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五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整编第75师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五军
國民革命軍軍旗
存在時期1937年-1949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部門正规军
種類軍隊
規模3个师
駐軍/總部舟山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五军是抗战时期组建的一支部队[1],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军第二十一镇第四十一协八十一标。

沿革

浙军时期

1910年,清政府在浙江组建新军第二十一镇,下辖第四十一协和第四十二协。第四十一协分为第八十一、第八十二两标,驻守杭州,分别由朱瑞周承菼统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周承菼的默许下,朱瑞率领所部在杭州发动起义,蒋中正参与此役并担任先锋队指挥官。杭州光复后,朱瑞率领浙军改编的浙江支队北上,成功攻克南京。1912年1月蒋尊簋任浙江都督,将浙军留浙部队改编为第二十五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为了削减南方势力,下令缩编军队,第二十五师因此缩编为浙江独立旅。1916年袁世凯称帝之后,吕公望驱逐都督朱瑞取而代之,7月将浙江独立旅恢复为第二十五师,9月将其改编为浙江陆军第二军。[2]

1917年北洋政府任命杨善德为浙江督军,杨善德于同年率部入浙。杨善德入浙后为了稳固势力大幅裁撤浙军,任命张载阳为第二师师长。杨善德的介入引起军队哗变,第二师步兵第三旅旅长叶焕华在宁波宣布独立,杨善德令浙军第一师平定。浙军第一师在护法战争中入闽作战出现叛变,1919年5月一师师长童保喧在厦门去世,杨善德任命张载阳继任第一师师长,其所部则交由潘国纲指挥,次月又要求第一师和第二师师长对调,将第一师从福建撤回。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后,孙传芳占领浙江并于1925年整编浙江军队,将自己嫡系的卢香亭部改称浙江第二师,原浙江第二师改称第三师,由周凤岐统帅。1926年第一次北伐中,周凤岐率领浙军第三师倒戈,接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2]

国民革命军时期

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后,先后参加三期北伐和四一二清党,1928年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师,1929年末编入蔣鼎文、陳誠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由此成为中央军部队。1931年剿共期间与第七十九師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1935年8月第八军番号取消,第6师暂时独立。

1937年8月24日淞沪会战时,以第6师在上海成立第七十五军。军长兼师长周嵒,隶属第三战区第19集团军。1937年11月8日经江苏宜兴向安徽广德、宣城转进,开赴武汉整补。1938年2月,在武汉组织军部。

1938年3月,拨入鄂军万耀煌部第13师,该军由汉口开赴徐州,隶属第五战区。军部率第6师,临时辖甘丽初第93师(第13师归第九十二军指挥)参加徐州会战后期作战(1938年5月3日至5月28日)。期间,商震部第139师(李兆瑛)一度隶属该军。

调湖北参加武汉会战,率第6、第13师隶属第九战区第2兵团在通山、岳阳、蒲圻(今赤壁)一带。周嵒被任命为罗卓英武汉卫戍区江南指挥区指挥。

1938年10月,预备第4师调入,该军辖第6师、第13师、预备第4师。

1939年,隶属第五战区长江上游江防军参加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至6月1日)。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攻击汉(口)宜(昌)路。1940年隶属第五战区参加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至7月4日)。5月23日奉命由唐白河西岸移驻老河口东南。1940年6月,担任宜昌、当阳间防务。隶属第六战区第26集团军策应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7日至10月12日)。1943年初,驻防宜昌、当阳、三斗坪。
1943年6月,第13师与第八十六军第16师对调。参加鄂西会战(1943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和常德会战(1943 年11月2日至1944年1月5日)。1944年冬,由宜昌开赴四川重庆,后开綦江,旋调赴湖北兴山。
1945年2月第16师留强去弱,编入预备第4师改称的第16师。1945年8月由兴山开赴应城黄陂受降。

1946年4月,驻应城,隶属武汉行营第六绥靖区。
1946年6月1日,改编为整编第75师。武汉行营命令周喦率整编第75师限6月底以前肃清平汉线以西江汉军区罗厚福部。整编第6旅堵剿向鄂西撤退的中原突围部队。7月中旬至8月中旬清剿大洪山。9月由湖北调抵达河南开封、兰封,隶属徐州绥靖公署第32集团军(该集团军9月下旬改称整编第27军)参加第一次鲁西南战役(1946年8月上旬至11月上旬)。1946年10月自兰封北上,10月初,自城武北攻巨野、嘉祥、郓城。10月21日占郓城。参加豫北冀南作战(1946年11月中旬至1947年1月中旬),11月中旬由河北东明以西渡过黄河到达豫北。11月下旬,由滑县、安阳分别向濮阳、濮县、大名进攻。1947年1月开赴汲县,由汲县经平汉路转河南商邱,隶属徐州绥靖公署参加第二次鲁西南战役(1946年12月26日至1947年2月25日)。2月2日至4日,第16旅由商邱开抵安徽亳县,被歼灭大部。2月下旬开赴运河以东参加津浦路作战。3月在兖州,隶属徐州司令部第2兵团参加沂蒙山区作战(1947年3月下旬至7月下旬)。4月由兖州经宁阳向北进攻。5月在泰安附近。6月,第16旅守备新泰,主力由新泰进攻沂蒙山区。6月底在蒙阴正东。7月11日,占沂水。
1947年9月,由鲁中战场增援鲁西南战役。9月12日,由莱芜开赴济宁,13日,经嘉祥向巨野前进,在鲁西南对战华东野战军(1947年8月16日至9月26日),进攻曹县。

1948年春驻菏泽。1948年3月调商邱,旋由砀山车运济南,归第二绥靖区指挥。3月20日至5月初参加救援昌乐、潍县。1948年5月调徐州。1948年6月进入鲁西南的定陶、金乡。1948年6月中旬该整编师抽调干部另成立第62旅在浙江绍兴整训;该师编入区寿年第7兵团参加豫东战役(1948年6月16日至7月6日)。6月23日奉命经曹县民权县越过陇海铁路南下追击华东野战军。1948年6月27日在睢县西北龙王店及其附近地区被包围。7月2日被歼灭,师长沈澄年、第6旅旅长李邦华、第16旅代理旅长卢济时被俘。


1948年7月,整编第75师在浙江金华重建,隶属衢州绥靖公署。第6、第16旅并编为第16旅。前在绍兴编训的第62旅归建,改番号为第6旅。

1949年3月调上海,独立第95师拨入,改辖第6、第16、第95师,隶属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淞沪防卫司令部,参加上海战役(1949年4月23日至5月25日),期间第16师一部、第95师大部被歼灭。

1949年5月26日,该军撤往浙江舟山。8月下旬,第16师番号撤销,该军改辖第6、第95师。[3]

1950年5月16日撤离舟山。5月20日抵达台湾
[4]。1954年,75軍變更番號為第9軍,下轄第41師(原第95師)、第46師(原第96師)、第92師(原第54軍第198師)[5]。第9軍於1976年1月1日變更番號為第6軍,於1976年8月16日再變更番號為第69軍[6]。1989年7月1日陸精六號計畫實施,69軍(台北軍)裁撤併入陸軍第6軍團[7]

历任军长(整编师师长)

  1. 周嵒(1937.8.31-1941.3免兼)
  2. 施北衡(1941.3.28—1942.10)
  3. 柳际明(1942.10.13——1946.8)
  4. 沈澄年(1946.8-1948.7.2被俘)
  5. 吴仲直(1948.7.14一)
  6. 朱致一(1949.9.5一)

參考文献

  1. ^ 刘凤瀚著,《国民革命军的发展及指挥系统之建立》——民国十四年七月至十七年七月,载《先总统蒋公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印,1986年10月,第745-752,801-809页
  2. ^ 2.0 2.1 三期连载 | 浙江陆军第六师军官佐名录(一). 黄宇先生提供史料.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2022-12-16 [202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1) –通过搜狐网. 
  3. ^ 张明金、刘立勤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2007年,北京,解放军出版社,第111页
  4. ^ 劉鳳瀚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2008年9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211頁
  5. ^ 猛沃營參一 陸軍撤台初期的整編. 
  6. ^ 猛沃營參一 烏龍一場的民國65年全軍番號大改編. 
  7. ^ 猛沃營參一 陸精案(六)--陸精六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