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吻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正吻
標準的清朝官式建築中的蚩吻,是中國目前使用最多的吻兽,兩面平民化、幾何化,被一把劍釘死在屋頂上

吻兽,又称為大吻吞脊兽,是中国及東亞古代建筑的一种標誌性裝飾物,通常出現在屋頂的兩端,在外形上非常顯眼。

历史

吻兽最早的可追溯到周朝,在《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建筑中就有吻兽,最早的正吻图案见之于汉代明器上。中国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吻兽是西汉年间所造,1960年出土于湖北沙市郊区,其瓦内壁上刻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字样,距今已经2100多年。

吻兽起初并非龙型,仅是由瓦当头堆砌而成的简单翘突,后逐渐形成动物形状,有凤凰朱雀孔雀形以及鱼龙形。根据《唐会要》、宋朝《营造法式》记载,汉朝的柏梁殿上有“鱼虬尾似鸱”的东西,有“避火”之用。晋代以后的文献中出现了“鸱尾”一词(传说是一种海中能灭火的神物),其外形类似于鱼尾,尾端朝上,曲向正脊的方向。

唐朝中叶和末期,“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下部是张口衔脊的兽头,上部则仍与鸱尾相似。到了宋朝以后,此种图案逐渐增多。金国出现龙形吻,龙头吞脊,龙尾向内卷曲,称“龙吻”。元朝时,尾部逐渐改为向外卷曲,背部出现剑柄。据《营造法式》记载,正脊两头还垂有五尺长的铁索,即“吻索”。

明朝以后,蚩吻開始成為建築中的主流,又以龙型蚩吻為多,這種明顯帶有龍的造型的彫塑可以叫作“大吻”,尾部完全向后卷起,身上有小龙。清朝時蚩吻已非常普遍,龙头怒目张口衔住正脊,背上插着一把宝剑,但形状逐渐幾何化、簡單化、扁平化,失去原本的立體造型;清朝中叶之后,正吻和小龙显得没有生气。明清年间,中国南方有些地方称大吻为鳞尾,和北方不同,其尾部透空,卷曲而不并拢,边缘还有很多花纹。

中国最大的蚩吻在故宫太和殿上,高3.4,宽2.68米,厚0.32米,由13块中空琉璃瓦组成,俗称“十三拼”,重达4.3。但此吻列書「二樣瓦」,第一樣編而不存[1]

中國南方的吻獸也保持了魚龍的造型,叫作鰲魚。在粵中,鰲魚一般安置在正脊之上表面,安在正脊兩端的吞脊鰲魚相對少見。

鴟尾於唐代傳入朝鮮半島的百濟日本奈良時代從百濟學習到鴟尾的做法,後來演變成了日本獨有的“”。

分類

鴟尾、鴟吻和蚩吻

吻兽根據造型主要有鴟吻蚩吻和兩大類,原型皆為鴟尾,鴟尾呈現的是下部沒有連接裝飾的鳥翼造型,在唐朝時保持鳥翼造型的鴟吻首先出現;在宋朝時基本捨去簡單的鴟尾構造,裝飾瓦片和屋頂脊梁的結合部趨於複雜化,由此產生“吻”的概念,鴟尾遂進化為鴟吻;明朝以後,因為鴟吻被賦予了“龍生九子”的含義,因此鳥翼造型逐漸變為魚尾造型,此後魚尾型的螭吻就成為中國建築屋頂的主流。

鴟尾、鴟吻、蚩吻這三樣裝飾在不同時期均流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蒙古,這些東亞國家按照自己的民族特色對其進行了改造,形成了和中國不一樣的審美風格。

正吻和合角吻

正吻通常为龙型,兽头朝内张口衔脊,背部有钉子和屋脊相连。正吻位于正脊两端和垂脊的交汇点,正是防水的最薄弱环节,因此其作用是加固正脊,防止渗漏。正吻高度一般为檐柱柱高的十分之一,有八种尺寸规格,即二至九样,规格较大的正吻由数件吻件组合而成。正吻主要用于高等级殿堂,如宫殿、坛庙等。等级较低的房屋正脊两端则用望兽,并不向内衔脊,而是向外张望,常用于城墙上的城楼铺房

吻兽还包括合角吻,位于围脊四角,由两个正吻组成,直角相接、单面向外。合角吻安装在盝顶平台、重檐顶(如重檐庑殿、重檐歇山)第二檐以及墙脊的转角处,由两个吻兽组成,呈90度。阳角的为阳合角吻,阴角的为阴合角吻。有时两吻使用一个剑柄,有时则用两个剑柄拼成90度。合角吻的作用在于保护角柱外皮,并起装饰作用。

吻獸和望獸

比吻獸低一個等級的是“望兽”,正吻對應正望獸、合角吻對應合角兽;如果建筑使用的是卷棚顶,由于没有正脊,就不需要使用任何吻獸和望兽。

参考資料

  1. ^ 趙廣超著,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出版,《大紫禁城-王者的軸線》,2005年11月一版
  • 《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建筑结构》中国建筑书店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