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大厦
帝國大廈 | |
---|---|
Empire State Building | |
词源 | Empire State[*] |
记录高度 | |
全球最高建筑 1931年-1972年 | |
上个记录 | 克萊斯勒大廈 |
下个记录 | 世界貿易中心 |
概要 | |
類型 | 办公楼、观景台 |
建築風格 | 装饰艺术建筑[*] |
用途 | 辦公室 |
地點 | 美国纽约州紐約市 曼哈頓第五大道350號[1] |
坐标 | 40°44′54.36″N 73°59′08.36″W / 40.7484333°N 73.9856556°W[2] |
邮政编码 | 10118 |
起造 | 1929年[3] |
竣工日 | 1931年 |
造价 | $40,948,900美元(1930年代幣值)[4] |
管理者 | W&H Properties |
高度 | |
高度 | 453 米、1,500 英尺 |
设计高度 | 1,250英尺(381.0米)[5][6] |
尖 | 1,454英尺(443.2米)[6] |
屋顶 | 1,250英尺(381.0米) |
顶楼 | 1,224英尺(373.1米)[6] |
天台 | 1,224英尺(373.1米)[6] |
技术细节 | |
材料 | 钢、石灰岩、磚、水泥 |
建筑面积 | 2,248,355 sq ft(208,879 m2)[6] |
地上层数 | 102[6] |
地下层数 | 1 |
电梯数 | 73[6]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Shreve, Lamb and Harmon |
开发商 | John J. Raskob |
结构工程师 | Homer Gage Balcom[7] |
主承包商 | Starrett Brothers and Eken |
保护情况 | 美国国家历史名胜、国家历史遗迹登记地点[*]、纽约市地标[*]、纽约州历史遗迹登记地点[*] |
帝国大厦 | |
[[New York City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纽约市地标]]
| |
建于 | 1929–31 |
建筑师 | Shreve, Lamb and Harmon |
建筑风格 | 装饰风艺术 |
NRHP编号 | 82001192 |
重要日期 | |
NRHP收录 | 1982年11月17日 |
指定NHL | 1986年6月24日 |
指定NYCL | 1981年5月19日 |
网站 | |
http://www.esbnyc.com | |
地圖 | |
参考 | |
[6][8][9] |
帝国大厦(英語: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一座位于美國纽约州紐約市曼哈顿的一棟裝飾藝術風格的摩天大樓。其建築是由什里夫、蘭姆和哈蒙建築公司所設計,於1930年至1931年期間興建。其名稱來源於名稱源于纽约州的暱稱──帝国州。[註 1]
該建築的高度為1,250英尺(380公尺),包括其天線的總高度為1,454英尺(443.2公尺),在世界貿易中心於1970年封頂之前,帝國大廈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並在九一一袭击事件之後再度成為紐約市最高的建築,直到2012年被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超越。截至2023年,該建築是紐約市第七高的建築,美國第九高的已建成摩天大樓,也是世界第54棟、美洲第六高的獨立式建築。
帝國大廈位於該建築位於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該地區過去曾於1893年興建為華爾道夫酒店。1929年,帝國大廈收購了該地點,並製定了興建新摩天大樓的計劃。再經過15次的更改後,才確定將以世界上最高的建築計畫開始興建,建築於1930年3月17日動工,並在13個半月後於1931年5月1日向公眾開放。儘管當時因應建築建設而進行了相關宣傳,但由於受到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其所有者直到1950年代初才開始盈利。
該建築采用的裝飾風建築風格、建造高度和觀景台,使其成為紐約最受歡迎的景點。每年約有4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參觀該建築位於86層和102層的觀景台;2019年,位於80層的另一個室內觀景台開放。當代,帝國大廈是美國的國際文化標誌及紐約市的象徵:自1933年電影《金剛》上映以來,已有250多部電視劇和電影出現過帝國大廈。帝國大廈的規模已成為其他結構的高度和長度的全球參考標準。有鑒於其文化價值性,該大樓也被紐約市政府及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評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並在2007年的美國建築師協會之美國最受歡迎建築名單中名列第一。此外,帝國大廈及其底層在1980年被紐約市地標保護委員會指定為城市地標,並在1986年列入國家歷史名勝名錄。
建築設計与建设
来自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的设计师威廉·F·兰博负责建筑的主要设计。在前人的设计基础上,他仅花了两周的时间便构成了建筑图纸[10][11]。
帝国大厦是富豪拉斯各布决意修建的。最初的計劃是建一幢看上去低矮結實的34層大廈,後來又作過16次修改,最後才採納了富豪拉斯各布的「鉛筆型」方案。也有人說最後定下的102層建築方案是世界空中輪廊線的傑作。最终采取的方案使得建筑十分牢固。根据估算,建造帝国大厦的材料约有330,000吨。大厦总共拥有6,500个窗户、73部电梯,从底层步行至顶层须经过1,860级台阶。它的总建筑面积为204,385平方米。
第一次對外宣布建樓計劃聲稱這幢大廈的高度「接近300米」。這樣做其實是故意迷惑他人。拉斯各布生怕克萊斯勒搶了他的風頭,要在第86層的頂部加一個61米的飛艇碇泊塔,把整個建築物的高度增加到381米。但并没有飞艇曾经在帝国大厦停泊过[12]。
1930年1月22日项目开始动工,大厦于同年3月17日开始建筑。项目涉及了3400名工人的劳动,工人主要是欧洲移民,也包括数百名蒙特利尔附近的北美原住民。根据官方统计,施工过程中共有五名工人身亡[13]。帝國大廈的建設速度是每星期建4層半。這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已算是惊人的了。整座大廈最後提前了5個月落成啟用,耗费比預計的5000萬美元減少了10%,所用材料包括5660立方米的印第安那州石灰岩和花崗岩,1000萬塊磚和730噸鋁和不鏽鋼。
1931年5月1日,帝国大厦正式落成,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在首都华盛顿特区亲自按下电钮,点亮大厦灯光。
开放
大厦剛落成之时,恰好处于經濟大蕭條时期,而且位置远离公共交通,使得许多办公室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一直空置,因此早期也被戏称为“空国大厦”(Empty State Building)[14][15]。不過也因為這樣,此後沒有什麼競爭者,帝国大厦保持了紐約市乃至全球的大厦高度紀錄較長的時間,其记录要到幾十年之後的雙子星大樓建成后才被打破。
事故
帝国大厦除有多达30人次在此跳楼自杀外,也有不少火灾事故发生,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即是B-25撞机事件。
B-25撞机事故
1945年7月28日上午9:45,由一位中校驾驶的B-25米切尔型轰炸机由于当天的浓雾在空中迷失,撞向了大厦北侧79层与80层,美国全国天主教福利会所在地。飞机的一个发动机飞到了另一座临近建筑的天台上,引发的大火烧毁了一间阁楼。其他的发动机和部分起落架掉入了电梯井。由此产生的大火将近40分钟后被扑灭,14人在事故中遇难[16][17]。尽管如此,在两天后的周一,大厦的其他楼层继续正常运作。
一年之后,又有一架飞机与大厦擦身而过,险些发生事故[18]。
荣誉
在帝国大厦兴建之前,克莱斯勒大厦是全球最高的建筑。而帝国大厦在1971年莫斯科奥斯坦金诺电视塔建成之前一直是世界最高建筑,并在1972年世界貿易中心北楼建成之前,一直是世界最高大楼并拥有全球最高的观景台。
在2001年911事件中世界貿易中心双厦相继倒塌之後,帝國大廈再度成为纽约最高建筑,也是首座兩度(1931年、2001年)成为纽约市最高建筑的大樓。在2014年時被重建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超越,成為纽约市最第二高建筑。帝国大厦原本总高381米,1950年代安装的天线使其尖顶高度加至443.2米。
帝国大厦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评价为现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纽约地标委员会选其为纽约市地标[19],1986年该建筑被认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8][20][21],目前大厦在进行巨额费用的改建,正在努力转变为一个更加节能的环保綠建築。2016年8月24日卡達投資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旗下事業出資6.22億美元,收購帝國大廈地產基金9.9%股份。
建築設計
裝飾
自1964年起,大厦上部30层的外表全部用彩灯装饰,通宵闪亮。而其实在大厦上最早安装的灯是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时的一架探照灯,意在向方圆80公里的民众宣告小罗斯福成功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1956年,被称为自由之光的旋转灯安装到大厦顶部。[22]
1984年,自动变色灯装上了大厦顶端,灯光的表现力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每逢情人节、圣诞节、美国独立日等美国传统节日,大厦顶部的泛光灯的颜色会因应变换。由于纽约市华人、华侨众多,从2001年开始,帝国大厦会在每年春节晚上点亮象征吉祥的红、黄两色彩灯[23]。在2001年九一一袭击事件后帝国大厦也连续三个月点亮蓝色灯光以示哀悼。
相關影視作品
帝国大厦的顶层一直是诸多影视作品取景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金刚》和《西雅图不眠夜》等经典电影。
- 1933年的電影《金刚》及2005年的重拍版《金刚》中,金刚最後都是爬到帝國大廈頂端,然後被戰鬥機攻擊身受重傷、摔落地面而死。
- 《金玉盟》(An Affair to Remember),卡萊·葛倫和黛博拉·寇兒於1957年主演。兩人相約6個月後在帝國大廈頂樓重聚。
- 一部名为《帝国大厦》的试验性纪录片,长达8小时对准帝国大厦摄影。
- 小說,及2010年同名電影《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中,帝國大廈成為了連接奧林帕斯山的通道。
参考文献
- 註釋
- ^ 其英文名稱原意為「帝國州大廈」,惟帝国大厦的中文翻譯已經約定俗成沿用至今。
- 來源
- ^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is located within the 10001 zip code area, but 10118 is assigned as the building's own zip code. Source: USPS.
- ^ National Geodetic Survey datasheet KU3602. Retrieved July 26, 2009.
- ^ Willis, Carol. Empire State Building. Kenneth T. Jackson (编).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York City. New Haven, CT & London &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 The 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 375–376. 1995.
- ^ Rosenberg, Jennifer. Empire State Building Trivia and Cool Facts. About.com. [2008-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7).
- ^ ESBNYC.com.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5).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Empire State Building - The Skyscraper Center.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3).
- ^ Homer G. Balcom, Engineer, Is Dead. The New York Times. 1938-07-05 [2011-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8).
- ^ 8.0 8.1 Empire State Building.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summary listing.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8).
- ^ National Register Information System.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7-01-23.
- ^ Reynolds Building.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8.
- ^ Cincinnati Skyscrapers, Waymarketing.com. Waymarking.com. [201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1).
- ^ Airship Landings on Buildings. welweb.org. [2023-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5).
- ^ about.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mpire State Building Trivia and Cool Facts
- ^ NYT Travel: Empire State Building.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1).
- ^ "A Renters' Market in Lond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ugust 18, 2008.
- ^ "Empire State Building Withstood Airplane Impact".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 ^ "Plane Hits Building – Woman Survives 75-Story Fall"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7-10.
- ^ Glanz, James and Eric Lipton. The Height of Ambit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02-09-08.
- ^ White, Norval & Willensky, Elliot; AIA Guide to New York City, 4th Edition; New York Chapter,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Crown Publishers. 2000. p.226.
- ^ Carolyn Pitts. Empire State Building" (PDF).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Nomination. National Park Service. 1985-04-26 [2010-0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9).
- ^ Empire State Building—Accompanying 7 photos, exterior and interior, from 1978. (PDF).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Inventory. National Park Service. 1985-04-26 [2010-0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9).
- ^ 建筑灯光历史 帝国大厦官方网站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3-07-31.(英文)
- ^ EMPIRE STATE BUILDING TOWER LIGHTS CALENDAR.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1).
書籍
- Al-Kodmany, Kheir. Understanding Tall Buildings: A Theory of Placemaking. Understanding Tall Buildings: A Theory of Placemaking. Taylor & Francis. 2017: 71–72. ISBN 978-1-317-60866-0.
- Bascomb, Neal. Higher: A Historic Race to the Sky and the Making of a City. Broadway Books. 2004. ISBN 978-0-7679-1268-6.
- Berman, J.S.;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Portraits of America. Barnes and Noble Books. 2003. ISBN 978-0-7607-3889-4.
- Douglas, George H. Skyscrapers: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Very Tall Building in America. McFarland. 2004: 107–116. ISBN 978-0-7864-2030-8.
- Flowers, Benjamin. Skyscraper: The Politics and Power of Building New York Ci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BL-Schweitz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Incorporated. 2001. ISBN 978-0-8122-0260-1.
- Fodor's Travel Publications. Fodor's See It New York City, 4th Edition. Fodor's See It New York City. Fodor's Travel Publications. 2010. ISBN 978-1-4000-0498-0.
- Goldman, Jonathan.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Book. St. Martin's Press. 1980. ISBN 978-0-312-24455-2.
- Guerrero, P.F.; Abramowitz, A.D.; Morrison, F. Telecommunications: Many Broadcasters Will Not Meet May 2002 Digital Television Dtv Deadline. Diane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ISBN 978-0-7567-2547-1.
- Jackson, Kenneth T. (ed.), (2010)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York City (2nd ed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11465-2
- Kayden, Jerold S.; The Municipal Art Society of New York. 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 The New York City Experience. Wiley. 2000. ISBN 978-0-471-36257-9.
- Langmead, Donald. Icons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From the Alamo to the World Trade Center. Greenwood icons. Greenwood. 2009: 71–92. ISBN 978-0-313-34207-3.
- Magazines, Hearst. Popular Mechanics. Man's Mightiest Monument. Hearst Magazines. 1930-12 (英语).
- McCarthy, James Remington; Rutherford, John. Peacock alley: the romance of the Waldorf–Astoria. Harper. 1931. hdl:2027/mdp.39015002634015.
- Morehouse, W. The Waldorf–Astoria: America's Gilded Dream. M. Evans. 1991. ISBN 978-0-87131-663-9.
- Rasenberger, Jim. High Steel: The Daring Men Who Built the World's Greatest Skyline, 1881 to the Present. HarperCollins. 2009 [2023-01-17]. ISBN 978-0-06-17467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2).
- Reynolds, Donald. The Architecture of New York City: Histories and Views of Important Structures, Sites, and Symbols. New York: J. Wiley. 1994. ISBN 978-0-471-01439-3. OCLC 45730295.
- Robins, Anthony W. Empire State Building (PDF). New York City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 1981-05-19 [2023-0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4).
- Robins, Anthony W. Empire State Building Interior (PDF). New York City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 1981-05-19 [2023-0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22).
- Template:Cite New York 1930
- Taranath, B.S.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Steel and Composite Construction. CRC Press. 2016. ISBN 978-1-4398-5090-9.
- Tauranac, John.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The Making of a Landmark. Scribner. 2014. ISBN 978-0-684-19678-7.
- Wagner, Geraldine B. Thirteen Months to Go: The Creation of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Thunder Bay Press. 2003. ISBN 978-1-59223-105-8.
- Willis, Carol. Form Follows Finance: Skyscrapers and Skylines in New York and Chicago.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5. ISBN 978-1-56898-044-7.
- Willis, Carol; Friedman, Donald. Building the Empire State. W.W. Norton. 1998. ISBN 978-0-393-73030-2.
其他
- Aaseng, Nathan. Construction: Building the Impossible. The Oliver Press, Inc. 1998: 38–39. ISBN 978-1-881508-59-5.
- Dupré, Judith. Skyscrapers: A Hi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Extraordinary Buildings-Revised and Updated. New York: Hachette/Black Dog & Leventhal. 2013: 36–37 [2023-01-17]. ISBN 978-1-57912-9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James, Theodore Jr.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Harper & Row. 1975. ISBN 978-0-06-012172-3.
- Kingwell, Mark. Nearest Thing to Heaven: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and American Dream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300-10622-0.
- Pacelle, Mitchell. Empire: A Tale of Obsession, Betrayal, and the Battle for an American Icon. Wiley. 2001. ISBN 978-0-471-40394-4.
參見
外部链接
- 官方网站
- Empire State Build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CTBUH Skyscraper Center
- Empire State Building under construction (1930–19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Empire State Building archive, circa 1930–196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very Architectural and Fine Arts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
前任: 克萊斯勒大廈 |
全球最高摩天大樓 1931年-1972年 |
繼任: 世界貿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