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鍾鐵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钟铁民
鍾鐵民
出生(1941-01-15)1941年1月15日
 滿洲國奉天省奉天市
逝世2011年8月22日(2011歲—08—22)(70歲)
臺灣高雄市鳥松區高雄長庚醫院
職業作家教師
國籍 大日本帝国(1941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11年)
代表作《石罅中的小花》
獎項台灣文學獎洪醒夫小說獎、賴和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
配偶郭明琴
1974年结婚—2011年結束
父母鍾理和(父)
鍾台妹(母)
子女鍾雨靖(長女)
鍾怡彥(次女)
鍾舜文(么女)
親屬鍾立民(二弟)
鍾鐵英(妹)
鍾鐵鈞(三弟)
林全珍(弟媳,為鍾鐵鈞妻子)
鍾鐵華(妹)

鍾鐵民(1941年1月15日—2011年8月22日),臺灣作家,客家人。創作文類以小說、散文為主,兼有儿童文学及電視劇本。創作內容多以客家農村為主題,而被稱為「農民作家」。為作家鍾理和之長子。

鍾鐵民出生於滿州國奉天市(今瀋陽市),1946年全家返回臺灣。9歲罹患脊椎結核,一度使其休學。1963年考上師大夜間部國文系時,也曾因疾病被拒絕入學,後經多方人士協助才得以核准入學。1969年畢業後至旗美高中任教。長期於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出版《石罅中的小花》、《余忠雄的春天》、《約克夏的黃昏》等。曾獲第十五屆吳濁流文學獎正獎、賴和文學獎等。

1980年代開始籌備鍾理和紀念館、成立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1990年代投入鄉土運動社會運動,包含編撰鄉土教材、辦理鄉土文學營、參與美濃反水庫運動,創立第一個農村型的旗美社區大學[2]等,積極推動文學扎根[3]

生平

1941年出生於满洲国奉天省奉天市(今辽宁省沈阳市),後父母遷到北平定居。1946年3月全家返台。9歲時罹患了所謂的蛀骨癆,即脊椎結核,使其一度病倒在床,休學兩年。[4]1955年考取縣立美濃初中,1958年考取屏東縣內埔高中,1959年轉學至旗山中學高級部。1960年8月父親鍾理和病逝,當時僅為高中生的他此後與母親共同負擔起維持家計的重擔,照顧年幼的二妹一弟就學、成人。[5]1961年7月旗山中學畢業,同年12月21日於《中國晚報》發表第一篇短文〈蒔田〉[3]

1961年3月1日於《聯合報》發表第一篇小說〈四眼與我〉。1963年考取師大夜間部國文系及政治大學夜間部,因身體疾病,註冊時未被接納,直到1964年3月由教育部公文核准,註冊成為師大學生。196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石罅中的小花》,1968年出版《菸田》。1969年畢業後返鄉至旗美高中任國文老師。1970年代以後有長篇小說《雨後》、短篇小說集《余忠雄的春天》等。

1969年,任「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管理委員,後多次擔任吳濁流文學獎評審。1974年結婚,育有三女。1980年開始籌備鍾理和紀念館、1984年,以〈大姨〉獲得第十五屆吳濁流文學獎正獎。1989年成立鍾理和文教基金會[6]。1990年擔任《台灣文藝》編輯顧問。1992年開始主編中小學鄉土教材「我的家鄉」,並於1993年開始辦理鄉土文學營。1994年擔任美濃愛鄉協進會第一屆理事長,投入美濃反水庫運動。1994年,以《約克夏的黃昏》獲得賴和文學獎。1996年舉辦「笠山文學營」,並建造鍾理和雕像及臺灣文學步道。1997年退休。

2001年6月,出任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及高雄縣社區大學主任,打造臺灣第一個農村型社區大學:旗美社區大學。2002年,任第三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一生在寫作之餘,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推動藝術文化發展與文學扎根。

2011年8月初,鍾鐵民入住高雄長庚醫院接受心導管手術,22日因嚴重心肺衰竭病逝,享壽70歲。

重要貢獻

  • 1979年在美濃創建台灣第一所純民間發起的文學紀念館—平民文學家「鍾理和紀念館[7],蒐集及保存台灣近、現代作家資料[8]。自鍾理和紀念館從發布籌建起事到建館完成,皆投注極大的心力,在有限的經費和人力資源下努力地維持紀念館的營運。
  • 1992年開始編輯撰寫客家文化語言與文學教材[9]
  • 1994年創設美濃愛鄉協進會,為「美濃反水庫運動」的靈魂人物,於1998年在大路關恩公廟誓師[10]。後來也參與反對濁水溪口的「國光石化」開發案。
  • 1993年開始辦理「鄉土文學營」、1996年開始籌辦高中生「笠山文學營」,扎根年輕人的文學教育。
  • 2001年參與建制高雄第一所農村型社區大學「旗美社區大學」,推動「鄉村教育」。

政府褒揚

“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鍾鐵民,理致清遠,愷悌勞謙。幼時偃蹇躓頓,無畏脊椎病苦,果毅自持,克服逆境。少歲心織筆耕,以「蒔田」嶄露頭角,爰步入創作之途;嗣卒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遄返桑梓執教,陶鎔鼓鑄,樂育清芬。繼以《石罅中的小花》、《菸田》、《雨後》、《三伯公傳奇》等膾炙人口佳品,筆觸樸拙渾厚,風格沖靜寫實,勾勒農村生活圖景,享有農民作家稱譽。復打造鍾理和紀念館,創設美濃愛鄉協進會;悉力興辦笠山文學營,闢建本土文學步道;推展自然生態環保,投身社區人文關懷,涵濡啟迪,沾溉原鄉,允為南臺灣重要文學據點與觀光園區。曾獲頒臺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暨客家貢獻獎等殊榮,志道游藝,卓蜚聲采。綜其生平,困阨彌堅,踐履生命核心價值;健筆如椽,恢弘客家文化精蘊,前緒遺風,輝耀蓬島。哲人其萎,愴悼殊殷,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崇禮英賢之至意。”

  • 高雄市長陳菊也頒發了褒揚令,並表示鍾鐵民參與反美濃水庫活動,體現客家人「硬頸」精神[9]

獲獎紀錄

  • 1965年:〈山道〉得《幼獅文藝》徵文第二名
  • 1987年:〈河鯉〉獲得「吳濁流文學獎」佳作
  • 1982年:〈約克夏的黃昏〉獲得「洪醒夫小說獎」
  • 1984年:〈大姨〉獲得第十五屆吳濁流文學獎正獎
  • 1994年:《約克夏的黃昏》獲得賴和文學獎
  • 2007年:獲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

著作出版

  • 《石罅中的小花》(台北:幼獅文化, 1965)
  • 《雨後》(台北: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2)
  • 《余忠雄的春天》(台北:東大出版社,1980)
  • 《月光下的小鎮》(台北:省教育廳,1982)
  • 《約克夏的黃昏》(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3)
  • 《三伯公傳奇》(台北:桂冠出版社,2001)
  • 《山居散記》(高雄:百盛文化,2001)
  • 《山城棲地》(高雄:串門出版社,2001)
  • 《鄉居手記》(新北:未來出版社,2002)
  • 《鍾鐵民全集》1-8冊(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

參見條目

參考文獻

  1. ^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旗美社區大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鍾怡彥. 鍾鐵民作家介紹.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4. ^ 彭瑞金,〈笠山的薪火傳人:鍾鐵民〉,《文訊》57期,1990年7月,頁106-107。
  5. ^ 彭瑞金,〈笠山的薪火傳人:鍾鐵民〉,《文訊》57期,1990年7月,頁107。
  6. ^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鍾鐵民.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7. ^ 鍾理和紀念館 /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鍾理和紀念館 /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8. ^ 應鳳凰. 鍾鐵民:守護大地的小說家. 自由時報. 2011-09-07 [201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7). 
  9. ^ 9.0 9.1 胡宏志. 陳菊:鍾鐵民反美濃水庫展現硬頸精神. 新頭殼新聞. 2011-09-10 [201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10. ^ 郭紹齊. 六堆義勇軍成立 向美濃水庫宣戰. 《自由時報》. 1998-05-24 (中文(臺灣)). 
  11. ^ 馬英九. 褒揚令-鍾鐵民.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1-09-10. [永久失效連結]
  12. ^ 陳守國. 追思鍾鐵民 馬總統頒褒揚令. 中央通訊社. 2011-09-10 [202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