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漢寧森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1月12日) |
保爾·漢寧森(丹麥語:Poul Henningsen,1894年9月9日-1967年11月31日)是一位丹麥作家、建築師和評論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是丹麥文化生活的重要人物。在丹麥,他常被簡稱作「PH」。他最常與PH燈系列白熾燈的設計有關[1][2][3] 。
早年生活與教育
保爾·漢寧森是艾格尼絲·漢寧森和卡爾·埃瓦爾德的私生子。他在一個寬容和現代式的家中度過了童年,並且時常見到來訪的著名學者。1911年至1917年間,他接受教育以成為一名建築師,但是他並沒有畢業,而是轉向發展,欲成為發明家和畫家。
建築與設計
他最突出的貢獻是關於燈的設計。20世紀20年代,他發明了PH燈,並由路易斯·鮑爾森公司生產。其中最著名的類型是PH洋薊和PH5。這些燈的發明也給他後來的工作提供了經濟基礎。PH大鋼琴也是漢寧森的著名設計,被列入20世紀最著名的設計之一。
筆墨生涯
1920年代保爾·漢寧森在他的文學創作上有了突破。他負責編輯好鬥的左翼期刊「Kritisk Revy」(1926年-1928年),並和他的同事抨擊嘲諷舊時尚和文化保守主義,還將他們與政治掛鉤。同時他也開始作為一個諷刺戲劇作者讚美人類的自然行為、性開放和簡單的生活。在不拋棄諷刺戲劇的觀賞性的同時,將它作爲了政治鬥爭之用。1933年他編寫了「Hvad med Kulturen?」(文化怎麼樣?),對丹麥文化進行激進的批評,同時譴責社會民主黨人沒有一個堅定的文化概念。因為這本書他被認為是一個共產主義的同情者,不過他並沒有加入該黨。他也進行過反法西斯宣傳。
1935年他拍攝了《Danmarksfilmen》(意為丹麥電影),是一部低成本而且反傳統的電影,伴著爵士樂的調子描述了當代丹麥人的生活。影片飽受抨擊,不過後來被重新認定為一部經典的丹麥紀錄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德據丹麥期間,他收入低微,終於在1943年逃往瑞典。戰後他與共產黨脫離了關係,原因是後者認為他對納粹存在同情並且對前蘇聯持懷疑態度。他依舊寫作、進行辯論,1960年代的新一代認為他是一個領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中他成爲了丹麥學院的成員,支持消費者運動。
圖片
參考資料
- Dansk Biografisk Leksikon, vol. 6. Copenh. 1980.
- Paul Hammerich: Lysmageren. En krønike om Poul Henningsen. Copenh. 1986
作品
參考資料
- ^ Poul Henningsen (1894-1967). dr.dk. [May 1,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 ^ The PH lamp. Airport Magazine. [May 1,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5.
- ^ The Lights of Poul Henningsen, Phillips, 12 September 2016 [May 1,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