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赛岐镇

坐标26°58′15″N 119°40′29″E / 26.97081°N 119.67461°E / 26.97081; 119.6746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赛岐
赛岐镇
坐标:26°58′15″N 119°40′29″E / 26.97081°N 119.67461°E / 26.97081; 119.67461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级行政区福安市
村级区划单位数
时区北京时间UTC+8
行政区划代码35 09 81 100
电话区号+86 

赛岐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

水路交通

赛岐镇北部有交溪、穆阳溪。支流穆阳溪汇入交溪后称赛江,江口设内河码头赛岐港。交溪、穆阳溪源自浙闽丘陵洞宫—鹫峰山脉;赛江下游即白马港、三沙湾,通向台湾海峡。旧时闽东北、浙西南陆路交通不便,上游诸县与外地的旅客货物往往要在此转驳,明万历《福安县志》便有海盐经赛岐港输往内地山县的记载。赛岐港周围于是形成集镇。

赛岐港繁荣时可泊百吨轮船,驶往福州、厦门、台湾、广州、宁波、上海甚至营口、冲绳。1949年后,福州港务局三都办事处设在赛岐镇。1957年,港区东岸建成靠泊能力为600多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式港务货运码头,不久扩建成连体码头,靠泊能力提高到1500吨,货物装卸不再需要江中大船过驳小船。随后水产、粮食、煤炭、石油、木材、食糖等7座专用码头相继建成。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赛岐港码头的靠泊能力总和近万吨,港区的各种设施完善。1982年经省政府批准,赛岐港辟为外贸运输物资启运点;从1983年起,赛岐与香港正式通航;1984年又辟为国轮外贸物资装卸点。此间,港口的吞吐量均居闽东各港口首位,在省内仅次于福州、厦门港居第三位。

公路交通兴旺后,水路交通逐渐衰落下去。

陆路交通

温福公路修建于“一五”期间,赛岐段于1956年通车。福建省道S301福安下白石至浦城公路与S302下浦至寿宁大安公路在此交汇。1991年,赛岐大桥通车,G104公路随之改经交溪东岸;赛岐北部的旧国道改称黄(兰)后(太)公路。2005年,G1514宁上高速公路(原福(鼎)宁(德)高速公路福安连接线)通车,在赛岐设有出口。

2010年,杭深铁路温福段通车。赛岐距设在湾坞镇的福安站约20公里,赛岐汽车站开通了往动车站的高速班车。

风貌物产

赛岐镇沿江建有一里多长的商业街。街旁楼店为骑楼式样,与闽南商业发达的地区风貌相类。赛岐镇繁荣时,商业街上设有南北杂货铺、布店、药店,鱼货栈、茶行、粮行,还有外商代办开设的亚细亚、德士古、美孚洋行及南洋兄弟烟草经销处。政府先后在赛岐设立海关、盐政、茶叶等监管和办事机构。清光绪间,赛岐镇设立邮政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赛岐商人自行出资架设往福安县城的电话线。

计划经济时期,福建省和福安专区物资商品采购供应机构在此建立。先后有工业品采购供应二级站、农资公司、土产公司、盐业公司、木材公司、石油公司、燃料公司、医药二级站、粮食转运站、建材物资部等;闽东各县为了便于物资采购和转运,也在港口的周边设立办事处并建仓储;县内各乡镇亦设采购组。

商业兴旺以后,赛岐的工业也随之发展。早年间,为了适应港中船舶上的需用,赛岐办起加工篾篷、锻造链锚、搓拧船索等作坊。1949年前,当县城人还没见到电灯时,赛岐机械碾米厂发电机的余电便供应周围居民。1949年后,茶业、酒业逐渐兴盛。赛岐酒厂生产的“蜜沉沉”牌米酒被评为福建名酒,编入《中国名食谱》,周恩来总理曾用此酒宴请过外宾。赛岐的面粉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化工业、造船业、和传统的手工业、轻工业也闻名一时。

赛岐镇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被评为“全国爱国卫生模范镇”;赛岐农贸市场,也曾于八十年代后期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全省文明市场”。开发区大潮时期,福建省在赛岐设立福安经济开发区(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2012年,原赛岐开发区改设福安市罗江街道

行政区划

赛岐镇下辖以下地区:[2]

前进街社区、​虹桥社区、​和平街社区、​解放街社区、​下港街社区、​万寿街社区、​凯旋社区、​赛里村、​店前村、​郭厝坪村、​宝洋村、​秀洋村、​桃洋村、​大象村、​泰康村、​象环村、​青江村、​溪里村、​苏洋村、​长岐村、​下长岐村、​泥湾村、​大盘村、​小盘村、​江兜村、​大叶村、​廉首村、​狮子头村、​宅里村、​梨园村和下浦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