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 | |
---|---|
HSI Hang Seng Index | |
国际证券识别码 | HK0000004322 |
股票代码 |
|
性质 | 股價指數 |
经营者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 |
成立日期 | 1964年7月31日[1] |
官网 | www |
本條目為香港經濟系列之一 |
|
其他香港系列
|
恒生指數(英語:Hang Seng Index,縮寫:HSI,簡稱:恒指)是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標,指數由82隻恒指成份股的市值計算出來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十二個月平均市值涵蓋率的63%。恒生指數成份股,即是香港的藍籌股。恒生指數由恒生指數有限公司負責計算及按季檢討,公佈成份股調整。1969年11月24日正式向外發報。
恒生指數是1964年由恒生銀行研究部負責人關士光所創製,關士光因此被譽為「恒指之父」。在關士光的自傳書《龍與皇冠:香港回憶錄》(The Dragon and the Crown: Hong Kong Memoirs)的前言中,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主席羅伯特·尼爾德將恒生指數譽為香港「資本主義的終極衡量標準」。恒生指數一直獲引用為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指數包括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公司。
發展史
香港在1947年至1949年間曾經設有伊利斯股票指數,至1949年9月6日因為該股票指數的編制人伊利斯逝世而停止發佈。
始創至1980年代中期
1964年,時任恒生銀行研究部負責人關士光受恒生銀行董事長何善衡所託,創製恒生指數[2]。恒生指數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基數為100點,並選出33間上市公司股票為成份股,按成份股股價每天更新指數,恆生指數最初僅供恒生銀行內部參閱,未有立即對外發表。當年香港只得歷史可追溯至1891年及主要由英國人打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俗稱香港會),上市公司的總數只有60多間,主要是外資大行及本地行業龍頭企業。1969年11月24日,原本只供恒生銀行內部參考的恆生指數正式公開發布,此時的點數是150點,不過實際上恆生指數自1964年創設至公開發表的五年間,香港股市已經歷了兩次股災,恆生指數在1968年前的點數更是長期處於基數100點以下的水平,至1968年港股大幅反彈及進入牛市,恆生指數在1969年11月比基數100點高出50%之時,關士光等人決定將恆生指數正式公開發布。
恆生指數於1964年7月31日被創建後至當年12月年結只升至101.45點,1965年1月29日升至103.53點後,便隨即因為香港有多家華資銀行對房地產過度放貸,引致流動資金困難而陷入倒閉危機,觸發存戶到銀行擠提,動搖到投資者的信心,恆指隨後大幅下挫。小型銀行明德銀號因資金鍊斷裂於1月30日破產,打擊了香港市民對華資銀行的信心,2月初廣東信託銀行也發生擠提,其後全線停業[3],市民擔心在華資銀行的儲蓄化爲烏有,存戶紛紛到華資銀行提走存款,擠提潮蔓延至多間華資銀行,就連創設恆生指數的恒生銀行也因為存戶擠提而陷入財困,需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注資及收購,華資銀行在1965年接連發生擠提甚至破產,引發市場恐慌,投資者拋售股票,恆指在1965年11月30日下跌至77.95點,跌幅達24.71%,這場六五股災是香港在二戰後的首次股災。之後,恆指雖有慢慢回升至80點的水平,但在1966至1967年年初,恆指都只是在這個區間窄幅上落,不但未能突破100點的創立基數,更因中國文化大革命引發香港政局動盪,恆生指數於1967年下探歷史最低位。
1967年的六七暴動於7月中旬惡化為炸彈恐襲浪潮[4],在香港的左派人士使用土製炸彈於社區發動無差別的炸彈襲擊[5],接連有無辜市民在炸彈襲擊中死傷,香港市民都人心惶惶,引發香港在二戰後的首波移民潮,投資者拋售香港資產引發六七股災[6],恆指在1967年8月31日下跌至58.61點收市,是恆指歷史上的最低點數[7]。香港經濟在六七暴動後迅速復甦,在1960年代晚期香港經濟起飛及人均收入增長帶動下,加上跨國金融機構及銀行紛紛在香港設立據點[8],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在1973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更首次提及要將香港發展為區域金融中心[9]。1960年代末期,由於恆指的點數及市值持續上升,吸引更多公司申請掛牌及市民參與股市,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先後於1969年12月至1972年1月間開業,連同既有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形成「四會」局面,因爲新成立的三家交易所都希望有最多的公司在自己的交易所掛牌上市,所以交易所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有部分公司會同時在兩三間交易所進行招股上市。由於申請上市的門檻大幅下降,上市公司的數量在數年間大幅增加,市民比過往容易以散戶形式入市參與證券買賣,股民大幅增加,同時醞釀港股的另一次危機。
香港股票市場在1970年代初極為火熱,1968至1971年連年上升,更於1972年一年間飆升147.04%,但制度及監管未能及時配合調整,醞釀暴跌危機[10]。恆指在1973年3月9日高見1,774.96點,但港股在同年年中發生七三股災,於1974年12月10日下跌至150.11點,跌幅達到91.54%,是恆指歷來最大的股災跌幅。香港經濟其後復甦,恆指在1975年回升104.55%,在1976至1980年間,除1977年外,恆指都有雙位數的升幅,在1979年更上升77.47%,在1981年7月17日升至1,810.20點的高位,但好景不常,香港隨後受到九七前途問題困擾,1982年單年下跌44.24%,至1983年才回升。1985年1月2日,恒生指數增加4隻分類指數,把33隻成份股以行業分為4類指數,包括「恒生金融分類指數」、「恒生公用事業分類指數」、「恒生地產分類指數」及「恒生工商業分類指數」。1986年4月2日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實施「四會合併」,組成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同年5月6日,香港期貨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數期貨合約。
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26日,恒指錄得歷來單日最大跌幅(以百分比計)33.33%,當日恒指收市報2241.69點,下跌1120.7點,是1987年10月期间由纽约华尔街黑色星期一引發的八七股災。1993年3月推出恒生指數期權合約,為投資者提供套戥方式,分散投資風險。
加入紅籌股
在恆指推出初期,成份股一向由本地業務為主的公司囊括,指數長久以來代表著本港的經濟興衰。不過,自從90年代起內地改革開放,市場多了紅色資本企業,其後市場關注更漸漸增加,於1992年8月4日,中信泰富(現稱中信股份(0267))成為了首隻晉身恆指成份股的紅籌股。由於市場愛將恆指成份股叫作藍籌股,這些具雙重身分的股票亦順理成章被稱為「紫籌股」,而隨著恒指公司修改國企指數及紅籌股指數對內地民企公司定義,近幾年更出現具多重身份的恒指成份股(即指同時屬於恒生指數、國企指數及紅籌股指數的成份股,然而這類成份股所佔的數目卻非常之少;截至2020年為止,只有6隻恒指成份股同時是上述指數之成份股)。
重大改革
隨著有不少大型中概股(例如美團點評、京東、網易等)在港以「同股不同權」及/或第二上市方式在港交易,恆指公司在2020年5月公布容許相關公司納入恆指指數系列(包括此指數),有關決定會於2020年的第三次季度檢討時實施;但基於該類股票的特殊性,相關成份股的所佔權重會較現有成份股為低,同時只計算可於交易所進行買賣的流通股分總額,以避免對其他潛在合資格納入恆指成份股的上市公司在季度檢討中遭到不公平對待。另外,為迎合香港股票市場的急速發展,恒指公司於2020年12月向業界就一系列提出的改革措施作出咨詢,並於2021年3月1日公佈結果;當中包括決定在2022年年底提高成份股數目至80隻(長遠目標則定為100隻)、劃一所有成份股的權重上限為8%、大幅縮短納入指數的上市年資限制至3個月、以香港為公司基地的成份股數目上限定為20至25隻並每兩年作出檢討。
恆指於1997年起的走勢
千禧年前
1997年6月20日,恒生指數首次衝破15,000點並以15,154.40點收市。1997年7月31日,恒生指數首次衝破16,000點並以16,365.70點收市。1997年10月29日,恆指收報10,765.3點,當日的升幅是18.82%(1705.41點),主要因對沖基金活動以及前一日暴跌後的反彈所致。之前一日,泰銖被狙擊,對沖基金拋售港股,恆指下跌1438.31點,當日最多曾跌1722.32點。
千禧年後
2000年1月3日,恒生指數首次衝破17,000點並以17,369.63點收市。
2000年3月27日,恒生指數首次突破18,000點。
2001年10月3日,恒生綜合指數設立,提供更具廣泛代表性的股市指標,綜合指數包括在香港股市市值頭200位的上市公司,共代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的97%市值。
除了在港註冊的紅籌股,其實90年代初亦開始有在內地註冊的H股在港掛牌,不過一直未有獲納入成為恆指成份股。其後中央讓更多重磅國企來港上市,直至2006年8月11日,恆指服務公司決定將中國建設銀行(港交所:093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上交所:60193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H股納入成為恆指成份股,成為史上首隻染藍H股,中國建設銀行成為首隻晉身恒生指數成份股的國企股。
2006年11月15日,恒生指數首次衝破19,000點並以19,093.00點收市。
2006年12月28日,恒生指數首次衝破20,000點並以20,001.91點收市。
2007年,受內地宣布推出「港股直通車」的消息帶動,恆指2007年10月18日突破30,000點,並於2007年10月30日升上31,958.41點的歷史新高(此記錄保持超過十年,直至被2018年1月29日的33,484.08點打破)。可是最終「港股直通車」未成事,港股亦隨之回落,其後更遇上金融海嘯。
次貸風暴
2008年1月22日,當日暴跌2,061.2點,收市報21,757.63點,跌幅達8.65%,創歷史最大單日收市跌幅。當時美國次按風暴無法受控,引發的全球股災,恆指盤中曾一度下跌2,109.23點。
2008年1月23日,當日恆指收市升2,332.54點,報24,090.17點,恆指盤中曾一度上升2,482.35點,主要原因是美國突然減息四分之三厘救市及前一日暴跌後的反彈。
2008年10月27日,市場憂慮全球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拖累恒指下午曾一度下跌1,942點,低見10,676點,收市報11,015點,跌1,602點或12.7%。與2007年10月30日歷史高位31,958點比較,恒指於一年間,累跌了20,943點或65.5%[11]。
後金融海嘯時代(2009年-2016年)
重點情況
自2003年年中開始,恒生指數逐漸由2003年4月25日低位8,331點反彈,進入長達四年半的牛市。於2003年6月17日重上10,000點後,更先後於2006年12月28日及2007年10月18日分別突破20,000點及30,000點,並於2007年10月30日升上新高31,958.41點。[來源請求]
但港股直通車2014年才落實、內地股市由高位大幅調整及美國次按風暴惡化等利淡因素拖累,恒生指數由高位反覆下跌,於2008年1月22日跌穿被視為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移動平均線,跌至 2008年3月14日的低位21,041.25點,及後雖曾一度反彈至26,000點水平,但隨著美國次按風暴新一波危機爆發,受投資銀行、美國國際集團陷入財政困難等消息拖累,恒生指數每況愈下,更於2008年10月27日報出最低位10,676.29點,為2004年5月以來的新低,其後雖反彈上15,000點水平,不過於2009年3月9日再度跌至11,344.58點,其後展開升浪,先後於5月份再度突破牛熊分界線,7月27日重上20,000點。惟擔心歐洲債務危機以及歐元下跌,令恒指在2010年5月17日再次失守20,000點大關,在19,000至20,000點水平上落。直至6月14日才重上20,000點收盤。其後股市一路揚起,2010年10月,恒生指數因資金推動,於10月11日升破23,000點,後於10月14日創上2008年以來的最高收市點23,852.17點。2010年11月第一星期,受大量利好消息,包括高盛調高恒指12個月目標至29,000點、內地PMI數據好過預期、以及美國的量化寬鬆數額大過預期的消息帶動,恒生指數1星期內由23,096.32點升至24,876.82點水平,為一年半以來升得最快的一個星期。這項紀錄已被2015年4月的上升1999.74點打破,由25,275.65升至27,272.39點。[來源請求]
總的來說,2010年代的香港,經歷金融海嘯後經濟持續暢旺,恒生指數從2010年的10,000多點節節上升,到2016年底的22,000多點。2017年升勢更加凌厲,從年初的約22,000點急升至年底約30,000點,更於2018年1月達到歷史新高33,484.08點。[來源請求]
2009年-2012年
2009年3月9日,匯豐控股開市後不斷沉底,收市前徘徊於37至38元水平。但於收市競價時段,匯控急跌至33元收市,單日暴跌逾24%,為歷來最大跌幅[12]。拖累恒指急跌576.94點或4.8%並以11,344.58點全日低位收市[13]。
2012年11月17日 ,恒生指數公司收市後公佈季度檢討,昆侖能源(013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成為成份股。增至50隻的上限。在2012年12月10日生效。
2014年
2014年8月15日,恒生指數公司收市後公佈季度檢討,成份股不變,每隻成份股的權重上限將在未來12個月通過五輪指數調整,由15%逐步降低至10%。並從下一次指數檢討開始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恒生指數的選股範圍[14]。
2014年11月7日,恒生指數公司收市後公佈季度檢討,領匯房產基金(現稱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08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成為成份股,中遠太平洋(119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則被剔出。恒指成份股數目維持在50隻不變。在2014年12月8日生效。
2015年
2015年2月13日,恒生指數公司收市後公佈季度檢討,因應長和系重組,長和(0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取代長江實業的成份股地位。和記黃埔(0013)將在完成合併後被剔除,直至下次定期指數檢討前不會作出成份股替代。恒指成份股數目維持在50隻不變。在2015年3月18日生效。
2015年4月8日,受外圍股市在假期前做好帶動,恒指單日暴升961.22點,收報26,236.86點,成交2,500.318 億元。當日內地資金大舉南下,港股通在開通後,首次出現「爆額」的情況,於下午2時09分,港股通每日105億元人民幣額度已用盡[15]。
2015年4月9日,受外圍股市在假期前做好帶動,恒指單日一度暴升1,685.81點,升至27,922.67點。惟之後受到內地A股突然急跌拖累,恒指升幅顯著收窄至約500點,低見26,732點,全日高低波幅超過1000點。[16]收市升707.53點,報26,944.39點。成交2,915.287億。當日有中國資金前進相對便宜的港股套利,港股通每日105億元人民幣額度於下午1時46分用盡[17][18]。
2015年4月27日,受匯豐控股遷冊總部消息及內地股市做好帶動下,恒指最多曾飆527點至28,588點,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收市升372點,報28,433點,港股總成交1,928億元[19]。
2016年
2016年1月4日及2016年1月7日,內地股市急挫7%,兩度觸及熔斷機制,恆指2日分別下跌587.28點及647.47點。1月11日再受內地股市急挫5%影響,恆指自2013年6月26日以來首度跌穿2萬點,一度低見19,865.18點,比同年1月8日收市價下跌590.53點。同月20日,受港匯跌勢影響,恒指跌穿19,000點水平,收報18,886點[20]。至1月29日,雖然恒指於2016年1月最後交易日反彈2.5%,但受內地股市拖累下恒指全月累跌2,231點或10%[21]。
2016年2月5日臨近農曆新年假期,總結恒指在羊年的表現,全年累積跌5,543點或22.3%,也是2008年鼠年以來回報最差的農曆年[22][23]。同月11日猴年首個交易日收市報18,545點,跌742點或3.85%,以點數計是2008年鼠年以來最差的紅盤收市,主要受美國股市在香港農曆年間暴跌影響,香港農曆年間發生旺角騷亂亦加速跌勢[24]。
2016年打後時間裏,恒生指數從18,000點左右低位回升至年中和年底的22,000點左右。如在6月24日收市20,259點,9月12日收報23,290點,接近年底的11月14日收市報22,222.22點。
升勢凌厲,重回金融海嘯前的高位(2017年-2018年)
2017年末,恒指升勢凌厲,重回金融海嘯前的高位,從年初的約22,000點急升至年底約30,000點。
2018年年初,恒指衝破32,000和33,000點關口,更於1月26日以33,154.12點收市,創下歷史上最高收市點[25][26]。數天後在1月29日,達到歷史新高33,484.08點,這天則以32,966.89點收市[27]。2018年2月6日,受前一晚美國股市因債息急升而暴跌超過1000點影響,恆指暴跌1649點或5.1%,為史上第二大單日點數跌幅大及2015年8月24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28][29]。隨後在2月9日,受美國股市同一星期內再次暴跌超過1000點影響,恆指曾跌超過1300點,低見29,129點,收市跌943點[30]。
同年3月6日,美國總統建議部分國家納入增加關稅之豁免國,使中美貿易戰憂慮降溫,美股上日低開高收。恆指承接外圍升勢高開,午後升幅一度達733.67點,高見30,620.06點,收市升幅收窄至624.34點,報30,510.73點[31]。
貿易戰及反修例風波下(2018年-2019年)
2018年 |
---|
|
2019年 |
---|
|
疫情、經濟衰退與動盪政局夾擊下的港股(2020年-2024年)
2020年 (上半年) |
---|
|
2020年 (下半年) |
---|
|
2021年 |
---|
|
2022年 |
---|
|
恆生指數在2022年10月一度跌至14769點,比1997年7月香港主權由英國移交到中國時的16365點更低[74],其後雖有反彈,但在2024年1月再次跌破一萬五千點的水平[75]。雖有評論員認為港股已經超賣,但亦有市場界人士認為恆指的持續下跌只是在中港融合的過程中消除過往的相對溢價[76]。
中國內地放棄房住不炒政策重新提振經濟(2024年-)
由於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親自指揮部署的「房住不炒」政策導致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77],嚴重拖累中國經濟增長,他在2024年9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宣布降低存款準備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推翻自己在2016年底提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78]。受到中共中央釋放的利好消息影響,恆生指數飆升及成交額大增,2024年9月30日更出現一日成交額突破5,000億的歷史新高[79]。而9月累積升逾3千點,為歷年最好表現9月
各年指數最高與最低值
單位計算為港元,最高值與最低值是以交易中出現的極值為準。[80]
時間 | 年初開盤價 | 最高值 | 最高值 日期 |
最低值 | 最低值 日期 |
年終收盤價 | 年間升跌 | 年間升跌幅度 |
---|---|---|---|---|---|---|---|---|
1964年 | 100.00 | 101.45 | - | 98.38 | - | 101.45 | 1.45 | 1.45% |
1965年 | - | 103.53 | 1月29日 | 77.95 | 11月30日 | 82.14 | -19.31 | -19.03% |
1966年 | - | 85.81 | 2月28日 | 79.10 | 10月31日 | 79.69 | -2.45 | -2.98% |
1967年 | - | 79.83 | 1月31日 | 58.61 | 8月31日 | 66.92 | -12.77 | -16.02% |
1968年 | - | 107.55 | 12月31日 | 63.12 | 3月29日 | 107.55 | 40.63 | 60.71% |
1969年 | - | 160.05 | 10月31日 | 112.53 | 3月28日 | 155.47 | 47.92 | 44.56% |
1970年 | - | 211.91 | 12月29日 | 154.75 | 1月5日 | 211.91 | 56.44 | 36.30% |
1971年 | - | 406.32 | 9月20日 | 201.07 | 3月10日 | 341.40 | 129.49 | 61.11% |
1972年 | - | 843.40 | 12月29日 | 323.95 | 1月27日 | 843.40 | 502.00 | 147.04% |
1973年 | - | 1,774.96 | 3月9日 | 400.01 | 12月24日 | 433.68 | -409.72 | -48.58% |
1974年 | - | 481.86 | 1月21日 | 150.11 | 12月10日 | 171.11 | -262.57 | -60.54% |
1975年 | - | 352.94 | 12月30日 | 160.42 | 1月9日 | 350.00 | 178.89 | 104.55% |
1976年 | - | 465.33 | 3月17日 | 350.00 | 1月2日 | 447.67 | 97.67 | 27.91% |
1977年 | - | 452.17 | 5月11日 | 404.02 | 12月30日 | 404.02 | -43.65 | -9.75% |
1978年 | - | 707.79 | 9月4日 | 383.44 | 1月13日 | 495.51 | 91.49 | 22.64% |
1979年 | - | 879.38 | 12月31日 | 493.83 | 1月2日 | 879.38 | 383.87 | 77.47% |
1980年 | - | 1,654.57 | 11月13日 | 738.92 | 3月19日 | 1,473.59 | 594.21 | 67.57% |
1981年 | - | 1,810.20 | 7月17日 | 1,113.77 | 10月5日 | 1,405.82 | -67.77 | -4.60% |
1982年 | - | 1,445.32 | 1月12日 | 676.30 | 12月2日 | 783.82 | -622.00 | -44.24% |
1983年 | - | 1,102.64 | 7月21日 | 690.06 | 10月4日 | 874.94 | 91.12 | 11.63% |
1984年 | - | 1,206.83 | 12月24日 | 746.02 | 7月13日 | 1,200.38 | 325.44 | 37.20% |
1985年 | - | 1,762.51 | 11月21日 | 1,220.74 | 1月2日 | 1,752.45 | 552.07 | 45.99% |
1986年 | - | 2,571.84 | 12月31日 | 1,559.94 | 3月9日 | 2,568.30 | 815.85 | 46.55% |
1987年 | 2,540.10 | 3,949.70 | 10月1日 | 1,894.90 | 12月7日 | 2,302.80 | -265.50 | -10.34% |
1988年 | 2,238.10 | 2,772.50 | 7月12日 | 2,223.00 | 2月9日 | 2,687.40 | 384.60 | 16.70% |
1989年 | 2,706.70 | 3,309.60 | 5月15日 | 2,093.60 | 6月5日 | 2,836.60 | 149.20 | 5.55% |
1990年 | 2,836.00 | 3,559.00 | 7月23日 | 2,697.00 | 2月2日 | 3,024.00 | 187.40 | 6.61% |
1991年 | 3,024.00 | 4,309.30 | 12月31日 | 2,970.00 | 1月16日 | 4,297.30 | 1,273.30 | 42.11% |
1992年 | 4,297.30 | 6,470.80 | 11月12日 | 4,284.10 | 1月2日 | 5,512.40 | 1,215.10 | 28.28% |
1993年 | 5,512.90 | 11,959.10 | 12月30日 | 5,431.30 | 1月4日 | 11,888.40 | 6,376.00 | 115.67% |
1994年 | 11,884.90 | 12,599.20 | 1月4日 | 7,670.80 | 12月12日 | 8,191.00 | -3,697.40 | -31.10% |
1995年 | 8,190.40 | 10,073.40 | 12月29日 | 6,890.10 | 1月23日 | 10,073.40 | 1,882.40 | 22.98% |
1996年 | 10,070.80 | 13,744.30 | 11月28日 | 10,070.80 | 1月2日 | 13,451.50 | 3,378.10 | 33.53% |
1997年 | 13,362.50 | 16,820.30 | 8月7日 | 8,775.90 | 10月28日 | 10,722.80 | -2,728.70 | -20.29% |
1998年 | 10,743.70 | 11,926.20 | 3月26日 | 6,544.79 | 8月13日 | 10,048.58 | -674.22 | -6.29% |
1999年 | 9,982.26 | 17,138.11 | 12月29日 | 9,000.24 | 2月10日 | 16,962.10 | 6,913.52 | 68.80% |
2000年 | 17,057.70 | 18,397.57 | 3月28日 | 13,596.63 | 5月26日 | 15,095.53 | -1,866.57 | -11.00% |
2001年 | 15,089.85 | 16,274.67 | 2月2日 | 8,894.36 | 9月21日 | 11,397.21 | -3,698.32 | -24.50% |
2002年 | 11,368.13 | 12,021.72 | 5月17日 | 8,772.48 | 10月10日 | 9,321.29 | -2,075.92 | -18.21% |
2003年 | 9,333.64 | 12,740.50 | 12月15日 | 8,331.87 | 4月25日 | 12,575.94 | 3,254.65 | 34.92% |
2004年 | 12,664.99 | 14,339.06 | 12月2日 | 10,917.65 | 5月17日 | 14,230.14 | 1,654.20 | 13.15% |
2005年 | 14,216.04 | 15,508.57 | 8月16日 | 13,320.53 | 1月24日 | 14,876.43 | 646.29 | 4.54% |
2006年 | 14,843.97 | 20,049.03 | 12月29日 | 14,843.97 | 1月3日 | 19,964.72 | 5,088.29 | 34.20% |
2007年 | 20,004.84 | 31,958.41 | 10月30日 | 18,659.23 | 3月5日 | 27,812.65 | 7,847.93 | 39.31% |
2008年 | 27,632.20 | 27,853.60 | 1月2日 | 10,676.29 | 10月27日 | 14,387.48 | -13,425.17 | -48.27% |
2009年 | 14,448.22 | 23,099.57 | 11月18日 | 11,344.58 | 3月9日 | 21,872.50 | 7,485.02 | 52.02% |
2010年 | 21,860.04 | 24,988.57 | 11月8日 | 18,971.52 | 5月27日 | 23,035.45 | 1,162.95 | 5.32% |
2011年 | 23,135.64 | 24,468.64 | 4月8日 | 16,170.35 | 10月4日 | 18,434.39 | -4,601.06 | -19.97% |
2012年 | 18,770.64 | 22,718.83 | 12月27日 | 18,056.40 | 6月4日 | 22,656.92 | 4,222.53 | 22.91% |
2013年 | 22,860.25 | 24,111.55 | 12月2日 | 19,426.36 | 6月25日 | 23,306.39 | 649.47 | 2.87% |
2014年 | 23,452.76 | 25,362.98 | 9月4日 | 21,137.61 | 3月20日 | 23,605.04 | 298.65 | 1.28% |
2015年 | 23,699.20 | 28,588.52 | 4月27日 | 20,368.12 | 9月29日 | 21,914.40 | -1,690.64 | -7.16% |
2016年 | 21,782.62 | 24,364.00 | 9月9日 | 18,278.80 | 2月12日 | 22,000.56 | 86.16 | 0.39% |
2017年 | 21,993.36 | 30,199.69 | 11月22日 | 21,883.82 | 1月3日 | 29,919.15 | 7,918.59 | 35.99% |
2018年 | 30,028.29 | 33,484.08 | 1月29日 | 24,540.63 | 10月30日 | 25,845.70 | -4,073.45 | -13.61% |
2019年 | 25,824.44 | 30,280.12 | 4月15日 | 24,896.87 | 1月3日 | 28,189.75 | 2,344.05 | 9.07% |
2020年 | 28,249.37 | 29,174.92 | 1月20日 | 21,139.26 | 3月19日 | 27,231.13 | -958.62 | -3.40% |
2021年 | 27,087.13 | 31,183.36 | 2月18日 | 22,665.25 | 12月20日 | 23,397.67 | -3,833.46 | -14.08% |
2022年 | 23,510.54 | 25,050.59 | 2月10日 | 14,597.31 | 10月31日 | 19,781.41 | -3,616.26 | -15.46% |
2023年 | 19,570.43 | 22,700.85 | 1月27日 | 15,972.31 | 12月11日 | 17,047.39 | -2,734.02 | -13.82% |
2024年 | 17,135.12 | 23,241.74 | 10月7日 | 14,794.16 | 1月22日 |
各項紀錄
- 歷史最高點數:33,484.08點,於2018年1月29日出現。[81]
- 歷史單日最大跌幅(以百分率計):33.33%(三分之一),於1987年10月26日出現,當日受到1987年黑色星期一拖累,引發1987年香港股災,暴瀉1,120點。[83][84]
- 歷史單日最大跌幅(以點數計):(以收市計)2,172.99點,在2024年10月8日錄得,收市報20,926.79點。(以盤中計,同日最多曾跌2,336.96點,低見20,762.82點)[85]
- 歷史單日最大升幅(以點數計):(以收市計)2,332.54點,在2008年1月23日錄得,收市報24,090.17點。(以盤中計,同日最多曾升2,482.35點,高見24,239.98點)主要是因為美國聯儲局突然減息四分三厘救市,及前一日暴瀉超過2,000點並創出當時最大單日點數跌幅後的反彈引致,成為港股「大奇蹟日」之一。[86]
- 單日最大成交金額(下跌市):6,204.38億元,於2024年10月8日出現。[87]
- 單日最大成交金額(上升市):5,058.38億元,於2024年9月30日出現。[88]
計算
今日恒生指數的計算公式:
- CI:現時指數
- YCI:上日收市指數
- P(t):現時股價
- P(t-1):上日收市股價
- IS:已發行股票數量
- FAF:流通系數
- CF:比重上限系數
(例如比重上限系數為40%,即指在指數編算上,只計算該成份股40%之流通量股權,會出現升停板及跌停板。)
基準日是1964年7月31日,基準日指數是100點。四個分類指數的計算方法及公式與恒生指數相同。
計算方法
恒生指數分三階段更改成份股与指數比重上限,第一階段由2006年9月8日開始,恒生指數的計算方法改為以流通市值調整計算。每隻成份股的比重上限為25%。第二階段由2007年3月9日實施2/3的流通調整,流通系數=100-2/3(100%-流通系數)並上調至最接近的5%倍數,比重上限為20%。第三階段由2007年9月7日實施全流通調整,比重上限為15%。此舉主要是為了避免指數受個別大市值成份股(如匯豐控股)所左右而失去代表性。
2014年8月15日季度檢討宣布,每隻成份股的權重上限將在未來12個月通過五輪指數調整,由15%逐步降低至10%,與恒生國企指數看齊。
2020年3月,恒生指數成份股中比重最高的是騰訊(11.78%)、友邦保險(9.83%)、匯豐控股(9.26%)、建设银行(7.89%)、中國平安(5.60%)、⼯商銀⾏(4.55%)、中國移動(4.36%)、港交所(3.55%)、中国银行(2.83%)、中国海洋石油(2.21%)。[89]
2021年7月,恒生指數成份股中比重最高的是友邦保險(9.61%)、騰訊(9.37%)、匯豐控股(8.26%)、建设银行(5.59%)、阿⾥巴巴(5.57%)、美團(4.75%)、港交所(4.74%)、中國平安(4.07%)、小米集團(3.88%)、药明生物(3.21%)。[90]
在推出早期,恒指僅每日報價一次;惟在電腦化推動下,恒指早已每十數秒變動接近實時報價,2013年4月更已加速至每兩秒報價[91]。
交易時段
自2011年3月7日起,恒生指數的交易時段將分階段與內地接通,第一階段將上午的開市時間提早至9時30分,中午12時正休市1小時30分鐘,下午1時30分下午交易開始,照舊下午4時收盤。2012年3月5日起,進一步將下午開市時間提早至1時正,正式與內地同步交易。
現時的交易時段:
逢星期一至五,開市前時段上午9時至上午9時30分、早市9時30分至中午12時、午市下午1時至下午4時、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下午4時至下午4時08分與下午4時10分之間隨機收市。[92]
例外情況
2024年9月22日前,如香港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則有以下交易安排:
- 信號(包括預警)如在早上7時00分仍生效,港交所延遲開市
- 信號如在早上7時00分至9時00分前取消,港交所在信號取消後2小時的首個00或30分開市
- 信號如在早上9時00分仍生效,港交所上午交易暫停
- 信號如在早上9時00分至11時00分前取消,港交所下午1時00分交易回復
- 信號如在早上11時00分至中午12時00分前取消,港交所在信號取消後2小時的首個00或30分開市
- 信號如在中午12時00分仍生效,港交所全日交易暫停
因為其他股市市場很少因為惡劣天氣而需要休市,再加上遙距方式交易可行,2023年港府建議於惡劣天氣不停市安排,在2024年9月23日開始生效。[93]最後一次因惡劣天氣而需要休市的日子為2024年9月6日,香港受到颱風摩羯影響,天文台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全日需要休市。[94]2024年9月23日開始,則透過遙距方式照常交易。2024年11月14日,香港受到颱風桃芝影響,天文台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惡劣天氣不停市安排首次生效,港交所旗下所有市場繼續全面運作。[95]
流通系數調整
流通量調整系數(Freefloat adjusted factor,簡稱流通系數)是流通股份佔總發行股之百份比。各成份股之發行量將經流通系數調整後才用以編算指數,策略性持有的股權將不納入指數編算中。例如流通量調整系數為70%,指該成份股流通於市場上之股權為70%。
2009年11月24日恒指公司宣布收緊流通股定義,由現時持股逾30%始被視作非流通股,大幅降至5%。其持股不會被計入流通股部分,亦即不會用作計算恒指比重。
成份股數目
恒指公司於2006年6月30日宣佈將成份股數目由33隻加至38隻(當中包括33隻非H股及5隻H股),並於2007年2月9日宣佈將成份股逐漸增加至50隻。恆指公司在2021年3月1日公佈未來會將指數成份股逐步增至最多100隻,當中H股與非H股數目將不會被固定於持定水平。[96]
選股範疇
恒指成份股必須是以香港主板作為第一或第二的上市地點,恒指公司會按以下準則選出合資格加入指數的上市公司:
上市地位 | 上市公司類別 | 入選條件 | 備注 |
---|---|---|---|
第一上市 | 一般公司及國企股 |
如屬於國企股,除以上條件外,亦必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 |
|
「同股不同權」公司 |
| ||
第二上市 |
| ||
在確立了符合資格的上市公司名單後,委員會會按以下3項準則作最終決定:
|
恒生指數成份股
恒生指數成份股,即是香港的藍籌股。由2024年6月11日起,恒生指數82隻成份股,包括:
註:雖然「中銀香港」(2388) 大股東是中國銀行,但中銀香港主要業務集中於香港,故不屬於紅籌股。
(S/SW/W)號為市值只包含於香港交易所流通及買賣的股份,是次檢討中變動的流通系數,變動於2024年6月11日生效。
股份代號 | 名稱 | 流通系數(%) | 比重(%) |
---|---|---|---|
恆指成份股 | |||
金融業 | |||
00005 | 滙豐控股 | 100 | 8.00 |
01299 | 友邦保險 | 100 | 5.97 |
00939 | 建設銀行 | 45 | 5.06 |
01398 | 工商銀行 | 90 | 2.94 |
00388 | 香港交易所 | 95 | 2.88 |
03988 | 中國銀行 | 100 | 2.59 |
02318 | 中國平安 | 90 | 2.26 |
03968 | 招商銀行 | 85 | 1.22 |
02388 | 中銀香港 | 35 | 0.78 |
02628 | 中國人壽 | 100 | 0.73 |
00011 | 恒生銀行 | 40 | 0.69 |
共 | 33.12% | ||
資訊科技業 | |||
00700 | 騰訊控股 | 70 | 8.00 |
09988 | 阿里巴巴(SW) | 55 | 7.84 |
03690 | 美團(W) | 95 | 6.07 |
01810 | 小米集團(W) | 70 | 2.93 |
09618 | 京東集團(SW) | 50 | 1.73 |
09999 | 網易(S) | 20 | 0.91 |
00992 | 聯想集團 | 65 | 0.69 |
09888 | 百度集團(SW) | 25 | 0.65 |
00981 | 中芯國際 | 70 | 0.57 |
00285 | 比亞迪電子 | 35 | 0.22 |
共 | 29.63% | ||
非必需性消費及必需性消費 | |||
01211 | 比亞迪股份 | 95 | 1.96 |
00669 | 創科實業 | 85 | 1.48 |
02015 | 理想汽車(W) | 65 | 1.19 |
02020 | 安踏體育 | 50 | 1.07 |
09633 | 農夫山泉 | 40 | 0.78 |
00027 | 銀河娛樂 | 50 | 0.68 |
06690 | 海爾智家 | 85 | 0.64 |
09961 | 攜程集團(S) | 25 | 0.61 |
02313 | 申洲國際 | 55 | 0.59 |
00175 | 吉利汽車 | 60 | 0.52 |
00291 | 華潤啤酒 | 50 | 0.51 |
01928 | 金沙中國 | 35 | 0.49 |
00066 | 港鐵公司 | 30 | 0.45 |
02319 | 蒙牛乳業 | 80 | 0.45 |
02331 | 李寧 | 90 | 0.42 |
00288 | 萬洲國際 | 65 | 0.40 |
06862 | 海底撈 | 30 | 0.28 |
01876 | 百威亞太 | 15 | 0.19 |
01929 | 周大福 | 20 | 0.18 |
00322 | 康師傅控股 | 35 | 0.17 |
01044 | 恒安國際 | 60 | 0.17 |
00881 | 中升控股 | 35 | 0.11 |
共 | 13.31% | ||
地產建築業 | |||
00016 | 新鴻基地產 | 45 | 0.85 |
01109 | 華潤置地 | 45 | 0.83 |
00823 | 領展房產基金 | 100 | 0.78 |
01113 | 長實集團 | 55 | 0.58 |
00688 | 中國海外發展 | 35 | 0.49 |
01997 | 九龍倉置業 | 55 | 0.36 |
00012 | 恒基地產 | 30 | 0.30 |
00960 | 龍湖集團 | 35 | 0.25 |
01209 | 華潤萬象生活 | 30 | 0.17 |
00101 | 恒隆地產 | 40 | 0.12 |
00017 | 新世界發展 | 55 | 0.11 |
共 | 4.84% | ||
電訊業及公用事業 | |||
00941 | 中國移動 | 30 | 3.81 |
00002 | 中電控股 | 80 | 1.12 |
00003 | 香港中華煤氣 | 60 | 0.60 |
00006 | 電能實業 | 65 | 0.54 |
02688 | 新奧能源 | 70 | 0.51 |
00836 | 華潤電力 | 40 | 0.35 |
00762 | 中國聯通 | 20 | 0.32 |
01038 | 長江基建集團 | 25 | 0.25 |
共 | 7.51% | ||
醫療保健業 | |||
01093 | 石藥集團 | 75 | 0.51 |
02269 | 藥明生物 | 90 | 0.47 |
01177 | 中國生物製藥 | 60 | 0.29 |
06618 | 京東健康 | 35 | 0.28 |
01099 | 國藥控股 | 100 | 0.25 |
03692 | 翰森製藥 | 20 | 0.18 |
00241 | 阿里健康 | 40 | 0.17 |
02359 | 藥明康德 | 90 | 0.12 |
共 | 2.27% | ||
能源業、原材料業、工業及綜合事業 | |||
00883 | 中國海洋石油 | 35 | 2.56 |
00857 | 中國石油股份 | 100 | 1.34 |
00386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 | 100 | 1.04 |
01088 | 中國神華 | 100 | 1.01 |
00001 | 長和 | 70 | 0.93 |
02899 | 紫金礦業 | 95 | 0.84 |
00267 | 中信股份 | 25 | 0.51 |
01378 | 中國宏橋 | 30 | 0.28 |
02382 | 舜宇光學科技 | 65 | 0.26 |
00968 | 信義光能 | 55 | 0.23 |
00868 | 信義玻璃 | 50 | 0.17 |
00316 | 東方海外國際 | 20 | 0.15 |
共 | 9.32% | ||
總 | 100% |
最初成份股
恒生銀行初時選取三十間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作為銀行內部參考資料,以下是三十個恒生指數最初成份股:
|
|
|
|
歷來變動
下表列出了自1964年來恒生指數成立以來變動。
日期 | 剔除 | 加入 | 成份股數量 | 備註 |
---|---|---|---|---|
1964年7月31日 | 30 | 恒生指數基日,成份股為30隻 | ||
1964年9月8日 | 聯業紡織 | 31 | 成份股增加到31隻 | |
1965年6月8日 | 港機工程 | 32 | 成份股增加到32隻 | |
1969年4月17日 | 永高公司 | 33 | 成份股增加到33隻 | |
1972年7月3日 | 聯合企業 青洲英坭 南洋紗廠 生力啤酒 南海紗廠 天星小輪 永高公司 |
亞洲航業 金門打樁 海港中心 恒生銀行 聯邦地產 'A' 太古實業 'A' 南聯實業 |
||
1973年3月19日 | 牛奶公司 | 新世界發展 | ||
1974年2月25日 | 城市酒店 電車公司 連卡佛'A' 聯邦地產 'A' 屈臣氏 |
美麗華酒店 東方海外實業 大昌地產 華光航業 永安公司 |
||
1975年7月23日 | 金門打樁 | 香港隧道 | ||
1975年12月22日 | 太古實業'A' | 寶光實業 | ||
1978年1月3日 | 黃埔船塢 和記企業 |
長江實業 和記黃埔 |
黃埔船塢與和記企業有限公司合併成為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和記黃埔取代黃埔船塢與和記企業的上市地位 | |
1978年12月21日 | 聯業紡織 | 新鴻基地產 | ||
1979年11月19日 | 均益倉 | 青洲英坭 | ||
1980年12月12日 | 亞洲航業 | 隆豐國際 | ||
1984年1月16日 | 香港隧道 港機工程 海港中心 會德豐船務'A' |
東亞銀行 恒基地產 國際城市 太古地產 |
||
1984年7月5日 | 太古地產 | 希慎興業 | ||
1985年6月3日 | 會德豐'A' | 香港電視 | ||
1985年12月2日 | 國際城市 | 恒隆 | ||
1986年3月24日 | 東方海外實業 華光航業 |
亞洲航業 港機工程 |
||
1986年6月2日 | 亞洲航業 | 國泰航空 | ||
1986年10月6日 | 香港九龍倉集團 | 九龍倉集團 | 九龍倉集團取代香港九龍倉集團的上市地位 | |
1987年1月5日 | 永安公司 | 牛奶國際 | ||
1987年2月10日 | 怡和証券 | 怡和策略 | 當時怡和集團重組,重組後怡和策略取代怡和証券的上市地位 | |
1987年5月27日 | 青洲英坭 | 青洲英坭控股 | 青洲英坭控股取代青洲英坭的上市地位 | |
1987年9月1日 | 香港油麻地 寶光實業 |
嘉宏國際 文華東方 |
||
1988年2月2日 | 香港電話 | 香港電訊 | 大東電報局收購香港電話,組成香港電訊有限公司,香港電訊取代香港電話的上市地位 | |
1988年11月24日 | 香港電視 | 電視廣播 | 香港電視因應當年香港政府禁止電視台及旗下公司經營其他非廣播相關業務,分拆成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和香港電視集團,電視廣播取代香港電視的上市地位 | |
1989年1月31日 | 青洲英坭控股 香港信託'A' 大昌地產 |
鷹君 合和實業 麗新國際 |
||
1989年5月16日 | 香港置地 | 香港置地控股 | 香港置地控股取代香港置地的上市地位 | |
1990年4月12日 | 鷹君 | 鷹君集團 | 鷹君集團取代鷹君的上市地位,成為一家集團控股公司 | |
1991年8月17日 | 滙豐銀行 | 滙豐控股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宣佈進行結構重組成立一間集團控股公司,名為滙豐控股,取代滙豐銀行的上市地位 | |
1992年8月4日 | 嘉宏國際 | 中信泰富 | 首次納入紅籌股(中信泰富) | |
1993年6月30日 | 九龍巴士 | 信德集團 | ||
1993年11月24日 | 隆豐國際 | 會德豐 | ||
1994年11月30日 | 怡和 南聯實業 麗新國際 怡和策略 |
東方報業 淘大置業 德昌電機 粵海投資 |
因應怡和系公司放棄香港上市地位而改動,而南聯及麗新則因為市值不符合規定挑出,德昌電機第一次列為成份股 | |
1995年2月28日 | 香港置地控股 牛奶國際 文華東方 |
香格里拉 信和置業 南華早報 |
因應怡和系公司放棄香港上市地位而改動 | |
1996年8月30日 | 港機工程 美麗華酒店 |
恒基發展 第一太平 |
||
1997年7月31日 | 東方報業 德昌電機 |
華潤創業 長江基建集團 |
德昌電機第一次挑出成份股 長江基建第一次列為成份股 | |
1998年1月6日 | 中華電力 | 中電控股 | 中電控股於集團重組後正式成立,取代中華電力的上市地位 | |
1998年1月27日 | 信德集團 南華早報 |
上海實業 中国电讯 |
2000年中国电讯更名为中国移动(0941)(注意这不是2002年上市的中国电信(0728)) | |
1999年12月6日 | 大酒店 合和實業 粵海投資 |
德昌電機控股 道亨銀行 數碼通電訊 |
德昌電機第二次列為成份股 | |
2000年8月2日 | 鷹君集團 香格里拉 |
利豐 聯想集團 |
||
2000年8月9日 | 香港電訊 | 盈科數碼動力 | 香港電訊被盈科數碼動力收購 | |
2000年8月17日 | 盈科數碼動力 | 電訊盈科 | 盈科數碼動力易名為電訊盈科 | |
2001年6月1日 | 第一太平 數碼通電訊 |
地鐵公司 中國聯通 |
||
2001年7月31日 | 道亨銀行 | 中國海洋石油 | 道亨銀行被當時的新加坡發展銀行收購及私有化,上市地位被撤銷 | |
2002年12月2日 | 恒隆集團 希慎興業 |
思捷環球 中銀香港 |
||
2003年6月9日 | 新世界發展 信和置業 |
裕元集團 中遠太平洋 |
||
2004年9月6日 | 上海實業 電視廣播 |
招商局國際 駿威汽車 |
||
2005年6月6日 | 會德豐 恒基發展 |
新世界發展 信和置業 |
||
2006年3月6日 | 駿威汽車 | 中國網通 | ||
2006年9月11日 | 德昌電機控股 聯想集團 |
香港交易所 建設銀行 富士康國際 |
34 | 成份股增加到34隻,並首次納入H股(建設銀行),德昌電機第二次挑出成份股,聯想集團第一次挑出成份股 |
2006年12月4日 | 中國石油化工 中國銀行 |
36 | 成份股增加到36隻 | |
2007年3月12日 | 工商銀行 中國人壽 |
38 | 成份股增加到38隻 | |
2007年6月4日 | 中國平安 | 39 | 成份股增加到39隻 | |
2007年9月10日 | 交通銀行 | 40 | 成份股增加到40隻 | |
2007年12月2日 | 地鐵公司 | 港鐵公司 | 兩鐵合併後地鐵公司易名為港鐵公司 | |
2007年12月10日 | 中國海外發展 中國石油 中國神華 |
43 | 成份股增加到43隻 | |
2008年6月10日 | 電訊盈科 長江基建集團 |
騰訊控股 中國鋁業 |
||
2008年10月8日 | 中國網通 | 42 | 中國網通被併入中國聯通,上市地位被撤銷,成份股減少到42隻 | |
2009年6月8日 | 裕元工業 | 華潤電力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 |
2010年3月8日 | 華潤置地 | 43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成份股增加到43隻 | |
2010年9月6日 | 百麗國際 中煤能源 |
45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成份股增加到45隻 | |
2011年2月16日 | 香港電燈 | 電能實業 | 香港電燈集團易名為電能實業 | |
2011年6月7日 | 富士康國際 | 友邦保險 恒安國際 |
46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成份股增加到46隻 |
2011年12月5日 | 中國旺旺 康師傅控股 |
48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成份股增加到48隻 | |
2012年5月10日 | 金沙中國 | 49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第一間以博彩業公司納入恒指,成份股增加到49隻 | |
2012年12月12日 | 昆侖能源 | 50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成份股增加到50隻 | |
2013年3月4日 | 中國鋁業 | 聯想集團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联想集团第二次列为成份股 | |
2013年6月17日 | 思捷環球 | 銀河娛樂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 |
2014年3月10日 | 中煤能源 | 蒙牛乳業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 |
2014年12月8日 | 中遠太平洋 | 領匯房產基金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領匯房產基金為第一間以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恒指。 | |
2015年3月18日 | 長江實業 | 長和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長和系重組長實集團及和黃集團之業務。 | |
2015年5月27日 | 和記黃埔 | 49 | 長江和記實業及和記黃埔併購方案及長江實業地產分拆方案之指數處理 和記黃埔被併入長江和記實業。 | |
2015年6月3日 | 長實地產 | 50 | 長江和記實業及和記黃埔併購方案及長江實業地產分拆方案之指數處理 長江實業地產從長江和記實業分拆。 | |
2016年3月14日 | 華潤啤酒 | 長江基建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長江基建第二次列為成份股 | |
2016年9月5日 | 康師傅控股 | 瑞聲科技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 |
2017年3月6日 | 利豐 | 吉利汽車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 |
2017年7月19日 | 百麗國際 | 49 | 私有化 | |
2017年9月4日 | 萬洲國際 | 50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 |
2017年11月23日 | 九龍倉置業 | 51 | 大行料九倉除權跌七成 恒指公司:九倉九置暫並列成份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九龍倉置業從九龍倉分拆。由於九倉是次分拆的業務規模較大,恒指公司指會暫時讓九龍倉及九龍倉置業都保留在恒生指數內,成份股數目增加到51隻 | |
2017年12月2日 | 國泰航空 昆侖能源 |
碧桂園 舜宇光學科技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18年3月5日 | 九龍倉集團 | 50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恒生指數公司在九龍倉集團完成分拆後,宣佈以九龍倉置業(聯交所股份代號:1997)將取代未分拆之九龍倉集團的恒生指數成份股地位,而九龍倉集團(聯交所股份代號:4)將被恒指公司剔除出恒生指數。 | |
2018年6月4日 | 聯想集團 | 石藥集團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一間藥業股成為恆指成份股,聯想第二次挑出成份股 | |
2018年9月10日 | 東亞銀行 招商局港口 |
中國生物製藥 申洲國際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19年3月11日 | 華潤電力 | 創科實業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20年9月7日 | 信和置業 中國旺旺 中國神華 |
阿里巴巴 小米集團 藥明生物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首次有第二上市及/或同股不同權公司和生物科技股獲納入指數 | |
2020年12月7日 | 太古股份公司'A' | 百威亞太 安踏體育 美團 |
52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成份股增加到52隻 |
2021年3月15日 | 阿里健康 龍湖集團 海底撈 |
55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份股增加到55隻 | |
2021年6月7日 | 信義光能 比亞迪股份 碧桂園服務 |
58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份股增加到58隻 | |
2021年9月6日 | 交通銀行 | 信義玻璃 李寧集團 招商銀行 |
60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份股增加到60隻 |
2021年12月6日 | 華潤啤酒 新奧能源 京東集團 網易 |
64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華潤啤酒第二次列入成份股,成份股增加到64隻 | |
2022年3月7日 | 聯想集團 農夫山泉 |
66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想集團第三次列入成份股,成份股增加到66隻 | |
2022年6月13日 | 瑞聲科技 | 東方海外國際 中升控股 中芯國際 中國宏橋 |
69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份股增加到69隻 |
2022年9月5日 | 中國神華 周大福 翰森製藥 百度集團 |
73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中國神華第二次列入成份股,成份股增加到73隻 | |
2022年12月5日 | 康師傅控股 華潤萬象生活 海爾智家 |
76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康師傅控股第二次列入成份股,成份股增加到76隻 | |
2023年6月5日 | 華潤電力 紫金礦業 京東健康 攜程集團 |
80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華潤電力第二次列入成份股,成份股增加到80隻 | |
2023年9月4日 | 碧桂園 | 國藥控股 | 80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23年12月4日 | 理想汽車 藥明康德 |
82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份股增加到82隻 | |
2024年6月11日 | 碧桂園服務 | 比亞迪電子 | 82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
2024年12月9日 | 新世界發展 | 快手科技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
83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成份股增加到83隻 |
參見
參考資料
- ^ HANG SENG INDEXES CELEBRATES 50TH ANNIVERSARY OF HANG SENG INDEX BASE DATE (PDF). Hang Seng Indexes Company Limited. 2014-09-16 [2024-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02).
- ^ 香港恆生指數創辦人 關士光病逝多倫多. [201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0).
- ^ 社會動盪,人心惶惶?看那些年的香港銀行擠提事件. Business Focus.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0).
- ^ 以愛的名義殺人放火. 眾新聞. 2018-05-21 [2023-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 ^ 左派亂炸平民 1967炸彈浪潮. 蘋果日報. 2018-03-08 [202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4).
- ^ 損失之二(經濟):外匯短缺、貿易萎縮. 眾新聞. 2018-07-15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 ^ 面世45周年 細數十個恆指之最. 經濟通. 2014-11-21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0).
- ^ 中國改革開放前,香港如何確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CUP媒體. 2023-12-12 [202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1).
- ^ 馬時亨.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致辭全文. 政府新聞公報. 2003-01-06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 ^ 股民進化 港股失寵 老行尊細訴盛轉衰之路. 信報月刊. 2023-07-13 [2023-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0).
- ^ 血洗港股慘過沙士價. 東方日報. 2008-10-28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蟹民反肚匯控一秒跌4蚊. 東方日報. 2009-03-10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汇控重挫24% 恒指全日收11345点跌4.84%. 证券之星. 2009-03-09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 ^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PDF). 恒生指數. 2014-08-15 [2014-08-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8-19).
- ^ 港股上雲霄升961點港股通「爆額」. 星島日報. 2015-04-08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 恒指出現大波幅 高低位逾千點. 香港數碼電台. 2015-04-09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再爆巨量 港股盤中噴1685點. 蘋果日報. 2015-04-10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1).
- ^ 狂牛繼續衝 成交三千億. 都市日報. 2015-04-10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1).
- ^ 港股快衝三萬關. 東方日報. 2015-04-28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 港匯創逾8年新低 港股大跌逾700點恒指穿萬九. 香港電台. 2016-01-20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 ^ 全日港股:中海油再飆9% 內房股回勇. Money18. 2016-01-29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港股羊年勁跌22% 藍籌最傷康師傅. Money18. 2016-02-05 [2016-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1).
- ^ 港股羊年蒸發5543點 史上最頹 跑輸A股 藍籌僅騰訊港鐵報升. 信報財經新聞. 2016-02-06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 恒指紅盤低收742點 滙控跌穿50. Money18. 2016-02-11 [2016-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即市貼士. Money18.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股市一週. 香港經濟日報. [201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27.0 27.1 HSI 恒生指數 過往股價. Yahoo!財經.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 中國輸出股災 環球大冧巿. 蘋果日報. [2015-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港股挫1649點 海嘯後最傷 險守50天線關鍵位 美股反覆專家不樂觀. 蘋果日報.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中美夾擊 恒指週跌3094點史上最傷 港股市值兩週蒸發四萬億. 蘋果日報. [2018-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港股反彈624點 23藍籌收復失地. 蘋果日報. 2018-03-07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恒指失守二萬八 股王未止瀉 北水6日走資110億 基金經理料未見底. 明報. 2018-08-03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4).
- ^ 貿戰報道中央越封殺 股民越心慌 中港股市攬炒. 蘋果日報. 2018-08-03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恒指15年來再次低於道指 兩藍籌差過當年「沙士價」,hket,2018/10/04. [2018-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1).
- ^ 恒指插穿25000 逾兩年最恐慌 國家隊疑再出手 曾瀉595收市減半. 信報財經新聞. 2018-10-26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10月股災成真 累瀉2,808點 港股連跌6個月專家料反彈. 蘋果日報. 2018-11-01 [2019-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貿戰降温全週狂飆1768點 扭轉連跌頹勢. 信報財經新聞. 2018-11-02 [201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近七年最大升幅 恒指升1070點 逾1500股向上. now新聞台財經. 2018-11-02 [201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粵語).
- ^ 貿易休戰 道期升逾500點蘋果盤前漲4% 英德法股早市同升逾2%. 香港經濟日報. 2018-12-03.
- ^ 恒指差1點重上三萬. 東方日報. 2019-04-04 [2019-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Google誤報恒指狂跌4336點. on.cc 東網. 2019-05-04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最窮五月】恒指收跌213點 全月累瀉2798點. Money18. 2019-05-31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3).
- ^ 林鄭記招恒指愈跌愈多 收市跌394點 跑輸區內股市. 明報財經.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 存档副本.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 ^ 存档副本.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5).
- ^ 存档副本.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2).
- ^ 存档副本.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4).
- ^ 星島日報. 港股紅盤低插789點 11年最差成交千二億. std.stheadline.com. [2020-01-30] (英语).
- ^ 港股瀉1106點險守25000 成交1696億元(不斷更新)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金融經濟. inews.hket.com. [202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 ^ 恒指低收276點 瀉至22519拗腰 舜宇倒升2%,信報財經新聞,2020年3月13日. [2020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30日).
- ^ 《全日總結》恆指曾挫千七點 收市跌幅收窄至276點 騰訊阿里倒升,AASTOCKS,2020年3月13日. [2020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5日).
- ^ 恒指瀉969點創逾三年收市低 舜宇績前插近13%,信報財經新聞,2020年3月16日. [2020年3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30日).
- ^ 【全球股災】恒指收跌971點 騰訊挫逾4%. [2020年3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9日).
- ^ 美匯破頂亞股暴跌 港股見3 年新低,巴士的報,2020年3月19日. [2020年5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2日).
- ^ 【港股收市】疫情影響經濟拖累美期 恒指跌1108點 藍籌股全跌.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存档副本. [2022-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 ^ 存档副本. [202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 存档副本. [202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 ^ 存档副本. [2021-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 ^ 存档副本. [2021-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7).
- ^ 存档副本. [202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3).
- ^ 存档副本. [2021-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 ^ 存档副本. [2021-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 ^ 存档副本.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 ^ 存档副本.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 ^ 存档副本.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 ^ 存档副本.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 ^ 存档副本.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 ^ 存档副本.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3).
- ^ 存档副本. [202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 ^ 存档副本. [2022-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 ^ 存档副本. [202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 ^ 存档副本. [2022-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 ^ 【港股跌破97回歸時】恒指明年恐見14,500點 台股繼續跑贏港股聲勢洶洶. 星島日報. 2023-12-07 [2024-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5).
- ^ 【逼近2022年低位】恒指瀉347點 本周開局即失守15000關. now財經. 2024-01-22 [2024-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3).
- ^ 恆生指數落後台股的背後,暗藏金融地位降級歷程!香港「自由」溢價消失中.... 財訊. 2023-12-08 [2024-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3).
- ^ 香港法院颁令中国恒大即时清盘. 联合早报. 2024-01-29 [2024-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9).
- ^ 習近平主持政治局會議 要促進樓市止跌回穩 提振資本市場. 香港01. 2024-09-26 [2024-09-26].
- ^ 港股高收501點 成交突破5千億元再創新高. 香港電台. 2024-09-30 [2024-09-30].
- ^ 10年20倍并不是奇迹——香港、美国股指成长的启示(杨老金) - 邹照洪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 www.chinavalue.net.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8).
- ^ 恒生指數挑戰30000點大關 下一步看多少?. 香港經濟日報. 2021-01-19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2).
- ^ 今日係……恒生指數正式向外發布. on.cc. 2017-11-24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 ^ 87年黑色星期一 港股曾停市. 明報. 2017-10-20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 ^ :闾定军, 周德魁, 刘良云. 国际投资. 清華大學出版社. : 233 [2022-03-15].
- ^ 港股收市暴瀉2172點 成交6204億創紀錄.
- ^ 大奇跡日再現 兩日跌升均破記錄. 頭條日報. 2008-01-23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7).
- ^ 港股收市暴瀉2172點 成交6204億創紀錄.
- ^ 恒指全日收報21,133.68點 升 2.43% 成交5,058.38億元. AASTOCKS.COM. [2024-09-30].
- ^ 恒⽣指數 (PDF). 恒⽣指數有限公司. 2020年3月29日 [2021年7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3月29日.
- ^ 恒⽣指數 (PDF). 恒⽣指數有限公司. 2021年7月9日 [2021年7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7月9日.
- ^ Hang Seng Index and Sub-indexes (PDF). Hang Seng Indexes Company Limited. 20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 ^ 證券市場. [2018-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 ^ 香港交易所將於9月23日起在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實施惡劣天氣交易. 香港交易所. 2024-06-18 [2021-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3).
- ^ News, 無綫新聞TVB. 【颱風摩羯】港股停市 業界指大多數券商已就「惡劣天氣不停市」準備就緒 | 無綫新聞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2024-11-13] (中文(香港)).
- ^ 金融組. 打風不停市|天文台:11時10分掛8號風球 至少維持至明早10時 港交所:如常運作. 香港經濟日報HKET. [2024-11-13] (中文(繁體)).
- ^ 非H股當中的香港公司數目上限將定為25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