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典范条目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是一条典范条目,即此条目可作为维基百科社群的典范之作。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
新条目推荐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5年4月9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15年4月23日典范条目评选入选
2017年12月25日典范条目重审维持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5年4月5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当前状态:典范条目
    太平洋台风季专题 (获评典范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太平洋台风季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太平洋台风季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典范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热带气旋专题 (获评典范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热带气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热带气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气象专题 (获评典范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气象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气象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太平洋台风季专题 (获评典范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太平洋台风季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太平洋台风季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灾害管理专题 (获评典范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灾害管理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灾害管理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优良条目评选

    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球物理学,提名人:7留言2015年4月2日 (四) 14:21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4月2日 (四) 14:21 (UTC) 至 2015年4月9日 (四) 14:21 (UTC)



    7票支持,0票反对,入选。—Howard61313留言2015年4月9日 (四) 15:26 (UTC)[回复]

    特色条目评选

    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球科学,提名人:7留言2015年4月9日 (四) 14:30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4月9日 (四) 14:30 (UTC) 至 2015年4月23日 (四) 14:30 (UTC)
    10支持,0反对,入选。--219.129.196.106留言2015年4月23日 (四) 14:39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7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7日 (三) 09:02 (UTC)[回复]

    格式问题

    英文名称等为无用资讯,统一并非理据,请MCC214君不要回退。--M.Chan 2017年11月30日 (四) 11:02 (UTC)[回复]

    典范条目重审

    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气象学,提名人:MCC214留言2017年12月11日 (一) 10:20 (UTC)[回复]
    投票期:2017年12月11日 (一) 10:20 (UTC) 至 2017年12月25日 (一) 10:20 (UTC)
    • (※)声明薇子在针对关于菲律宾译名的讨论,仅有以下言论(仅撷取有关菲律宾译名之部分),其他言论则非出于薇子之口,还请切勿编造、曲解或听信未经证实的流言:
    1. 建议加入条目命名要素的优先次序,以进行整合并避免后续争议。以下是薇子提议的条目命名要素优先次序
      1. 国际名称(1999年以前则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名称),如台风纳莉 (2001年)
      2. 菲律宾热带气旋名称,如热带低气压威尔玛 (2013年)
      3.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正式编号,如热带低气压WP012016
      4. 具其他机构编号或其他惯用称呼者,如热带低气压618丁丑风灾
      5. 无特殊称呼者,则以“公元年份+月份+侵袭处+热带低压”称之,如2009年9月越南热带低压
    2. 很多飓风和其他洋域的热带气旋皆无官方译名,但这些条目可多得是飓风多格2011年热带风暴唐等),在无官方和媒体译名的情形下,当然能使用自己的译名。再者,使用菲律宾名称亦出现于路径图(如File:Auring 2017 track.png)、卫星云图(如File:Auring 2017-01-07 0140Z.jpg)、维基共享资源分类(如Category:Tropical Depression Auring (2017))的命名等,既然已是使用上的社群共识,应继续沿用菲律宾名称。
    3. 问题是JTWC编号无媒体使用之,PAGASA名称则有(菲律宾媒体会使用),若媒体与气象机构相较,后者显然更亲近于大众,所以反而是PAGASA名称会更通俗一些,JTWC编号亦仅研究气象的人或是气象迷才看得懂,而非阁下所谓的“大家一看就知道是甚么”,会阅读条目的人又不是只有气象迷或研究气象的人。还有个人认为应该订立一套标准,免得后续出现编辑战,不能因为2013年热带低气压威尔玛是过去的条目而不改,放在那儿总有一天,还是会有人特意去改成“热带低气压WP302013”或“热带低气压30W (2013年)”而引发争议。
      关于阁下所提到热带低气压南度 (2017年)的问题,纯粹是因为编者没有放置PAGASA报文或其他来源的问题,怎能怪PAGASA名称本身?至于华语译名是必须使用的,不能因为没有官方中文译名而使用原文作为标题,不然热带气旋条目几乎都要重新命名成诸如“热带风暴Don (2011年)”之类的标题名称,这样有比较好理解?符合命名常规的要求吗?而且“JTWC编号相较PAGASA名称,更多人知道”此说法根据何在?
    4. 有关PAGASA华语译名方面,一来可参考菲律宾世界日报的相关报导,再来可参照此表,如果有国际音标在旁辅助念法,相信是更有公信力的。
    5. 嗯,但还是(&)建议名称为主、编号为辅的模式,来为条目命名,各个机构的编号亦有关注度上的问题,更无法反映在二手来源上(至少菲律宾名称在有些媒体还是会使用)。至于条目名称上的地域转换,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比较适合在另一篇讨论串提出。—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Tenbeens对话贡献)加入。

    仅通告上次评选时有投票的用户。--米莉娅诺朵卡 2017年12月24日 (日) 09:57 (UTC)[回复]


    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为一个FA,本人打算完善FA,却获告知“请说明其他风暴条目的格式有甚么好处值得本条目跟随”,这代表FA要原封不动了吧。

    譲不让完善FA取决于社群共识,所以还是有请user:Karta0800900user:R96340user:林天蓬user:Weather Synchronizeuser:Winter Momentuser:AndyAndyAndyAlbertuser:B dashuser:Michael Chanuser:CHING WAI KONGuser:Cyclone2017 2.0user:Typhoon Destroyeruser:A2569875user:Tenbeensuser:ATuser:Wong128hkuser:维多利亚-伊恩user:3ATENUuser:Theodore Xu等用户,若对此有其他建议,烦请诸位提供意见,亦欢迎其他用户参与此讨论,谢谢!--MCC214强烈要求维基百科条目品质优先于数量我做了甚么? 2018年1月27日 (六) 10:50 (UTC)[回复]

    一篇典范条目展现出我们最好的作品,并以专业的写作标准和介绍且大致附有可靠来源可供查证。除了满足所有维基百科条目的内容方针,它具有以下特征:

    1. 它是—
      1. 编写良好:它的行文具有吸引力和专业水准;
      2. 全面:它没有忽略主要事实或细节,并将主题置于内文中;
      3. 考证充足:针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而有代表性的调查。声称可以由高质量的可靠来源进行验证,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得到内文引用的支持;
      4. 中立:它公正地展现观点,没有偏颇;
      5. 稳定:它不受正在进行的编辑战影响,除了回应典范条目评选外,其内容每天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2. 它遵循格式手册,包括提供—
      1. 序言:一个简明的序言章节总结了主题,并为读者准备了后续部分的细节;
      2. 合适的结构:一个实质但不是盖过一切的分级章节标题系统;
      3. 引用一致:在标准1c要求下,使用脚注进行内文格式的内文引 (<ref>Smith 2007, p. 1.</ref>)或哈佛参考(Smith 2007, p. 1)—请参阅有关格式参考的建议的列明来源。不需要使用引文模板。
    3. 媒体。它在适当情况下有图像和其他媒体,简洁的题注可接受的版权状况。图像遵循文件使用方针非自由图像或媒体必须符合包含非自由内容的标准,并附上相应的标签。
    4. 长度。它始终聚焦于主题,而不会深入不必要的细节,并使用摘要格式

    你们认为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符合了FA标准那一/几条甚至全部,或是没有?--MCC214强烈要求维基百科条目品质优先于数量我做了甚么? 2018年1月27日 (六) 11:37 (UTC)[回复]

    1. 国际名称(1999年以前则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名称),如台风纳莉 (2001年)
    2. 菲律宾热带气旋名称,如热带低气压威尔玛 (2013年)
    3.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正式编号,如热带低气压WP012016
    4. 具其他机构编号或其他惯用称呼者,如热带低气压618丁丑风灾
    5. 无特殊称呼者,则以“公元年份+月份+侵袭处+热带低压”称之,如2009年9月越南热带低压

    另外,我必须(~)补充关于菲律宾华语译名的部分,PAGASA的华语译名属非官方译名,如果有更进一步有官方所认可的华语译名会更加理想。虽然华语译名具有关注度问题,但这个名称的本身就受到《原创研究方针》支持“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且如果有争议,由可靠来源发表的译名优先使用,其次先到先得。--🍫留҉言҉ 2018年1月29日 (一) 09:26 (UTC)[回复]

    什么叫"忽略所有原创研究方针"?--Temp3600留言2018年1月30日 (二) 13:09 (UTC)[回复]
    本人认为应在西北太平洋太平洋台风季上忽略所有原创研究方针。--MCC214强烈要求维基百科条目品质优先于数量我做了甚么? 2018年2月1日 (四) 07:31 (UTC)[回复]
    当年的FA评审的用户只是认为刘嘉改了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之后“译自英语特色条目,来源充足,可供查证,内容全面/充足/丰富,语句顺畅,参考资料足以支撑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脚,写的不错”才评选成为FA的,而非格式没有问题和应该有红链甚至翻译腔,再者基于先到先得原则,刘嘉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之前的格式的确为强度+台风译名(英文官方译名)[3],而台风季只有一个FA条目“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相反飓风季有22个FA条目。(见[4])--MCC214强烈要求维基百科条目品质优先于数量我做了甚么? 2018年2月1日 (四) 07:29 (UTC)[回复]
    MCC214君:《命名常规方针》定曰:“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则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并将外文原文附在条目的首行。仅在无原文可循且无其他语言版本时,为非汉语圈事物条目标注英文。”可供参考。既然条目名都不标注英文,章节标题也是同理。--M.Chan 2018年2月6日 (二) 06:53 (UTC)[回复]
    等待TD君回应,本人不再补充。--MCC214强烈要求维基百科条目品质优先于数量我做了甚么? 2018年2月6日 (二) 07:32 (UTC)[回复]
    “如果叫他们将2000年太平洋台风季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除外)的格式更换至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的格式,几可肯定会发生编辑战,到时就会因全保护而无法编辑!”,2月3日所说的一语中的,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已被半保护,现时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编辑战仍在进行,Tenbeens和卡达,一早本人已预知会发生编辑战!--MCC214强烈要求维基百科条目品质优先于数量我做了甚么? 2018年2月15日 (四) 07:53 (UTC)[回复]
    • (!)抗议维基百科不是占卜师,请阁下不要预设本人之立场!只要在社群间达成共识的事情,本人是会遵照社群共识进行编辑,请阁下不要随意预测我的立场。天秤君同样会是依照和平、理性的方式寻求社群共识,而不是透过大量的辩解要求所有编辑达成自身的利益或共识!--夫怦R주인공~✿ 2018年2月18日 (日) 03:08 (UTC)[回复]
    • 忘了自己说过什么,还说大家误解阁下语意?“几可肯定会发生编辑战”和“不是一定会发生”两种说法是否有所出入?回归正题,之所以出现此次编辑战,乃因共识仍未产生所致,大家都很努力集结出共识,纵然规则可以忽视,但共识必须是诸位编者有目共睹,望阁下理解。--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8年2月18日 (日) 07:16 (UTC)[回复]
    (?)疑问:user:R96340user:林天蓬user:Weather Synchronizeuser:Winter Momentuser:B dashuser:CHING WAI KONGuser:Typhoon Destroyeruser:维多利亚-伊恩user:3ATENUuser:Typhoon Hato,其他人呢?--MCC214强烈要求维基百科条目品质优先于数量我做了甚么? 2018年2月15日 (四) 07:58 (UTC)[回复]
    • (:)回应:为什么不使用以下方法?
               熱帶氣旋中文名稱 (熱帶氣旋英文名稱)
               PAGASA: PAGASA英文名稱 (PAGASA中文名稱)
               這樣應該可以解決問題?--TY.Hato2018年2月16日 (五) 05:13 (UTC)[回复]
    

    分段A

    基于名从主人,以及现时看似无共识,再不用WP:SNOW就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开玩笑的]。使用菲律宾华语译名之提案无共识,故仍应避免使用或提及。另:@MCC214Michael Chan该是时候提议设立《公信力方针》了[可能不是开玩笑的]。— 2018年3月4日 (日) 14:00 (UTC)[回复]

    Sanmosa君,注意名从主人原则仅限于中文,否则英国条目要用英文命名,法国条目要用法文命名。--M.Chan 2018年3月4日 (日) 14:16 (UTC)[回复]
    @Michael Chan请勿过份狭隘解释扭曲《名从主人》。— 2018年3月4日 (日) 14:27 (UTC)[回复]
    然而的而且确白纸黑字,明文规定了,又如何算是过份狭隘?--M.Chan 2018年3月4日 (日) 14:31 (UTC)[回复]
    @Michael Chan《名从主人》有言:

    既然菲律宾华语译名不是官方译名,则不应采用。至于你所争论之点(菲律宾华语译名比英语更应优先采用),个人看过一份菲律宾华语报章(菲律宾商报),未见有采用菲律宾华语为译名者。— 2018年3月4日 (日) 23:43 (UTC)[回复]

    “它的拥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资料里有出现到该事物的中文名称的,一般使用该中文名称。”并不代表没有官方中文资料的时候可以使用英文名称,事实上《原创研究方针》规定了“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M.Chan 2018年3月5日 (一) 02:53 (UTC)[回复]
    @Michael Chan“它的拥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资料里有出现到该事物的中文名称的,一般使用该中文名称”并不代表没有官方中文资料的时候不可以使用英文名称,事实上《原创研究方针》规定了“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但并无表明必须。— 2018年3月5日 (一) 08:32 (UTC)[回复]
    同意,可以不等同必须,“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不等于“维基百科编者必须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5日 (一) 08:38 (UTC)[回复]
    “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但如果自行翻译的版本受到了质疑,众编者就应协力改善,以达成众人都能接受的版本。在遵守版权限制的前提下,由可靠来源发表的中文译本应比维基百科编者自行翻译的版本优先使用。”,现在有人已证明菲律宾华语译名不太有可靠来源支持,何来“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和“由可靠来源发表的中文译本应比维基百科编者自行翻译的版本优先使用”之有?--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5日 (一) 08:43 (UTC)[回复]
    《命名常规》

    在存在官方中文译名,并已作为条目名称时,在阐释一事物时,当英文本名比中文译名更能有效阐释该事物时,应当采用英文本名,而非不可供查证的中文译名。另外,请@Michael Chan不要因过分固执于方针而忽略人类常规。没有人会知道你是指那个“阿加顿”或“必行(Bising)”(你查了也不知道是哪个),但正常人一查“Hato”就知那是“天鸽”。— 2018年3月5日 (一) 08:48 (UTC)[回复]

    劣质条目的存在,或许还可以接受;但把优质条目劣质化,则绝不可接受!— 2018年3月5日 (一) 08:55 (UTC)[回复]
    @SanmosaMCC214:“优先使用”,即是没有了由可靠来源发表的中文译本的话自行翻译都没有问题。而且在中文维基百科使用中文是常识,如果真的按照你们的说法“可以不等同必须”,即是你们认为整个条目通篇外文都没有问题?而且不单是菲律宾世界日报,连台湾自由时报也有使用,反之没有找到中文媒体直接使用英文名来称呼之。--M.Chan 2018年3月5日 (一) 09:49 (UTC)[回复]
    @Michael Chan在菲律宾,竟然只有菲律宾世界日报使用?真神奇!在菲律宾也几乎没人用的名,在台湾用,不算是例子(我也提过《菲律宾商报》的)。另外,请勿扭曲本人原意:“可以不等同必须”并非指整个条目通篇外文都没有问题(绝对性),而是指间中使用外文并没有问题(相对性),否则我也不会在WP: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8/03/05#Kwu Tung North表达了“应移入英文维基”的意见了(如果英文维基已经有该英文条目的话,我早就投删除票了)。— 2018年3月5日 (一) 09:59 (UTC)[回复]
    请以中文为准。至少在中文媒体阿加顿比Agaton更常用。Agaton甚至没有中文媒体使用。--M.Chan 2018年3月5日 (一) 10:27 (UTC)[回复]
    @Michael Chan未见在中文媒体“阿加顿”比Agaton更常用。两者一样形迹罕至。— 2018年3月5日 (一) 10:32 (UTC)[回复]
    热带风暴布拉万 (2018年)就有一些。那么也请你举出一些中文媒体便用菲律宾英文名称呼的例子。--M.Chan 2018年3月5日 (一) 10:36 (UTC)[回复]
    @Michael Chan你又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不是指中文媒体会用菲律宾英文名称呼,而是中文媒体既不会用菲律宾英文名称呼,亦不会用菲律宾华语译名称呼。还有,你提及了热带风暴布拉万 (2018年)请直接提及该(等)来源。你真的要我举出一些中文媒体便用菲律宾英文名称呼的例子的话,那我就惟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台湾自由时报也有括著“Agaton”。— 2018年3月5日 (一) 11:11 (UTC)[回复]
    为何台湾用的不算?[8][9][10]。--M.Chan 2018年3月5日 (一) 11:21 (UTC)[回复]
    @Michael Chan上面那句“台湾不算”,我已经删除了。但除了《菲律滨世界日报》和台湾《自由时报》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不一定要从条目中找)。— 2018年3月5日 (一) 11:26 (UTC)[回复]
    Sanmosa君:这些已经足够了。--M.Chan 2018年3月5日 (一) 13:33 (UTC)[回复]
    @Michael Chan个人认为认受性仍然不足。内地呢?港澳呢?星洲呢?大马呢?— 2018年3月5日 (一) 13:39 (UTC)[回复]
    Sanmosa君:在没有找到相关资料时仍然应该中文优先。--M.Chan 2018年3月5日 (一) 13:50 (UTC)[回复]
    @Michael Chan这……基础未免不太稳了。— 2018年3月5日 (一) 13:52 (UTC)[回复]
    事实上菲律宾华语译名符合《原创研究方针》和《命名常规方针》。--M.Chan 2018年3月5日 (一) 14:24 (UTC)[回复]
    建议在太平洋台风季条目上WP:IAR《原创研究方针》和《命名常规方针》,如Sanmosa所说,“阿加顿”和Agaton均非常用,但(菲律宾华语译名)不符关注度是事实,Michael Chan,你试用来源搜索:"阿加顿"”——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和来源搜索:"Agaton"”——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找一找,如以中文优先,那以后就会有亚加顿,亚嘉顿,阿嘉顿(Agaton),巴施洋,巴施扬,巴施杨,巴斯洋,巴斯杨(Basyang),甚么都可以。--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6日 (二) 07:58 (UTC)[回复]
    菲律宾华语译名本身只是胡乱译出来的,没有认受性和公信力。--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6日 (二) 08:06 (UTC)[回复]
    要忽略也要有个理由,中文维基百科上没有认受性和公信力。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是没用的。--M.Chan 2018年3月6日 (二) 09:12 (UTC)[回复]

    分段B

    分段C1

    • @Typhoon HatoMCC214Sanmosa:如果不容许编者自译,那么1958年前的大部份太平洋台风条目,以及2007年前的飓风、气旋条目将改用英文命名,因为菲律宾名称和很久以前的国际命称同样没有官方名称。--M.Chan 2018年3月7日 (三) 08:15 (UTC)[回复]
      • @Michael Chan国际名称的官方译名则已足够不见得一定要有非官方的菲律宾名称的华语译名。在有官方的国际名称的情况下,应经常使用该官方的国际名称的官方译名(如无官方名称则可自行翻译国际名称,而不是菲律宾名称)。— 2018年3月7日 (三) 08:44 (UTC)[回复]
    • @Michael Chan40年代二战后的台风英格瑞(香港称“无名”)中“英格瑞”是官方译名,而英文名是美国官方给的,不见得要用英文。— 2018年3月7日 (三) 08:36 (UTC)[回复]
      • 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不是官方机构,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从来没有成为区域专责气象中心,该机构更加没有提供官方译名。有关名称只有立场亲美的国家才会采用。香港天文台会为1947年以后的袭港风暴提供译名;而台湾中央气象局会为1958年以后的风暴提供译名。所以1945—57年的非袭港风暴没有官方译名;而1945—99年更是没有官方名称!且为何同样是编者自译和非官方名称,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就可以作为条目名称,菲律宾气象局就连放在文中的不行?--M.Chan 2018年3月7日 (三) 09:13 (UTC)[回复]

    怎会不是官方?而且,菲律宾名称只有菲律宾使用,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名称有多于一个地方使用,可见历史上多采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名称,而不是菲律宾名称。请君切勿试图篡改历史:历史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2018年3月7日 (三) 09:23 (UTC)[回复]

    分段C2

                                                   颱風天鴿(Hato)
                                                   PAGASA:伊桑(Isang)
    

    --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9日 (五) 09:37 (UTC)[回复]

          • :不可以。《命名常规方针》规定了:“仅在无原文可循且无其他语言版本时,为非汉语圈事物条目标注英文。”而中文来源中以“阿加顿”(Agaton)称呼之,故英文名应是附加资讯,应以台风天鸽(伊桑)称呼之。--M.Chan 2018年3月9日 (五) 10:39 (UTC)[回复]
    • 不要忘记,英文名为官方译名,而基于中文来源的常用次序和英文名为官方译名的性质,故应以以下格式表示:
                                                   中港澳台非官方中文名稱(國際英文官方名稱)(先到先得)
                                                   PAGASA:菲律賓非官方華語譯名(PAGASA英文官方名稱)
    

    --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9日 (五) 10:53 (UTC)[回复]

                            中港澳台非官方中文名稱(國際英文官方名稱)(先到先得)
                            PAGASA:菲律賓非官方華語譯名(PAGASA英文官方名稱)
    

    这样读者才会记得更多,以上。--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9日 (五) 11:31 (UTC)[回复]

    分段C3(约法三章草案)

    1. 尽量使用机构(及其译名)之全写,英文缩写可在内文以括号方式提及一次,然后可选择是否直接使用英文缩写(如:PAGASA);中文缩写可在内文提及过全写之后直接使用,但只可去除国家或地区名,如有造成混淆,则不可
    2. 尽量在内文使用全球通用的译名;及
    3. 使用非全球通用的译名时,仅括号标注其于该相关机构发布相关原文名之内文,并加上有关使用该非全球通用的译名的来源于括号内。当该非全球通用的译名无来源时不标注。内文其他地方不标注

    仅以上条件而已。本人已作出重大让步,还望各方尽快解决争论达成共识。— 2018年3月9日 (五) 13:46 (UTC)[回复]

    • 一、支持“尽量使用机构(及其译名)之全写”,反对“英文缩写可在内文以括号方式提及一次”,这些应在相关条目加。
    • 二、如果是“尽量使用全球通用的译名作为条目名称”的话支持。
    • 三、“当该非全球通用的译名无来源时不标注。内文其他地方不标注。”反对方一直未回应在《原创研究方针》规定“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而菲律宾华语译名在中文的通用性大于原文的情况下如何忽略规则?
    • 以上。--M.Chan 2018年3月9日 (五) 14:25 (UTC)[回复]

    考虑到当地华人使用的俗名,我们也要考虑处了我们之外的意见,如若删去了一些必要的缩写便给当事人不必要的一些困惑,私以为不如保留菲律宾的缩写而不保留中文主流地区的缩写。OuiOK留言2018年3月9日 (五) 14:36 (UTC)[回复]

                                      中港澳台非官方中文名稱(國際英文官方名稱)(先到先得)
                                      PAGASA:菲律賓非官方華語譯名(PAGASA英文官方名稱)
    

    --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12日 (一) 09:15 (UTC)[回复]

        • @MCC214同上所述,请提供理据。投票不能代替讨论,没有理据的意见可以根据《共识方针》忽略。--M.Chan 2018年3月12日 (一) 09:19 (UTC)[回复]
        • 一,菲律宾非官方华语译名本身只是基于中文媒体的需要,二,菲律宾非官方华语译名人人都可以自行翻译(亚加顿,亚嘉顿,阿嘉顿(Agaton),巴施洋,巴施扬,巴施杨,巴斯洋,巴斯杨(Basyang)),没有公信力可言,故对原创研究方针WP:IAR,三,可以不等于必须,四,菲律宾非官方华语译名在中文的通用性大于原文不代表有甚么意义,五,英文官方译名原自菲律宾,而菲律宾人普遍使用英语和菲律宾语(他加禄语),而非中文!--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12日 (一) 09:49 (UTC)[回复]

    未得到一致共识前,个人认为不应使用没有媒体使用的菲律宾名称华语译名。如果有媒体使用菲律宾名称华语译名,则直接使用该译名。— 2018年3月12日 (一) 09:48 (UTC)[回复]

    分段D

    • @MCC214如果这样是可以的话,那么以后可以会出现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西北太平洋(Pacific Ocean)、菲律宾(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甚么都可以,到时只会更混乱。--M.Chan 2018年3月13日 (二) 04:38 (UTC)[回复]
    • (:)回应:明明就有写。--TY.Hato2018年2月16日 (五) 05:13 (UTC)[回复]
    • @Typhoon Hato那么你是不是想强烈热带风暴苗柏的首段变成“强烈热带风暴苗柏(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 Merbok,国际编号:170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英语: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WP042017,台湾译名:莫柏)是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2017 Pacific typhoon season)第2个被命名(Naming)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苗柏”(马来语:Merbok,国际音标:[ˈmɚbok])一名由马来西亚(Malaysia)提供,即斑马鸠,常见于郊外和荒地,为马来人喜爱饲养的一种雀鸟。华南地区多在6月受到年内首次热带气旋吹袭,苗柏影响菲律宾(Republika ng Pilipinas)中部后,逐渐移向广东沿岸,为该区的2017年风季揭开序幕。苗柏在6月12日以强烈热带风暴强度(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缩写:S.T.S.)直逼珠江口一带,并成为2008年台风鹦鹉以来首个进入香港境内的风暴,当中香港天文台更需要继2007年强烈热带风暴帕布后首次针对年内首个袭港热带气旋发出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M.Chan 2018年3月13日 (二) 09:58 (UTC)[回复]
    • 为何不可?中文维基可以有英文来源,惟独是内容不可以?标题格式本身就有吸引读者的作用,如以下格式一样:
                                                  中港澳台中文名稱(國際英文官方名稱)(先到先得)
                                                  PAGASA:菲律賓非官方華語譯名(PAGASA英文官方名稱)
    

    --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13日 (二) 10:32 (UTC)[回复]

    分段E

                                      中港澳台中文名稱(國際英文名稱)(先到先得)
                                      PAGASA:菲律賓華語譯名(PAGASA英文名稱)
    

    --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3月18日 (日) 10:32 (UTC)[回复]

    • @MCC214一、《命名常规方针》前一段就规定了“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则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并将外文原文附在条目的首行。”,故“尽量使用人、物或事项的最常见的名称”需要在“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则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并将外文原文附在条目的首行。”的前提下执行;二、“仅在无原文可循且无其他语言版本时,为非汉语圈事物条目标注英文。”故国际英文名称仅应标注在条目的首行;三、请不要假定所有读者都懂得英文!--M.Chan 2018年3月18日 (日) 11:07 (UTC)[回复]
    • @Michael Chan也请君不要假定所有读者都懂得那些菲律宾华语译名是甚么。— 2018年3月18日 (日) 13:36 (UTC)[回复]
    • 我个人的底线就是,除非那些菲律宾华语译名有媒体采用,否则维基百科亦不予采用(原因:已经有国际名称之译名,无须再另外翻译)。— 2018年3月18日 (日) 13:39 (UTC)[回复]
    • 我个人的底线是有方针依据的:据《命名常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

    以上。— 2018年3月18日 (日) 13:43 (UTC)[回复]

    分段F

    ŚÆŊŠĀ热烈祝贺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量突破一百万 2018年4月14日 (六) 13:13 (UTC)[回复]

    分段G

    建议停止讨论

    本议题已经耗时甚久,短期内看不出有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建议停止讨论。若诸君真的认为还有讨论下去的必要,那么请另开新议题,好让现有内容得以早点存档。提醒一点:若要另开新议题,标题请写得精确一些。--Kolyma留言2018年4月26日 (四) 15:38 (UTC)[回复]


    此讨论没有共识,而且此讨论有偏离主题的倾向,故自此关闭此讨论。--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甚么? 2018年4月28日 (六) 08:2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