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玉葉金花
(重定向自白梅)
台灣玉葉金花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龙胆目 Gentianales |
科: | 茜草科 Rubiaceae |
属: | 玉叶金花属 Mussaenda |
种: | 台灣玉葉金花 M. pubescens
|
二名法 | |
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
|
毛玉葉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又名台北玉葉金花、台灣玉葉金花、玉葉金花、白梅、白紙扇。
異名
- 學名上的異名
- Mussaenda glabra Hook. & Arn.; Forbes & Hemsl., The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Botany 23: 379. 1888. (J. Linn. Soc., Bot.)
- Mussaenda parviflora Miq.; Matsum., The Botanical magazine, Tokyo 14: 147. 1900. (Bot. Mag. Tokyo, 植物學雜誌)
- Mussaenda parviflora Miq. var. formosana Matsum., The Botanical magazine, Tokyo 14: 147. 1900. (Bot. Mag. Tokyo, 植物學雜誌)
- Mussaenda taiwaniana Kanehira, Formosan Trees 303. 1917. (Formos. Trees, 台灣樹木誌)
- Mussaenda albiflora auct. non Merr.: Hayata, Icones Plantarum Formosanarum 9: 56. 1920. (Icon. Pl. Formos., 台灣植物圖譜)
- Mussaenda taihokuensis Masam., Transaction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of Formosa 29: 179. 1939. (Trans. Nat. Hist. Soc. Formos., 台灣博物學會會報)
- 各語言俗名
- 台語俗名為:Âng sim chhoan san liông。
- 英文俗名為:Downy mussaenda、Mussaenda、Small-flower mussaenda、Taihoku mussaenda。
- 日語俗名為:こんろんくぁ、ちこんろんか、まるばこんろくぁ。
- 台灣原住民稱其的俗名:Bantsarisum (Paiwan). Bitsarisu (Paiwan). Koridadaba (Paiwan)。
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國以及台灣,台灣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地方。 台灣有標本紀錄的分布圖,請見連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型態
仙丹花亞科的特徵是:喬木或灌木,托葉全緣,花瓣常捲旋,果實多為漿果。台灣玉葉金花是直立灌木型。
葉
葉紙質,形狀長圓形、長圓披針形、或橢圓形。葉子長4.6-17.1公分、寬1.5-6.0公分,前端漸尖到銳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無毛到近無毛,下表面沿葉脈具有短柔毛;葉柄長0.3-2.2厘米,托葉裂裂片線形,短柔毛,長3-7毫米,寬4毫米。
花
聚繖花序,金黃色,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期在五月。花具有Long style type和Short style type兩種型態。
萼裂片5,線形,3-6毫米長,短柔毛,有花瓣狀段;花冠筒粗短狀,密被柔毛,1.8-2.2厘米長,0.7-1.1厘米直徑,5淺裂,喉密被淡黃色絨毛。
雄花:花冠口雄蕊,長5毫米,2裂;
雌花:絲狀,柱頭2裂片;子房2室。
果實
水果橢圓形,長7-18毫米,直徑4-11毫米,成熟時呈現黑色。種子多。
參考文獻
- 福星花園
- 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