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都统衙门
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天津都统衙门 | |||||||||
---|---|---|---|---|---|---|---|---|---|
1900年—1902年 | |||||||||
首都 | 天津 | ||||||||
常用语言 | 汉语(天津方言) 法语(议案、制定的法规和法令) | ||||||||
历史 | |||||||||
• 建立 | 1900年7月30日 | ||||||||
• 终结 | 1902年8月15日 | ||||||||
货币 | 银两 | ||||||||
|
天津都统衙门,全称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又称天津地区临时政府,是1900年7月30日八国联军在中国天津建立的临时军政府。该临时政府于1902年8月15日结束对天津的临时统治[1]。
历史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随后于1900年7月30日成立天津都统衙门,八国联军联军司令部任命俄国人康斯坦丁·沃加克上校、英国人鲍维尔中校和日本人青木宣纯中佐组成三人委员,此三人在当时被称为都统,后来又增设德国、法国和美国代表共三人。天津都统衙门在当时设有八个执行机构和一个直属巡捕队,巡捕队由900名八国联军枪手组成,对当时的天津、静海和宁河等地区实行军事统辖。1900年11月,“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更名为“天津地区临时政府”,内分总文案、汉文、发审、库务、工程局、卫生局、巡捕和河巡捕等办事机构并将天津地区划分为城北(日本占领)、城南(法国占领)、军粮城(英国占领)和塘沽(德国占领)四个部分。1902年5月,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各国驻天津都统会商议收回天津都统衙门,得到了各国驻天津都统会的批准;但各统会以清军只能驻扎在距天津20里外的理由,将天津的行政管理权和警察管理权交还给清政府。此后,袁世凯将保定新军三千人改编为巡警派驻天津,并组成天津南北段巡警局。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正式收回了天津都统衙门。[2]
执政
天津都统衙门在1900年7月30日到1902年8月15日这两年的统治期间共召开329次委员会会议和4次特别会议或专门会议,这些会议讨论通过的议案、制定的法规等都以法文收录在《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Procès-verbaux des Séances du Gouvernement provisoire de Tientsin)中。天津都统衙门建立后,首先整顿了当时天津地区的秩序和治安,并采取一些卫生防疫的措施,为八国联军驻扎提供补给和交通的便利;但同时,都统衙门在其发布的第1号告谕中将也明确宣示要“清理地方、保全善良”,即清理清政府和私人放弃的动产和不动产,整理清单并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天津本地人发生饥馑。天津都统衙门在统治期间为了防卫的需要,拆除了天津老城的城墙和炮台等,还进行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3]
参考文献
- ^ 一扇“都统”门 八国拼命挤. [201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 ^ 1902年8月15日 清廷收回天津都统衙门. [201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2).
- ^ 八国联军是怎样在天津搞拆迁的. [201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6).
延伸阅读
- 八国联军占领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2004年
先前机关: 大清帝国 天津县政府 |
天津市最高行政机关 (1900年7月16日至1902年8月15日) |
后继机关: 大清帝国 天津县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