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货币主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重貨幣學派

貨幣主義(英語:Monetarism),又稱重貨幣學派貨幣學派,是1960年代形成的經濟學流派,以挑战凱恩斯主义的面貌出现。其領袖人物為米爾頓·傅利曼,他在1976年10月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货币经济学认为货币的供應量在短期内对国家的产出、在长期上對物價水準都有巨大的影响。这种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透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来实行。

貨幣主義的核心命题是:在經濟活動中,貨幣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通货膨胀的原因就是發行過多货币。政府的角色是透過中央銀行,調控在經濟體中流通的貨幣數量,除此之外,不需要干預經濟活動。

理論

貨幣主義源起於米爾頓·傅利曼安娜·施瓦茨合著的《美國貨幣史英语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并指出“通货膨胀永远是无处不在的货币现象。”他批评美国政府当时採用的凱因斯主義約翰·梅納德·凱因斯基于政府干预的理论。他长期批评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在货币政策,认为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而發行過多货币造成了70年代的通貨膨胀。弗里德曼贊成中央银行透过统计國家生产力的狀況和需求,来訂定讓货币供需平衡的货币政策。

米爾頓·傅利曼認為:「通貨膨脹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因为發行過多貨幣。」所谓“结构性通胀”、“输入型通胀”都是无稽之谈。中央銀行的貨幣发行过多则造成通货膨胀,过少則造成通货紧缩。貨幣主義認為,在短期,貨幣供給的變動雖然能夠影響實際經濟狀況,例如就業;但在長期,它能影響到的只有通貨膨脹。主张货币发行量的成長率要保持一个固定的速度,让经济中的个体通货膨胀有完全的预期能力,这种货币机制被称为弗里德曼规则

歷史

貨幣主義在提出之初並不受重視,直到柴契爾夫人在英國採用貨幣主義政策,使英國經濟成功復甦,貨幣主義政策開始受到各國重視,使得各國中央銀行政策逐漸偏向貨幣主義,取代凱恩斯主義的地位。

延伸阅读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