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嘉義市東區崇文國民小學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坐标23°28′26″N 120°27′10″E / 23.473936°N 120.452916°E / 23.473936; 120.45291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玉川公學校
嘉義市東區崇文國民小學
地址嘉義市
臺灣嘉義市東區垂楊路241號
坐标23°28′26″N 120°27′10″E / 23.473936°N 120.452916°E / 23.473936; 120.452916
邮政编码60043
其它名称英語:Chung-Wen Elementary School
原名嘉義國語傳習所
嘉義公學校
嘉義第一公學校
嘉義市玉川公學校
嘉義市玉川國民學校
嘉義市崇文國民學校
嘉義市新南區崇文國民學校
嘉義縣嘉義市崇文國民學校
嘉義縣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
类型小學教育
创办日期1896年
学校编号05-2222310
教育部學校代碼203601
校長許原嘉(第22任)
年级小一至小六
著名校友陳澄波林玉山林懷民王永在
学校网址官方网站
地图

嘉義市東區崇文國民小學 ,簡稱崇文國小,位於嘉義市東區,前身為嘉義國語傳習所,創設於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經日治與民國時期多次改制與校名多次變更,於1982年7月1日改隸為今名,創校至今已超過百年,為嘉義市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國小,也曾為嘉義市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小。於日治時期曾有許多所屬的分教場,各自獨立後至今都是歷史久遠的老學校。崇文國小設立多種特殊教育、特殊才能班級,校園中的時鐘塔與播音塔均為從日治時期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物。

歷史沿革

前身-日治國語傳習所時期(1896-1898年)

崇文國小是嘉義市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國民小學[1]:181,前身是嘉義國語傳習所。1895年清朝馬關條約議定割讓臺灣給日本之後[2]臺灣總督府為了解決官民語言不通的問題,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年3月31日發佈「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勅令第九四號),訂出國語傳習所設立的法源,同年5月21日發佈嘉義為14個設立國語傳習所的地點之一,於同年7月1日之後正式開設[3],名為嘉義國語傳習所[註 1]。1896年設立之初並沒有專屬的校地,授課地點在嘉義西堡的玉川町的嘉義街三山國王廟[註 2],學區為清朝時期的嘉義縣縣域[註 3][5][1]:181

日治公學校時期(1898-1945年)

創校30週年紀念鐘,建於1928年,由校友集資所建。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7月28日,臺灣總督府發佈「臺灣公學校令」,要將應急形式的國語傳習所以永久形式的公學校取代[註 4],故於同年10月1日改制正式成立為嘉義公學校,所屬各分教場及分校也均開始各自獨立為公學校[7][8]。學校校舍完工後,遷入新校舍授課。明治39年(1906年),因發生梅山地震,校舍損壞嚴重,因而停課半年。[1]:181-182

因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於大正八年(1919年)4月將校名改為嘉義第一公學校,原嘉義女子公學校改名為嘉義第二公學校,以吳鳳路劃分兩校學區,以西屬嘉義第一公學校,以東屬嘉義第二公學校[9]。並於隔年(1920年)與嘉義第二公學校互換校地,遷移校址至當時的嘉義市沿河路77號,也就是現今崇文國小的所在地,新的校地較大有更多發展空間,在當時是位在市郊而較安靜,適合進行教學活動;而對嘉義第二公學校來說,因是女子學校,位於市郊太過偏僻不便,故轉移至市中心來解決此問題[1]:182,195

昭和七年(1932年),因開始劃分學區,嘉義第一公學校當時的學區範圍屬於嘉義市玉川町,因而於4月1日改名為嘉義市玉川公學校。昭和十六年(1941年)4月1日,因臺灣總督府所頒佈的「國民學校令」開始實施,再度易名為嘉義市玉川國民學校。玉川國民學校當時是嘉義市的重點學校,擁有先進的設施[註 5],學生社團活動也相當活躍[1]:182-183

沿河路加蓋變為垂楊路後的景貌,畫面右方為崇文國民小學正門。

中華民國時期(1945年至今)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接管臺灣,於同年11月19日將校名改為嘉義市崇文國民學校,取名崇文因學校南邊緊臨崇文街,而崇文字面上有崇尚崇敬廣泛的人文素養、培養文質彬彬知書達理與進退合宜的學生[10]。1946年因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校地所在區改為新南區,校名變更為嘉義市新南區崇文國民學校。1950年,嘉義市廢除省轄市資格,降格為縣轄市,校名也變更為嘉義縣嘉義市崇文國民學校。1968年,國民政府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校名變更為嘉義縣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1982年,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故於7月1日改名為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此名延用至今[11][1]:183-185

銀河非營利幼兒園位於「居學館」,校門為崇文國小東邊側門。

學校地址原位於沿河路上,沿河路位於一條大河溝的南岸,北岸則為垂楊路,因於1985年河溝加蓋變為一條大馬路,原本的沿河路被合併到垂楊路,故於1986年門牌重編後改校址為嘉義市東區垂陽路241號[12][1]:185。2018年,經嘉義市市府協調,由崇文國小無償提供「居學館」給社團法人東台灣幼兒教保專業促進協會成立銀河非營利幼兒園[13][14]

分教場與分校

因崇文國小前身為臺灣總督府最初所設立國語傳習所14個地點之一,由此校負責整個嘉義縣縣域的學區,故從1898年起先後分立許多的分教場、分校以擴及整個學區的授課。1898年6月,於當時蕭壠堡蕭壠庄設立蕭壠分教場,其之後獨立為蕭壠公學校。1898年6月,於蔴荳堡蔴荳庄設立蔴荳分教場,其之後獨立為蔴荳公學校。1898年7月1日,於當時鹽水港堡鹽水港街設立鹽水港分教場,於1898年10月1日獨立為鹽水港公學校[15]。1898年7月,於當時下茄苳南堡店子口街設立店仔口分教場,於1898年10月1日獨立為店仔口公學校[6]。1898年8月,於當時打貓西堡新港街設立新南港分教場,於1899年10月1日升格為新港公學校。1898年10月,於當時下茄苳南堡樸仔脚街設立樸仔腳分教場,於1990年6月獨立為樸仔腳公學校。[註 6][11][1]:181

1901年11月3日,於當時嘉義西堡的水堀頭街設立水堀頭分教場,於1903年5月23日獨立為水堀頭公學校。1914年4月1日,於當時嘉義西堡的水虞厝庄設立水虞厝分教場,於1921年4月獨立為水虞厝公學校。1917年,於當時嘉義西堡的嘉義街成立嘉義女子公學校,將女子部的學生轉籍至該校,在新校舍未完工前女子部學生仍待在嘉義公學校授課[9]。1918年4月,嘉義簡易商業學校由嘉義第一公學校分出而創校,創校之初仍設校址在嘉義第一公學校,校長也由當時嘉義第一公學校校長江口保兼任。1922年5月7日,於當時嘉義西堡的北社尾庄設立北社尾分離教室,於1923年4月27日改制為北社尾分教場,並於1933年4月1日獨立為北社尾公學校。[註 7][11][1]:181-183,220,482

教學情況

臺灣嘉義市崇文國小志道樓,於1996年3月完工,為5層樓高教學大樓。

學制與學生人數

於國語傳習所時期,僅招收1班甲科的學生,以半年為1期,科目以日語、初步的讀書作文為主[18][1]:187。至公學校時期,因發佈「臺灣公學校令」的規則所訂,原甲科生併入速成科[19],並開始招收本科生,至1904年,因臺灣總督府公佈修訂後的臺灣公學校規則(府令第24號[20]),停招速成科學生,僅以本科生為主,此時班級數已有6個班,在學學生人數超過100人[1]:187。1912年,依臺灣總督府公佈新修訂的臺灣公學校規則(府令第40號[21]),設立實業科(第七及第八學年),此時學生人數已超過500人,班級數已超過13班。學生人數於1917年時曾一度接近1000人,但因將女子部學生轉移至嘉義女子公學校,又將實業科轉移至嘉義簡易商業學校,故於1918年學生人數降至679人,但學生人數仍持續成長,不久於1923年學生人數正式超過1000人,班級數也達到23班。1923年時,設立高等科,供無法考上中等學校師範學校的六年制公學校畢業生,繼續修讀的兩年制的過渡學制,同於公學校補習科[22][23][1]:187。1937年,班級數達到37班,在學學生人數超過2000人,每年的畢業生人數突破250人[24]

由校友王永在捐贈建造的百週年紀念鐘樓。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在學學生人數一度降至接近1000人,但於1949年增加至2600人,超過日治時期的在學學生人數,而高等科也在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後改制為初級中學而不再有此學制學生。在學學生人數在1963年達到7331人,該年畢業生人數達到1266人,均為史上最多的一年,當年的班級數為85班,平均每班學生超過85人。後因市政府廣設社區型的新學校,導致在學學生人數持續往下降,至1999年降至2181人[1]:187-189,後又因台灣少子化問題,至2018年在學學生人數降至1289人[25][26]。截至2008年,歷年畢業生總人數已達53016人[27]。崇文國小早期為嘉義市在學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小,直至1995年被嘉北國小在學學生人數超過而取代[28][29]

班級數在1963年後不隨人數減少而降低,反倒持續增加,到1973年達到101個班級為史上最多的一年,平均每班人數低於60人,之後因國民教育法的頒布與修改都以縮減班級人數為目標之一,再加上民間教改團體推動教改運動[註 8]也包含落實小班小校,到1999年平均每班人數低於35人,至2018年班級數為51班,平均每班人數25人[30][31][1]:187-189

特殊班級

臺灣嘉義市崇文國小游藝館。

於民國時期,崇文國小設立多種特殊教育、特殊才能班級。1977年8月,設立啟智班。1980年8月,因當時主流的聽覺障礙學生教育為回歸一般教育環境,讓此類學生能有更多與一般學生的交流,提早適應社會,該校設立啟聰班招收聴覺障礙學生[32]。1980年,政府為推動舞蹈教育,規劃讓國小可設置舞蹈班,招收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以提早發掘有天份的兒童[33],該校即於1981年7月設立舞蹈教育實驗班。1997年新修訂的特殊教育法與1998年的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發佈後,1998年8月1日崇文國小即設立資源班,提供就讀於普通班有資源教學需求學童[註 9],於部分課程、課餘時間到資源班來進行個別化的教學[34][35]。1999年8月1日,設立音樂班。於2009年時的編制,再加上啟聰巡迴班1班、學前特教巡迴班1班。[11][1]:181-184

校園風貌

全台僅存的一座校內播音塔,為日治時期所建。

創校之初,暫時在三山國王廟授課,新校舍蓋好後才移入上課,最初的校舍為木造的斜頂平房。大正八年(1919年)時,校舍為日式木造的建築。1928年,為紀念創校三十週年,由第十三屆的畢業校友集資,於當時的校門口設置一座時鐘塔,設計人為蔡天助先生。日治時期建造的播音塔[註 10],為全台僅存的一座校內播音塔,實際建造年份不詳,推測應在1935年至1939年間所建,主要用途為播放運動會進行曲、校歌、國歌等,與時鐘塔為崇文國小中歷史悠久的代表建築。玉川公學校時期,學校已有游泳池。1943年時,校舍已有改建為鋼筋水泥的兩層樓建築。1989年,因校門前大河溝加蓋,校門口一併改建。1993年10月8日,最靠校門的教學大樓開始改建,至1996年3月完工,從2層樓高改建為5層樓高的建築,命名為「志道樓」,並將原校門口時鐘塔移位至進校門後右側。1994年,開始興建啟文亭,於1999年3月辦理剪綵典禮。1998年,興建體育館。1999年5月,游藝館暨運動場改建完畢後啟用。1999年,逢百年校慶[註 11],1934年畢業校友王永在捐贈興建百週年塔已完工。[1]:181-186[36]:43-86[37][11][38]

學校傳統

校徽

崇文國小校徽的上半部,是以校名「崇文」為標誌居中連接在一起,採用橙黃柔色色調,下方為墨綠色彩帶向兩旁伸展[36]:42

校歌

崇文國小於日治時期已有校歌,當時嘉義市僅兩間公學校有校歌,另一間有校歌的為現今的大同國小[37]。校歌歌詞包含學校所在地理環境的描述、對學生的期許與宣揚愛國之心[38]。校歌歌詞因流傳已久,作詞作曲者已不可考,且流傳至今有多種版本[註 12][37]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校歌改為由楊夢周填詞、何達仁作曲的中文歌曲「崇文國民小學校歌」,一直使用到1998年9月。1998年10月,於舉辦百年校慶活動期間,更換由李佩芝填詞、前任校長陳淵源作曲的新校歌「崇文之歌」,延用至今[27]

歷任校長

從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嘉義國語傳習所設立起,至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再至今,崇文國小已歷經多位校長的治理。[39][1]:189-190

任別 任期 姓名 備註
日治時期
1 1896年5月20日-
1905年11月
笠井源作 卸任後轉至新竹公學校擔任校長[40]
2 1905年11月28日-
1910年12月31日
林元三郎 新竹公學校的首任校長轉任[41]
3 1910年1月1日-
1919年7月31日
江口保 1917年4月1日起兼任嘉義女子公學校第一任校長[42]
1918年4月起兼任簡易商業學校第一任任校長
1920年6月20日於任內過世[43]
4 1920年8月1日-
1924年4月30日
小泉順 之前先後於樸仔脚公學校斗六公學校任職[44]
5 1924年5月1日-
1926年8月31日
高岡武明
6 1926年9月1日-
1936年3月31日
小野邦彥
7 1936年4月1日-
1937月2月28日
河野四郎
8 1937年3月1日-
1939年3月31日
工藤豐
9 1939年4月1日-
1942月4月30日
近藤賢司
10 1942年5月1日-
不明
兒玉乙三郎
中華民國時期
11 1945年10月25日-
1951年3月31日
蔡順
12 1951年4月1日-
1951月7月31日
張輔三
13 1951年8月1日-
1964月8月31日
黃茂興 曾是現今嘉義市東區林森國民小學於戰後的首任校長[1]:189,229
代理 1964年9月1日-
1965年12月31日
張凱翔
14 1965年1月1日-
1970年1月31日
陳石壽
15 1970年2月1日-
1981年3月31日
蔡朝經 嘉義縣嘉義市立宣信國民小學的首任校長蔡朝經任期期滿後轉任[1]:190,317
16 1981年4月1日-
1990年2月28日
張凱翔 第二次就任崇文國民小學校長
17 1990年3月1日-
1997年7月31日
陳淵源 任內成立特殊教育中心,退休後於2009年獲得教育部頒發教育奉獻獎[45][1]:190
18 1997年8月1日-
2005年7月31日
鍾千惠 曾擔任過崇文國小總務主任7年,擔任校長後辦理創校100週年慶[註 13][36][46]
19 2005年8月1日-
2008年1月31日
賴玉成 嘉義市東區蘭潭國民小學校長任期期滿後轉任,於任期屆滿時退休[47]
20 2008年2月1日-
2015年6月30日
陳榮昌 任內辦理創校110週年慶[48]
代理 2015年7月1日-
2015年7月31日
許原嘉 陳榮昌校長2015年退休,由主任接任為代理校長[49]
21 2015年8月1日-
2023年7月1日
林秀香 嘉義市東區北園國民小學校長任期期滿後轉任[50]
22 2023年8月1日-
現任
許原嘉

校友

文學藝術界

臺灣嘉義市崇文國小圍牆裝飾,磁磚上上繪有傑出校友陳澄波的畫作:嘉義街景 1934。

崇文校友在文學藝術界中,1913年畢業校友有日治時期即為知名畫家且為民國時期第一任嘉義市參議會議員的陳澄波[51],1921年畢業校友有繪製台灣第一件國寶畫作《蓮池》的畫家林玉山[52],1954年畢業校友有畫作多次獲獎且獲得省展免審查邀請作家殊榮的曹根[53],1960年畢業校友有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創辦人與藝術總監林懷民[54],1963年畢業校友有榮獲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表揚「台灣工藝之家」殊榮的交趾陶藝師高枝明[55][36]:87-103

政商界

崇文校友在政商界中,1935年畢業校友有台塑集團創辦人的王永在[56],1944年畢業校友有曾任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中聯信託董事長及國際證券投信公司董事長的鄭世松,1948年畢業校友有獲中正大學頒贈名譽工學博士學位的遠東機械榮譽董事長莊國欽[57],1951年畢業校友有曾任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局長與萬泰票卷金融公司董事長的鄭世津[58],1960年畢業校友有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的薛琦,1961年畢業校友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與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的焦仁和,1964年畢業校友有曾任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署長、立法委員與嘉義市市長涂醒哲,1967年畢業校友有曾任立法委員與嘉義縣縣長張花冠[36]:87-103

學術界

崇文校友在學術中,1940年畢業校友有對美國太空總署有重大貢獻的發明家葉嘉猷[59],1944年畢業校友有完成亞洲第一例成功腎臟移植手術的醫師的李俊仁[60],1952年畢業校友有前振興醫院院長也是台灣眼科視網膜疾病權威醫師的劉榮宏[61],1960年畢業校友有榮獲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院士的盧淵源[62],1961年畢業校友有研究多次獲獎且為美國地質學會會士的葉弘德[63],1965年畢業校友有創立嘉義市祥太文化館的醫師王福源[64][36]:87-103

注釋

  1. ^ 此時的國語指的是日語
  2. ^ 現今嘉義市成仁街上的嘉義市廣寧宮三山國王[4]
  3. ^ 曾文溪以北,北港溪以南。
  4. ^ 當時除了恆春和台東,其餘地方的國語傳習所均改制為公學校[6]
  5. ^ 先進的設施如游泳池。
  6. ^ 各分校設立的地區資料來源參考臺灣總督府府報[5]
  7. ^ 各分校設立的地區資料來源參考臺灣總督府府報[5][16][17]
  8. ^ 黃武雄等人於1994年發起四一0教育改造運動
  9. ^ 有學習障礙、有殘障手冊等學童。
  10. ^ 又稱播音台、廣播台
  11. ^ 從日治時期起算百年。
  12. ^ 學校一百年校慶時的歌詞[36]與一百一十年校慶時的歌詞[27]就不相同,另有研究人員透過訪談耆老與從日文的合理性比對修正後的版本也不相同[37]
  13. ^ 100週年慶活動辦在1999年,百年之起始年從1898年改制公學校起算。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顏尚文、姜添輝等編纂. 嘉義市志.卷六.教育志. 嘉義市政府. 2003-07: 頁195-206 [2019-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1) (中文(繁體)). 
  2. ^ 呂紹理. 始政紀念日. 呂紹理 (编). 臺灣大百科全書. 臺灣: 文化部. [2019-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文(繁體)). 
  3. ^ 許錫慶. 以培養通譯為目的而設立之國語傳習所.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9-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5) (中文(繁體)). 
  4. ^ 莊書豪. 廣寧宮三山國王.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9-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4) (中文(繁體)). 
  5. ^ 5.0 5.1 5.2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府報第三百九十一號.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2019-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5) (日语). 
  6. ^ 6.0 6.1 張溪南 (编). 白河鎮志. 臺灣: 臺南縣白河鎮公所. 1998: 203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7. ^ 李園會. 日據時期臺灣初等教育制度. 臺灣: 鼎文. 2005-06-01: 58–71 [2019-09-18]. ISBN 97898600107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8. ^ 嘉義市玉川公學校編 (编). 嘉義鄉土概況. 1933年. 
  9. ^ 9.0 9.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 嘉義市鄉土史料. 臺灣: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7-07-01: 108 [2019-09-20]. ISBN 978957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10. ^ 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 崇文心鄉土情. 臺灣: 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 1997.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賴順源. 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 臺灣大百科全書. 臺灣: 文化部. [2019-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5) (中文(繁體)). 
  12. ^ 王善嬿. 〈中部〉垂楊路由來. 自由時報. 2016-09-30 [2019-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30) (中文(繁體)). 
  13. ^ 王善嬿. 〈中部〉嘉市銀河非營利幼兒園 明年招生. 自由時報. 2017-12-10 [201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中文(繁體)). 
  14. ^ 蕭碧月、張朝福. 提供平價優質學前教育 嘉市第二家非營利幼兒園「銀河」揭牌. 台灣好新聞報. 2018-02-09 [201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中文(繁體)). 
  15. ^ 陳美惠. 《南瀛文獻-第八期·歷史建築鹽水國小神社修復紀實》. 臺南縣政府. 2009年8月: 168-179頁. ISSN 1812-7223. 
  16.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府報第四百五十二號.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2019-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5) (日语). 
  17.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府報第千二百六十三號.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2019-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5) (日语). 
  18. ^ 許佩賢. 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治初期國語傳習所的成立. 回顧老台灣、展望新故鄉: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195–224. 2000年9月 [2019-10-02]. ISBN 95775232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19. ^ 李園會. 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 Chu ban. 臺灣: 台灣復文興業. 2005-06-01: 99 [2019-10-03]. ISBN 97898800104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20.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府報第千四百九十二號.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日语). 
  21.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府報第八十七號.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日语). 
  22. ^ 蔡元隆、朱啟華. 日治時期臺灣初等學校課後補習經驗初探. 嘉大教育研究學刊. 2010-09, (25): 95–118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23. ^ 林茂生(林詠梅譯,原博士論文出版於1928). 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 : 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 臺灣: 新自然主義. 2000-12-15 [2019-10-03]. ISBN 9576964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24. ^ 臺南州教育課. [昭和十一年] 臺南州學事一覽. 臺南州教育課. 1937-05-15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25. ^ 嘉義市政府. 歷年嘉義市國中小學生數統計. 政府資料開放平台. 國家發展委員會  .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中文(繁體)). 
  26. ^ 嘉義市政府主計處. 嘉義市國中小教育概況分析 (PDF). 嘉義市政府主計處. 嘉義市政府  .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03) (中文(繁體)). 
  27. ^ 27.0 27.1 27.2 許原嘉、楊淑雅、張維泰、郭春連、陳香如 (编). 玉川心‧崇文情--110週年年校史特輯. 臺灣: 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 2008-11-22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28. ^ 教育部. 國民中小學校概況統計. https://www.edu.tw/.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29. ^ 張剛政.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 编. 校長傳心三峽情.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2006-03: 89–96 [2018-10-16]. ISBN 97898600472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30. ^ 蔡明學. 國民小學學班教學政策成效評估之實證研究——以臺灣某縣市學生學力檢測結果進行探討. 教育研究月刊. 2012-10-01, (222): 82–94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31. ^ 劉世閔. 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 臺灣: 心理出版. 2005-01-01: 130–135 [2019-10-04]. ISBN 97895770277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32. ^ 林寶貴. 聽覺障礙教育理論與實務. 臺灣: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 4-6 [2019-10-03]. ISBN 9789571143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33. ^ 張中煖. 從DBAE談我國舞蹈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藝術評論. 2000, (11): 255–266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34. ^ 吳武典. 教育改革與特殊教育. 教育資料集刊. 1998-06, (23): 198–220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35. ^ 陳麗如. 特殊教育論題與趨勢. 心理出版. 2004-01-01 [2019-10-04]. ISBN 9789577027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鍾千惠、陳仁德、范錦昌、柳權芳、何憲昌、陳美智、侯淑滿、李麗華、蔡米凌、郭碧爵、陳香如 (编). 崇文一世紀誌-百週年校慶特刊. 臺灣: 嘉義市崇文國民小學. 1999-05-06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37. ^ 37.0 37.1 37.2 37.3 蔡元隆. 日治時期嘉義市公學校的思想掌控及學校生活之研究. 臺灣: 國立嘉義大學. 2008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38. ^ 38.0 38.1 島嶼柿子文化館 (编). 台灣小學世紀風華:第一本臺灣孩子的百年校園紀事. 臺灣: 柿子文化. 2004-03-30. ISBN 9572944002. 
  39.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40. ^ 賴順源. 新竹市東區新竹國民小學. 賴順源 (编). 臺灣大百科全書. 臺灣: 文化部.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6) (中文(繁體)). 
  41.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進退第十六卷. 臺灣總督府檔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6) (日语). 
  42. ^ 蔡元隆、黃雅芳. 走出閨房上學校:日治時期臺灣雲嘉地區的女子教育與社會事業圖像. 秀威資訊. 2017-08-20 [2019-09-30]. ISBN 9789863264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8). 
  43.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府報第二千百五十六號.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 (日语). 
  44. ^ 藤井康子. 1920年代台湾における地方有力者の政治参加のー形態:嘉義街における日台人の協力関係に着目して.-. 日本台湾学会報. 2007, 9: 45–66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日语). 
  45. ^ 郭姿柔. 市長嘉勉陳淵源校長等人奉獻教育. TNN台灣地方新聞. 2009-10-13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1) (中文(繁體)). 
  46. ^ 陳香如. 平凡中見不平凡-訪嘉義市崇文國小鍾千惠校長. 學校行政. 2003-01-01, (200301(23期)): 85–92 [2019-10-02]. doi:10.6423/HHHC.200301.00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47. ^ 蘇泰安. 嘉市國小新卸任校長交接. 大紀元. 2008-01-30 [201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2) (中文(繁體)). 
  48. ^ 郭姿恬. 政文堂-崇文國小學歡慶創校110週年. PeoPo公民新聞. 2008-11-22 [201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中文(繁體)). 
  49. ^ 李擷瓔. 旅日百歲校友捐櫻花給百年老校. 大紀元. 2015-05-14 [201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中文(繁體)). 
  50. ^ 林伯驊. 校長遴選 嘉市北園國小校長接崇文國小. 聯合影音網. 2015-06-18 [201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中文(繁體)). 
  51. ^ 「澄海波瀾–陳澄波大展」教育推廣校園巡迴展.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4) (中文(繁體)). 
  52. ^ 張肇烜. 他的作品都是國寶!台灣國寶畫家:林玉山. 民報. 2016-03-21 [2019-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1) (中文(繁體)). 
  53. ^ 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 「用盡一生的愛」-曹根紀念畫展中埔嘉檳文化館開展. 嘉義市政府.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中文(繁體)). 
  54. ^ 楊孟瑜. 血液中潛流的志趣. 遠見雜誌. 2003-10-01, (2003年10月號)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55. ^ 蘇泰安. 交趾陶藝師高枝明榮獲台灣工藝之家. 大紀元. 2007-03-03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中文(繁體)). 
  56. ^ 姚惠珍. 孤隱的王者: 台塑守護之神王永在. 臺灣: 時報文化出版. 2015-02-06 [2019-10-07]. ISBN 9789571361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57. ^ 謝恩得. 遠東機械榮譽董事長莊國欽 獲名譽博士. 聯合報. 2015-11-03 [2019-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7) (中文(繁體)). 
  58. ^ 許宏偉. 鄭世津 健康快樂,簡單就好. 常春月刊. 2011-09-01, (342)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59. ^ 賴彰能. 功在美國太空總署的發明家--葉嘉猷. 嘉義市文獻. 1995-11, (11): 55–58 [2019-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60. ^ 陳婕翎. 器官移植 台大寫5全台首例、1全球首例. 聯合報. 2018-07-01 [2019-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中文(繁體)). 
  61. ^ 邱俐穎、張睿纖. 老醫師 仍有不少死忠病患. 中時電子報. 2012-03-27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中文(繁體)). 
  62. ^ 第十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當選人-盧淵源專任教授.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中文(繁體)). 
  63. ^ 習良孝. 103年度環工學會工程獎章 學術研究類得獎人-交通大學環工研究所葉弘德教授專訪.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中文(繁體)). 
  64. ^ 江俊亮. 收集廟尪仔 醫師王福源成立文化館. 中央社. 2018-03-11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