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太平洋颱風季
1976年太平洋颱風季 | |
---|---|
氣旋季長度 | |
首個系統形成 | 1976年1月27日 |
末個系統消散 | 1976年12月9日 |
最強風暴 | |
名稱 | 颱風露爾斯 |
• 最高風速 | 260 km/h(160 mph) (1分鐘平均風速) |
• 最低氣壓 | 895 hPa(mbar) |
氣旋季統計 | |
熱帶低氣壓數 | 51 |
風暴數 | 25 |
颱風數 | 25 |
超級颱風數 | 4 (非官方) |
死亡人數 | >650 |
財產損失 | >$11.62億(1976年美元) |
1976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76年全年任何時間內,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1976年太平洋颶風季。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等級 | 風速 | |
---|---|---|
超級颱風 | ≥130節 ≥240公里每小時 | |
颱風 | 63–129節 118–239公里每小時 | |
熱帶風暴 | 34–62節 63–117公里每小時 | |
熱帶低氣壓 | 22–33節 41–62公里每小時 |
熱帶氣旋
1976年共有25個熱帶氣旋產生,包含14個颱風[1]。
颱風嘉菲 (Kathy)
PAGASA:Asiang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1月26日-1976年2月2日 |
---|---|
強度 | 150 km/h(90 mph) (一分鐘) 965 hPa(mbar) |
熱帶風暴羅娜 (Lorna)
PAGASA:Biring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2月25日-1976年3月3日 |
---|---|
強度 | 65 km/h(40 mph) (一分鐘) 1000 hPa(mbar) |
颱風曼莉 (Marie)
PAGASA:Konsing
4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4月1日-1976年4月16日 |
---|---|
強度 | 215 km/h(130 mph) (一分鐘) 930 hPa(mbar) |
熱帶風暴蘭茜 (Nancy)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4月24日-1976年5月3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 (一分鐘) 985 hPa(mbar) |
颱風奧嘉 (Olga)
PAGASA:Didang
3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5月10日-1976年5月28日 |
---|---|
強度 | 185 km/h(115 mph) (一分鐘) 940 hPa(mbar) |
颱風柏美娜 (Pamela)
4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5月14日-1976年5月29日 |
---|---|
強度 | 240 km/h(150 mph) (一分鐘) 920 hPa(mbar) |
颱風露比 (Ruby)
PAGASA:Isang
4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6月20日-1976年7月5日 |
---|---|
強度 | 220 km/h(140 mph) (一分鐘) 935 hPa(mbar) |
颱風露比形成後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在東沙島打轉後向東北東進行,通過巴士海峽,抵達琉球海面後消失。
颱風莎莉 (Sally)
4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6月24日-1976年7月5日 |
---|---|
強度 | 215 km/h(130 mph) (一分鐘) 925 hPa(mbar) |
颱風娣妮絲 (Therese)
4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7月8日-1976年7月21日 |
---|---|
強度 | 250 km/h(155 mph) (一分鐘) 905 hPa(mbar) |
熱帶風暴維奧莉 (Violet)
PAGASA:Lusing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7月20日-1976年7月27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 (一分鐘) 985 hPa(mbar) |
熱帶風暴葦黛 (Wilda)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7月17日-1976年7月24日 |
---|---|
強度 | 85 km/h(50 mph) (一分鐘) 985 hPa(mbar) |
颱風安妮黛 (Anita)
PAGASA:Maring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7月20日-1976年7月27日 |
---|---|
強度 | 120 km/h(75 mph) (一分鐘) 980 hPa(mbar) |
颱風比麗 (Billie)
PAGASA:Nitang
4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7月31日-1976年8月21日 |
---|---|
強度 | 230 km/h(145 mph) (一分鐘) 915 hPa(mbar) |
颱風比麗形成後向西北西進行,經石垣島附近,於9日23時20分由台灣三貂角附近登陸,新竹附近出海,後來登陸中國。
熱帶風暴嘉麗 (Clara)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8月2日-1976年8月8日 |
---|---|
強度 | 75 km/h(45 mph) (一分鐘) 985 hPa(mbar) |
熱帶風暴黛蒂 (Dot)
PAGASA:Osang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8月17日-1976年8月24日 |
---|---|
強度 | 95 km/h(60 mph) (一分鐘) 990 hPa(mbar) |
熱帶風暴愛倫 (Ellen)
PAGASA:Paring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8月20日-1976年8月25日 |
---|---|
強度 | 85 km/h(50 mph) (一分鐘) 992 hPa(mbar) |
熱帶風暴艾倫造成香港27人死亡,3人失蹤[2]。其中18名死者為秀茂坪山泥傾瀉意外中罹難的市民。
颱風法蘭 (Fran)
PAGASA:Reming
4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9月2日-1976年9月15日 |
---|---|
強度 | 240 km/h(150 mph) (一分鐘) 910 hPa(mbar) |
熱帶風暴喬琪亞 (Georgia)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9月8日-1976年9月16日 |
---|---|
強度 | 75 km/h(45 mph) (一分鐘) 990 hPa(mbar) |
颱風荷貝 (Hope)
PAGASA:Seniang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9月13日-1976年9月19日 |
---|---|
強度 | 130 km/h(80 mph) (一分鐘) 965 hPa(mbar) |
颱風愛莉斯 (Iris)
PAGASA:Toyang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9月14日-1976年9月29日 |
---|---|
強度 | 140 km/h(85 mph) (一分鐘) 975 hPa(mbar) |
- 香港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 最接近當地時間:1976年9月17日凌晨1時至早上6時
- 最接近當地距離及方向:香港約130公里
- 澳門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八號東南風球
- 風暴中心與澳門之最近距離:澳門約90公里
颱風鐘茵 (Joan)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9月18日-1976年9月25日 |
---|---|
強度 | 130 km/h(80 mph) (一分鐘) 965 hPa(mbar) |
颱風露爾斯 (Louise)
PAGASA:Welpring
5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10月27日-1976年11月9日 |
---|---|
強度 | 260 km/h(160 mph) (一分鐘) 895 hPa(mbar) |
熱帶風暴瑪琪 (Marge)
PAGASA:Yoning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11月4日-1976年11月12日 |
---|---|
強度 | 110 km/h(70 mph) (一分鐘) 975 hPa(mbar) |
熱帶風暴娜拉 (Nora)
PAGASA:Aring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12月1日-1976年12月8日 |
---|---|
強度 | 85 km/h(50 mph) (一分鐘) 990 hPa(mbar) |
熱帶風暴奧蓓 (Opal)
PAGASA:Basiang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6年12月8日-1976年12月10日 |
---|---|
強度 | 65 km/h(40 mph) (一分鐘) 995 hPa(mbar) |
熱帶氣旋名單
|
|
|
|
由於在1980年前,中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會使用西太平洋的風暴名單命名,故本年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颶風姬蒂使用了以上的風暴名單。
參考資料
- ^ 1976 ATCR TABLE OF CONTENTS. [2012-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 ^ 2.0 2.1 Historical Information. [2012-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