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居文化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9月26日)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游居文化(英語:nomad)或非定居民族指频繁從一處移居到另一處、甚少定居於一地的族群,主要包括狩猎采集者和游牧者两类,但有时还包括提供手艺或经商的非定居民族,如吉普赛人、數字遊民等[1][2]。與之相對的概念是定居文化。20世纪末绝大多数非定居民族都进行游牧,据估计到1995年全世界有3到4千万游牧民[3][4]。
狩猎采集指的是依季节性规律采集野菜、野菇、食用昆蟲和野味的生活,这是最早發展出來的人類生活方式[5],這類社會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6]。
游牧则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驱赶或陪伴一种或几种食草牲畜,通过移动的方式间隔某种周期反复利用牧场而获得生活资源的畜牧生产方式,且往往需要避免牧场达到其自然承载极限[7]。這類社會主要分佈於環境生產力較低的乾草原和沙漠[6]。
狩猎采集民族
狩猎采集指的是依季节性规律采集野果、追捕獵物的生活,这是最早發展出來的人类生活方式[5]。
一部份狩猎采集文化後來转向农耕或畜牧。在現代只有相對少数的人口保持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
现代狩猎采集民族例子
游牧民族
游牧则指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迁徙放牧的生活方式,与狩猎采集最显著的差异之一在于牲畜的驯养。通常认为游牧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组织的复杂性的增加。Karim Sadr提出了以下阶段[9]:
- 畜牧
- 农牧
- 真正意义上的游牧:在这一阶段分化出了专门的农耕人口和游牧人口。
畜牧者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夏秋冬或者旱季雨季)而迁徙至某些固定的区域并临时定居;而真正意义上的游牧则只取决于资源的有无[10]。
游牧的起源
游牧是新石器革命和农业兴起的结果。在新石器革命中,人类开始驯养动植物作为食物,并开始形成城市。游牧者通常与这种定居的文化共存,用动物产品(肉、皮、毛、奶酪和其他动物产品)从定居者手中换取他们无法生产的制成品。亨利·弗莱施初步认为,黎巴嫩新石器时代牧羊产业或许可追溯到后旧石器时代,且可能已存在于贝卡谷地的首批牧羊文化之一[11][12]。安德鲁·谢拉特(Andrew Sherratt)证明“早期的农业人口主要将牲畜用于肉食,并且随着农业逐渐适应新条件,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区,人们探索了其他用途。”[13]。
亚欧大陆最早的游牧社会形成于公元前8500到前6500年的黎凡特[14],由于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西奈半岛的前陶器时代B农耕文化被一个游牧的、制陶的文化所取代[15]。
可能与原始闪米特人群有关的环阿拉伯游牧文化群形成后[16],游牧传播至欧亚大草原,催生了颜那亚文化以及后来内亚的诸多游牧社会[15]。
在南部非洲一些地区,欧洲殖民者的后代曾形成了一个游牧民族特雷克布尔人[17]。
游牧民族
现代游牧民族例子
- 非洲
- 欧洲
中國歷史上的遊牧民族
在中國歷史上,進入農業社會以後,漢族地區的漢族人以農耕為生,將漠北草原的遊牧民族及西域的族群统稱為胡人。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遊牧民族有:
- 蒙古
- 匈奴
- 月氏
- 鮮卑
- 烏桓
- 羯(不确定)
- 氐(部分)
- 羌(部分)
- 戎
- 柔然
- 突厥
- 党项(弥药)(东迁银夏五州后部分转农耕)
- 回紇(回鶻)(西迁后部分转农耕)
- 庫莫奚
- 契丹 (半農半牧)
- 烏孫
- 塞種
- 康居
容易被误认为属于游牧民族的民族
- 女真(渔猎民族)
- 满洲(渔猎民族)
- 维吾尔(农耕民族)
- 乌兹别克(农耕民族)
- 普什图(农耕民族):《清史稿·属国传》记载阿富汗“人皆土著,业农,无游牧。”
- 法兰克(农耕民族):《萨利克法典》有“擅自翻耕他人土地的罚款15金币,翻耕后又私自播种的罚款45金币”“如果有猪或其它牲畜跑到别人谷田中,牲畜的主人罚款15金币”等保护农田耕地之规定。
- 韃靼族(农耕民族)
- 塔吉克族(农耕民族)
- 達斡爾族(农耕民族兼事渔猎)
- 土庫曼人(主要在沙漠綠州中農耕)
中國草原、農業民族比較
項目 | 游牧民族 | 農業民族 |
---|---|---|
主要生活區 | 戈壁以北 | 戈壁以南 |
經濟生活 | 以游牧為主 | 以農耕為主 |
政府組織 | 國家權力較分散,統治者通常為軍事和部落首領 | 國家權力較集中 |
其他非定居民族
有一些族群通过提供某种手艺或进行贸易在各地流动。他们往往会多种语言,只进行内部通婚。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有罗姆人(又称吉普赛人)、多姆人、现代月氏人、尤魯克人等。
海上遊居者
在東南亞地區有一些民族在海上進行遊居,包括巴瑶族、莫肯人、羅越人、蜑家等。多數從事漁業,也有些從事貿易。這種生活方式有時因頻繁進出國界,加上國籍和戶籍問題,而受到國家政府的干預。
現代社會衍生
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數字遊民、移工、民工等,有時也被視為一種游居者(英語:nomad),但不一定同屬於一個特定民族。
參考资料
- ^ Columbia Electronic Encyclopedia.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 ^ Annamoradnejad, Rahimberdi; Lotfi, Sedigheh. Demographic changes of nomadic communities in Iran (1956–2008). 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2010, 6 (3): 335–45. doi:10.1080/17441730.2010.512764.
- ^ Nomads: At the Crossroads – The Facts. New Internationalist. April 5, 1995, (266)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 ^ 5.0 5.1 Subsistence. explorable.com.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 ^ 6.0 6.1 Gavin, Michael C.; Kavanagh, Patrick H.; Haynie, Hannah J.; Bowern, Claire; Ember, Carol R.; Gray, Russell D.; Jordan, Fiona M.; Kirby, Kathryn R.; Kushnick, Geoff; Low, Bobbi S.; Vilela, Bruno. The global geography of human subsistence.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18-09, 5 (9) [2024-02-07]. ISSN 2054-5703. PMC 6170550 . PMID 30839689. doi:10.1098/rsos.1718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英语).
- ^ Homewood, Katherine; Rodgers, W.A., Pastoralism, conservation and the overgrazing controversy, Conservation in Af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01-21: 111–128 [2020-05-27], ISBN 978-0-521-34199-8
- ^ Your pictures: Ed Vallance. BBC News – In Pictures. 2008-09-23 [29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Yee, Danny. The Development of Nomadism in Ancient Northeast Africa Karim Sadr [Book Review]. 19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Nomads of the Middle East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4-28., David Zeidan, OM-IRC, 1995
- ^ L. Copeland; P. Wescombe. Inventory of Stone-Age Sites in Lebanon: North, South and East-Central Lebanon, p. 49. Impr. Catholique. 1966 [29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Fleisch, Henri., Notes de Préhistoire Libanaise : 1) Ard es Saoude. 2) La Bekaa Nord. 3) Un polissoir en plein air. BSPF, vol. 63, 1966.
- ^ Sherratt, Andrew (1983), "The secondary exploitation of animals in the Old World" in (World Archaeology Volume 15, Issue 1, 1983 Special Issue: Transhumance and pastoralism)
- ^ Ning, Shi; Dupont, Lydie M. Vegetation and climatic history of southwest Africa: A marine palynological record of the last 300,000 years.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rchaeobotany. June 1997, 6 (2): 117–131. ISSN 0939-6314. doi:10.1007/bf01261959.
- ^ 15.0 15.1 Patterns of Subsistence: Pastoralism.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3).
- ^ Zarins, Juris (1992) "Pastoral Nomadism in Arabia: Ethnoarchaeology and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in O. Bar-Yosef and A. Khazanov, eds. "Pastoralism in the Levant"
- ^ Fouché, Leo. V: Foundation of the Cape Colony, 1652–1708. Walker, Eric Anderson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III: South Africa, Rhodesia and the Protectorates. Cambridge: CUP Archive. 1936: 1361963 [2016-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van der Stel recognised the roving tendency among the colonists and tried to arrest it. A proclamation of 1692 illustrated his fears: it stated that colonists were making a living by grazing cattle and bartering in the interior [...]. This seems clear proof that the trekboer, as a distinct type, was coming into existence during the time of van der Stel. [...]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these hardy and self-reliant nomads pushed the frontiers of civilisation further into the wilderness.
參考书目
- Denis Sinor著,羅新等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06)。
外部連結
- 趙鼎新:〈游牧民族與中原帝國競爭的中國歷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