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拉丁美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丁美洲
Latinoamérica西班牙語
América Latina葡萄牙語
Amérique latine法語

狹義的拉丁美洲
面積19,197,000平方公里(7,412,000平方英里)[1]
人口626,741,000 (2015年)[a]
人口密度31每平方公里(80每平方英里)
區域居民稱謂詞拉美人
國家狹義:20
廣義:33
屬地或特區狹義:6
廣義:22
語言主要語言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其他語言:法語克丘亞語瑪雅語瓜拉尼語帕皮阿門托艾馬拉語納瓦特爾語意大利語希臘語日本語英語
時區西二區西八區
最大城市[2]
1. 墨西哥 墨西哥城
2. 巴西 聖保羅
3.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
4. 巴西 里約熱內盧
5. 秘魯 利馬
6. 哥倫比亞 波哥大
7. 智利 聖地亞哥
8. 巴西 貝洛奧里藏特
9. 墨西哥 瓜達拉哈拉
10. 巴西 巴西利亞

拉丁美洲,簡稱拉美,是美洲的一部分,狹義上包括了以拉丁語族語言為官方語言的美洲國家和地區;廣義上包括了美國以南的全部美洲國家與地區。拉丁美洲擁有占地球陸地表面積將近13%的19,197,000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截止2013年,拉丁美洲的人口估計超過6億。[3]在2014年,拉丁美洲有着5.573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4][5],如果以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則是7.532萬億美元[4][5]。單詞拉美最早在1861年被一本叫做《拉丁種族的審查》的致力於泛拉丁化的雜誌提出。[6][需要更多來源]

名稱

「拉丁」來源於拉丁姆(拉丁語:Latium)。是亞平寧半島中西部的一個區域,羅馬城所在地,現代意大利語稱拉齊奧(Lazio)。隨著古羅馬的擴張他們的語言和各地的語言融合,產生了後世的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等語言。隨著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活動他們的語言傳到了該地區。

美洲」則以佛羅倫薩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命名[7]

範圍

拉丁美洲的範圍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範圍,該詞大部分情況指代狹義,部分情況指代廣義,另外有極少情況下指代最狹義

狹義

指代以拉丁語族(也稱羅曼語族,主要是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注意英語荷蘭語不屬於拉丁語族)語言為官方語言的美洲國家和地區。和最狹義相比多了使用法語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海地以及法屬圭亞那等等,但注意不包括加拿大魁北克省(法語為官方語言)以及美國路易斯安娜州(法語為常用語言)。基於龐大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語人口,美國邁阿密也經常被認為是拉丁美洲的一部份。本義為拉丁美洲最常見的定義。

廣義

包括了美國以南的全部美洲國家與地區,和狹義相比多了使用英語和荷蘭語的國家或地區,包括使用英語的圭亞那伯利茲牙買加等等,使用荷蘭語的蘇里南等等。該定義在理論上是錯誤的,但使用該定義者不乏少數。指代該範圍常常是因為使用者誤以為美國以南的國家或地區皆使用講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等拉丁語族語言,而忽略了其他語言(英語等,或者以為這些語言也屬於拉丁語族)。或者是僅僅想指代美國以南的美洲而沒有找到更合適的詞代替[來源請求]

最狹義

僅僅指代伊比利亞美洲,指使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的所有美洲國家地區的總稱(而不包括使用法語的海地以及法屬圭亞那等地),它們曾經都是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巴西),屬於西班牙殖民帝國葡萄牙殖民帝國的一部分。該意義僅在極少情況下出現。

歷史

「拉丁美洲」的思想出現於19世紀,並假定必須根據歐洲類別(特別是「拉丁美洲」)來定義區域。因此,嚴格來說,在1492年10月12日之前沒有拉丁美洲的歷史。此外,由於該概念的族裔地理特徵,所以此概念未包括土著文化和非裔美國人文化。

前哥倫布時期

在前哥倫布時期,美洲大陸上就已經發展了數百種文化和數十種原始文明。其中,在中部美洲安第斯山脈是公認的前哥倫布時期的較高文明。從北到南,我們可以命名為墨西哥文化托爾特克文化特奧蒂瓦坎文化薩波特克文明奧爾梅卡文明瑪雅文明穆伊斯卡文化卡納里斯文化莫切文化納斯卡文化基穆文化印加文化蒂亞瓦納科文化。這些文明都發展了複雜的政治和社會組織體系,並以其藝術傳統和宗教而著稱。

國家和地區列表

狹義

國旗 國家 首都 官方語言 備註
阿根廷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 西班牙語
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 蘇克雷
西班牙語
巴西 巴西 巴西利亞 葡萄牙語
智利 智利 聖地亞哥 西班牙語
哥斯達黎加 哥斯達黎加 聖何塞 西班牙語
古巴 古巴 哈瓦那 西班牙語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 波哥大 西班牙語
多明尼加 多米尼加 聖多明各 西班牙語
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 聖薩爾瓦多 西班牙語
厄瓜多爾 厄瓜多爾 基多 西班牙語
福克蘭群島 福克蘭群島 斯坦利港 英語 馬島戰爭
法屬圭亞那 法屬圭亞那 卡宴 法語 法國行政區劃
海地 海地 太子港 法語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 特古西加爾巴 西班牙語
巴拉圭 巴拉圭 亞松森 西班牙語
秘魯 秘魯 利馬 西班牙語
墨西哥 墨西哥 墨西哥城 西班牙語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 馬那瓜 西班牙語
巴拿馬 巴拿馬 巴拿馬城 西班牙語
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 聖胡安 西班牙語 美國行政區劃
烏拉圭 烏拉圭 蒙得維的亞 西班牙語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 加拉加斯 西班牙語

屬地

國旗 區旗 國家 首都 備註
法國 聖巴泰勒米 聖巴泰勒米 古斯塔維亞 法國海外領地
法國 克利珀頓島 克利珀頓島 克利珀頓島 法國行政區劃
瓜德羅普 瓜德羅普 瓜德羅普 巴斯特爾 法國海外領地
馬提尼克 馬提尼克 馬提尼克島 法蘭西堡 法國海外省
法國 法屬聖馬丁 法屬聖馬丁 馬里戈特 法國海外領地

廣義

國旗 國家 首都 備註
安圭拉 安圭拉 瓦利 英國海外領地
安提瓜和巴布達 安提瓜和巴布達 聖約翰斯 (安地卡及巴布達)
阿魯巴 阿魯巴 阿魯巴 荷蘭王國行政區劃
巴哈馬 巴哈馬 拿騷
巴巴多斯 巴巴多斯 布里奇敦
伯利茲 伯利茲 貝爾莫潘
百慕大 百慕大 漢密爾頓 英國海外領地
英屬維爾京群島 英屬維爾京群島 羅德城 英國海外領地
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 喬治敦 英國海外領地
法國 克利珀頓島 克利珀頓島 法國行政區劃
哥斯達黎加 哥斯達黎加 聖何塞
古巴 古巴 哈瓦那
庫拉索 庫拉索 威廉斯塔德 荷蘭行政區劃
多米尼克 多米尼克 羅索
多明尼加 多米尼加 聖多明各
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 聖薩爾瓦多
格林納達 格林納達 聖喬治
瓜德羅普 瓜德羅普 巴斯特爾 法國海外領地
危地馬拉 危地馬拉 危地馬拉城
海地 海地 太子港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 特古西加爾巴
牙買加 牙買加 京斯敦
馬提尼克 馬提尼克島 法蘭西堡 法國海外省
墨西哥 墨西哥 墨西哥城
蒙特塞拉特 蒙特塞拉特 普利茅斯
英國海外領土
美國 納瓦薩島 納瓦薩島 美國行政區劃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 馬那瓜
巴拿馬 巴拿馬 巴拿馬城
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 聖胡安 美國行政區劃
法國 聖巴泰勒米 古斯塔維亞 法國海外領地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基茨和尼維斯 巴斯特爾 (聖基茨和尼維斯)
聖盧西亞 聖盧西亞 卡斯特里
法國 法屬聖馬丁 馬里戈特 法國海外領地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金斯敦
千里達及托巴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西班牙港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科伯恩城 英國海外領地
美屬維爾京群島 美屬維爾京群島 夏洛特阿馬利亞 美國行政區劃
荷屬聖馬丁 荷屬聖馬丁 菲利普斯堡 荷蘭行政區劃
博奈爾 波內赫 克拉倫代克 荷蘭行政區劃
聖尤斯特歇斯 聖尤斯特歇斯 奧臘涅斯塔德 荷蘭行政區劃
薩巴 薩巴 博坦 荷蘭行政區劃
阿根廷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
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 蘇克雷
巴西 巴西 巴西利亞
智利 智利 聖地亞哥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 波哥大
厄瓜多爾 厄瓜多爾 基多
福克蘭群島 福克蘭群島 斯坦利港 馬島戰爭
法屬圭亞那 法屬圭亞那 卡宴 法國行政區劃
圭亞那 圭亞那 喬治敦
巴拉圭 巴拉圭 亞松森
秘魯 秘魯 利馬
蘇利南 蘇里南 帕拉馬里博
烏拉圭 烏拉圭 蒙得維的亞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 加拉加斯

參見

註解

  1. ^ 包括中美洲南美洲國家的人口估計數,不包括伯利茲圭亞那蘇里南以及講西班牙語或法語的加勒比地區國家和地區。

參考文獻

  1. ^ 1.0 1.1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Rural environment and land use,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The World Bank (World Bank), [2013-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7) 
  2. ^ Geography Department at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able 4
  3.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Cia.gov. [201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4.0 4.1 GDP Current and PPP estimates for 2014. Imf.org. 2014 [2014-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5. ^ 5.0 5.1 GDP Current and PPP estimates for 2014. Imf.org. 2014 [2014-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6. ^ Phelan (1968), p. 296.
  7. ^ (英文) Cartographer put 'America' on the map 500 years ago. USATODAY.com. [2009-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