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寮漁港
公司寮漁港 Gongsiliao Fishing Port | |
---|---|
位置 | |
国家或地区 | 中華民國(臺灣) |
位置 | 苗栗縣後龍鎮龍津里 |
坐标 | 24°36′47.61″N 120°45′25.62″E / 24.6132250°N 120.7571167°E |
细节 | |
运营者 | 南龍區漁會 |
擁有者 | 苗栗縣政府 |
類型 | 第二類漁港[1] |
碼頭數 | 258公尺 |
僱員 | 甲類51人 乙類17人 共計: 68人 |
泊地 | 0.9公頃 |
防波提 | 230公尺 |
曳船道 | 1座 |
统计 | |
靠港船隻 | 動力漁筏43艘 動力舢舨34艘 動力漁船22艘 共計:99餘艘 |
年集装箱量 | 28公噸 |
凈收入 | 新台幣 280萬元 |
公司寮漁港,位於苗栗縣後龍鎮龍津里,地理位置為後龍溪口之南岸;屬於第二類漁港,為典型河口港。從事於近沿海之一支釣漁業為主,次為流刺網與其他漁業。漁獲為鰆、烏魚、花枝、白口、白魚、金線、午仔等;雖漁獲物不多,但均屬高級魚類。唯目前亦因淤積嚴重,僅有孤筏十餘艘停泊或出海作業,年產量下降僅約有28公噸,價值新台幣280萬元[2][3]。
命名緣由
當時該港南岸為荒蠻之地,因而有漁民數人組織公司團體,築寮捕漁,以此稱為公司寮漁港。但二戰後定名為後壟港。今稱龍港,一般仍習慣以舊名公司寮漁港為名[2]。
歷史沿革
清治時期
後龍鎮最早出現之港口,為1695年(康熙33年)《台灣府志》所記載:“後壟港由崩山社至新港仔入海...”而所謂的新港仔即為新港地區新民里一帶;直到康熙末葉《平台紀略》中,藍鼎元的《台灣水路兵防疏》指稱“淡水以南二百餘里有後壟港,港澳寬深,由海口直達後壟社,可容戰艦出入...”此時後壟港疑似有變遷現象,不在新港之位置,已移至後壟社之附近。《諸羅縣志》也記載“後壟港”的出現,而該港即可能是現今溪洲里的汕頭港,或溪洲港;另外也有說法是潐咾叭港即為今日的公司寮港,於當時該也已有港口的雛形存在[4]。因每年秋冬兩季之季節風中,將大山腳一帶之南墩南移,致使溪州之汕頭港灣被沙填塞,該港遂遷往後龍,後來河沙下移現象,遂再次西遷至公司寮。
於康熙末年至1730年(雍正8年)開始對閩泉州通商,80噸級帆船可直駛後龍溪松仔腳,故該港為海岸及濱海各處貨物集散根據地。與福建之泉州、廈門、汕頭等地貿易頻繁,對內則可與基隆、淡水、永安等進行水上貿易;曾是漁民、商賈的滔金天堂而風光一時[2]。
日治時期
1895年(明治28年),指定本港為特別輸出入港,禁帆船碇泊。1909年(明治42年)1月,港口因溪床淤積,遷徙至現今的龍津里公司寮,故稱公司寮港[4]。
1934年(昭和9年)新竹州獎勵建造50噸級小型漁船2艘,以公司寮為基地,嗣後新竹州水產試驗場建造試驗船2艘確定附近漁場。
於日治時期中,曾擬定修建漁港之計劃,但後因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止[2]。
民國時期
1945年(民國34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廈門、泉州等帆船往返,恢復了繁盛的貿易。1946年(民國35年)公司寮漁民鄭來貴建造10噸級20馬力之漁船2艘取名“龍津號”與“詩前號”,聘請高雄、澎湖漁民帶船從事鯊魚延繩釣;1951年(民國40年),因顧及漁民生計之需要,重新開啟作為漁業之運用[4];直到1952年(民國41年)增加至11艘。1949年(民國38年),因政治因素,被迫中斷兩岸交通,頓時,商潮因人潮離去、熱潮退去,而告消退[2]。
1953年(民國42年)起由漁業局、縣府共同撥款闢建公司寮漁港,並先後辦理三期工程,於1955年(民國44年)完成,共耗資180萬元;為現代避風漁港,對漁業增產、發展近海漁業極大重要。最終如嘉義布袋漁港的命運般,公司寮回歸單純的漁港功能。
1959年(民國48年)八七水災時部份受損,由農復會補助修復。1962年(民國51年)農復會、漁業局、縣府共同斥資開闢新港口與清挖泊地;其後「葛樂禮」與「芙安」兩次颱風對本港亦造成局部災害。1977年(民國66年)中央加速計畫再撥款浚渫港區泊地。1990年(民國79年)4月再次浚渫港區泊地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