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陳啓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陳啟村

陳啓村(1963年),臺南市七股區人,臺灣木雕工藝家。2020年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作品風格融合傳統與現代美學。

生平

早年生活與家庭

陳啓村父母親皆從事鹽業相關工作。小學時因父親在公務單位工作,因而就讀鹼安國小,班上除了陳啟村外其餘皆為外省小孩,因外省老師口音嚴重影響其課業學習,轉而藉由畫畫塗鴉找到學習樂趣[1]

陳啟村家中共有七個手足,排行老么,加上母親生病,家中經濟困頓,自知未來升學困難,國小畢業前在與父親詳聊後,因受布袋戲文化影響,立志投入雕刻學習。畢業後,在伯父的引薦下到台南「光華佛像雕刻店」成為學徒,經過學徒階段四年三個月的學習後,正式出師。之後進「人樂軒」佛像雕刻店從粗坯師傅開始再晉升到粗坯頭手(首席之意)[2][3],並開始蒐集台灣寺廟神佛像資料。退伍後,開始素描、繪畫、雕塑、現代藝術等西方美學之學習[4]

創作風格及影響

擅長傳統神像雕塑,進而成為福州派粧佛具代表性的匠師之一[5],師承福州派林依水師傅而後至著名佛具店「人樂軒」接受林利銘師傅培育[3],掌握粧佛雕刻、漆、粉線裝飾,反映府城福州派粧佛藝術特色。以傳統木雕技法為基礎並吸納現代藝術,以減法刀工刻劃人物之神韻、姿態,以加法多面向學習踏出傳統領域,豐富作品內涵,呈現東西方傳統與現代交融之特質。作品遍布南臺灣各寺廟[6][7]

陳啟村藝師有豐富授徒傳習經驗,多年開辦木雕、人才培育計畫以宣揚木雕工藝,並有學徒出師獨立開業。此外,曾與大學合作,將木工藝結合108 年國教新課綱設計高中職教案,規畫系統性的傳習內容[7]。也陸續擔任過各藝術團體理事長,如「府城傳統藝學會」、「臺灣工藝之家協會」及「臺南美術研究會」等[6],2022年擔任「臺灣工藝聯盟總會」總會長,致力於推動臺灣工藝、傳統文化與技藝等跨領域之交流[8]

成就與榮譽

  • 1988年,獲第三十六屆南美展「南美獎第一名」。
  • 1989年,獲得第一屆奇美藝術獎。
  • 1995年,獲第一屆台南市美展「府城獎」
  • 1999年,獲府城傳統民間工藝展木刻版畫類第一名
  • 1999年,獲得國立傳統工藝獎二等獎。
  • 2007年,獲大墩工藝師獎。
  • 2010年,獲臺灣工藝之家認證。
  • 2010年,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6]
  • 2019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統木雕重要匠師保存者(人間國寶)登錄[7]
  • 2019年,榮獲臺灣木雕薪傳成就獎。
  • 2020年,獲頒國家工藝成就獎

作品

傳統雕塑

  • 〈鄭成功〉[9]
  • 〈天篷大元帥〉[9]
  • 〈媽祖〉[10]
  • 〈力士〉[10]

現代雕塑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楊為仁. 陳啟村一生醉木雕 中西融會的木藝美學. 傳藝online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20-06, (130)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通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 ^ 謝奇峰. 臺南粧佛工藝研究.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創科. 2016 [2022-11-16]. ISBN 97898604864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3. ^ 3.0 3.1 《匠人魂》#35 入木三分. 中華文化總會.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4. ^ 李珊瑋. 一刀一斧‧入木三分 木雕大師陳啟村. 台灣光華雜誌 (台灣光華雜誌). 2021-04, 46 (4) [2022-11-14]. 
  5.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人間國寶木雕藝師陳啓村 獲文化總會頒贈匠人魂 - 自由藝文網.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英语). 
  6. ^ 6.0 6.1 6.2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陳啓村/木雕.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2022-11-14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7. ^ 7.0 7.1 7.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傳統工藝類別-傳統木雕-保存者資料. 2022-11-14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8. ^ 陳崑福. 「臺灣工藝聯盟總會」成立 最年輕人間國寶陳啟村任第1屆總會長. ETtoday新聞雲. 2022-05-22 [202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9. ^ 9.0 9.1 陳崑福. 豬八戒是「天篷大帥」!「人間國寶」陳啟村雕塑展即起佛館展出. ETtoday新聞雲. 2022-01-09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10. ^ 10.0 10.1 10.2 文化部-典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