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郑作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鄭作新
郑作新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郑作新半身像,用以纪念他为鸟类学作出的贡献
性别
出生1906年11月18日
 大清福建省福州府
逝世1998年6月27日(1998歲—06—27)(91歲)
 中国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九三学社
配偶陈嘉坚
亲属郑森藩(父)
经历
學術工作
著名作品
  • 《中国鸟类区系纲要》[1]
  • 《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多卷)
  •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与中国昆虫地理区划》(郑作新张荣祖马世骏,1959)

郑作新(1906年11月18日—1998年6月27日),男,福建福州人,中国鸟类学家、鸟类地理学家,中国现代鸟类学、中国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2]

生平

郑作新1906年11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家庭。郑作新五岁丧母,他和妹妹二人由祖母扶养。虽然家境贫寒,但郑作新从小勤奋好学,在上小学时跳级两次。郑作新从小热爱自然,爱好收藏动植物标本。15岁时通过福建协和大学的入学考试,成为该校年纪最小的学生 [3]

18岁那年,他提前半年学完了大学课程,在叔父的资助下赴美考入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生物系,专攻动物学。开始时郑作新的生活与学习费用主要靠半工半读维持,一年后在该校任助教才基本解决经济问题。在研究院期间,他的专业是动物发育学(当时叫胚胎学),属于当时的尖端学科。192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林蛙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他的博士论文被发表在当时高水平的德国学术刊物上。1930年郑作新获科学博士学位,毕业时生物系授予他SigmaXi金钥匙奖,时年23岁。

毕业后郑作新谢绝了美国研究所的聘用,回到福建协和大学,被聘为动物学教授兼系主任。由于协和大学是一所美国教会办的学校,当时教材和授课均用英语,甚至连实验的标本、试剂等也都靠进口。郑作新主持教学工作后,提倡中文授课和中文教材,他率先用中文编写了《大学动物学实验教程》(193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成为中国第一本中文版生物学的大学用书。以后又编写了《脊椎动物分类学纲要》和《普通生物学》等书。这些教材当时被很多大学生物系所采用。其中《普通生物学》一书到20世纪70年代时已在台湾出版了第七版,可见影响之深远。

在密歇根大学学习期间,他经常去系里的标本馆参观。在这里一只出产自中国的红腹锦鸡标本让他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红腹锦鸡产自中国宝鸡,是中国特有种,却是由瑞典人卡尔·林奈发现并命名。当时中国虽然生物资源丰富,但本国很少有科研成果和纪录,各项研究均凭任外国人进行。这只红腹锦鸡正像是一种情结,坚定着郑作新回国开创中国鸟类学研究的决心。

在任教期间,由于郑作新的不断努力,当时一片空白的中国鸟类学研究,终于开展起来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迁到北山城邵武。邵武地处武夷山,鸟类资源丰富,郑作新作为第一批来此考察的中国学者,经3年的调查研究,在1941年写成了《三年来邵武野外鸟类观察报告》。这是国内第一篇有关鸟类种类及生态实地考察的报道,文中不但列出鸟种和数量,而且提到居留时间和频数,这在当时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1945年4月至1946年9月,郑作新被美国国务院文化司聘为客座教授,赴美讲学访问。在此期间,他到美国各地的博物馆查看了来自中国的鸟类标本,特别是模式标本,还搜集了大量有关中国鸟类的外文文献资料。

回国后,继续在协和大学任教,并对中国鸟类进行全面的考察整理。

1947年,郑作新因对学生表示同情,又未能阻止学生参加全市的示威游行,受到省政府的指责与处分。他已无法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就愤然辞职,到南京国立编译馆任编纂,主持自然科学名词的审订工作,兼任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在此期间他仍坚持进行鸟类研究。1948年,国内政局发生变化,郑作新没有前往台湾岛而是留在了大陆,因为这里是他事业的根基 [3]

1950年郑作新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中科院动物所的前身)担任委员兼秘书,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机构筹建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4]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担任过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文革期间,被认定为“反动学术权威”而遭受迫害。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在北京逝世。

社会兼职

郑作新是中国鸟类学会的发起人之一、首任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曾任《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动物组主编[5]、《动物学报》主编、《动物分类学报》副主编。[6]他还被推选为日本德国英国鸟类学会通讯会员,美国鸟类学会荣誉会员,三次连任英国世界雉类协会副会长、会长。

学术贡献

1947年他撰写的《中国鸟类名录》发表,这是中国学者首次自行研究撰编的全国性鸟类名录。这部名录列出中国鸟类1087种、912亚种,合计1999种和亚种,对N.G.Gee等1931年撰写的中国鸟类1031种和亚种数做出了不少补充和修订。这部名录标志着中国鸟类学研究已达到新的水平,为以后鸟类的全面考察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郑作新经常参加或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国内各地鸟类的考察,中国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和他的助手克服各种困难,收集了成千上万个标本,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创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鸟类标本库(约有6万号标本)。几十年来,郑作新撰写了18部研究专著、130余篇论文、30多册专业书籍、250多篇科学普及作品,共约1000万字,他的很多著作被译成英文、德文、俄文在国外出版,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中郑作新用英文编写的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中国鸟类区系纲要》)一书,是对中国一个纲的动物(鸟纲)进行分类、分布、繁殖、生态等做了全面而有系统的综合总结,提供了有关中国鸟类的完整资料。为此,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协会(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评选郑作新为1988年度国际自然保护特殊成就奖的获得者,这是此奖第一次颁发给一位中国的学者。

在鸟类亚种的分类工作上,1949年以来,郑作新独自发现及与助手合作发现了16个新亚种。其中郑作新等所发现的“峨眉白鹇”最有轰动性(参见白鹇)。郑作新通过对亚种分化的分析,还提出亲缘种在亚种分化上有平行趋向,因而可能对它们的亚种分化进行预测。在鸟类中的大陆亚种与附近岛屿上的亚种相较,后者翅膀常较前者为短,他认为以此可得知岛屿上的亚种是有定向分化的意义。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上,郑作新提出以秦岭为分界的观点,即秦岭以南为东洋界,秦岭以北为古北界。他的这种划分不仅在鸟、兽等陆生动物区划中有充分的根据,而且与土壤植被气候等的区划相一致。他又首创把两个界进一步划分为7个一级区和19个二级区,这已为国内外学者所认同和使用。

1952年至1955年,他从鸟类食性分析,研究鸟类益害问题。当时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许多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灭雀运动,动物学界也对是否消灭麻雀是有不同看法的。郑作新通过研究麻雀的食性写出了多份报考,阐述麻雀的益与害,提出“对麻雀要依不同季节和地区,加以区别对待”的建议,终于使麻雀免除了灭顶之灾。

家庭

父郑森藩长年在外地任盐务局职员,也做过中学教师、中学校长。

妻子陈嘉坚为小学教师,两人于1935年1月结婚。1989年全国“金婚佳侣”的评选纪念活动中,相伴54载的两位老人被评为“金婚佳侣”。

参考文献

  1. ^ 中国鸟类的“家谱”——评介《中国鸟类区系纲要》(英文版). [202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1). 
  2. ^ 卢汰春. 深切缅怀恩师郑作新院士——纪念郑作新院士诞辰一百周年. 动物分类学报. 2006, (04): 683–685. ISSN 1000-0739. doi:10.3969/J.ISSN.1000-0739.2006.04.001. Wikidata Q98837466 (中文). 
  3. ^ 3.0 3.1 吴义雄 编. 地方社会文化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 ISBN 9787208088016. 
  4. ^ 李思忠《黄河鱼类志:黄河鱼类专著及鱼类学文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水产出版社,2015年,ISBN 9789578596771
  5. ^ 中国大百科智慧藏[失效連結]
  6. ^ 大师风采:郑作新. [2021-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