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威尼斯之死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魂斷威尼斯
威尼斯之死
原名Der Tod in Venedig
作者托馬斯·曼
类型中篇小說
语言德語
發行信息
出版机构S. Fischer Verlag
出版時間1912
出版地點德國
媒介紙本
规范控制
ISBN978-0-06-057617-2
OCLC71208736
Der Tod in Venedig 1912

威尼斯之死》(德語:Der Tod in Venedig,又譯《魂斷威尼斯》)是德國小說家托馬斯·曼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12年,被认为是托馬斯·曼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最优秀的中篇小说。

情節

故事描寫一位德國慕尼黑作家古斯塔夫·馮·奥森巴哈(Gustav von Aschenbach)因長年刻苦嚴謹的寫作生涯而感到倦怠。一天,他突然看见一个肩上扣着一只帆布包的怪傢伙似乎是去旅行,他這時“企图尽力摆脱本身的工作和刻板的、冷冰冰的、使人头脑发胀的日常事务”,於是前往水都威尼斯度假,住在麗都島的“至上飯店”(Hotel Exelsior)。

威尼斯华丽得化不开的美景,唤醒了奥森巴哈的内心长久的感性思维。在異國國度裡他邂逅一位美少年達秋(Tadzio),他深深愛上這位俊美如希腊雕像波蘭少年,“長著一頭蜂蜜色的柔髮,鼻子秀挺,而且有一张迷人的。”奧森巴哈認為“這不是自然界的塑造,也不是造形藝術至今所能創構的宏偉巨作”。他每每追隨著達秋,完全被激情所左右,幾乎是到達忘我的境界。少年達秋成為老年喪女的奧森巴哈的一種補償,他對少年由欣賞到讚嘆,再由讚嘆到關心。威尼斯的天气使他产生一种憋闷的感觉,他决定离开,退房结帐后,他又感到很懊悔,他想多看少年幾眼,結果行李送错了方向迫使他从车站返回飯店,這時他表面上看來鎮定,其實内心欣喜若狂。

此时此刻,威尼斯正爆发了一场霍乱,官方刻意将消息封鎖,奧森巴哈一開始並無知覺,當他發現遊客紛紛走避,逐漸了解事態的嚴重性,但為了多看達秋一眼,他竟不想離開被瘟疫所籠罩的威尼斯,继续在大街小巷跟踪那少年。後來他做了一場夢,夢見原始部落裡野蠻人正在放荡淫乱的進行祭神。他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衰老,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他開始染髮整容,好让自己焕發出青春的姿態。長時間的追逐,使他筋疲力竭,最終因為吃了過熟的草莓,而得霍亂使他一病不起,進而喪身在威尼斯這個城市,孤獨的死在荒涼的海灘上,老人垂死時最後的眼裡,仍是那位水仙花一般俊美的少年。而那少年曾与这老頭对过目外,则無視於他的存在,奧森巴哈甚至不曾與他對話。最後少年站在海邊,指了朝天的手勢,「美麗而蒼涼的手勢」,彷彿是死亡的另一種延續。奧森巴哈對少年的追求,是一個臨死的人對生命充滿眷戀、對美的追求與熱愛的象徵。

評價

《威尼斯之死》是一部充滿自傳氣息的小說,而奧森巴哈就是托馬斯·曼本人的化身,托馬斯·曼發表第一部作品時便享有盛譽,而慕尼黑時期正是他的創作最高峰。1911年春天,他與妻子凱蒂亞(Katia)曾前往威尼斯度假。在飯店的餐廳裡,他們見到波蘭一家人出遊,湯瑪斯曼在妻子面前對這家人品頭論足。他認為這家女孩的打扮太過刻板而拘泥,但相當漂亮,俊美的少年穿著水手服,圍著絲帶,扮相令人著迷。爾後托馬斯·曼常看海灘上望著這位美少年,少年一直被托馬斯·曼的目光吸引,但托馬斯·曼並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凱蒂還記得她那位精通萊比錫(Leipzig)法典的叔叔粗暴的說:“這是什麼故事!一个有家室的男人!”(What a story! And a married man with a family!)

二十世紀全球最佳百大同性戀小說評選中,《威尼斯之死》榮登榜首。

改編作品

1971年被意大利現實主義大師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拍成同名電影,由狄·保加第(Dirk Bogarde)饰演奥森巴赫,比约恩·安哲森 (Björn Andrésen)饰演达秋,配以馬勒(Gustav Mahler)的第三第五交響曲,是維斯康蒂“德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影片曾获第2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多项奖项以及提名,但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则認為《魂斷威尼斯》是一部低劣之作。

英國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曾經將《威尼斯之死》改編作歌劇(1973年)。英國廣播電台第三台(BBC Radio 3)的 Peter Wolf 亦曾將之改編為廣播劇(1997年)。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