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
1945年—1948年
格言:Pravda vítězí / Pravda víťazí
"真理永不败"
国歌:
Kde domov můj a Nad Tatrou sa blýska
(《何处是我家?》和《塔特洛山上电光闪闪》)
捷克斯洛伐克的位置
首都
暨最大城市
布拉格
官方语言捷克语 · 斯洛伐克语
政府议会民主制
总统 
• 1945年–1948年
爱德华·贝奈斯
总理 
• 1945年–1946年
兹德涅克·费林格
• 1946年–1948年
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
历史时期冷战
1945年4月
1945年10月24日
1948年2月25日
面积
1992年127,900平方公里
人口
• 1992年
15,600,000人
货币捷克斯洛伐克克朗
前身
继承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苏台德兰帝国大区
斯洛伐克
匈牙利王国
捷克斯洛伐克临时政府
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共和国
外喀尔巴阡州
今属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捷克斯洛伐克从欧洲地图上消失。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国捷克语Třetí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 斯洛伐克语Tretia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成立后,它成为一个主权国家不仅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及美国同盟国的胜利结果,也表明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所体现的捷克斯洛伐克理想的实力。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捷克斯洛伐克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这种情况主导了战后重建的任何计划或战略。因此,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很大程度上成为爱德华·贝奈斯与居住在莫斯科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KSČ)流亡者之间的谈判的问题。

历史

1945年4月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为主要领导者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成立。5月9日布拉格民众起义,在苏联红军帮助下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布拉格战役后流亡政府回国参与组建联合政府。1945年6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签订协议,规定苏联交还二战前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但是将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割让给苏联。

1947年苏联通过共产党人阻挠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参与旨在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政变中夺取了全部权力。尽管国号在1960年前仍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但1948年2月被认为是第三共和国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