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手龍亞目
(重定向自翼手龍)
翼手龍亞目 化石时期:
| |
---|---|
翼手龍屬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目: | †翼龍目 Pterosauria |
演化支: | †长爪翼龙类 Macronychoptera |
演化支: | †新翼龙类 Novialoidea |
演化支: | †短四跖骨类 Breviquartossa |
演化支: | †翼手龙形态类 Pterodactylomorpha |
演化支: | †单窗孔类 Monofenestrata |
演化支: | †翼手龙型类 Pterodactyliformes |
演化支: | †天龙类 Caelidracones |
亚目: | †翼手龍亞目 Pterodactyloidea Plieninger, 1901 |
演化支 | |
異名 | |
Dracochira Haeckel, 1895 |
翼手龍亞目(學名:Pterodactyloidea),希臘文意思為“有翼的手指”,是翼龍目兩個亞目之一,包括翼龍類的較先進物種。牠們在侏罗紀中晚期出現,與喙嘴翼龍亞目的差別在於牠們的短尾巴,與翼上的長指骨。最先進的物種缺乏牙齒。許多物種頭顱上有發展良好的冠飾,這是一種展示物,夜翼龍與古神翼龍擁有巨大的冠飾。翼手龍類,尤其是神龍翼龍科,是白堊紀末最後存活的翼龍目動物。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滅絕了翼龍類、恐龍、與大多數海生爬行動物。
在一般大眾的用語裡,翼手龍(Pterodactyl)通常用來稱呼翼手龍亞目動物,也可用來稱呼翼龍目動物,或是特別稱呼翼手龍屬。翼手龍類著名的屬有:翼手龍、準噶爾翼龍、無齒翼龍、風神翼龍。
分類
種系發生學
以下演化樹是根據大衛·安文在2003年的研究[1]:
翼手龍亞目 |
| ||||||||||||||||||||||||||||||||||||||||||||||||||||||||||||||||||||||||||||||||||||||||||||||||||||||||||||
不確定位置:阿拉利坡龍(Araripedactylus)、懷俄明翼龍(Wyomingopteryx)、班尼特翼龍(Bennettazhia)、皮翼龍(Dermodactylus)、郝氏翼龍(Haopterus)、買薩翼龍(Mesadactylus)、槌喙龍(Criorhynchus)。
參考資料
- ^ Unwin, David M. On the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pterosaurs.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03-01, 217 (1) [2022-08-08]. ISSN 0305-8719. doi:10.1144/GSL.SP.2003.21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