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肯尼迪航天中心39号发射台

坐标28°36′30″N 80°36′16″W / 28.608397°N 80.604345°W / 28.608397; -80.604345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LC-39B
39号发射台
整体鸟瞰图(1998年1月19日攝)
名称肯尼迪航天中心
地点landmark_region: US 28°36′30.23″N 80°36′15.64″W / 28.6083972°N 80.6043444°W / 28.6083972; -80.6043444
简称LC-39
所属美国 NASA
总发射数216次(土星五号13次,土星1B号4次,航天飞机135次,猎鹰9号57次,獵鷹重型5次,SLS1次)
发射台数3个
最小/最大
轨道倾角
28° - 62°
LC-39A
状态使用中
发射次数156(土星五号12次,航天飞机82次,猎鹰9号57次,獵鷹重型5次)
首次发射阿波罗4号,1967年11月9日
最后发射獵鷹9號Block 5,2023年3月2日
相关运载器土星五号(退役)
航天飞机(退役)
猎鹰9号(现役)
猎鹰重型(现役)
LC-39B
状态使用中
发射次数60次(土星五号1次,土星1B号4次,航天飞机53次,戰神9號1次)
首次发射阿波罗10号,1969年5月18日
最后发射太空發射系統,2022年11月16日
相关运载器土星1B(退役)
土星五号(退役)
航天飞机(退役)
战神一号(退役)
SLS(现役)
LC-39C
状态未使用
1963年的发射复合体规划图

39号发射台(英語:Launch Complex 39,簡稱LC-39)是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火箭发射场英语List of rocket launch sites,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梅里特島英语Merritt Island, Florida,由3个发射台、航天器裝配大樓轨道器处理厂英语Orbiter Processing Facility發射控制中心英语Launch Control Center(含发射室)、新闻中心(标志性的倒计时牌)、以及众多后勤與工作大楼组成[1]

LC-39最初是为阿波罗计划修建,后来用于航天飞机发射;NASA自2007年起开始改建,使之适用于星座计划[2][3]。离LC-39約4.8公里的发射控制中心监视从此发射的运载器。LC-39也是共享美國空軍東部發射場英语Eastern Range的发射场之一。

历史

这片土地的发展始于1890年,几个富有的哈佛大学毕业生以一美元每英亩的价格购买了此地18000英亩(72.8平方公里)土地。他们在离39A很近的位置建造一座三层楼会所,有二十个房间给会员和嘉宾使用。会所以可以观海和沼泽地的野生动物而闻名。20世纪20年代,汽车巨头的儿子P.E.斯图贝克在离卡纳维拉尔灯塔12.9公里的德索托海滩建造了一座娱乐场,打算吸引投资将此处开发为一座旅游城市。普拉亚琳达发展公司为吸引买家,宣称此处为“北迈阿密最棒的海滩”。[4]

1948年,海军将巴那那河海军空军基地转移到卡纳维拉尔角南部,空军用来测试查收的德国V-2火箭。[5] 这块土地坐落在佛罗里达州东部,向东是大西洋,是测试火箭的绝佳场所。1949年,此处成为联合远程试验场,1950年改名为帕特里克空军基地。空军基地在1951年有征用了卡纳维拉尔角北部土地,从而组建了空军导弹测试中心,即后来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CCAFS)。50年代的导弹和火箭测试就在这里展开。[6]

NASA成立于1958年,其早期任务是水星和双子座计划,就是在空军基地发射升空。[7]

1961年,肯尼迪总统宣布在60年代末载人登月的计划,于是用地从卡纳维拉尔角扩展到邻近的梅里特岛。[8] 1962年,NASA开始使用这块土地,直接购买土地339平方公里,与佛罗里达州政府谈判取得225平方公里。1962年7月,这块土地被命名为“发射操作中心”。当时,最繁忙的发射场是37号发射复合体,而用于登月计划的发射复合体在设计时便定名为“39号发射复合体”。

发射复合体原设计是五个发射台,均匀间隔2652米以避免某一发射台爆炸的波及。计划修建三个发射台(计划图中黑点),留下两个以备未来使用。发射台的编号是从北向南,最北端是LC39A,最南端是LC39C。而LC39A从未修建,LC39C在1963年改为LC39A。在今天的编号中,LC39C应该在LC39B的北方。LC39D(图中的虚线圆)该在LC39C的正西方。LC39E(未画出)该在LC39C和LC39D连线中点的正北方,与39C和39D组成等边三角形。慢速道是按原计划建造的,因此在通向B发射台是转了方向。如果直走则会到达预想中的发射台。[9] 计划图还标出了未建造的核总装大楼(NAB)。

第一个土星五号火箭(阿波罗四号)从LC-39A发射升空

发射台原用于为阿波罗计划发射土星五号火箭,后来为1973年的天空实验室和1977年的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发射了土星1B号。在此之后,发射架为发射航天飞机而做了改造。在阿波罗时代,发射台只是一个台,脐带/服务塔连接在发射平台上。在后来改进中,发射塔架被固定(阿波罗时代遗物)。[2][10] NASA的星座计划,需要将两个发射台都恢复到类似阿波罗时代的模样,但需要加装避雷塔。

改造中的LC39B

LC39的首次使用实在1967年,发射运送无人飞船阿波罗4号的土星五号。第二次发射是阿波罗6号,也在LC39A。除了阿波罗10号使用LC39B(结束测试),其余载人的土星五号火箭都从LC39A发射。改造后的LC39A在1981年发射了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STS-1)。[11] 阿波罗10号以后,LC39B就作为LC39A意外破坏的备用发射设施,但服务于三次天空实验室任务,阿波罗-联盟号测试任务及一次未发射的天空实验室援救任务。阿波罗-联盟号测试任务后,LC39B经历和LC39A一样的改造。但由于中途要服务于半人马座上面级,以及预算限制,改造持续到1986年才完工。第一次航天飞机发射任务就是著名的STS-51-L,即挑战者号事故

在2008年5月31日发射发现号(STS-124)后,LC39A遭受大范围损伤,尤其是阻挡固体助推器火焰的混凝土沟槽。[12]

航天飞机使用

1975年7月15日,最后一次在LC39B发射的農神1B號運載火箭
奋进号在39A发射台上待命

运载器总装

使航天飞机入轨的动力来自两台固体助推器(SRB)及三台主发动机(SSME)。主发动机的推进剂来自外储箱。发射前数月中,这三个组件被送到垂直装配间进行总装,然后放在移动发射台(MLP)上。固体助推器是从位于犹他州的工厂分段由铁路运输,外储箱是从路易斯安那州的工厂用驳船运输,而轨道器停放在轨道器处理厂(OPF)。首先将两个固体助推器叠放在一起,然后分别安放在外储箱两侧,最后用重型起重机吊起轨道器连接在外储箱稍低的位置。

运输

航天飞机总装完成后,则使用运输车穿过6公里的慢速道送到发射台。抵达发射台后,移动发射台下降被安放在几处固定座上,运输车驶离发射台。 载荷部分是通过载荷运输罐送到发射台,然后垂直放入轨道器载荷舱。或者在轨道器处理厂中直接放入载荷舱,再随轨道器一起运往发射台。

发射塔

发射奋进号(STS-118)时,降噪系统的鱼眼视图,2007年8月8日

每个发射台都由两部分组成:固体服务体(FSS)和旋转服务体(RSS)。固定服务体拥有进入轨道器的伸缩臂及“小便帽”,用来吸收从外储箱顶端逸散的液氧。旋转服务体有载荷更换室,可以在风速高达110km/h情况下保护航天飞机不受影响。发射台还有大型低温罐储存推进剂液氢和液氧。由于推进剂的高危性质,发射台周围采取了诸多安全措施。NASA计算了满载燃料的航天飞机发生意外的最小安全距离,对地面人员是4.8公里,对其他发射台是2.7公里。推进剂加注前和发射升空期间,无关人员都需要远离危险区。发射控制中心和垂直装配间也几乎是刚好远离了4.8公里。

降噪系统

降噪系统的一部分是一个88米高的水塔,可存1363.8立方米的水。在发动机点火前注入池中。[13] 水可以抵消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巨大声波。发射时水被加热产生大量水蒸气。

发射台紧急疏散

紧急情况下,员工协助航天飞机乘员通过迎击滑道以88.5 km/h的速度逃离。[14] 然后躲避在掩体中,改装的M113装甲运兵车可以将受伤宇航员送到安全地点。[15]


发射记录

LC-39A发射

5
10
15
2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LC-39B发射

1
2
3
4
5
6
7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参见

参考

  1. ^ KSC Facilities. NASA. [2009-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1). 
  2. ^ 2.0 2.1 NASA. Launch Complex 39-A & 39-B. NASA. 1993 [2007-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英语). 
  3. ^ NASA. Launch Complex 39. NASA. 2000 [2007-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27日) (英语). 
  4. ^ Eriksen, Brevard County, Florida: A Short History to 1955
  5. ^ EVOLUTION OF THE 45TH SPACE WING. US Air Force. [2009-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3). 
  6. ^ THE HISTORY OF CAPE CANAVERAL CHAPTER 2: THE MISSILE RANGE TAKES SHAPE (1949-1958). Spaceline.org. [2009-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7. ^ Cape Canaveral LC5. Astronautix.com. [2009-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4). 
  8. ^ THE HISTORY OF CAPE CANAVERAL CHAPTER 3 NASA ARRIVES (1959-PRESENT). Spaceline.org. [2009-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7). 
  9. ^ 存档副本. [200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0. ^ NASA. Feature: Launch Complex 39. NASA. 2006 [2007-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英语). 
  11. ^ NASA. Shuttle-Era Pad Modifications. NASA. 2006 [2007-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英语). 
  12. ^ SPACE.com -- NASA Eyes Launch Pad Damage for Next Shuttle Flight. [200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5). 
  13. ^ Sound Suppression System. [2007-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5). 
  14. ^ SPACE.com -- NASA Conducts Shuttle Astronaut Rescue Drill. [2007-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3). 
  15. ^ NASA Field Journal by Greg Lohning. [2008-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4). 

外部链接

28°36′30″N 80°36′16″W / 28.608397°N 80.604345°W / 28.608397; -80.6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