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艾米·福斯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米·福斯特
原名Amy Foster
作者約瑟夫·康拉德
語言英語
發行資訊
收錄於倫敦新聞畫報
出版時間1901年12月
出版地點英國

艾米·福斯特》(Amy Foster)是約瑟夫·康拉德於1901年編寫的一個短篇小說,刊載於倫敦新聞畫報,並被1903年出版的《颱風與其他故事》收錄。

情節

來自中歐的一個可憐移民揚科·古爾所乘坐的船隻在從漢堡駛往美國的途中於英國海岸失事。附近村莊的居民一開始並不知道有船隻事故,隨後由於他不會說英語,陌生的外語嚇壞了居民們,他們沒有給他任何幫助,反而認為他是一個危險的流浪漢和瘋子。最終,一個名為斯瓦弗的先生為揚科·古爾提供了一個老建築供他庇護。揚科在此學了一些基礎的英語。他解釋說,他的名字楊科的意思其實就是「小約翰」。由於他幼時所居住的山村名為古爾,因此他的姓氏跟從了他所在的家鄉的名字。

隨後,揚科·古爾愛上了名為艾米·福斯特的女僕。出於兩人共同對社會的不滿,他們結婚了。因為楊科曾救了斯瓦弗孫女的命,於是斯瓦弗送給了楊科一間小屋子,而這對夫婦便一同入住了進去。楊科和艾米後來有了一個兒子,名為約翰尼。然而,艾米之後被揚科的種種行為所困擾,特別是他試圖教兒子用他的「令人不安」的語言進行禱告。

幾個月後,揚科患上了重病。由於身體的不適,楊科不得不使用自己的母語說話。然而對於艾米來說這完全是個陌生的語言。艾米收到了驚嚇,帶着孩子逃走了。第二天早上,楊科死於心力衰竭。實際上,楊科只是用自己的母語要水喝而已[1]

解釋

實際上,小說的主角揚科·古爾與作者約瑟夫·康拉德本人有眾多相似之處[2]。和楊科一樣,康拉德曾遠離家鄉,來到了英國的一個小鎮居住。艾米被楊科陌生的外語嚇壞的場景,實際上是來源於康拉德於1896年在法國度蜜月期間發生的一件事。當時他在一場譫妄中十分不適,無意識地使用了波蘭語,嚇壞了他的妻子傑西[3]

根據濟斯瓦夫·拿吉德英語Zdzisław Najder的解釋,這篇小說的靈感還來源於福特·馬多克斯·福特於1900年在的一個港口發生的一個軼事。當時,有一艘德國商船失事,但該船上的水手不能用英語交流,被當地人趕走,最終船員們在一個豬圈裡找到了棲身之所[4]

影響

《艾米·福斯特》被認為反映出約瑟夫·康拉德這類移民在英國社會中的社會疏離感。愛德華·薩義德曾評價,「如果不聯想到康拉德因為只是通過一種沒有人能理解的語言說話而被整個社會疏遠,讀懂這篇小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5]

1997年,《艾米·福斯特》被改編為電影《碧海奇緣英語Swept from the Sea[6]

參考來源

  1. ^ John Gerard Peters,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Joseph Conra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71.
  2. ^ Gustav Morf, The Polish Shades and Ghosts of Joseph Conrad, Astra Books, 1976, pp. 225-26.
  3. ^ Zdzisław Najder, Joseph Conrad: A Life, p. 227.
  4. ^ 濟斯瓦夫·拿吉德英語Zdzisław Najder, Joseph Conrad: A Life, pp. 312-13.
  5. ^ 愛德華·薩義德, "Between Worlds: Edward Said makes sense of his lif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ondon Review of Books, vol. 20, no. 9, 7 May 1998, pp. 3-7.
  6. ^ Ebert, Roger. Swept from the Sea. Chicago Sun-Times. 1998-01-23 [2018-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1) (英語). 

延伸閱讀

  • Gustav Morf, The Polish Shades and Ghosts of Joseph Conrad, Astra Books, 1976
  • Zdzisław Najder, Joseph Conrad: A Life, translated by Halina Najder, Rochester, New York, Camden House, 2007, ISBN 1-57113-347-X.
  • John Gerard Peters,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Joseph Conra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