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普利兹克建筑奖

这是特色列表,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普立茲克獎

普立茲克建築獎
授予对象在世建築師,其建築作品展現了其天賦、遠見與奉獻等特質的交融,並透過建築藝術,立下對人道與建築環境延續且意義重大的貢獻。
国家/地区 美国
主办单位凯悦基金会
奖励100,000美元
首次颁发1979年
應屆得主山本理顯[1](2024)
官方网站www.pritzkerprize.com/cn

普立茲克建築獎[註 1](英語: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全球最主要的建築獎項之一,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的美譽[2][3]。本獎於1979年由傑·普立茲克英语Jay Pritzker和妻子辛蒂設立,由普利兹克家族資助,每年一度由凯悦基金會頒發,用以表彰「在世建築師,其建築作品展現了其天賦、遠見與奉獻等特質的交融,並透過建築藝術,立下對人道與建築環境延續且意義重大的貢獻」[4]

普立茲克獎的授獎「無關國籍、種族、宗教或思想」[5];受獎者可獲得獎金十萬美元、獎狀,以及自1987年起增頒的銅質獎章一枚[6]。獎章背面的拉丁文銘刻——「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中文:坚固、适用、美观)—源自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7]。1987年前,受獎者可獲得限量亨利·摩爾雕像與獎金[6]

自2009年起,執行董事瑪莎·索恩英语Martha Thorne徵求往年得獎者、學者、評論家與其他「在建築領域具專業知識與興趣」人士的提名[5][8]。領有執照的建築師亦可在每年11月1日之前提出個人申請,其中於1988年獲獎的戈登·邦沙夫特便因此得獎[9]。評審委員會由五至九位「專家……公認在其建築、經濟、教育、出版與文化等個人領域具專業者」組成,負責商討、裁定並在隔年春季向公眾宣布獲獎人選[5]。現任評審委員會主席為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此前的主席分別是J·卡特·布朗英语J. Carter Brown(1979–2002)、第四代羅特希爾德男爵(2003–2004)、帕倫博勳爵英语Peter Palumbo, Baron Palumbo(2005–2015)、格倫·馬庫特(2016–2018)和史蒂芬·布雷耶(2019–2020)[10]

歷屆得主

首任得主菲力普·強生受表彰其「五十年來體現於無數博物館、劇院、圖書館、房屋、庭園及企業建築的創造力與熱情」[11]。2004年獲獎者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女性得主[12]西泽立卫是最年輕的得主,2010年獲獎時年僅四十四歲[13]。有四對建築師拍擋獲獎,他們分別是雅克·赫爾佐格與皮埃爾·德梅隆(2001)、西泽立卫與妹島和世伊冯娜·法雷尔谢莉·麦克纳马拉(2020)、安妮·拉卡頓與讓-菲利佩·瓦薩爾(2021)。2017年的拉斐爾·阿蘭達卡梅·皮格姆拉蒙·維拉塔是目前僅有的建築師三人組得獎者[14]。2015年得主德國建築師弗萊·奧托是目前唯一一位於公佈前逝世的得主,他在頒獎前一天逝世,終年89歲[15]。另外,1988年是普立茲克建築獎目前僅有的平分獎項之年,由戈登·邦沙夫特奧斯卡·尼邁耶分別獲得[16]

年份 得主 肖像 國籍 代表作(完成年分) 典禮地點 參考
1979 菲利普·约翰逊  美国 玻璃屋 (1949) 敦巴頓橡樹園 [17]
1980 路易斯·巴拉甘  墨西哥 衛星塔(1957) 敦巴頓橡樹園 [3]
1981 詹姆斯·斯特林  英国 西利歷史圖書館英语Seeley Historical Library (1968) 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 [18]
1982 凱文·洛奇  美国 哥伦布骑士会大厦(1969) 芝加哥藝術學院 [2][A]
1983 貝聿銘  美国 美國國家藝廊東樓 (1978)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9][B]
1984 理查德·迈耶  美国 高等藝術博物館 (1983) 美國國家藝廊 [2]
1985 汉斯·霍莱因  奥地利 阿布泰貝格博物館英语Abteiberg Museum(1982) 亨廷頓圖書館 [2]
1986 哥特佛伊德·波姆  西德 伊格萊西亞青年中心圖書館(1968) 戈德史密斯大禮堂英语Worshipful Company of Goldsmiths [2]
1987 丹下健三  日本 东京圣玛丽亚大教堂 (1987) 金貝爾美術館英语Kimbell Art Museum [20]
1988 戈登·邦沙夫特  美国 拜內克珍本及手稿圖書館 (1963) 芝加哥藝術學院 [2]
奥斯卡·尼迈耶  巴西 巴西利亞大教堂 (1958) 芝加哥藝術學院 [2]
1989 法蘭克·蓋瑞  加拿大
 美国
华特·迪士尼音乐厅 (1980) 東大寺 [19][C]
1990 阿尔多·罗西  義大利 邦納方騰博物館(1990) 格拉西宮 [21]
1991 罗伯特·文丘里  美国 英国国家美术馆塞恩斯伯里侧翼 (1991) 伊圖爾維德宮 [22]
1992 阿尔瓦罗·西扎  葡萄牙 1998年世界博覽會葡萄牙館英语Pavilion of Portugal in Expo'98(1998) 哈羅德·華盛頓圖書館 [23]
1993 槙文彥  日本 東京體育館 (1991) 布拉格城堡 [20]
1994 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  法國 法國駐德國大使館(2003) 哥倫布「The Commons」商業中心 [24]
1995 安藤忠雄  日本 茨木春日丘教會 (1989) 凡爾賽宮 [25]
1996 拉斐尔·莫内欧  西班牙 庫薩爾會議中心和禮堂英语Kursaal Palace(1999) 蓋蒂中心 [19]
1997 斯维勒·费恩  挪威 挪威冰川博物館 (1991)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26]
1998 倫佐·皮亞諾  義大利 關西國際機場 (1994) 白宮 [27]
1999 諾曼·福斯特  英国 千禧橋 (2000) 柏林舊博物館 [19]
2000 雷姆·庫哈斯  荷蘭 波多音樂廳 (2003) 耶路撒冷考古公園 [28]
2001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  瑞士 泰特現代藝術館 (2000) 蒙蒂塞洛 [29]
2002 格伦·马库特  澳大利亞 貝羅拉沃特斯餐廳英语Berowra Waters Inn(1983) 卡比托利歐廣場 [30]
2003 約恩·烏松  丹麦 雪梨歌劇院 (1973) 皇家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 [31]
2004 扎哈·哈迪德  伊拉克
 英国
萨拉戈萨桥 (2008)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19][D]
2005 湯姆·梅恩  美国 舊金山聯邦大厦(2007) 傑·普利茲克露天音樂廳 [32]
2006 保罗·门德斯·达·罗查  巴西 塞拉多拉达体育场 (1975) 多爾瑪巴赫切宮 [33]
2007 理察·羅傑斯  英国 劳埃德大厦 (1986) 白廳國宴廳 [34][E]
2008 讓·努維爾  法國 阿格巴塔 (2005) 美国国会图书馆 [19]
2009 彼得·卒姆托  瑞士 瓦尔斯温泉浴场 (1996)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議會廳西班牙语Palacio de la Legislatura de la Ciudad de Buenos Aires [19]
2010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SANAA

 日本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2003) 埃利斯岛 [19]
2011 愛德華朵·索托·德·莫拉
 葡萄牙 布拉加市政球場 (2004) 安德鲁·梅隆礼堂 [35]
2012 王澍
 中國 宁波博物馆 (2008) 北京人民大会堂 [36][37]
2013 伊東豊雄  日本 仙台媒體中心 (2001) 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 [38]
2014 坂茂  日本 鷹取Paper Dome紙教堂 (1995)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39]
2015 弗萊·奧托
(追授)
 德国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 (1972) 邁阿密新世界中心英语New World Center [15]
2016 亞歷杭德罗·阿拉维纳  智利 智利天主教大学「連體鐘樓」(2005) 联合国总部大楼 [40]
2017 拉斐尔·阿兰达卡梅·皮格姆
拉蒙·维拉塔RCR建筑


 西班牙 巴塞罗那圣安东尼图书馆(2008) 迎宾馆赤坂离宫 [41]
2018 巴克里希纳·多西  印度 印度管理研究所邦加羅爾分校
(1977–1992,分階段)
多倫多阿迦汗博物館英语Aga Khan Museum [42]
2019 矶崎新  日本 水戶藝術館(1990) 凡爾賽宮 [43]
2020 伊冯娜·法雷尔谢莉·麦克纳马拉
 爱尔兰 博科尼大学格拉夫顿楼(2007) 線上[G] [44]
2021 安妮·拉卡頓讓-菲利佩·瓦薩爾  法國 南特國立高等建築學院法语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Nantes(2009) [45]
2022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  布吉納法索
 德国
馬里莫普提地球建築中心(2010)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馬歇爾樓 [46][H]
2023 戴维·奇普菲尔德  英国 柏林新博物馆(1997–2009) 古雅典阿哥拉 [47]
2024 山本理顯  日本 橫須賀美術館(2007) 芝加哥藝術學院 [1][I]

注釋

A. a 洛奇生於愛爾蘭[48]
B. b 貝聿銘生於中華民國[49]
C. c 蓋瑞生於加拿大[50]
D. d 哈帝生於伊拉克[51]
E. e 羅傑斯生於意大利[52]
F. g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在線上舉辦[53][54]
H. h 凱雷生於布基納法索[55]
I. i 山本理顯生於中華民國[56]

爭議

2013年,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英语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的一個學生組織「在設計之中的女性」的代表向普立茲克獎官方遞交請願書,要求表彰1991年得主羅伯特·文丘里的妻子兼拍擋丹尼絲·斯科特·布朗英语Denise Scott Brown,此外他們亦進一步推動建築界的性別歧視辯論。《紐約時報》的報導稱該請願書「再次點燃了醞釀已久的女性們是否仍然一貫否認她們的地位,與是否可以獲得建築界最負盛名的獎項,而該獎項又是否不該給2004年得主扎哈·哈迪德的問題」[57]。雖然該請願書獲得了一些普立茲獎得主的支持,但普立茲獎的頒獎委員會卻稱無法重審查過去的評判們的決定,不過他們表示肯定斯科特·布朗和2012年得主王澍的妻子陸文宇的工作,認為她們不比她們的丈夫遜色[58]。在官方回應後,斯科特·布朗透過CNN說:「作為一名女性,我覺得我被排除在建築界的精英之外」,除此之外,她也表示普立茲克獎只基於頒發給以合作為代價建出偉大建築的「單身男性天才」的謬論而頒發[59]

注释

  1. ^ 又译普立兹克建築獎普利茨克建筑奖普里茨克建筑奖

參考資料

整體
  • Past laureates.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official sit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1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9). 
特定
  1. ^ 1.0 1.1 Riken Yamamoto Receives the 2024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24-03-05 [2024-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8) (英语).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Goldberger, Paul. Architecture View; What Pritzker Winners Tell Us About the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1988-05-28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2). 
  3. ^ 3.0 3.1 Endicott, Katherine. The Mexican garden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6-10-14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9). 
  4. ^ The Purpose of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Pritzker Prize official sit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0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6月28日). 
  5. ^ 5.0 5.1 5.2 Nomination Process. Pritzker Prize official sit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0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6月28日). 
  6. ^ 6.0 6.1 History. Pritzker Prize official sit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0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月10日). 
  7. ^ Ceremony and Medal. Pritzker Prize official sit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0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6月28日). 
  8. ^ 2009 Jury Members. Pritzker Prize official sit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0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8). 
  9. ^ Cityscapes: How to win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and don't be shy about nominating yourself). chicagotribune.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3). 
  10. ^ Jury. The Hyatt Foundation.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11. ^ Philip Johnson - 1979 Laureate - Jury Citation. Pritzker Prize official sit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14-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12. ^ Hadid designs landmark building. BBC News. 2005-01-15 [200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2). 
  13. ^ Announcement: Kazuyo Sejima and Ryue Nishizawa. The Hyatt Foundation. [2015-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18日). 
  14. ^ Announcement: Rafael Aranda, Carme Pigem and Ramon Vilalta.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1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2). 
  15. ^ 15.0 15.1 Frei Otto, 2015 Laureat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2015-03-10 [2015-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1). 
  16. ^ Kamin, Blair.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goes to 3 people — a Spanish team that blends old and new. Chicago Tribune. 2017-03-01 [201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17. ^ People - In the News. Milwaukee Sentinel. Associated Press. 1979-05-23: 2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7). 
  18. ^ Reynolds, Nigel. Top prize for architect who is ignored by fellow British. Daily Telegraph. 2004-03-23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Pilkington, Ed. Swiss architect untouched by fad or fashion wins prized Pritzker award. The Guardian. 2009-04-14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6). 
  20. ^ 20.0 20.1 Muschamp, Herbert. Pritzker Prize for Japanese Architect. The New York Times. 1993-04-26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21. ^ Iovine, Julie. Aldo Rossi, Architect of Monumental Simplicity, Dies at 66. The New York Times. 1997-09-05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22. ^ Blau, Eleanor. Robert Venturi Is to Receiv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1991-04-08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3. ^ Alvaro Siza - 1992 Laureate. Pritzker Prize official site. The Hyatt Foundation. [2014-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8). 
  24. ^ Muschamp, Herbert. Architect of Austere Works Receives the Pritzker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1994-05-02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5. ^ Viladas, Pilar. Fashion's New Relig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01-08-19 [200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6. ^ Samaniego, Fernando. El noruego Sverre Fehn recibe el Pritzker de Arquitectura en el museo Guggenheim Bilbao. El País. 1997-06-01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9) (西班牙语). 
  27. ^ Muschamp, Herbert. Renzo Piano Wins Architecture's Top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4-20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8. ^ Koolhaas receives 'Nobel of architecture' in Jerusalem. CNN. 2000-05-29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1). 
  29. ^ Herzog & de Meuron Propose Castle in The Sky for Hamburg. Das Spiegel. 2005-06-14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0). 
  30. ^ Top honour for Australian architect. BBC News. 2002-04-16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7). 
  31. ^ Prize for Opera House designer. BBC News. 2003-04-07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7). 
  32. ^ Paris skyscraper to rival tower. BBC News. 2006-11-28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30). 
  33. ^ Forgey, Benjamin. Brazilian wins Pritzker Prize. Washington Post. 2006-04-09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34. ^ Glancey, Jonathan. Rogers takes the 'Nobel for architecture'. The Guardian. 2007-03-29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0). 
  35. ^ Taylor, Kate. Souto de Moura Wins 2011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3-28 [2011-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1). 
  36. ^ Basulto, David. 2012 Pritzker Prize: Wang Shu. Arch Daily. February 2012 [2012-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9). 
  37. ^ 李健亚. 中国建筑师首获普利兹克奖. 新京报. 2012-05-26 [2024-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1). 
  38. ^ Hawthorne, Christopher. Japanese architect Toyo Ito, 71, wins Pritzker Prize. Los Angeles Times. 2013-03-17 [201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39. ^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Goes to Shigeru Ban. 紐約時報. 2014-03-25 [201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40. ^ 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荣获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2015-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月17日). 
  41. ^ Rafael Aranda, Carme Pigemand Ramon Vilalta Receive the 2017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2) (英语). 
  42. ^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www.pritzkerprize.com. [2018-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7) (英语). 
  43. ^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www.pritzkerprize.com.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9). 
  44. ^ Ivonne Farrell and Shelley McNamara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www.pritzkerprize.com. [202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45. ^ Anne Lacaton and Jean-Philippe Vassal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www.pritzkerprize.com. [202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46. ^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www.pritzkerprize.com. [202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47. ^ Spocchia, Gino. David Chipperfield awarded 2023 Pritzker Prize. Architects' Journal. 2023-03-07 [202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4) (美国英语). 
  48. ^ Architecture Award to Kevin Roche. The New York Times. 1992-12-14 [200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49. ^ Barboza, David. I. M. Pei in China, Revisiting Roots. The New York Times. 2006-10-09 [200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50. ^ Frank O. Gehry. (American, born Canada 1929).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51. ^ Zaha Hadid. (British, born Iraq, 1950).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52. ^ Richard Rogers, Architect. The Yale Center for Dyslexia & Creativity. [2014-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53. ^ Kamin, Blair. Chicago’s coveted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goes to 2 women architects from Ireland. Chicago Tribune. March 3, 2020 [2020-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54. ^ Cutieru, Andreea.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Releases Ceremony Video Honouring the 2021 Laureates Anne Lacaton and Jean-Philippe Vassal. Arch Daily. 2021-09-14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5) (美国英语). 
  55. ^ Schaefer, Louisa. Pritzker Prize goes to Burkina Faso-German architect Francis Kere. Deutsche Welle. 2022-03-15 [2022-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英国英语). 
  56. ^ Riken Yamamoto. Barcelon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3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6). 
  57. ^ Partner Without the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58. ^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Committee Denies Honors for Denise Scott Brown. architectmagazine.com.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8). 
  59. ^ Catriona Davies. Denise Scott Brown: Architecture favors 'lone male genius' over women. CNN. 2013-05-29 [2015-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