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見之明偏誤
後見之明偏誤(英語:hindsight bias),或稱後視偏差,指當人們得知某一事件結果後,誇大原先對這一事件的猜測的傾向[1][2],俗語稱「事後諸葛」或「事後孔明」。 後視偏差是「認為我們可以預測已經發生的事情而實際上我們並不能預測」的心理趨勢。 後視偏差產生的原因是,僅閱讀對結果的描述會使我們想到許多我們支持該結果的案例,因此使它們看起來可信。[3]
後見之明偏見的一個基本的例子是,在知道一個不可預見事件的結果後,一個人相信自己「早就知道結果會這樣」。後見之明的偏見可能導致記憶失真,回憶與重建內容時產生錯誤的理論成果。
它可能隱藏在實驗的多方面問題上,比如設計、材料、測量方法上。後見之明偏誤可能導致記憶扭曲,回憶和復原時產生錯誤理論。據報,後見之明偏誤是實驗研究中分析、理解、解讀結果的嚴重方法問題。例子還有,歷史著作中對戰役結果的描述、醫生對臨床試驗的回顧和司法系統對事故責任和可預測性的判定[4],還有沉迷於賭博的人們。因而過度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雖然對人類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可能只是增加了成見,但如果在法庭上的供詞如果出現記憶偏差,就會影響口供的證據與判決,因而許多腦科學家專門研究此現象,以求減少生因性的影響成分。
歷史
1970年代,當後見之明偏誤(英語:hindsight bias)命名如此且在Baruch Fischhoff心理學研究中出現時其實並不是新概念。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歷史學家、哲學家和醫生提出這個概念[4]。1973年,心理學系畢業生巴魯克·菲施霍夫參加了一場研討會,其中Paul E. Meehl觀察到,臨床醫生在會議案例時過高估計自己的先見之明,覺得「始終都知道」[5]。
1970年代早期,心理學研究中很大部分是阿摩司·特沃斯基和丹尼爾·卡內曼引領的對啟發法的研究[5]。特沃斯和基卡內曼發現的可得性啟發法和代表性啟發法對後見之明偏誤的發展有直接關係。[6]對兩種啟發法的探索中,他們設計的第一個實驗直接測試了後見之明偏誤[7]。他們在尼克松訪問北京和莫斯科前要求參與者判斷幾項達成成果的可能性;尼克松回國後,有要求他們回憶自己之前的選擇。後來作出的選擇更接近事實[7]。這項研究常在解釋後見之明偏誤時提起,論文的標題「我早就知道會發生」可能促成了後見之明偏誤的另一種說法「始終都知道」(英語:knew it all along)假說的產生。
1975年,菲施霍夫發明了另一種方法研究後見之明偏誤,那時他把這種現象稱為"creeping determinism hypothesis"[4]。這種方法設計給參與者一則短篇故事,與四種結果的選項,選項之一是對的,要求他們評估四種選項的可能性; 參與者通常在被告四種選項中任意一種是正確後(不管是否真的正確), 參與者通常會給此選項較高的評估[4]。 此種方法仍被用於心理學和行為學對後見之明偏誤不同方面的研究。後見之明偏誤的研究發展到今天,對很多實際用途而且仍在研究的前沿。近年的研究研究了偏誤與年齡的關係、對衝突和混亂的效果以及對銀行業和投資策略的影響[8][9][10]。
解釋生活現象
對於純粹的機率問題,後見之明偏誤會影響人的判斷力,例如在判定彩票號碼上,認定開獎按照某種固定規律而產生。實際上在數學上只要母數夠大,由巧合不斷發生相同規律的現象,並不是很特別的結果。
參見
參考資料
- ^ Roese, N. J., & Vohs, K. D. (2012). "Hindsight Bia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7): 411-426.
- ^ Hoffrage, U., & Pohl, R., 2003. Hindsight Bias: A Special Issue of Memory. Champlain, USA, Psychology Press.
- ^ Jennifer Walinga,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 1st Canadian Edition,B.C. Open Textbook Project, 2014. [2021-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 ^ 4.0 4.1 4.2 4.3 Fischhoff, B., 2003. Hindsight ≠ foresight: the effect of outcome knowledge on 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Qual Saf Health Care, 12, 304-312.
- ^ 5.0 5.1 Fischhoff, B., 2007, An early history of hindsight research • Social cognition, 25, 10-13.
- ^ Tversky, A., Kahneman, D. (1973). Availability: A heuristic for judging frequency and probability • Cognitive psychology, 5, 207-232.
- ^ 7.0 7.1 Fischhoff, B., and Beyth, R. (1975). "I knew it would happen" Remembered probabilities of once-future things •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3, 1-16.
- ^ Bernstein, D. M., Erdfelder, E., Meltzoff, A. N., Peria, W., Loftus, G. R. (2011). Hindsight bias from 3 to 95 years of age. J Exp Psychol Learn Mem Cogn, 2, 378-391.
- ^ Marks, A. Z., and Arkes, H. R. (2010). The effects of mental contamination on the hindsight bias: Source confusion determines success in disregarding knowledge. J. Behave. Dec. Making, 23: 131-160.
- ^ Biasi, B., Weber, M. (2009). Hindsight Bias, risk perception and investmen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55, 1018-1029.
外部連結
- Excerpt from: David G. Myers, 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1994, pp.15-1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ore discussion of Paul Lazarsfeld's experimental questions.)
- Forecasting (Macro and Micro) and Future Concepts Ken Fisher on Market Analysis (4/7/06)
- Iraq War Naysayers May Have Hindsight Bia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hankar Vedantam. Washington Post.
- Why Hindsight Can Damage Foresigh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ul Goodwin. Foresigh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Forecasting, Spring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