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博物館 (瑞典)
(重定向自東亞博物館)
59°19′37″N 18°04′55″E / 59.327°N 18.082°E
東方博物館 Östasiatiska museet | |
---|---|
成立 | 1926年 |
地址 | 瑞典斯德哥爾摩船島 |
類型 | 文化史博物館 |
馆藏规模 | 約十萬件 |
建立者 | 安特生 |
館長 | Ann Follin |
網站 | 東方博物館 |
地图 | |
東方博物館(瑞典語:Östasiatiska museet)是歐洲數一數二的東方歷史文化博物館,藏品主要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博物館成立於安特生1921年的中國史前文化重大考古發現,館藏仰韶文化重要發掘品,及發現過程的第一手資料。東方博物館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船島,鄰近當代博物館。
博物館致力於藏品信息的公開化,可於東方博物館官網搜索藏品信息。[1]
历史
東方博物館,又稱東亞博物館或遠東博物館。創立於1926年。首任主管是對中國考古學貢獻良多的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當時稱為「遠東古物博物館」。第二任主管是瑞典漢學家高本漢。1963年遷至船島現址。1999年,東亞博物館成為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群管理局的一部份。[2]
創始人安特生
東方博物館有一批世界罕見的石器時代藏品,出自中國黃河流域的史前文明。遺跡發現人是瑞典人約翰· 古納 ·安特生,在瑞典大家親切地稱他為“中國的古納”。在中國,他因參與並發展了該國的現代考古學、地質學、礦學而廣為人知,被尊称为“仰韶文化之父”。
1914年起,他開始為中國政府擔任礦業顧問,在北京附近從事地質考察工作,發現了幾個新的鐵礦。此時,安特生遇到了丁文江,中國地質考察的領軍人物之一。丁氏成為他的上司和朋友,容許他參與培養中國第一批地質學家的工作。 1921年,安特生於黃河流域仰韶村得到了重大發現,正是這個發現成就了“中國的古納”(Kina Gunnar)名揚萬里。
画廊
-
耆那教蒂尔丹嘉拉雕塑,红砂岩,印度,公元8世纪
-
象头神,印度朱罗王朝,公元12世纪
-
猴子给释迦牟尼佛蜂蜜,印度帕拉王朝,约公元1000年
-
阿彌陀佛,中国北魏,约公元520年
-
装甲,日本,19世纪
-
立佛,韩国统一新罗王朝,公元8世纪
-
斯文·赫定在1930年收集的,Efi Khalkha寺,蒙古千手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