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大鈞 (小麥遺傳育種學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大鈞(1926年7月2日—2016年8月22日),男,江蘇常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

生平

劉大鈞生於常州武進縣廟西巷20號,家族為常州的世家大族。父親劉介堂是位工程師。劉大鈞自幼隨祖父學習,5歲進武進縣織機坊小學學習,四年級以後轉到武進縣立武陽小學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武陽小學遭日軍飛機轟炸,被迫關閉,劉大鈞輟學。為躲避戰火,劉大鈞全家離開常州,輾轉武漢廣州香港等地,其間家中還曾和父親劉介堂失聯,直至1938年春,全家才在上海法租界重聚,之後劉大鈞進入上海私立齊魯小學求學,並在畢業後進入上海國立曉光中學讀初一。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侵入上海租界,國立曉光中學解散,劉大鈞輟學。全家遷居南京[2]1942年2月,進入國立南京模範中學讀初三並於7月畢業。9月,考入汪精衛政權的國立中央大學附屬實驗高中就讀。

1944年,在汪精衛政權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藝術一年後,劉大鈞棄藝從農。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劉大鈞被分配至國立英士大學。不久,回南京考入金陵大學農學院念書,師從靳自重王綬章錫昌等教授。1949年,劉大鈞自金陵大學農藝系畢業,留校任農藝系主任靳自重的助教。1950年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1955年,經羅春梅、王泰倫兩位老師介紹,成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1955年9月,被選派赴蘇聯留學,赴莫斯科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念書。1956年轉為研究生,學習小麥遺傳育種,同時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1959年獲莫斯科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生物科技副博士學位。[2]

1960年回國以後,劉大鈞一直在南京農學院(1984年改名南京農業大學)任職。1964年2月,經金善寶推動,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農學院共同領導的小麥品種研究室成立,主任為金善寶,遺傳組組長為劉大鈞。1964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組織高等學校文科師生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通知》,1965年2月又發出《關於組織高等學校理、工科師生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通知》,劉大鈞隨南京農學院幹部、教師到江蘇省鹽城地區大豐縣參加首批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對小麥輻射育種的研究中斷。1965年7月,劉大鈞剛剛自鹽城回到南京農學院,又下放到江浦農場勞動。當時小麥品種研究室也遷至江浦農場,劉大鈞等人繼續從事輻射育種研究。文革爆發後,1966年6月起,南京農學院停止教學。1966年8月,在江浦農場參加半農半讀的學生「殺回衛崗炮轟院黨委」,劉大鈞遂把小麥輻射育種研究改在衛崗校區進行。1966年10月後,中國掀起「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運動,南京農學院領導遭到迫害,劉大鈞也被一般性批判為「蘇聯修正主義者」。但劉大鈞一直堅持科研,研製出的高產小麥新種「寧麥3號」在1975年定名。[2]

1981年,當選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1981年5月到1991年11月,先後擔任南京農學院農學系主任,南京農學院副院長、院長,南京農業大學校長,1991年11月卸任校長職務。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3]

2016年8月22日,在江蘇南京病逝,享年91歲。[1]

社會兼職

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屆學科評議組副組長,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一、二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遺傳學會和生物技術協會理事長等職務。[1][2]

學術貢獻

劉大鈞一生中有60多年研究小麥遺傳育種,主要學術成就在發掘外源優異基因及創新種質。小麥新種「寧麥3號」便是由劉大鈞用輻射育種選育。他還率先結合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簇毛麥、鵝觀草等分別高抗小麥白粉病和赤霉病,並將其抗性基因成功轉移進栽培小麥,育成一大批優異抗性種質,其中小麥—簇毛麥6VS/6AL易位系所攜抗白粉病基因,經國際小麥基因命名委員會正式定名為Pm21。劉大鈞所建立的染色體分帶、熒光原位雜交、非整倍體分析與分子標記相結合精確鑑定栽培小麥中外源染色質的技術體系,達國際先進水平;在中國率先開展小麥抗病基因的MAS育種工作,與其他科研院所合作育成小麥新品種。

獎項和榮譽

劉大鈞率領的團隊獲美國麥氏基金先後連續三期資助,其成果分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三等獎,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等獎等,並於2000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刘大钧院士逝世. 觀察者網. 2016-08-24 [2016-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4). 
  2. ^ 2.0 2.1 2.2 2.3 深切缅怀刘大钧院士. 搜狐. 2016-08-23 [2016-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6). 
  3. ^ 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統計司,科學技術部創新發展司編.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6.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6.11: 24–26. ISBN 978-7-5037-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