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濯堂
蔡濯堂 | |
---|---|
出生 | 中華民國江蘇省鎮江縣 | 1918年6月10日
逝世 | 2004年6月8日 美国北卡羅萊納州馬修城曉霧里 | (85歲)
国籍 | 中華民國 |
别名 | 思果 挫堂 |
职业 | 作家 翻譯家 |
活跃时期 | 1940年代至1970年代 |
知名作品 | 《翻譯研究》 《翻譯新究》 |
蔡濯堂(1918年6月10日──2004年6月8日),筆名思果,另有筆名挫堂,江蘇鎮江人,天主教徒,方濟會第三會會士,中國著名散文家、翻譯家,有「中國讀書人的典範」之譽。自1981年離開香港,晚年旅居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馬修城的曉霧里(Misty Dawn Lane),並在此病逝。
生平经历
思果未念完初中就輟學,在銀行當練習生,開始學習寫作,在中國銀行工作十六年。後歷任出入口公司及出版社會計、公司秘書、公司董事、《公教報》翻譯、工業總會及科學管理協會編輯、《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及翻譯。他的中英文修養,全靠自學得來。後任職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工作是修改翻譯家的譯稿,也因此沉浸在翻譯的研究中,磨練出深厚的翻譯功夫。他以多年時間譯成狄更斯的《大衛‧考勃非爾》及克羅寧的《西泰子來華記》,又任香港聖神修院中文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任研究員,教授「高級翻譯」、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高級翻譯文學教授等職。
一九七一年赴美,旅居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任電腦公司會計,也曾在關島工作,任地產公司經理。
一九九一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任名譽訪問學人。
抗戰時期開始在江西《正氣日報》投稿,勝利後曾在上海《申報》、《宇宙風》發表文章。著作以散文為主,作品《林居筆話》曾獲台灣中山文藝散文獎。此外也兼攻翻譯,著有《翻譯研究》、《翻譯新究》。一九八七年九月獲香港翻譯學會榮譽會士銜[1][2]。
主要著作
1979年,思果獲台灣中山文藝獎、1996年獲國家文藝獎之翻譯獎。歷年著有《翻譯研究》、《翻譯新究》、《譯道探微》、《功夫在詩外》,散文創作有《香港之秋》、《私念》、《沈思錄》、《思果散文選》、《林居筆話》、《霜葉乍紅時》、《曉霧裡隨筆》、《思果人生小品》、《河漢集》、《林居筆話》、《橡溪雜拾》、《遠山一抹》等。2000年曾出版一本談保健的書《我82歲非常健康》,其遺作書名是《迷人的嘮叨》。
评价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翻譯研究》(台北大地出版社,一九七二年初版,一九九〇年十一版)、《翻譯新究》(台北大地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出版)等作品,除了討論中英翻譯,同時談及中文的「西化」問題(即歐化中文),力倡簡潔、通暢的中文。思果在引言寫道:「誰也不能否認,目前的翻譯已經成了另一種文字,雖然勉強可以懂,但絕對不是中文……本書的態度,卻是要翻譯像中文。凡是中國已有的表達意思的方法、字眼、句法,儘量採用,沒有的再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