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若 |
---|
|
|
性別 | 男 |
---|
出生 | (1899-03-16)1899年3月16日 大清 |
---|
逝世 | 1971年1月27日(1971歲—01—27)(71歲) 臺灣 |
---|
籍貫 | 湖南湘潭 |
---|
國籍 | 中華民國 |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
|
效忠 | 中華民國 |
---|
服役 | 中華民國陸軍 |
---|
軍銜 | 中將 |
---|
|
|
- 湖南省政府教育司司長
(1911年-)
- 國民革命軍第四十六軍參謀長
- 湖南省政府財政廳廳長
(1934年-)
- 河南省政府財政廳廳長
-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
(1940年-)
-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宣傳處處長
- 國民革命軍第十師第五十九團團長
- 經濟會議副秘書長
- 經濟部物資局局長
(1942年-)
- 國家總動員委員會副秘書長
(1942年12月-)
-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
(1942年12月-)
-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常務幹事
- 軍事委員會外事局局長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1948年5月-)
- 行政院綏靖區政務委員會秘書長
(1945年-)
- 聯合國中國代表團顧問
(1948年)
- 中央日報社社長
- 國立政治大學教授
-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48年10月5日-)
|
- 《自由民主的經濟制度》
- 《民主主義與自由經濟》
- 《從民族與文化看中國的前途》
- 《國際現勢之分析》
|
|
何浩若(1899年3月16日—1971年1月27日),台灣學者,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學習經歷
何浩若於1913年,考入北京清華學堂。1920年,赴美國史丹福大學留學。1923年,轉入威斯康星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而後轉入諾維琪大學騎兵科,1927年畢業。
成為軍人
何浩若自諾維琪大學畢業回國後,加入國民革命軍。擔任黃埔軍校第4期政治教官。而後,擔任了第46軍參謀長、第10師第59團團長。
短暫的教書生涯
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何浩若辭去軍職,擔任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的教授,廬山軍官訓練團政治訓練研究班教務主任。
從政
1928年,何浩若創立中央日報,任社長。1935年,何浩若成為湖南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長。1937年,改任河南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長。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經濟會議副秘書長、經濟部物資局局長、國家總動員委員會副秘書長、三民主義青年團宣傳處長。
再次從軍
抗戰後期,美國軍人大批進入中國協同作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外事局予以協調,何浩若擔任局長[1]。1941年春,何浩若擔任經濟部物資局局長,因為倉庫失火,受到蔣介石的嚴厲訓斥,何浩若委婉解釋,蔣聽後大發脾氣,指責何「強辯」, 何一時將「強辯」聽成了「槍斃」,當場下跪。[2]何於1945年授予少將軍銜,抗戰勝利後擔任敵偽產業管理局局長、行政院綏靖區政務委員會秘書長。後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顧問。
晚年
1959年到台灣,在國防研究院、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中國文化學院任教授。
參考資料
- ^ 劉富蘭. 〈毛澤東性格的分析〉. 《明報月刊》. 1966年1月, 1 (1): 65-66.
毛澤東在年青的時候,常常說他的某代祖先葬在一個風水奇佳之地,而到他這一代該出皇帝云云。……何浩若不但常傳此傳說,並力言毛氏早年確說過這類話。
- ^ 陳勇:《蔣介石「槍斃」物資局長何浩若》,《鍾山風雨》, 2002年第2期。
|
---|
|
| | 一中全會(3人) 1924.1.31 |
- 廖仲愷 (1924.6辭職,1924.10復任,1925.8逝世)
- 戴季陶
- 譚平山 (1924.4辭職,1924.6復任,1924.11辭職,1925.9代理)
彭素民 (1924.4通過,1924.8逝世)
- 邵元沖 (1924.6代理,1924.10解職)
- 汪兆銘 (1924.7代理,1924.11辭職)
- 鄒 魯 (1924.9代理,1924.10解職,1924.11通過)
- 丁惟汾 (1925.5通過)
- 於樹德 (1925.5通過)
- 林 森 (1925.9通過)
- 林祖涵 (1925.9代理)
|
---|
|
---|
| 一中全會(9人) 1926.1.22 | |
---|
臨中全會(9人) 1926.7.6 | |
---|
三中全會(9人) 1927.3.11 | |
---|
四中全會(5人) 1928.2.7 | |
---|
|
---|
| |
---|
| |
---|
| 一中全會(9人) 1935.12.7 | |
---|
| 四中全會(15人) 1938.4.8 | |
---|
六中全會(19人) 1939.11.20 | |
---|
十中全會(19人) 1942.11.27 | |
---|
|
---|
| | 一中全會(25人) 1945.5.31 | |
---|
二中全會(36人) 1946.3.17 | |
---|
三中全會(36人) 1947.3.24 | |
---|
四中全會(55人) 1947.9.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