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璨
(重定向自鑒智)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7月28日) |
| ||||
---|---|---|---|---|
著名成就 | 禪宗三祖 | |||
宗派 | 禪宗 | |||
頭銜 | 鑑智禪師 | |||
師承 | 慧可 | |||
徒弟與學生 | 道信 |
中國禪宗 |
---|
佛教主題 |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僧璨(?—?),又作僧粲,籍貫不詳,拜慧可為師,但慧可質疑僧璨患了惡疾,不宜修道,但是僧璨以身雖有疾,但向道之心、本具佛性無不同回應,得到了慧可的欣賞,繼位為中國佛教禪宗三祖[1]。唐代宗賜尊號鑒智禪師,又作鏡智禪師(一說唐明皇賜號),賜卒塔婆名「觉寂之塔」。[2]
生平
出家之前就得了麻瘋之類的惡疾,曾在今日安徽天柱山修道,後追隨二祖慧可,有過一段機鋒對答。[1]慧可曰:「你得了嚴重麻瘋病,找我又有甚麼用呢?」璨對曰:「身體雖然得病,但我這病患的心,跟和尚您的心沒有分別。」後得授與衣缽為禪宗三祖。三祖在示寂前,傳衣缽於弟子道信為禪宗四祖。
三祖僧璨大師,受二祖慧可傳法後,《燈錄》記隱於舒州之皖公山,值北周武帝破滅佛法,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十餘載,後為世人知曉所禮請,大設齋供法會,僧璨為四眾廣宣法要,即於法會中,於大樹下合掌涅槃。[3]
師承
弟子
著作
據說他曾著有[4]《信心銘》傳世,但《楞伽師資記》記載他沒有文字著作傳世[5]。印順法師認為,《信心銘》的真實作者應是牛頭法融。
古蹟
相關條目
註釋
- ^ 1.0 1.1 三祖僧璨大師悟道因緣.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僧璨.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 ^ 禪宗門下的楞伽師.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信心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反照,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麤,寧有偏黨。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取一乘,勿惡六塵。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
夢妄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淨盡,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情識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延促,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亡絕境界。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若不如此,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 ^ 《楞伽師資記》:「按續高僧傳曰:可後粲禪師,隱思空山,蕭然淨坐,不出文記,祕不傳法。」
外部連結
前任: 慧可 |
漢傳佛教禪宗 三祖 |
繼任: 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