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次要音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亞語系中,次要音節是一個弱化的音節,後面跟着一個帶聲調或帶重音的音節。次要音節常以/Cə//CəN/的形式出現,其中的元音弱化,如高棉語口語; 或以/CC/這樣無元音的形式出現,如姆拉布里語/kn̩diːŋ/「肚臍」(次要音節/kn̩/)和/br̩poːŋ/「底部」(次要音節/br̩/),以及卡西語kyndon/kn̩dɔːn/「規則」(次要音節/kn̩/)、syrwet/sr̩wɛt̚/「標誌」(次要音節/sr̩/)、kylla/kl̩la/「變形」(次要音節/kl̩/)、symboh/sm̩bɔːʔ/「種子」(次要音節/sm̩/)和tyngkai/tŋ̩kaːɪ/ 「節約」(次要音節/tŋ̩/)。這樣的抑揚格模式有時也被稱作倍半音節(sesquisyllabic),此術語由美國語言學家詹姆斯·馬提索夫於1973年提出(Matisoff 1973:86)。

有時次要音節可以因語言接觸產生。許多占語支語言和緬甸語[1]在與南亞語系接觸後演化出了次要音節。緬甸語的次要音節為/Cə/形式,聲母複輔音、無韻尾聲調

原始台語上古漢語的較新構擬也包含倍半音節詞根,現代台語支和現代漢語已經完全轉化為單音節。

另見

注釋

  1. ^ Randy LaPolla. The development of Sino-Tibetian. Areal Diffusion and Genetic Inheritance: Problems i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38.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