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殷绍嘉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殷紹嘉侯

殷绍嘉公,前身是殷绍嘉侯,后又改为宋公章昭侯宋侯,是汉成帝绥和元年(前7年)二月封给孔子长房长孙[1]祭祀商汤的世袭爵位,属于二王三恪,历经西汉新朝东汉,直至西晋

来源

汉武帝时,首次封周王室后裔姬嘉周子南君。至汉元帝时,尊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爵位次于诸侯王。汉元帝同时让各位大夫、博士寻找殷人的后裔,可是殷人的后裔此时已分化为十几个姓,往往郡国找到的那些大家族,所推求的子孙连自己的世系昭穆都不知道。此时,匡衡上书皇帝说:“王者保存二王后,是用来尊重先王而通三统的。那些犯了诛灭之罪的封君断绝爵位,就改封其他的亲属作为始封君,上承他们作为王者的始祖。《春秋》大义,不能守住自己国家的诸侯就断绝爵位。如今宋国已经不能守住自己的正朔失去了封国,就应该改立殷商的后裔为始封君来上承商汤正朔,不该继承宋国已经中断的诸侯之位,应表明是找到殷人的后裔。现在推求往日宋国的嫡系后裔,因为年代久远不能找到,即便找到了嫡系后裔,他们先人的爵位早已断绝,不应当立。《礼记》中孔子说:‘我孔丘,是殷人。’前辈老师都是这样传授的,所以应当以孔子后裔作为祭祀商汤的后嗣。”汉元帝认为匡衡的话不合经义,此事便停止了。[2]

汉成帝时,因为皇帝很久都没有子嗣,梅福重新提出应该建立三统,封孔子后裔作为祭祀商汤的后嗣,他上书皇帝说:“我听说,保存别人所以能保存自己,阻塞别人所以就会阻塞自己。善恶报应,往往如此。从前秦灭了东周西周,扫平六国,不提拔隐士,又断绝三代正朔,灭弃天道,因此秦始皇自身陷入危难,儿子秦二世被杀,孙子也不能继位,这就是所谓阻塞别人所以就会阻塞自己。所以周武王击败殷商,还没下战车就分封五帝的后代,把殷的后裔封于宋国,在杞国延续夏的祭祀,明确表明三统,表示不独自占有天下。所以姬姓国家占据天下的一半,迁移祖庙的姬姓君主非常多,这就是所谓保存别人所以能保存自己。现在成汤没有受到祭祀,殷人失去后嗣,陛下恐怕是这个原因而一直没有子嗣吧。《春秋经》说:‘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穀梁传》解释说:‘此处不称大夫的名,是因为该人是孔子的祖宗辈,不称名是因为孔子尊重他。’这就是说孔子是从前殷人的后裔,虽不是正统后裔,封他的子孙为殷人的后裔,按礼仪也是适合的。为什么呢?诸侯可以夺取宗统,人格高尚的庶子也可以夺取嫡子的位置。《公羊传》说‘贤人的子孙应当有封土’,何况是圣人,又是殷人后裔的孔子呢!从前周成王以诸侯的礼仪葬周公,皇天动怒,雷电风雨成灾。现在孔子的庙宇只存在于阙里,孔氏子孙难免平民的身份,圣人的身份只享受平民的祭祀,这不是皇天的意思。如今陛下果真能根据孔子的素功分封他的子孙,那么国家一定会得到福佑,陛下的名字将与天长存。为什么?追念圣人的素功分封他的子孙,还没有规范,后世必定遵循陛下制定的制度。为了不灭的名声,可以不努力吗?”[3][4]梅福远离皇帝,地位低微,又曾经讥讽王凤,所以他的见解最终也没被采纳。[5][6]

绥和元年(前8年),朝廷册立二王後,在古代典籍中寻找证据,以《左传》、《穀梁传》、《世本》、《礼记》作为证明,于是汉成帝下诏封孔子的后裔孔吉为殷绍嘉侯[註 1],不久,又晋封为殷绍嘉公。[7][8][9]

封地和封户

殷绍嘉公的封地位于汝南郡新郪县[10],封地方圆百里,食邑一千六百七十户,建平二年(前5年),增封九百三十二户[11]。西晋时期,宋侯封地位于汝阴郡宋县[12],食邑二千六百口。[13]

承袭和沿革

姓名 世系 爵位 朝代 地位 在位时间 史书记载
孔吉[註 2] 孔子十四代孙,孔鲋六代孙 殷绍嘉侯 西汉 二王后 绥和元年(前8年)二月甲子-?
殷绍嘉公 绥和元年二月-绥和元年三月(前8年二月-前8年三月)
孔何齐[註 3] 孔子十五代孙,孔吉之子 殷绍嘉侯 绥和元年二月甲子-绥和元年八月
(前8年二月甲子-前8年八月)[註 4]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14]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15]
《汉书·成帝纪》[16]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17]
《汉书·平帝纪》[18]
《资治通鉴·卷三十二·汉纪二十四》[19]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20]
殷绍嘉公 绥和元年八月-元始二年(前8年八月-2年)
宋公 2年[註 5]-?
孔弘 孔子十六代孙,孔何齐之子[註 6] 宋公 ?-始建国元年
(?-9年)
《汉书·王莽传中》[21]
章昭侯 新朝 始建国元年-?
(9年-?)
孔安 孔子十七代孙,孔弘之子[註 7] 殷绍嘉公 东汉 建武五年二月壬申-建武十三年三月庚午
(29年3月30日-37年4月15日)
《后汉纪·卷五·光武皇帝纪》[22]
《后汉纪·卷七·光武皇帝纪》[23]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24]
《后汉书》太子李贤注[25]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26]
《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27]
宋公 建武十三年三月庚午-?(37年4月15日-?)
孔绍 世系代次不详 宋侯 西晋 泰始元年(265年)前后 《宋书·列传第二十·荀伯子传》[28]
《南史·列传第二十三·荀伯子传》[29]

孔绍之后承袭情况不明。

其他

建武三十二年(56年),汉光武帝封禅泰山,宋公跟随前往,并与卫公褒成侯等人在汶水上斋戒。[30]

西晋时期,宋侯的管辖范围内仅有二千六百口佃户,可是就因为县内有陂塘占地一万三千多顷,导致耕地不足,损伤了农业利益。宋侯相应遵上书请求废除陂塘,改变漕运航道,都督度支站在自己的立场反对,最后应遵的意见没被采纳。杜预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13]

参见

注释

  1. ^ 《汉书·成帝纪》记载所封殷绍嘉侯为孔吉,《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载所封殷绍嘉侯是孔何齐。张固也认为是《成帝纪》“封吉”下漏了“適子”二字。参 《西汉孔子世系与孔壁古文之真伪》 张固也 史学集刊 2008年 第02期
  2. ^ 《汉书·成帝纪》记载所封殷绍嘉侯为孔吉,《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载所封殷绍嘉侯是孔何齐。张固也认为是《成帝纪》“封吉”下漏了“適子”二字。参 《西汉孔子世系与孔壁古文之真伪》 张固也 史学集刊 2008年 第02期
  3. ^ 《汉书·成帝纪》记载所封殷绍嘉侯为孔吉,《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载所封殷绍嘉侯是孔何齐。张固也认为是《成帝纪》“封吉”下漏了“適子”二字。参 《西汉孔子世系与孔壁古文之真伪》 张固也 史学集刊 2008年 第02期
  4. ^ 《汉书·成帝纪》记载进爵是在当年三月,《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则记载在六个月后。
  5. ^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记载改封宋公在元始二年,《汉书·平帝纪》和《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八》记载改封宋公在元始四年。
  6. ^ 李新民认为孔弘封公的年代比孔安早二十年,当为孔何齐之子,孔安之父。参 东汉孔氏家学及《孔丛子》伪书公案 曲阜师范大学 2007年 李新民
  7. ^ 《孔子世家谱》记载孔安为孔何齐之子,孔子十六世孙。李新民认为孔弘封公的年代比孔安早二十年,当为孔何齐之子,孔安之父。参 东汉孔氏家学及《孔丛子》伪书公案 曲阜师范大学 2007年 李新民

参考资料

  1. ^ 《连丛子·叙书》:家之族胤一世相承,以至九世相魏居大梁,始有三子焉。长子之后承殷统为宋公,中子之后奉夫子祀为褒成侯。
  2. ^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初,武帝时,始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至元帝时,尊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位次诸侯王。使诸大夫博士求殷后,分散为十余姓,郡国往往得其大家,推求子孙,绝不能纪。时,匡衡议,以为“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统也。其犯诛绝之罪者绝,而更封他亲为始封君,上承其王者之始祖。《春秋》之义,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绝。今宋国已不守其统而失国矣,则宜更立殷后为始封君,而上承汤统,非当继宋之绝侯也,宜明得殷后而已。今之故宋,推求其嫡,久远不可得;虽得其嫡,嫡之先已绝,不当得立。《礼记》孔子曰:‘丘,殷人也。’先师所共传,宜以孔子世为汤后。”上以其语不经,遂见寝。
  3. ^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至成帝时,梅福复言宜封孔子后以奉汤祀。
  4. ^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成帝久亡继嗣,福以为宜建三统,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后,复上书曰: 臣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职也,位卑而言高者罪也。越职触罪,危言世患,虽伏质横分,臣之愿也。守职不言,没齿身全,死之日,尸未腐而名灭,虽有景公之位,伏历千驷,臣不贪也。故愿一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途,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亡益于时,有遗于世,此臣寝所以不安,食所以忘味也。愿陛下深省臣言。 臣闻存人所以自立也,壅人所以自塞也。善恶之报,各如其事。昔者秦灭二周,夷六国,隐士不显,逸民不举,绝三绝,灭天道,是以身危子杀,厥孙不嗣,所谓壅人以自塞者也。故武王克殷,未下车,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绍夏于杞,明著三统,示不独有也。是以姬姓半天下,迁庙之主,流出于户,所谓存人以自立者也。今成汤不祀,殷人亡后,陛下继嗣久微,殆为此也。《春秋经》曰:“宋杀其大夫。”《穀梁传》曰:“其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位,尊之也。”此言孔子故殷之后也,虽不正统,封其子孙以为殷后,礼亦宜之。何者?诸侯夺宗,圣庶夺適。传曰“贤者子孙宜有土”而况圣人,又殷之后哉!昔成王以诸侯礼葬周公,而皇天动威,雷风著灾。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今陛下诚能据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孙,则国家必获其福,又陛下之名与天亡极。何者?追圣人素功,封其子孙,未有法也,后圣必以为则。不灭之名,可不勉哉!
  5. ^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福孤远,又讥切王氏,故终不见纳。
  6. ^ 《前汉纪·孝成皇帝纪二》:九江人梅福。以布衣因县道上书言变事。曰。故京兆尹王章。质性忠直。非有反逆之辜。而戮及妻子。折直士之节。结谏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罪。然不能争。天下以言为戒。此最国家之大患也。群臣顺旨。莫有执正。何以明其然也。试取民所上书。陛下之所善者。试下之廷尉。必曰非所宜言。大不敬。以此卜之可见矣。方今君命圮绝。而主威夺。外戚之权。日以盛隆。汉兴以来。社稷三危。吕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亲亲之道。全之为右。当以贤师良傅。教以孝弟之道。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于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后福又上书曰。臣闻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者。越职也。位卑而言高。触罪也。越职触罪。危言世患。虽伏鑕横分。臣之愿也。守职不言。没齿全身。死之日。尸未腐而名灭。虽有齐景之位。伏枥千驷。臣不贪也。故愿一登文石之阶。陟丹霄之途。当户牖之法。坐展平生之愚。虑。虽无益于当时。有遗于后世。此臣寝所以不安。食所以忘味也。昔武王伐纣。未及下车而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绍夏于杞。明著三统。示不独有。春秋经曰。宋杀其大夫。谷梁传曰。其下称名氏。以其存祖位。尊之也。此言孔子故殷后也。虽非正统。封其子孙。以为殷。礼亦宜之。传曰。贤者子孙。宜有土地。而况圣人。又殷之后哉。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之德。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今陛下诚能据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孙。则国家必获其福。又陛下之名。与天无极。何则。追圣人之素功。封其子孙。未有法也。若能为之。后世必以为法。不灭之名。可不勉哉。福自以疏远。又讥切王氏。前后数上书。辄不见纳。
  7. ^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绥和元年,立二王後,推迹古文,以《左氏》、《穀梁》、《世本》、《礼记》相明,遂下诏封孔子世为殷绍嘉公。
  8. ^ 《汉书·成帝纪》:又曰:“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後,所以通三统也。昔成汤受命,列为三代,而祭祀废绝。考求其后,奠正孔吉。其封吉为殷绍嘉侯。”三月,进爵为公,及周承休侯皆为公,地各百里。
  9. ^ 《前汉纪·孝成皇帝纪》:诏求殷后。封孔吉为殷绍嘉侯。三月进爵为公。及周承休侯。皆为公。各食邑百里。
  10. ^ 《水经注·卷二十二·颍水注》:县即所谓郪丘者也,秦伐魏取郪丘,谓是邑矣。汉成帝绥和元年,诏封殷后于沛,以存三统。平帝元始四年,改曰宋公。章帝建初四年,徙邑于此,故号新郪,为宋公国也,王莽之新延矣。
  11. ^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以殷後孔子世吉適子侯,千六百七十戶,後六月進爵為公,地方百里,建平二年益戶九百三十二。
  12. ^ 《晋书·志第四·地理上》
  13. ^ 13.0 13.1 《晋书·志第十六·食货志》:臣中者又见宋侯相应遵上便宜,求坏泗陂,徒运道。时下都督度支共处当,各据所见,不从遵言。臣案遵上事,运道东诣寿春,有旧渠,可不由泗陂。泗陂在遵地界坏地凡万三千馀顷,伤败成业。遵县领应佃二千六百口,可谓至少,而犹患地狭,不足肆力,此皆水之为害也。
  14. ^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绥和元年,立二王后,推迹古文,以《左氏》、《穀梁》、《世本》、《礼记》相明,遂下诏封孔子世为殷绍嘉公。
  15. ^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殷绍嘉侯孔何齐,以殷后孔子世吉适子侯,千六百七十户,后六月进爵为公,地方百里,建平二年益户九百三十二。
  16. ^ 《汉书·成帝纪》:又曰:“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后,所以通三统也。昔成汤受命,列为三代,而祭祀废绝。考求其后,奠正孔吉。其封吉为殷绍嘉侯。”三月,进爵为公,及周承休侯皆为公,地各百里。
  17. ^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绥和元年二月甲子封,八年,元始二年,更为宋公。
  18. ^ 《汉书·平帝纪》:改殷绍嘉公曰宋公,周承休公曰郑公。
  19. ^ 《资治通鉴·卷三十二·汉纪二十四》:初,诏求殷后,分散为十余姓,推求其嫡,不能得。匡衡、梅福皆以为宜封孔子世为汤后,上从之,封孔吉为殷绍嘉侯。三月,与周承休侯皆进爵为公,地各百里。
  20. ^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改殷绍嘉公曰宋公,周承休公曰郑公。
  21. ^ 《汉书·王莽传中》: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移,更封为章昭侯,位为恪。
  22. ^ 《后汉纪·卷五·光武皇帝纪》:封孔子后孔安为殷绍嘉公。
  23. ^ 《后汉纪·卷七·光武皇帝纪》:五月,殷绍嘉公为宋公,周承休公为卫公。
  24. ^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壬申,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
  25. ^ 《后汉书》太子李贤注:成帝封孔吉为殷绍嘉公,安即吉之裔也。
  26. ^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庚午,以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周承休公姬常为卫公。
  27. ^ 《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卫公、宋公。本注曰:建武二年,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五年,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十三年,改常为卫公,安为宋公,以为汉宾,在三公上。
  28. ^ 《宋书·列传第二十·荀伯子传》:晋泰始元年,诏赐山阳公刘康子弟一人爵关内侯,卫公姬署、宋侯孔绍子一人驸马都尉。
  29. ^ 《南史·列传第二十三·荀伯子传》:晋泰始元年,诏赐山阳公刘康子弟一人爵关内侯,卫公姬署、宋侯孔绍子弟一人驸马都尉。
  30. ^ 应劭《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车驾正月二十八日发洛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鲁遣宗室诸刘及孔氏、瑕邱丁氏上寿受赐,皆诣孔氏宅,赐酒肉。十一日发,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贲郎将先上山,三案行。还,益治道徒千人。十五日,始斋。国家居太守府舍,诸王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诸卿、校尉、将军、大夫、黄门郎、百官及宋公、卫公、褒成侯、东方诸侯、雒中小侯斋城外汶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