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何奧子爵威廉·何奧
何奧子爵閣下 The Rt. Hon. The Viscount Howe | |
---|---|
北美英軍總司令 | |
任期 1775年9月—1778年5月 | |
君主 | 喬治三世 |
前任 | 湯馬士·蓋奇 |
继任 | 亨利·柯林頓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大不列顛英格蘭 | 1729年8月10日
逝世 | 1814年7月12日 英國英格蘭米德薩斯郡特威克納姆 | (84歲)
政党 | 輝格黨 |
获奖 | 巴斯勳章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大不列顛王國 |
服役 | 英國陸軍 |
服役时间 | 1746-1803年 |
军衔 | 上將 |
参战 |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七年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 |
第五代何奧子爵威廉·何奧,KB,PC(英語:William Howe, 5th Viscount Howe,1729年8月10日—1814年7月12日),英國軍官及政治家,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曾任北美英軍總司令。
生平
何奧生於1729年,家世與英國皇庭淵源甚廣。父親第二代何奧子爵伊曼紐爾·何奧曾為英國下議院議員及巴巴多斯總督,母親經常出入英皇喬治二世及喬治三世的宮廷,而外婆更是漢諾威選侯恩斯特·奧古斯特的私生女、喬治一世的同父異母妹妹。伊曼紐爾一共生有三個兒子,分別為長子第三代何奧子爵喬治·何奧、次子理查德·何奧、及三子威廉·何奧本人。何奧兄弟的仕途雖受皇室蔭祐,但三人都是優秀的軍事將領:喬治·何奧受到詹姆斯·沃爾夫推崇,在鐘琴堡戰役前夕陣亡;理查德·何奧加入皇家英國海軍,在七年戰爭屢立戰功,並且獲得喬治·羅德尼大力讚賞,後來更陞遷至海軍上將。
威廉·何奧在17歲以捐納取得騎兵旗官(Cornet)軍銜,參與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後來又與沃爾夫結為友好。七年戰爭爆發後,何奧跟隨沃爾夫參與亞伯拉罕平原戰役,後來又隨軍攻佔蒙特利爾、攻打法國近海的貝勒島及西班牙的古巴哈瓦那殖民地。1758年何奧在諾定咸的下議院選區獲選,替補長兄喬治戰死後的空缺。1764年何奧晉陞為上尉,再在1768年陞任懷特島副總督。1772年何奧陞任少將,並且引入新式步兵訓練方法,同時推廣發展輕步兵。
何奧兄弟與北美殖民地的關係非常良好。當長兄喬治在北美戰死後,麻薩諸塞議會捐出了250英磅,在西敏寺立碑紀念;班傑明·富蘭克林也曾多次造訪理查德·何奧,兩人交情匪淺。當英國與北美殖民地的關係在1770年代日漸緊張之際,何奧兄弟俱公開反對《強制法案》,並且同情殖民地的政治理念。然而何奧仍然盡忠於英國,並在1775年被任命為北美英軍總司令湯馬士·蓋奇的副手。
何奧在1775年5月抵達波士頓,其時列星頓和康科德戰役剛好結束不久。雖然何奧的軍事能力在過往備受稱許,但他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卻經常受到批評。在1775年6月的邦克山戰役中,他指揮英軍正面攻擊,結果英軍傷亡慘重。接著何奧獲擢升為北美英軍總司令,卻在1776年紐約及新澤西戰役多次讓美軍逃脫,使喬治·華盛頓及湯瑪斯·潘恩有機可乘,及時穩住大陸軍的士氣軍心。1777年何奧發動費城戰役,卻仍未能迫使革命派屈服;由魁北克省南下的約翰·伯戈因更因此欠缺支援,最後在薩拉托加戰役兵敗投降。雖然薩拉托加之敗與伯戈因的過份自信有更大關係,但何奧也感到自己難辭其咎。1777年10月何奧向國會請辭,並在1778年4月獲批,由亨利·克林頓爵士接替為北美英軍總司令。
返國後何奧在1780年的下議院選舉連任失敗,但在1782年獲任命進入英國樞密院。法國大革命戰爭爆發後,何奧一度恢復全職軍役,但只負責英國本土的防禦事務。1795年何奧調為特韋德河畔伯立克的總督,並在1799年兄長理查德無嗣而亡後繼承爵位,是為第五代何奧子爵。晚年何奧健康轉差,在1804年轉任普利茅斯總督,最後在1814年去世。由於何奧本身亦無子嗣,何奧子爵就此斷絕。
參考資料
- Anderson, Troyer. The Command of the Howe Brothers Dur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ISBN 978-0-403-00816-2. OCLC 1281930.
- Gruber, Ira. The Howe Brothers 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Atheneum Press. 1972. ISBN 978-0-8078-1229-7. OCLC 1464455.
- Syrett, David. Admiral Lord Howe: A Biography.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6. ISBN 978-1-59114-006-1. OCLC 70660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