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拉封丹
(重定向自拉·封丹)
让·德·拉封丹(法語: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7月8日—1695年4月13日),法国诗人,以《拉封丹寓言》(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留名後世。
拉封丹生於法國中部埃纳省的蒂耶里堡(當時屬香檳),父親為政府官員。曾習法律、神學,但最後決心成為作家。1652年至1671年,繼承父業,在家鄉擔任水澤與森林的管理人。1664年出版《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內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奧斯托等人,雖然文筆高雅,但淫穢的場面不少,被時人評為有傷風化。《拉封丹寓言》的初版于1668年面世,大受好評,驅使他繼續撰寫下去,直至逝世(共十二卷)。
拉封丹一生缺錢,但多有貴人扶助,包括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富凯(Nicolas Fouquet),也與莫里哀、拉辛、布瓦洛等文壇鉅子友善。富凱失勢被捕後,拉封丹曾公開為他求情,惹來路易十四的不悅。拉封丹一生始終為皇室所冷落,但由於文名愈來愈高,在1683年進入法兰西学院。晚年皈依宗教,73歲時在巴黎辭世,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封丹寓言》裡頭的故事並非拉封丹自編,主要來自古希臘的伊索、古羅馬的寓言家費德魯斯(拉丁文:Phaedrus;法文:Phèdre),以及古印度的故事集《五卷書》。不過,拉封丹化陳舊為新鮮,將寓言這傳統體裁推至一個新高度。他的詩風靈活,詞彙豐富,格律多變,擅长以动物喻人,讽刺势利小人和达官贵人的嘴脸。
《寓言詩》名句
- 總要有人愛聽,拍馬屁者才活得成。(... Tout flatteur/ Vit aux dépens de celui qui l'écoute.) ─〈烏鴉與狐狸〉("Le corbeau et le renard"),卷一第二篇
- 寧吃苦不願死,世人莫非如此。(Plutôt souffrir que mourir, c'est la devise des hommes.)─〈死神與樵夫〉("La mort et le bûcheron"), 卷一第16篇
- 吾躬能屈,風吹不折。[1](Je plie et ne romps pas.)─〈橡樹與蘆葦〉("Le chêne et le roseau"),卷一第22篇
-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Rien n'est si dangereux qu'un ignorant ami ;Mieux vaudrait un sage enn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