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眼鏡蛇屬
(重定向自褐蛇)
擬眼鏡蛇屬(Pseudonaja) | |
---|---|
棕蛇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綱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亚目: | 蛇亚目 Serpentes |
科: | 眼镜蛇科 Elapidae |
亚科: | 海蛇亞科 Hydrophiinae |
属: | 拟眼镜蛇属 Pseudonaja Günther, 1858 |
擬眼鏡蛇屬(學名:Pseudonaja),俗稱棕蛇,是蛇亞目眼鏡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屬,是澳洲的本土特有種。擬眼鏡蛇屬被視為澳洲當地的一種危險蛇類,即使是幼蛇亦具有足夠毒素殺死人類,其中的一種東部擬眼鏡蛇(Pseudonaja textilis)是世界上第二毒的陸棲蛇類(僅次於最毒的陸棲蛇內陸太攀蛇還有第三毒的陸棲蛇太攀蛇)。
物種
種名 | 學名及命名者 | 地理分布 |
---|---|---|
P. affinis | Pseudonaja affinis,(Cogger 1975, 1987; Cogger et al 1983; Mengden & Fitzgerald 1987)[1] | 澳洲西岸地區。 |
褐斑擬眼鏡蛇 | Pseudonaja guttata, (Parker, 1926) | 澳洲昆士蘭、北領地及南澳州。 |
半島擬眼鏡蛇 | Pseudonaja inframacula,(Waite, 1925) | 南澳州、西澳州及艾爾半島。 |
P. ingrami | Pseudonaja ingrami,(Boulenger, 1908) | 澳洲北領地、昆士蘭及西澳州。 |
澳洲環紋擬眼鏡蛇 | Pseudonaja modesta,(Günther, 1872) | 澳洲新南威爾士、北領地、昆士蘭、南澳州及西澳州。 |
西部擬眼鏡蛇 | Pseudonaja nuchalis,(Günther, 1858) | 澳洲新南威爾士、北領地、昆士蘭、南澳州、西澳州及維多利亞州。 |
東部擬眼鏡蛇 | Pseudonaja textilis,(Duméril, Bibron & Duméril, 1854) | 澳洲新南威爾士、北領地、昆士蘭、南澳州、西澳州、維多利亞州;印尼西巴布亞東南部以及新畿內亞。 |
毒性
擬眼鏡蛇是容易因被趨近、接觸或受威脅而發動咬擊的蛇類。不過擬眼鏡蛇的咬擊只有一半帶有毒素,對於傷口而言威力較其它毒蛇稍為輕微。被咬後傷者可能會出現即時的突發性虛脫,而且此毒素最顯著的效果是令傷者出現凝血異常,產生「蛇毒引致凝血功能損耗症(Venom-induced consumption coagulopathy)」[2],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在極少數例子中也可發現,擬眼鏡蛇毒素亦可能引致腎功能損壞。[3]
除上述情況外,擬眼鏡蛇毒素還可能引發其它徵狀,包括腹部疼痛、呼吸障礙、吞嚥困難、痙攣、眼瞼下垂、溶血反應、心肌緊縮與及腎功能衰竭。不過這種毒素並不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在各種擬眼鏡蛇中,以東部擬眼鏡蛇毒性最烈,牠亦是世界上陸行蛇類中毒性第二強烈的蛇類(毒性最強的陸行蛇類是內陸太攀蛇)。
外部連結
- ^ Pseudonaja affinis. [2009-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9).
- ^ 墨爾本大學澳洲蛇毒資料搜集小組:Global Issues in Clinical Toxinolog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1-05.
- ^ Isbister, Geoff; et.al. (2006). "Snake Bite: Current Approach to Treatment". Australian Prescriber 29 (5): 125–129.
- (英文)TIGR爬蟲類資料庫:擬眼鏡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