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嘉義縣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諸羅城
嘉義縣城
嘉義縣城(磚石城)平面圖
閩南語名稱?
全漢 嘉義縣城
全羅 Ka-gī Kōan-siâⁿ

嘉義縣城清朝臺灣嘉義縣諸羅縣)的縣治所在,位在今天的嘉義市,為臺灣最早興築的城池,依其建材可先後分為竹木城、土竹城、三合土城與磚石城四個時期[1]。該城在1895年的乙未戰爭中受創嚴重,1906年的地震更使僅存的城垣倒塌,只留下東門樓[1]。然而在1912年的風雨中,東門樓亦毀,雖然地方人士將東門樓的舊建材在東門旁的十九公廟重建,而二次大戰後又重建於嘉義公園(即「太保樓」),但最後該樓還是在1971年改成鋼筋水泥建築,繼而在1998年整建公園時被拆除[1]

沿革

嘉義縣城(木柵城)平面圖

嘉義縣原稱諸羅縣,最初的縣治是在佳里興(今臺南市佳里區),後來因為朝廷認為佳里興非理想的縣治之地,遂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將縣治改到諸羅山(今嘉義市),然而直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知縣宋永清才正式將縣治移到諸羅山去[1]

而在縣治移到諸羅山的同時,宋永清為了安全起見而築起了木柵城。該城周長680丈,設有四門。後來到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時,知縣周鍾瑄又在木柵外環植了刺竹[1]

而在朱一貴事件發生後,繼鳳山縣先違背禁令興築土城後,知縣孫魯也在雍正元年(1723年)將縣城改為土城。此時的縣城擴大為周長795丈2尺,底部寬2丈4尺,上面則有寬1丈4尺的馬道,而外頭更有護城河。四年後知縣劉良璧又重建門樓、砌水涵,並命名四城門為:襟山門(東門)、帶海門(西門)、崇陽門(南門)與拱辰門(北門),各城門上並設置兩門砲,而民間則在四方城樓上分別祭拜關帝(東門)、媽祖(西門)、觀音(南門)、與玄天上帝(北門)[2]。而這次工程使得城池範圍向西北擴張,而使城池形狀頗似蟠桃,因而有了「桃城」的別名,此外今嘉義中央噴水池一帶因位於蟠桃之尾,而被稱為「桃仔尾」[3]到了雍正十二年(1734年)時,知縣陸鶴又在土城外種上刺竹。[1]

乾隆台灣輿圖中的諸羅縣城

乾隆年間發生林爽文事件後,乾隆皇帝因嘉許縣民守城事蹟而下詔將諸羅縣改為嘉義縣。而清廷在此事件後,亦下詔將臺郡各地城池用更堅固的建材改建,嘉義縣城遂因此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改成三合土城。[1]

而在道光年間經歷張丙事件與數次天災後,城垣出現了多數坍塌,於是道光十三年(1833年)時,知縣單瑞龍與水師提督王得祿合力勸捐,將城池改成磚石城。這次工程共花費11萬9360兩,皆由地方官民自行籌捐[4],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完工,除了增築甕城與砲臺[註 1]外,也在城的西北設立了60多間義倉。而城池在經歷這次工程後,規模改為「長800丈8尺,外周829丈1尺,內垣高1丈8尺,城上馬道闊1丈6尺4寸」,而四座城門的城名也改為迎春門(東門)、性義門(西門)、阜財門(南門)與拱極門(北門)。[1]

改建磚石城後,嘉義縣城又歷經道光十九(1839年)、二十八年(1848年)與同治元年(1862年)三次地震破壞,直到光緒十五年(1889年)時才由知縣包容與仕紳林啟等人重修,並在外圍廣種刺竹,而這也是嘉義縣城最後一次的整修。[1]

乙未戰爭時,日軍在攻陷彰化縣城後於大莆林(今嘉義縣大林)一度受挫,但之後便重整兵力,分三路進攻嘉義縣城,而在日軍砲火之下,城垣受到重創,最後在北門淪陷之後,其他三門也先後被破,攻城戰不到半日便宣告結束[6]。之後在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的大地震與大正元年(1912年)的暴風雨中,嘉義縣城僅存的遺跡再次受創,進行市街改正後幾乎消失殆盡。其中東門樓(原又稱太子樓,紀念封為太子太保的王得祿[6])的舊建材曾一度被移到十九公廟後重建,而在二次大戰後又移到嘉義公園裡並命名為太保樓,但後來因年久失修而在民國六十年(1971年)由嘉義市政府改成鋼筋水泥建築,但已不復原貌,最後在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整建嘉義公園時被拆除。[1]

城門

約1910年的嘉義縣城遺跡。

嘉義縣城共開有四座城門,康熙時期的四座城門位置除西門與北門外[註 2],位置並沒有太大變動[7]。而該城最後一次整修時修築的城門樓為兩層樓建築,屋頂為重簷歇山式,周圍則有兩列圓柱圍繞,而上方白壁還開有八角窗。而在城門之外,均建有甕城以強化防禦[6]

四座城門拆除後,除了西門之外都在原址興建了圓環,但後來因交通需求,而拆除了北門與南門圓環,只留下東門圓環[6]。西門的位置是在今光華路與中正路口,北門約在民權路與吳鳳北路交叉口,而南門則在光華路、共和路與民族路交會處[6]

市街發展

在城池興建之初,城裡主要只有縣署、巡檢司署等政府機關,而到了1717年時,城內已形成十字街、太平街與鎮安街等市街。之後到了1760年左右,城內的街市則有中和街、十字街、布街、總爺街、內外城廂街、四城廂外街與新店街[8]。同治初年時,城內又增加了內教場、橫街仔、媽祖宮、觀音亭、關帝廟、水涵口、魚仔市、米市街、西門口、南街仔、紅毛井、城隍廟、菁仔市、文廟口、縣學前、義倉口等新街市。而到了1862年時,城東區已成為宗教機能區,有關帝廟、觀音亭與媽祖宮等廟宇;城西為商業區,有米市街、布街與魚仔市等商業市街;城北則為文教區,文廟與縣學等文教建築多設於此處。這種分區情形一直到了日治時期後才逐漸被改變。[1]

設施

  • 縣署:興建於1706年,由同知孫元衡始建,但直到1716年知縣周鍾瑄增築後才有一定的規模。當時縣署座東朝西,中軸線上先後是儀門、大堂、川堂與知縣所住的後堂,後堂之後則為檨園。而在川堂與後堂之間的兩旁則為縣衙六房的辦事處,大堂北邊建有倉庫,儀門北邊則是監獄。之後1740年又增建社番往來納餉公所,1761年又在縣署內建供官眷參拜的天后宮。進入日治時期之後,縣衙逐漸傾圮,最後在毀於1906年的嘉義大地震後改建成了東市場。[9]
  • 典史署:最初設在善化里目加溜灣街,後來在1724年移回城內,位在縣署北邊。1762年時典史周兆新曾進行重修。[9]
  • 營汛:北路營參將署位於北門內,建於1779年,中軸線上分別是大堂、川堂、私宅,而私宅的右邊則又有齋社與箭廳。1789年時參將阮蔡文增建大門與儀門,其屋頂原本是茅草,但隔年失火重建後便換成了瓦。此外在興建參將署的同一年,在參將署箭廳右邊又設有守備署[註 3][10]
  • 文廟:1706年同知孫元衡始建,位在西門外,1708年知縣宋永清再予以擴建。1723年改築土城時將文廟包入城中,但因緊鄰城垣,而於1753年在北邊30丈處重建,又位於西門外,之後毀於林爽文事件。1836年建磚石城時,因而又將文廟包入城中。而在進入日治時期後,文廟遭日軍進駐,後毀於1906年的地震,原址上後來興築了醫院。[11]
  • 社學:嘉義縣城設置社學始於1709年福建巡撫張伯行通令知縣劉作揖在縣內多處設置社學,而位於城內的社學則位在紅毛井附近,約維持到道光年間。此外1715年時知縣周鍾瑄亦於附近的諸羅山社設置社學,直到道光年該社學才因平埔族漢化而裁撤,其址約在今中正公園。[12]
  • 義學:同知孫元衡於1706年建立於文廟右邊,年久傾壞後由知縣周鍾瑄於1715年改建於縣署右邊。而在1833年重修縣城時,王得祿曾在四方城門樓上設置義塾,稱為「四門義塾」。[13]
  • 書院
    • 玉峰書院:始建於康熙年間,1759年由知縣李倓改建於西門內文廟舊址,旁有建於1723年,祭祀死於朱一貴事件中的參將羅萬倉和其妾蔣氏的忠烈廟。1786年毀於地震後,在1826年獲仕紳王朝清[註 4]捐地而遷至西門外諸福寺西南方。日治時期此地被改成慈惠院。[13]
    • 羅山書院:由知縣張縉雲與仕紳王朝清於1829年創建於文昌閣南邊,丘逢甲曾至此講學。日治時期時逐漸傾毀,之後先後被改建成衛戍病院與小學校。[13]

宗教建築

  • 祭壇
    • 山川壇、社稷壇:初建於1715年,位在城外西南方,乾隆年間移到東南方。[14]
    • 邑厲壇:由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募建於1716年,位在城北雲霄厝,為嘉邑九華山地藏庵前身。[14]
    • 先農壇:諸羅縣知縣李鏞倡建,今嘉邑大天宮
  • 城隍廟:建於1715年,位在縣署南方。所供奉的城隍因沈葆楨上奏於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中有功,而受封為「綏靖侯」。[14]
  • 媽祖廟[15]
    • 天后廟:位於縣署南邊,紅毛井北邊,原稱天妃廟,由知縣周鍾瑄倡建於1717年,雍正時改稱天后廟。1906年在地震中受損後原址被劃為道路,神像移至城隍廟中。
    • 縣署天后廟
    • 溫陵媽廟:由泉州晉江人士建於1760年,1906年毀於地震後移至今址。
  • 元帥廟:又名雙忠廟、睢陽廟,主祀張巡許遠,始建於1689年,1709年時重修。今日仍存。[15]
  • 觀音亭:由北路營官兵所建於1709年,為今之普濟寺前身。[16]
  • 關帝廟:1713年時興建於觀音亭前,今已不存。[16]
  • 保生大帝廟:建於1701年,位在西門外,即今之嘉義仁武宮[16]
  • 諸福寺:建於1707年,位在西門外。毀於1906年的地震後未再重建。[16]
  • 聖王廟:主祀開漳聖王,建於1761年,位在西門內。廢於日治時期,今已不存。[16]
  • 三山國王廟:建於1752年,位在西門內。即今之嘉義廣寧宮。[16]

相關條目

註釋

  1. ^ 砲臺共四座,一在今共和路與民權路口,一在和平路、延平街口,一在吳鳳北路與延平街口,一在今中央噴水池一帶[5]
  2. ^ 康熙時的西門約在成仁街與公明路口,而北門則在嘉義市政府與普濟寺之間。
  3. ^ 1733年改為北路協左營守備署,1788年林爽文事件後改為都司署。1832年張丙事件後,隔年將北路左營改為嘉義營,斗六汛守備亦移駐嘉義改為嘉義營參將中軍守備。
  4. ^ 王得祿外甥。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張志遠. 《台灣的古城》. 臺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7年9月: 124-127頁. ISBN 957-30493-3-3. 
  2. ^ 師嘉瑀.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 (PDF): 12頁 (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3. ^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12頁
  4. ^ 周郁森. 清代臺灣城牆興築之研究 (PDF): 31 (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5. ^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15頁
  6. ^ 6.0 6.1 6.2 6.3 6.4 戴震宇. 《台灣的城門與砲台》. 臺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1年7月: 82-85頁. ISBN 978-986-6731-00-6. 
  7. ^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11頁
  8. ^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22頁
  9. ^ 9.0 9.1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26頁
  10. ^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27頁
  11. ^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27、28頁
  12. ^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28頁
  13. ^ 13.0 13.1 13.2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29頁
  14. ^ 14.0 14.1 14.2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31頁
  15. ^ 15.0 15.1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32頁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