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變原
(重定向自誘變劑)
突變原(英語:Mutagen,又譯 致變原、致突變原、致突變劑 或 誘變劑 等)是指一些能誘導細胞或生物個體的遺傳訊息(通常是脫氧核糖核酸)發生永久性變異,並使突變頻率高於自發突變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因子。
生物若處於這些因子的作用下,發生突變的機會將高於在一般自然狀況中。許多突變會造成癌症的發生,因此突變原很可能也是致癌物質。不過,並非所有突變皆因突變原而產生,在DNA複製、修復或重組過程中,也可能發生錯誤,進而導致突變。
分类
突變原可分三大類:
- 物理性突變原:紫外線、游離輻射 等。
- 化學性突變原:改變含氮鹹基結構物質、羥基化作用物質、需代謝活化的芳香族化合物 等。
- 生物性突變原:人乳头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爱-巴二氏病毒、人疱疹病毒8型、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 等。
例子
- 亞硝酸(HNO2):可導致脫氨作用。
- 紫外線:產生胸腺嘧啶二聚體。
- 疊氮化鈉(Sodium azide;NaN3)。
- 伽馬射線、α射線等電離輻射(ionising radiations)
- 轉位子(Transposons):一些能變換位置的DNA片段。
- 鹼基相似物 Base analogues, substitutes
- 溴與某些溴化合物。 Bromine and some of its compounds,
- 溴化乙錠(EtBr)與其他插入劑(intercalating agents)。
- 溴尿嘧啶(Bromouracil):烷基化劑。
- 長春花生物鹼(Vinca Alkaloids)等自然植物性生物鹼。
这是一篇與化学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