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2010年冬季奧運
第二十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2010年冬季奧運的標誌在2005年4月23日公佈,名為「Ilanaaq」,是因纽特语中朋友的意思。
主辦城市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
口號用炽热的心(辉煌的冒险)(英語:With glowing hearts,法語:Des plus brillants exploits
參賽國家及地區82
參賽運動員2629
比賽項目15大项86小项(7项运动)
開幕典禮2010年2月12日
閉幕典禮2010年2月28日
正式宣佈開幕加拿大總督莊美楷
運動員代表宣誓海莉·維肯海瑟
裁判員代表宣誓Michel Verault
奧運聖火点燃韋恩·格雷茨基、Nancy Greene、史蒂夫·纳什(Steve Nash)、卡特里奥娜·勒梅多恩、Wayne Gretzky
主體育場卑诗体育馆
冬季奥运会
←  義大利
都灵 2006
 俄羅斯
索契 2014 →
夏季奥运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2008
 英国
伦敦 2012 →
温哥华在加拿大
温哥华
温哥华
温哥华在加拿大的位置

第二十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英語:the XXI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語:les XXI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一般稱為溫哥華冬奥会,於2010年2月12日至28日間在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舉行,而部分項目則會於鄰近的威士拿舉行。此屆奧運會是繼1976年蒙特利爾夏季奧運會1988年卡加利冬季奧運會後,加拿大第三次舉辦的奧運會,亦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首次舉辦的奧運會。

最終,東道主加拿大憑冰球冰壺雪車等項目反超挪威,以14金7銀5銅完成賽事,除了成功登上獎牌榜首位外,也成為了歷屆冬季奧運中成績最傑出的主辦國,德國美國則排名次位和第三。加拿大同時也是歷屆冬季奧運中取得最多金牌的國家,打破了前蘇聯在1976年創下的13金以及挪威在2002年同樣創下的13金紀錄,另外也一掃1976年蒙特利爾夏季奧運會1988年卡加利冬季奧運會身為東道主卻未能夺得金牌的窘境。[1]

背景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第115次會議
2003年7月2日,在捷克布拉格舉行
城市 國家 第一輪 第二輪
溫哥華  加拿大 40 56
平昌  韩国 51 53
薩爾茨堡  奥地利 16 -

為了爭取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加拿大有三個城市角逐提名為代表該國的候選城市,分別是魁北克城(角逐2002年主辦權的落選城市之一)、卡尔加里(1988年的主辦城市)和溫哥華。在1998年11月21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溫哥華-威士拿區獲得了26票,魁城獲得了25票,而得票最低(21票)的卡尔加里則被淘汰。在同年12月3日舉行的第二輪投票中,溫哥華以40票比32票擊敗魁城,成為代表加拿大的候選城市,而溫哥華亦開始準備與其他國際城市爭取最後的主辦權。

經過了發生於冬季奧運的2002年主辦權投票中的賄賂醜聞,國際奧委會為下一屆投票更改了許多關於投票過程的章程,並於2002年10月24日創立了評審委員會。在為2008年夏季奧運主辦權投票之前,參加競爭的主辦城市常常會包機邀請奧委會委員到其城市,並隨其遊覽,以及提供當地的禮物。缺乏監督的結果就引起了許多賄選的指責。國際奧委會在輿論壓逼下將投票的章程嚴謹化,把焦點集中在審核主辦城市的技術方面是否達到要求。奧委委員將各城市特點作為分析報告,並將意見轉上奧委會。主辦城市的投票申請於2003年1月提交,審核方面則在2003年5月前結束,並隨後提交出結論報告。

溫哥華的居民在一個公民投票中被問到如果溫哥華成功中標,他們是否願意接受作為主辦城市的居民所需負擔的責任。結果顯示64%的居民表示接受,是同類型的公民投票第一次獲得成功。鄰近美國華盛頓州的州議會以及時任州長駱家輝亦通過了一項決議表示支持溫哥華的競選,並將之送交國際奧委會。[2]

國際奧委會於2003年2月公佈最後的挑選名單,當中包括溫哥華及另外兩國的候選城市:韓国平昌奧地利薩爾茨堡。主辦權在同年7月2日於捷克布拉格舉行的第115屆國際奧委會會議中由投票取決。在第一輪投票中,平昌郡取得了最高票數,而得票最低的薩爾茨堡則被淘汰。在第二輪投票中,絕大部分投票給薩爾茨堡的委員都將其選票投給了溫哥華,溫哥華因此獲得了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

多倫多曾於2001年代表加拿大角逐2008年夏季奧運的主辦權。由於奧運會的主辦權通常由各大洲之間輪替,如果多倫多當年成功中標,溫哥華幾乎肯定沒有機會獲得2010年冬季奧運的主辦權,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當時亦因此拒絕表態支持多倫多的競選。多倫多最終敗於北京

溫哥華是歷屆冬季奥運會主辦城市之中的首個沿岸城市(而2014年冬季奥運會的主辦城市索契將會是第二個)、冬季平均氣溫最高的城市(而2014年冬季奥運會的主辦城市索契則更高)[3]、以及都會區人口最多的城市。(2006年主辦城市都靈的市内人口較溫哥華市多,但都會區人口卻少於溫哥華。)

建程

位於溫哥華市中心的2010年冬奥倒數鐘(摄于2007年12月)。
2010年冬季奧運會火炬

溫哥華在角逐2010年冬季奧運的主辦權時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如何集資興建比賽場地。經溫哥華奧組委(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VANOC)的協調,興建場館所需的資金將由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卑詩省政府各出一半。奧組委後來亦開始接受私營企業和機構所提供的贊助和捐款。這些機構普遍認為主辦奧運會將有助鞏固溫哥華在舉辦1986年世界博覽會時已建立的聲望,以及提升本地的基礎建設(例如擴建溫哥華架空列車系統),所以都踴躍提供資金。

省内基礎建設的擴建工程皆是卑詩省政府而非奧組委的範疇。連接列治文市溫哥華國際機場和溫哥華市中心的捷運線(溫哥華架空列車加拿大線)經過3年多的工程,已經於2009年8月17日通車。省政府亦斥資六億加元擴建連接溫哥華和威士拿的海天公路(Sea-to-Sky Highway)以迎合奧運會期間的交通流量。

2010年冬季奧運的運作開支於2004年時預計為大概14億加元。奧組委首席執行官費爾朗於2006年時則估計運作開支將大概為17億加元,資金主要來自贊助商和拍賣電視轉播權,並且無需由政府撥款。五億八千萬元將用於興建或翻新比賽場地,而二億元將用於保安開支。保安服務將主要由加拿大皇家騎警提供。

象徵

大會標誌

2010年冬季奧運的標誌在2005年4月23日公佈,是依照因努伊特石堆的形象描繪而成,名為「Ilaanaq」,是因纽特语中朋友的意思。因努伊特石堆廣泛分布於加拿大北極圈內,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數個原住民族群所建,讓人在缺乏自然地標的雪地上也可認出自己身在何方。另外,標誌形象也可以被理解為一名冰球的守門員,反映冰球作為加拿大國粹運動的地位。

獎牌

本屆冬奧會的獎牌是由當地的原居民亨特和設計師阿尔贝尔花18個月完成[4]。這屆賽事的獎牌最大的特色是呈波浪形設計,象徵著主辦國的波浪山脉,是在歷屆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中的首次。同時,本屆冬奧會獎牌設計的另一特色是每面獎牌上的花紋圖案亦不一樣,也突破了歷屆奧運會的限制[5]。另外,本屆賽事的獎牌是眾多屆奧運會中最重的一面,約重500至576克。

金牌 銀牌 銅牌
正面設計
背面設計

吉祥物

2010年冬奧吉祥物。

2010年冬季奧運和殘奧的吉祥物於2007年11月27日公報,當中魁特奇(Quatchi)和米加(Miga)為冬奧吉祥物,而苏米(Sumi)則是殘奧吉祥物。魁特奇是北美大腳野人,而米加是虎鯨柯莫德熊的混合體,苏米則為戴虎鲸帽子的动物保护神。另外,本屆冬季奧運有一隻非官方的吉祥物,名為Mukmuk,是一種稀有的温哥华岛土拨鼠,它會於比賽場館以外的地方出現[6][7]

參賽國家及地區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共有82個國家或地區參與,當中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加納黑山巴基斯坦秘魯塞爾維亞均是首次參賽,而缺席上屆賽事的墨西哥牙買加摩洛哥均再次參賽。歐洲國家盧森堡本派出兩位運動員參賽,但由於其中一人賽事受傷,另一代表未能在開幕式前報名,均無緣是屆冬季奧運。另外,包括哥斯達黎加肯尼亚馬達加斯加泰國美屬维尔京群島以及委內瑞拉等上屆的參賽國家也未有派出運動員參與今屆的任何賽事。

下表為參與國家或地區的名單,括號內的數字為運動員數目:

奖牌榜

  *   主办国家/地区(加拿大

排名国家 / 地区金牌銀牌銅牌总计
1 加拿大(CAN)*147526
2 德国(GER)1013730
3 美国(USA)9151337
4 挪威(NOR)98623
5 韩国(KOR)66214
6 瑞士(SUI)6039
7 中国(CHN)52411
 瑞典(SWE)52411
9 奥地利(AUT)46616
10 荷兰(NED)4138
11–26查看剩余部分14273273
总计(共26个国家 / 地区)868785258

賽事焦點

第一天

中國隊金牌得主趙宏博等人

第二天

  • 冬季兩項法國的万杰伊在男子10公里競速賽以24分07秒80的成績為其國家贏得本屆冬季奧運的第一面金牌[41]
  • 雪橇﹕年僅二十歲的德國運動員洛奇於男子個人小項以最早時間到達終點,摘下金牌。現時他是歷屆冬季奧運最年輕的雪橇金牌得主[42]
  • 自由式滑雪﹕男子雪上技巧賽,來自加拿大的比洛多以0.17分力壓美國對手,贏得冠軍[43]
  • 速度滑冰捷克的萨布里科娃在女子3000米小項以4分02秒53完成賽事,成功掄元[44]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 冬季兩項﹕賽事大熱,於歷屆冬季奧運中奪得三面金牌的德國隊員卡蒂-维尔赫姆發揮失常,僅以第12位完成賽事,未能獲得獎牌[52]
  • 短道速滑﹕世界紀錄保持者,中國王濛在女子500米決賽以43秒048的成績蟬聯此小項的冠軍[53]
  • 高山滑雪美國的林德赛·沃恩在女子速降賽憑0.56秒的優勢力壓對手,贏得美國於是屆奧運的第三金[54]
  • 單板滑雪﹕年僅24歲,於上屆都靈冬季奧運贏得金牌的美國運動員肖恩·怀特以高難度動作「抓板向前翻腾540」取得48.4分的高分,成功衛冕冠軍[55]
  • 雪橇奧地利兄弟組合—安·林格尔和沃·林格尔以0.167秒之差,力克拉脫維亞組合,第二度贏得男子雙人小項的金牌[56]

第六天

第七天

  • 越野滑雪﹕马·比约根在女子15公里追逐賽中率先完成賽事,贏得她於本屆奧運的第二面金牌[61]
  • 钢架雪车英國的阿·威廉姆斯以累積時間3分35秒64贏得女子個人賽的冠軍。此事,她從未在國際性賽事中獲得任何的獎牌[62]
  • 钢架雪车﹕東道主運動員约·蒙哥马利摘下男子個人賽的金牌,他在賽事中以0.07秒之差險勝拉脫維亞對手[63]

第八天

  • 短道速滑中國周洋於女子1500米決賽力壓三位南韓對手,奪得中國在本屆冬奧會中的第三面金牌,是中國目前最出色的冬奧會成績[64]
  • 短道速滑韩国选手李政洙和他的队友李昊锡在男子1000米决赛中包揽金银牌[65]
  • 速度滑冰荷兰选手图特以0.53秒的优势获得金牌,成为38年来第一个赢得男子1500米比赛的荷兰人[66]
  • 跳台滑雪瑞士的西蒙-阿曼在大台小項以總分283.6分擊敗次名的波蘭對手,贏得他於冬季奧運中的第4面金牌,是現時奪得最多奧運金牌的跳台滑雪運動員[67]
  • 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賽資格賽,衛冕冠軍、瑞士的勒乌因一個失誤未無法晉級決賽,無緣獎牌[68]

第九天

  • 冰球﹕世界排名居首的美國與次名的加拿大於分組賽碰面,最終美國以5:3擊敗對手,取得出線資格[69]
  • 速度滑冰荷蘭於這項目再下一城,奪得女子1500米小項的金牌[70]
  • 冰壺﹕女子組循環賽第八輪,年前世界錦標賽冠軍的中國與亞軍加拿大對賽。中國最終在附加回合中擊敗對手,在循環賽排名第三位[71]

第十天

第十一天

第十二天

  • 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賽,首先到達終點的南韓因犯規被取消資格,金牌由中國取得,打破南韓於這小項的四連冠紀錄。
  • 自由式滑雪澳洲名將拉斯拉以較高的得分力壓上屆賽事的銀牌得主李妮娜,為澳洲奪得是屆奧運的第二面金牌[79]
  • 冰球﹕世界排名第9位的斯洛伐克於男子組半準決賽意外淘汰排名第3的瑞典,晉身半決賽。

第十三天

第十四天

  • 冰壺﹕女子組決賽由瑞典加拿大對決,最終前者在附加局中取得1分,以局分7-6擊敗東道主,成為首支於冬季奧運的衛冕冠軍[84]
  • 短道速滑王濛在女子1000米賽事再下一城,奪得她在這屆奧運的第三金,為中國包辦短道速滑項目女子組賽事的所有金牌[85]

第十五天

  • 單板滑雪﹕38歲的加拿大代表安德森在男子平行回轉賽決賽率先完成賽事,再為東道主增添一金[86]
  • 高山滑雪意大利於最後一日的賽事奪得他們的首面金牌。拉佐利在男子小回轉領先對手0.16秒成為冠軍[87]
  • 冰壺﹕東道主加拿大在男子組決賽以6-3擊敗挪威,以11場不敗的姿態掄元[88]

第十六天

比赛项目

本届冬奥会共设7个运动,15个大项,當中本屆冬季奧運進行了不少的改革,如冰球項目首次利用NHL標準的球場(200 ft × 98.5 ft) 取代舊有制度(200 ft × 85 ft)。同時,國際奧委會在2006年11月28日決定把追逐賽加入為自由式滑雪的新小項。不過其他的建議如冬季兩項男女子混合接力、混雙冰壺、女子跳台滑雪、團體高山滑雪、團體雪車雪橇以及钢架雪车均被否決。

以下為本屆冬季奧運的比賽項目:

場地

比賽場地

場地 照片 地點 比賽項目 賽時座位數 備註 參考資料
加拿大冰球場 溫哥華 冰球(主要場館) 18,630 原稱通用汽車體育館;奧運期間稱為加拿大冰球場(Canada Hockey Place);2010年7月後至今為羅渣士體育館[90] [91]
塞浦勒斯度假區 西溫哥華 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 8,000 [92]
太平洋體育館 溫哥華市 花样滑冰短道速滑 14,239 [93]
列治文奧林匹克競速滑冰館 列治文 速度滑冰 8,000 [94]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學冬季體育中心 大學保留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學 冰球(次要場館) 7,200 [95]
溫哥華奧運及殘奧中心 溫哥華市 冰壶 6,000 [96]
惠斯勒黑梳山 威士拿 高山滑雪 7,600 [97]
威士拿奧運公園 威士拿 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北欧两项跳台滑雪 6,000 [98]
威士拿滑行中心 威士拿 雪车钢架雪车雪橇 12,000 [99]

非比賽場地

位於高豪港的室外冬奥聖火台(日間)
位於高豪港的室外冬奥聖火台(晚間)

卑詩體育館是首個舉行冬季或夏季奥運會開幕和閉幕禮的室內場館[100],而為安全起見,館内聖火盆在開幕禮中被點燃後不能長期燃燒。[101]有見及此,當局在溫哥華市中心離卑詩體育館約2公里的高豪港(Coal Harbour)岸邊國際廣播中心旁設置一個室外冬奥聖火台,[102]是歷屆冬季和夏季奥運會之中首次設置與開幕禮場館分離的聖火台。

場地 照片 地點 用途 參考資料
卑詩體育館 溫哥華 開幕式、閉幕式、每晚頒獎儀式 [103]
溫哥華會議展覽中心 溫哥華市 媒體中心 [104]
溫哥華奧運選手村英语2010 Olympic Village 溫哥華市 選手村 [105]
威士拿媒體中心 威士拿 媒體中心 [106]
威士拿奧運及殘奧選手村英语Whistl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Village 威士拿 選手村 [107]
威士拿奧運慶典廣場 威士拿 頒獎儀式 [108]

火炬传递

火距手於蒙克頓進行接力

本届奥运会火炬传递除在希腊雅典採火外,全程均在加拿大境内进行。火炬于2009年10月30日在卑詩省首府维多利亚開始,以12000名火炬手以接力方式傳递,足迹遍及加拿大1000多個大小城镇。火炬全程共传递45,000公里,传递方式包括陆运、水运和空运,[109] 途經加拿大最北、最東及最南端,是歷屆冬季奥運會主辦國於境內進行火炬接力最長的路綫。[110] 火炬经过106天的传递後於2010年2月12日抵達溫哥華市中心卑詩體育館

火炬手中不乏名人,包括阿諾·舒華辛力加[111]史提夫·奈許[112]賈斯汀·摩爾諾[113]麥可·布雷[114]仙妮亞·唐恩[115]、以及冰球名將韋恩·格雷茨基[116]

火炬的外型長1米,流線型設計,並以白色為主,內有燃料,可燃燒12分鐘。設計火炬的的庞巴迪公司表示,灵感来自于加拿大白雪覆盖的起伏地形和滑雪者冲下雪坡时在雪上留下的滑痕[117]

開幕及閉幕式

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

根据主办单位提前向转播媒体披露的指南书中的设计,开幕式上的室内主火炬应由一根冰块形状的主火炬柱和四根“欢迎柱”组成篝火形状,并且将由4名加拿大火炬手在场地四周同时点燃四根交错的“欢迎柱”。当点火仪式举行前,全场出现大约1分钟的停顿(原因见下),不久后,只有三根“支柱”从体育场下升起,造成其中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成了“摆设”,点火仪式成了“三缺一”。事后,温哥华奥组委官方发言人史密斯-瓦拉德接受采访时承认这一失误,他表示:“可能是出现了液压问题,最终火炬的点燃并没有和我们计划中一样进行。”[118] 體育館内的聖火台點燃後,最後一位火距手韋恩·格雷茨基持火炬乘車將聖火從體育館運送至高豪港的室外冬奥聖火台。

為了補救開幕式主火炬點燃“三缺一”的遣憾,主辦單位在閉幕式之中刻意加插安排了一場表演,令原先失靈的第四根聖火柱幽默回歸。在閉幕式一開始時,主辦單位用温馨幽默的手法以一名打扮成電匠的小丑演員,吃力地埋在洞裏「搶修」,然後從洞裏爬出,匠忙不迭的,拿起電線,緊緊的接住另一頭的插座,接著從第四根聖火柱開始移動,在「接電」成功後,聖火柱依開幕式的計劃,緩緩上升再倒向其他已上升的三根聖火柱,然後四根聖火柱加火盤組合的終於完成火炬造型,最後,一度成為了“虛設”的“三缺一”火炬手,之前未能依計劃點燃聖火的2002年冬奧速滑金牌選手卡特里奥娜·勒梅多恩再次出現,她重獲點燃聖火的機會,並且這次只有她一人,是全場焦點。這項具有創意的安排,不但嬴得了在場觀衆的歡笑和掌聲,更成為了各地傳媒的一時佳話。有外國傳媒說,以後大家也不會記得開幕式失靈的第四根火炬,因為最後修好了。[119]

嚴重事故

格魯吉亞代表團進場

格鲁吉亚運動員意外事故

於開幕當日,格魯吉亞雪橇运动员诺达尔·库马里塔什维利威士拿備賽時被拋出,撞到鋼柱受伤,最终于当地时间周五不治身亡,終年二十一歲。[120] 成為自1964及1992冬奧后第四位於奧運期間死亡的運動員。國際雪橇協會於意外後召開緊急會議,所有練習取消。

在開幕禮,格魯吉亞旗幟掛上黑布條,該國運動員亦帶上黑頸巾以示悼念。而大會當局亦在開幕禮之中為他默哀及下半旗。[121]

爭議

女子跳台滑雪

IOC在2006年以女子跳台滑雪作為一個運動項目尚未發展齊全,並不符合許多作為奧運項目的基本條件為由,投票決定不包括女子跳台滑雪在2010年的冬季奧運項目內。這項決定引起了加拿大女子跳台滑雪國家隊的不滿,並因此向加拿大人權委員會投訴這決定的性別歧視元素,但最終投诉失败。[122]

日本速滑服疑似透视争议

德国《柏林日报》报道高木美帆等日本速滑队员的着装为透视装,透过速滑服可以看到内衣。[123]也有網民討論認為是設計顏色不當引起觀眾誤會,而那部份實際上為特別素材。[124]

美國轉播商插播另類節目

在閉幕式期間,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在聖火熄滅後插播"The Marriage Ref"清談節目。閉幕式的演唱會部份在其廣播網完成放送本地新聞後繼續播出。此舉令到很多人在推特微博服務和其他社會交流網站表達不滿。

禁藥醜聞

2016年12月23日,IOC宣布將重驗俄羅斯運動員的樣本。而相關報告指出俄羅斯的禁藥醜聞起源於該屆冬季奧運會上的慘敗而開始,並且使其在下屆在自家門口衝到第1名的位置。[125]

媒體轉播

参见


参考资料

  1. ^ 加國14金寫完美句號. 明報加西版. 2010-03-01 [201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4). 
  2. ^ Gov. Locke Congratulates Vancouver, B.C., on Winning Bid for 2010 Olympic Winter Games, Highlights Economic Benefits to Washington State. [200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2). 
  3. ^ Anne Casselman. Vancouver 2010 to Be Warmest Winter Olympics Yet. 國家地理雜誌. 2010-02-12 [201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4). 
  4. ^ 温哥华冬奥奖牌正式对外公布 奥运史上分量最重. [201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7). 
  5. ^ 温哥华冬奥会奖牌发布 设计内涵创史上多项第一. [201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6. ^ 2010 Vancouver Olympics' mascots inspired by First Nations creatures. CBC Sports. 2007-11-27 [2007-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7. ^ 温哥华冬奥会吉祥物亮相 华裔移民参与设计. [200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存档副本 (PDF). [2010-02-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2-15).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Alpine team takes fall at 2010 Games - Vancouver 2010 Olympics. thestar.com. 2009-06-10 [201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Germany, Norway round out 2010 Olympic men's hockey. TSN. 2009-02-08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3). 
  11. ^ Athletes : Vancouver 2010 Winter Olympics. Vancouver2010.com.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9).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ISU Figure skating qualification system. [201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7).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2009 Figure Skating World Championship results. [201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1). 
  14. ^ Saiba os brasileiros que podem ir a Vancouver. [201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15. ^ Two Bulgarian ski jumpers to take part in Vancouver Olympics. [201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16. ^ Travers is snow joke. [2009-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9). 
  17. ^ China heads to Vancouver with low profile, downplaying expectations after medal haul in 2008. latimes.com. [201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31). 
  18. ^ Vancouver 2010 Official Site - Athletes: Croatia. Vancouver2010.com.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1). 
  19. ^ 19.0 19.1 19.2 Olympic Qualification. 世界冰壶联合会.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3). 
  20. ^ Suomen Olympiajoukkueeseen Vancouver 2010 -talvikisoihin on valittu 94 urheilijaa – kahdella miesalppihiihtäjällä vielä mahdollisuus lunastaa paikka joukkueessa - Suomen Olympiakomitea. Noc.fi.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2). 
  21. ^ 108 Français à Vancouver - JO 2010 - L'EQUIPE.FR. Vancouver2010.lequipe.fr.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5). 
  22. ^ Ghana's 'Snow Leopard' qualifies to ski in 2010 Winter Olympics. CBC News. [200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7). 
  23. ^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entry list. 2009-11-24 [200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4). 
  24. ^ Tashi and Jamyang qualify for 2010 Olympic Winter Games. 2009-03-18 [2009-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9). 
  25. ^ Iran Women Skiers Earn Slot in Canada 2010 Olympics. [2009-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4). 
  26. ^ 26.0 26.1 Lambiel crushes competition at Nebelhorn. [200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8). 
  27. ^ North Korea - CTV Olympics. Ctvolympics.ca. 2010-01-22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30). 
  28. ^ Sports | Mongolia Web News. Mongolia-web.com. [201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5). 
  29. ^ Genomineerden. Nocnsf.nl. [201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3). 
  30. ^ Anders Rekdal tatt ut til OL i Vancouver på overtid. Olympiatoppen. 2010-01-29 [2010-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5) (挪威语). 
  31. ^ Wystartujemy w Vancouver. 2009-03-19 [2009-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2) (波兰语). 
  32. ^ 32.0 32.1 Athletes : Vancouver 2010 Winter Olympics. Vancouver2010.com.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9). 
  33. ^ OS-truppen komplett(erad) - Olympic Team complete(d). SOC. 2010-12-01 [201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34. ^ Vancouver 2010 Olympic Winter Games Qualifications | News | USA Luge. Luge.teamusa.org.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3). 
  35. ^ Author: Mavjouda Hasanova. Two Tajik alpine skiers to participate in XXI Winter Olympics in Vancouver | Sports | Tajikistan News - NA "ASIA-Plus". Asiaplus.tj. 2009-12-23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6). 
  36. ^ Meet your Olympic Team. Teamusa.org. [201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3). 
  37. ^ 冬奥会首枚金牌诞生 瑞士名将阿曼跳台滑雪夺冠. [2010-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38. ^ 王濛轻松打破奥运会纪录 以绝对优势获小组第一. [2010-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39. ^ 韩国“自杀性内乱” 盛锡贝遭撞痛失两奖牌. [2010-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0. ^ 自由式滑雪名将频摔跤 24岁黑马夺冠前冠军第二. [2010-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1. ^ 万杰伊为法国夺得首金 总统萨科齐发表公报祝贺. [201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2. ^ 德国小将成最年轻冠军 赛后表达对赛道缩短支持. [201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3. ^ 自由式滑雪男子雪上技巧 比洛多为东道主获首金. [201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4. ^ 冬奥女子速滑3000米 萨布里科娃为捷克赢第一金. [201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5. ^ 越野滑雪女子10公里卡拉夺冠 李宏雪排名第35位. [201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6. ^ 男子速滑500米韩国选手爆冷夺冠 于凤桐仅获第7. [201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7. ^ 中国改写双人滑百年奥运史 申赵打破俄46年垄断. [201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8. ^ 单板滑雪女子障碍争先赛 加拿大选手里克尔摘金. [201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9. ^ 花滑男单短节目普鲁申科居首 美日名将紧随其后. [201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0. ^ 女子冰壶首轮中国队轮空 东道主加拿大险胜瑞士. [201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1. ^ 王莉诺梦幻进球难挽狂澜 中国女冰惜败无缘四强. [201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2. ^ 女子10公里追逐赛德国选手夺冠 刘显英获第30名. [201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3. ^ 王濛放水轻松卫冕 中国豪取冬奥500米3连冠. [201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0). 
  54. ^ 冬奥会完美亮相 沃恩夺得高山滑雪女子速降金牌. [201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5. ^ 肖恩怀特卫冕U型池冠军:“必杀技”平时完不成. [201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6. ^ 温哥华冬奥会雪橇 奥地利兄弟卫冕男子双人金牌. [201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7. ^ 莱萨切克创历史 22年后美国冬奥花滑男单再夺金. [201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8. ^ 女子单板U型池全赛果:刘佳宇第4 遗憾无缘奖牌. [201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9. ^ 冬季两项男子20公里个人赛:挪威选手夺得冠军. [201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60. ^ 斯文达尔获男超级大回转金牌 美国两将紧随其后. [201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61. ^ 越野滑雪女子15公里追逐赛 挪威名将比约根夺冠.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62. ^ 英国选手爆冬奥会大冷门 夺得女子钢架雪车金牌.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63. ^ 东道主加拿大选手后来居上 夺男子钢架雪车冠军.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64. ^ 周洋1500米破奥运纪录夺冠 PK三韩将演奇迹.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65. ^ 韩国选手李政洙夺短道速滑1000米冠军成就第二金.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66. ^ http://sports.cntv.cn/20100221/102789.shtml.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67. ^ 创造冬奥会历史 瑞士选手阿曼获得跳台滑雪4金.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68. ^ 女子空中技巧-我国名将李妮娜携3将进决赛 卫冕冠军出局.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69. ^ 男子冰球焦点战 美国5-3击败加拿大复仇.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0. ^ 速滑女子1500米王霏第20名 荷兰名将伍斯特夺冠.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1. ^ 冬奥女子冰壶最强战 中国加局6-5送加拿大首败.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2. ^ 冰舞加拿大组合主场夺金牌 俄罗斯王朝轰然倒塌. [2010-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3. ^ 空中技巧贾宗洋资格赛第一 卫冕冠军韩晓鹏出局. [2010-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4. ^ 冬奥跳台滑雪团体比赛 奥地利队以绝对优势卫冕. [2010-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5. ^ 冬奥会男子大回转:瑞士选手夺冠 中国李雷第75. [201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6. ^ 俄罗斯卫冕冬两女子4x6公里接力冠军 中国第九. [201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7. ^ 荷兰名将低级失误失双冠 韩国选手“偷来”金牌. [201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8. ^ 女单短节目金妍儿一枝独秀 浅田真央落后近5分. [201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79. ^ 李妮娜摘银郭心心铜牌 澳洲名将拉斯拉奋勇夺冠. [201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0. ^ 金妍儿高分创纪录 韩国获冬奥史上花滑首金. [201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1. ^ 男子空中技巧中国失金 刘忠庆摘铜白俄罗斯夺冠. [201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2. ^ 冰壶女队4-9负瑞典无缘决赛 失误频频提前认输. [201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3. ^ 女子冰球加拿大2-0完胜美国 枫叶之国荣耀3连冠. [201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4. ^ 瑞典加局7-6惊天逆转加拿大 卫冕女子冰壶冠军. [2010-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5. ^ 中国短道女队包揽四金 成为冬奥会大满贯第一队. [2010-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6. ^ 单板滑雪男子平行大回转 加拿大老将安德森摘金.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7. ^ 高山滑雪男子小回转 意大利选手拉佐利获得金牌.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8. ^ 加拿大冰壶男队6-3胜挪威 11连胜战绩取得卫冕.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89. ^ 冬奥会男子冰球 加时加拿大3-2美国夺冠. [201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90. ^ (英文)CBC News. GM Place to change name for 2010 Olympics. cbc.ca (CBC). 2008-08-06 [201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12). 
  91. ^ Venues–Canada Hockey Plac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30). 
  92. ^ Venues–Cypress Mountain.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9). 
  93. ^ Venues–Pacific Coliseum.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94. ^ Venues–Richmond Olympic Oval.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2). 
  95. ^ Venues–UBC Thunderbird Arena.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96. ^ Venues–Vancouver Olympic/Paralympic Centr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6). 
  97. ^ Venues–Whistler Creeksid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98. ^ Venues–Whistler Olympic/Paralympic Park.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99. ^ Venues–The Whistler Sliding Centr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100. ^ Noah Trister. Olympics to kick off with indoor opening ceremony. 美聯社. 2010-02-11 [201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1). 
  101. ^ Bailey, Ian; Stueck, Wendy. VANOC considering better access to outdoor cauldron. CTV Olympics. 2010-02-15 [201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3). 
  102. ^ Lee, Jeff. Spectacle welcomes the world to Vancouver. Vancouver Sun. 2010-02-25 [2010-02-25]. [失效連結]
  103. ^ Venues–BC Plac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104. ^ Venues–Main Media Centr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9). 
  105. ^ Venues–Olympic and Paralympic Village Vancouver.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6). 
  106. ^ Venues–Whistler Media Centr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3). 
  107. ^ Venues–Whistl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Villag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8). 
  108. ^ Venues–Whistler Medals Plaza.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109. ^ The Route. [200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6). 
  110. ^ 2010 Olympic torch relay's 45,000-km route revealed. CBC. 2008-11-21 [201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9). 
  111. ^ Governator takes the flame in Stanley Park. 溫哥華太陽報 (Canwest Publishing). 2010-02-13 [2010-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4). 
  112. ^ Nash, Rees, Set to Run with Torch. Victoria Times Colonist (Canwest Publishing). 2010-02-11 [201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5). 
  113. ^ Healthy Morneau excited to carry Torch. mlb.com (mlb.com). 2010-02-11 [201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3). 
  114. ^ Michael Buble, Jann Arden to join in Olympic torch ceremony. vancouversun.com (Canwest Publishing). 2010-02-11 [201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2). 
  115. ^ Shania Twain carries Olympic torch. The Canadian Press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10-01-01 [201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3). 
  116. ^ Pressing questions as Olympic hockey beckons. 2010-02-14 [2010-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8). 
  117. ^ 温哥华冬奥火炬亮相 枫叶形开口成最大亮点. [200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118. ^ 组委会承认冬奥点火仪式失败:室内火炬“三缺一”. [201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6). 
  119. ^ 第4根聖火柱幽默回歸. [201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4). 
  120. ^ Olympic luger Nodar Kumaritashvili dies after crash. BBC. 2010-02-13 [201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1). 
  121. ^ Winter Olympics 2010: Nodar Kumaritashvili's death overshadows opening ceremony. 衛報. 2010-02-13 [201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1). 
  122. ^ Groups to press IOC to allow women's ski jumping in 2010 Olympics. 美國今日報. 2008-01-18 [201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123. ^ 日本透视速滑服引争议 90后女队员内裤清晰可见. [201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5). 
  124. ^ スケート金スーツ股間の逆三角形が力の源. [2019-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8). 
  125. ^ IOC STARTS DISCIPLINARY PROCEDURES AGAINST 28 RUSSIAN ATHLETES FROM SOCHI 2014. Lausanne, Switzerland: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16-12-23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The IOC will also re-analyse all samples from Russian athletes at the Olympic Winter Games Vancouver 2010. 
  126. ^ IOC signs 2010 - 2012 TV rights deal for Brazi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IOC press release, March 16, 2007
  127. ^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 Organisation - Structures. [200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7). 
  128. ^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 News. [200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6). 
  129. ^ IOC Awards Broadcast Rights in Hong Kong to i-CABLE. [200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4). 
  130. ^ 네이버 뉴스

外部链接

前任:
義大利 都灵
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1届:加拿大 溫哥華冬奥会

2010年
繼任:
俄罗斯 索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