育新犬種。寵物行業協會立刻上書議會反對這項立法。[21] 澳洲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則對此表示欣賞。

另一方面,在悉尼市內建設自行車道擠佔了停車位,其高昂的成本也令許多市民不滿。學校等團體則對自行車道表示支持。布克街的自行車道2012年獲得了悉尼設計獎。[22][23]

2014年2017年間,計劃安裝在佐治街上的雕塑「雲拱門」的預算從350萬澳元增加到1130萬澳元。[24] 除了嚴重超支,其重新設計的造型也被人詬病為與城市的美感不符。[25]

參考文獻

  1. ^ Compass: John Paul II - Australian Legacy - ABC TV. Compass英語Compass (TV program).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5-04-10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2). 
  2. ^ Jean, Peter. Same-sex marriage bill reveals differences. The Canberra Times英語The Canberra Times. Fairfax Media英語Fairfax Media. 2012-04-02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State Electoral District - Sydney Results 2007. 新南威爾斯州選舉委員會. [200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30). 
  4. ^ Clover, the maverick mayor.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4-03-28 [2016-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7). 
  5. ^ McNeilage, Amy. Sydney still progressive despite Greens' poor showing, Clover Moore says. 悉尼晨鋒報. 2012-09-09 [2012-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6. ^ Results: 2012 Sydney by-election. ABC News英語ABC News (Australia). Australia. 2012-11-27 [2016-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7. ^ Moore, Clover. Electioneering leaflets, hand-outs, etc. for the New South Wales state election, 19 March, 1988. Trove英語Trove. 1988 [2016-01-01]. 
  8. ^ A very public lif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4-03-06 [200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2). 
  9. ^ Ms Clover Moore, MP. Members of Parliament. Parliament of New South Wales英語Parliament of New South Wales. [2010-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7). 
  10. ^ Moore, Clover. Voting For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2011-03-18 [2016-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5). 
  11. ^ Clover Moore tips the odd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4-02-25 [200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12. ^ Webber, Graeme; Emma, Ambler. Independent MP is Sydney mayor. The Age. 2004-02-28 [200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2). 
  13. ^ Gilmore, Heath; Carty, Lisa. Moore returned with 2030 vision.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2008-09-14 [2008-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3). 
  14. ^ Council of the City of Sydney - Mayoral Election. [201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5). 
  15. ^ Summary of Candidate First Preference Votes. [201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16. ^ Jones, Gemma. Clover Moore is a cycling statistic. Daily Telegraph (News Ltd). 2010-10-22 [2016-01-01]. 
  17. ^ Farrelly, Elizabeth. One Moore job to seal the legacy.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2011-11-03 [2011-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6). 
  18. ^ Francis-Jones Morehen Thorpe – Featured Library Projects: Surry Hills Centre. Francis-Jones Morehen Thorp. [2016-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0). 
  19. ^ Lacoste, Thierry. Lacoste+Stevenson News – Flower Power. Lacoste+Stevenson. 2011-02-23 [2016-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7). 
  20. ^ Landscape Architects' website. [201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9). 
  21. ^ Thousands protest pet sale ban. ABC New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7-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9). 
  22. ^ Bourke Street Cycleway 2012 Sydney Design Awards. [201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7). 
  23. ^ McDougall, Bruce. Sydney's cyclists ignore their $76 million cycleway network. Daily Telegraph. 2011-08-19 [2016-09-15]. 
  24. ^ Clover Moore's new Cloud Arch blows out by $8 million. SBS News (Australia: SBS (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 AAP-SBS Wires. 2017-08-26 [2017-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英語). 
  25. ^ Hall, Louise. More Cloud Arch: Remodelled design is wider, heavier and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e price. ABC New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17-08-25 [2017-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