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練習曲作品10第12號 (蕭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革命練習曲
此曲的開頭

練習曲作品10第12號蕭邦的一首練習曲作品。此曲亦稱革命練習曲,為C小調,2/2拍,火熱快板(Allegro con fuoco)。此曲約寫於1831年,獻給「我(蕭邦)的朋友李斯特·费伦茨」(à son ami Franz Liszt)。

歷史

俄羅斯帝國攻擊華沙,激發蕭邦創作此曲

1830-1831年的十一月起義激發蕭邦創作了多首鋼琴曲,包括此曲。波蘭戰敗後,蕭邦喊道:「這一切使我十分痛苦。誰能預料到此結果呢!」[1]

結構

全曲為三段體,開頭有個8小節的導奏,右手以一個五級的屬七和弦敲響全曲緊張的氛圍,左手隨之重複「三度與兩度交替的十六分音符下墜音型」,在重複一次後,兩手在第5小節開始採用雙手齊奏先前的下墜音型直至第9-10小節:一級和弦的琶音音型。 A段開始於第10小節的第三拍,左手維持前一音型,右手主旋律以附點節奏與長音寫成,共有兩次,第二次的尾端轉至Bb大調,並結束A段。 B段的調性非常不穩定,不斷的轉調,旋律的特質變得更寬廣,色彩不斷變化,左手以上下行交替的「解決音型」增添神秘的氣氛。 接著是8小節的間奏(與導奏內容相同,只是選音有些不同)。 回到A段,在此段中旋律以半音階潤飾,並出現了三連音(對抗十六分音符)。 旋律在第二次出現時同樣轉調,不過這次是直接打斷,接到尾奏。 尾奏的調性漸趨穩定,並於第73小節時突然打斷,留下右手的長音與半音爬升的左手營造前所未有的神秘感,持續幾次後,在第81小節雙手強而有力的齊奏果決的把全曲帶向結尾處憤慨的和弦,並以大調作結。

和聲分析

導奏:c minor: V(65) - i

A段:c minor: i - vii43/V - V6 - vii6/iv- IV6 - iv6 - I64 - i64 - V - i(終結式) = Bb Major: ii - V43 - I6 - ii65 - V65/V - I64 - iv6 - I64 - V7 - I(終結式)

B段: d# minor: iv - i (模進)c# minor: iv - i - V65=(異名同音)Db Major: V65 - (模進) Eb Major: V65 - (模進)f minor: V65 - i - VI - i = c minor: iv - ii65 - V7

間奏:V(65) - i

A’段:i - vii43/V - V6 - vii6/iv - IV6 - iv6 - I64 - i64 - V - i - vii43/V

尾奏:Gb Major : I - f minor: ii7 - vii7 -(模進)E Major: (異名同音)I - Eb Major: vii7 - I - c minor: V6 - i - N6 - i64 - V7 - i - vii7/iv - iv - I - iv - I - vii7/iv - IV - iv - I

相似樂曲

這使人聯想起貝多芬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它的第一樂章亦是C小調,結尾部分調性轉至C大調。

相關創作

參考

  1. ^ Niecks, Frederick, Frederic Chopin as a Man and Musician: 98, 1945 .

参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