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璧
黃君璧 | |
---|---|
出生 | 黃允瑄 1898年11月12日 大清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 |
逝世 | 1991年10月29日 臺灣臺北市中正區三軍總醫院 | (92歲)
墓地 | 臺灣新北市三峽區龍泉墓園 |
国籍 | 大清(1898年-1912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91年) |
别名 | 黃君璧(號)、君翁(號)、米壽老人(晚年之號) |
教育程度 |
|
职业 | 國畫嶺南派畫家 |
知名作品 | 其山水畫作品 |
经历
|
黃君璧[1](1898年11月12日—1991年10月29日),原名允瑄,本名韞之,號君璧、君翁,晚號米壽老人,廣東南海祿舟人,水墨畫家與教育家。1949年後遷居臺灣,與張大千、溥心畬常並稱為「渡海三家」。[2]:200-202
生平
中國大陸時期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生於廣州市。先人世代經商,父親仰荀公喜愛收藏古玩字畫,對黃氏影響至大。[3] :1年少時就讀家中私館,1914年進入廣東公學美術科就讀,受李瑤屏等教導,學習東西繪畫技法。1919年畢業後,黃氏跟李瑤屏習畫,同時也持續鑑賞與臨摹古畫。[3]:21922年黃君璧進入楚庭畫院研究西畫,同年獲廣東全省美展第一名,開啟他水墨畫創作與教學生涯。1923年黃君璧於楚庭畫院結業,經李瑤屏推薦,任教於廣州培正中學。[4]:22-281927年至1936年又任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教務長。1937年任徐悲鴻主持的國立中央大學美術系教授,執教長達11年。在來臺前的教學生涯中,黃君璧也至中國各地寫生,飽覽廣西桂林、南京、四川、嘉陵江、華山等地的景色風光,寫生觀察成為日後畫作的技法與風格轉變。[3]:2-3[4]:29-56
臺灣時期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遷居台灣,接替莫大元任臺灣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5]藝術系教授、第二任主任;1971年退休。在師大教學期間,同時也在其家中畫室「白雲堂」開班授課,期間並為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聘為其個人水墨畫教師。[3]:3[4]:68教學課餘,黃君璧也尋訪台灣各地風光,如烏來、阿里山、溪頭等。[3]:12 在1969年黃君璧親訪世界三大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伊瓜蘇瀑布、尼加拉瓜瀑布,透過搭車、乘船遊覽及搭機俯視等方式來回觀察瀑布的各種型態。回臺後將觀瀑心得繪製成作品,並在同年12月於省立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展出。黃君璧的筆墨表現出瀑布不同的流動態勢,發展出「倒人字法」、「V字法」、「抖筆法」等描繪瀑布的畫法。[3]:16-17[4]:82-85
除了在臺灣舉辦畫展,黃君璧於1957年奉教育部派令,前往歐美考察藝術教育,先後到了美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希臘、土耳其等國。考察之餘,遊覽各地風景名勝、寫生,舉行畫展和演講。[6]:1191968年獲紐約聖若望大學學質獎章。[6]:129黃君璧足跡遍及亞、歐、美、非四大洲,對文化藝術宣揚貢獻卓著;曾獲得中華民國教育部第一屆「中華文藝獎美術部首獎」(1955年)、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1984年)、行政院文建會「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1984年)[6]:213-219,及藝術界致贈的「畫壇宗師」匾額(1967年)等。[6]:196-199
作品集
參考文獻
- ^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6-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 ^ 國立歷史博物館. 《臺灣美術史辭典1.0》.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20: 200–2. ISBN 978-986-282-262-3.
- ^ 3.0 3.1 3.2 3.3 3.4 3.5 張, 華芝. 中國巨匠美術週刊-黃君璧. 臺北市: 錦繡. 1995.
- ^ 4.0 4.1 4.2 4.3 劉, 芳如. 飛瀑.煙雲.黃君璧. 臺北市: 雄獅美術. 1994. ISBN 9789578980167.
- ^ 師大百寶箱》D004 典範人物 - 「師大大師」黃君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 [2016-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4).
- ^ 6.0 6.1 6.2 6.3 楊, 隆生. 黃君璧的藝術生涯. 臺北: 藝術家. 1991. ISBN 9579500142.
- ^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黃君璧書畫集》.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1982-03.
- ^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黃君璧作品選集 》.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1978-08.
- ^ 國泰美術館; 蔡, 辰男. 《白雲堂藏畫 》. 台北: 國泰美術館. 1981-08.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黃君璧:生平最愛寫雲山
- (繁體中文)黃君璧的一些作品典藏圖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