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柏林工业大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柏林高等工业学校
柏林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工业大学校徽
校训Wir haben die Ideen für die Zukunft.(我们有对未来的想法。)
创办时间
  • 1770年/1799年/1879年(老大学)
  • 1946年(新大学)
学校类型理工大学
预算€ 567.8 million (2018)[1]
职工人數7810人、教授335人(2021年)
学生人數33631人(2020/21年冬季学期)
校址德国柏林州柏林市
隶属TIME理工大学九校联盟德国科学基金会SEFIPEGASUS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和研究学校协会
網站www.tu.berlin
位置
地图

柏林工业大学(德語: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TU Berlin),或译“柏林理工大学”、“柏林科技大学”,是柏林大学联盟的成员之一,也是柏林州唯一一所理工科大学。该校约有33000多名学生(2020/21年冬季学期)并设立100多个专业。创办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770年,是第一所采用“Technische Universität”(科技大学)命名的德国大学。今天的学校主楼建于1884年,由理查德·卢卡(Richard Lucae)设计,坐落于柏林夏洛特堡区,面向六月十七大街。根据普鲁士国王在1899年的“最高法令”,成为德语区第一个有权授予工学博士学位(Dr.-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大学。2019年起成为德国精英大学成员。

柏林工业大学近25%的学生来自于国外,使该校相比德国其他高校更具国际化色彩。校友和教授中有10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2019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揭晓的第三轮卓越大学计划评选中,同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以“柏林大学集团”的名义共同提出申请,首次获得了德国“精英大学”的称号。

历史

  • 柏林工业大学」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发起,由德国矿物学家Carl Abraham Gerhard德语Carl Abraham Gerhard(1738年2月26日-1821年3月9日)在1770年11月1日创立的「柏林采矿学院」。另一个源头是1799年3月13日皇家创建的「柏林建筑学院」。第三个来源初创于1821年的「皇家职业学院」。
  • 1879年,由三个学院合并成立「皇家柏林高等工业学院」(又称「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该校是德国始创最早的高等工业学院(Technischen Hochschule),在1899年获得颁发博士文凭的权利。
  • 「柏林工大」能有今日的地位,也该归功于先人的努力所立下的基础。早在皇家工学院年代,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在学院工作,且取得重要的成果,例如诺贝尔奖得主Ernst Ruska发明电子显微镜,有化学家Hermann Wilhelm Vogel的彩色底片、Alois Riedler德语Alois Riedler的无信电报,数字计算机之父康拉德·楚泽于1940年独立研制成可编程的计算机等,都替柏林工业大学奠定优良的科研传统。
  • 1878年至1884年学校按照Richard Lucae德语Richard LucaeFriedrich Hitzig德语Friedrich HitzigJulius Raschdorff德语Julius Raschdorff的设计建造主教学楼,主教学楼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共有5个内院,其中的3个内院、侧翼和后侧是后来在经受战争严重破坏后重建的。
  • 第三帝国时期曾设立了國防技術系,导致学校从1945年4月20日起被盟軍关闭了一段时间。当学校在1946年4月9日重新开始教学时,新开设了人文类的专业,使得学校升格为大学,即开始启用现在的名称「柏林高等工业学院(Technischen Hochschule Berlin)」。
  • 2009 年,欧洲理工学院在柏林工业大学的参与下选出了两个知识创新集团,每个集团每五年获得1 亿欧元的资助。自 2019 年以来,柏林工业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夏里特医学院合作,共同列入德国精英大学之一。

校园

柏林工业大学主楼

校区面积大约为600,000平方米,分布在柏林西部的许多地方。主校区坐落于夏洛滕堡区

组织结构

该校现有7个学院:

  • 人文学院

下设 哲学、科学理论、科技史系;文学系;历史系;社会学、政治历史教育系;教育系;语言和传播系;职业教育与劳动力系;女性研究中心和反犹太研究中心。

  • 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

下设化学系、数学系和物理系

  • 过程科学学院

下设生物工程系、能源系、食品科学系、过程工艺系、环境保护系和材料系

  • 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

下设能源与自动化系、高频与半导体系、通信系、微电子和计算机系、软件技术与计算机理论系和经济信息和定量分析系

  • 机械和交通学院

下设流体力学和声学系、心理学和劳动科学系、陆上和海洋交通系、航空航天系、精密机械和医药工程系、机械制造系、机械设备系

  • 建筑、环境、规划学院

下设建筑系、土木系、应用地理科学系、地球信息和大地测量系、景观设计系、生态学系、社会学系和城市与地区规划系

  •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下设技术和管理学系、企业经济系和国民经济和经济法系

校友

参见

参考资料

  1. ^ Federal state of Berlin. Leistungsbericht über das Jahr 2018 zur Umsetzung des Hochschulvertrags (PDF): 35. [2020-08-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27) (德语). 
  2. ^ 陳炳聖. 《萬物簡史》. 源樺. 2007. ISBN 986828421X. 
  3. ^ 傳記文學》- 「臺灣糖業補遺」,2013年12月號,第619期,出版社:傳記文學,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4. ^ 1969年8月5日奉令將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所屬地下水工程處歸併經濟部水利署簡介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12-17.
  5. ^ 《從失學少年到太空科學家:劉漢壽回憶錄》 ,作者:劉漢壽,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10年05月1日,ISBN 978-986-221-440-4
  6. ^ 作者簡介:劉漢壽[永久失效連結],國際傳記檔案精華叢書,美國士特波印製廠承印,2007年12月
  7. ^ 由於雲、彰、屏地區地下水開發計畫的成功,使這些地區的缺水現象大大減輕,農民慶幸和感激政府為他們解決水荒問題。目前地下水開發收效很大,可免除旱災的損失,農民們熱烈慶祝,並向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何得萱處長獻旗,表示感激政府開發地下水的德政。01-李行的作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0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導演:李行,1960年,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 台灣電影數位典藏中心
  8. ^ 6.3 何得萱(湖南寧鄉)PAGE 23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12-17.,《臺灣時人誌》,作者:龍文出版社編輯部整理編印,出版年:2009年,ISBN 978-986-6429-09-5
  9. ^ 署務簡介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12-17.,經濟部水利署全球資訊網
  10. ^ 南投高中校友簡介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