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巴爾的摩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爾的摩
Baltimore
獨立市
巴爾的摩市
City of Baltimore
巴爾的摩市中心、爱默生布罗莫-塞尔策塔、巴爾的摩賓夕法尼亞車站、M&T銀行體育場、內港(Inner Harbor)和国家水族馆巴尔的摩分馆、巴尔的摩市政厅、华盛顿纪念碑
巴爾的摩旗幟
旗幟
巴爾的摩官方圖章
圖章
綽號:Charm City,[1] Mobtown,[2] B'more,[3] The Land of Pleasant Living,[4] The City of Firsts,[5][6] Monument City,[7] Ravenstown,[8] Clipper City[9]
格言:"The Greatest City in America",[1] "Get in on it.",[1] "The city that reads",[10] "Believe"[11]
在州內的位置
在州內的位置
Baltimore在美国的位置
Baltimore
Baltimore
美國本土的位置
坐标:39°17′11″N 76°36′54″W / 39.2864°N 76.615°W / 39.2864; -76.615
國家 美国
 马里兰州
成立於1729
法人地位1796–1797
獨立市1851
語源巴尔的摩男爵(1605–1675)
政府
 • 类型市長-議會制政府
 • 行政机构巴爾的摩市議會
 • 市長Brandon M. Scott (D)
 • 市議會
成員
  • Bernard C. Young(主席)
  • James B. Kraft (1)
  • Brandon M. Scott (2)
  • Robert W. Curran (3)
  • Bill Henry (4)
  • Rochelle "Rikki" Spector (5)
  • Sharon Green Middleton (6)
  • Nick Mosby (7)
  • Helen L. Holton (8)
  • William "Pete" Welch (9)
  • Edward L. Reisinger (10)
  • William H. Cole IV (11)
  • Carl Stokes (12)
  • Warren Branch (13)
  • Mary Pat Clarke (14)
 • 州眾議員
議員
  • Frank M. Conaway, Jr. (40) (D)
  • Barbara A. Robinson (40) (D)
  • Shawn Z. Tarrant (40) (D)
  • Jill P. Carter (41) (D)
  • Nathaniel T. Oaks (41) (D)
  • Samuel I. Rosenberg (41) (D)
  • Curt Anderson (43) (D)
  • Maggie McIntosh (43) (D)
  • Mary L. Washington (43) (D)
  • Keith E. Haynes (44) (D)
  • Ruth M. Kirk (44) (D)
  • Melvin L. Stukes (44) (D)
  • Talmadge Branch (45) (D)
  • Cheryl Glenn (45) (D)
  • Hattie N. Harrison (45) (D)
  • Peter A. Hammen (46) (D)
  • Carolyn J. Krysiak (46) (D)
  • Brian K. McHale (46) (D)
 • 州參議員
議員
  • Catherine E. Pugh (40) (D)
  • Lisa A. Gladden (41) (D)
  • Joan Carter Conway (43) (D)
  • Verna L. Jones (44) (D)
  • Nathaniel J. McFadden (45) (D)
  • George W. Della, Jr. (46) (D)
 • 美國眾議員
眾議員
  • Dutch Ruppersberger (2) (D)
  • John Sarbanes (3) (D)
  • Elijah Cummings (7) (D)
面积
 • 獨立市92.05 平方英里 (200 平方公里)
 • 陸地80.95 平方英里(200 平方公里)
 • 水域11.1 平方英里(30 平方公里)  12.1%
海拔[12]33 英尺(10 公尺)
人口2020[13]
 • 獨立市585,708人
 • 估计(2021)[14]576,498
 • 排名全美第30
 • 密度7,235.43人/平方英里(2,793.74人/平方公里)
 • 市区2,203,663(全美第19)
 • 都會區2,844,510(全美第20)
 • CSA9,443,180(全美第4)
 • 區域居民稱謂詞Baltimorean
时区ESTUTC-5
 • 夏时制EDTUTC-4
郵編
郵編[15]
電話區號410, 443, 667
FIPS編碼24-04000
GNIS特征ID0597040
網站City of Baltimore

巴爾(英語:Baltimore/ˈbɔːltɪmɔːr/;本地發音:[ˈbɔɫ.mɔɻ]),舊譯保地磨波地摩,是美国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美国第30大城市和美国最大独立城市和主要海港之一。巴尔的摩市被巴尔的摩县环绕,但不属于巴尔的摩县,是马里兰州唯一的一个独立市,因此经常称为巴尔的摩市。2020年时,整个巴尔的摩都会区有超过284万人口,是美国第20大都会区。根据CSA的统计,巴尔的摩-华盛顿都市区的人口有997万人,为全美第四大联合统计区。

巴爾的摩不是馬里蘭州的首府

历史

巴尔的摩市建立於1729年,名字来源于马里兰地区封地的所有者巴尔的摩男爵。本地的早期发展與海运和制糖业有密切相关。

1814年,在1812年战争期间英国军队在火烧华盛顿之后,分海陆两路进攻巴尔的摩。同年9月12日,英国军队和美国民兵在巴尔的摩西南的北角发生交火。英国指挥官羅斯将军(Ross)被击毙。英国海军在对守卫巴尔的摩内港的麥克亨利堡进行通宵炮击后,並未能趕走守卫堡壘的美国军队,随后英国军队放弃对巴尔的摩的进攻。美国律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在目睹了英国海军对麥克亨利堡的炮击后,写下了后来成爲美国国歌的《星條旗歌》。

1851年,巴尔的摩市脱离巴尔的摩县,成为独立市

1861年,一队美国士兵在巴尔的摩转火车时,遭到亲南方的巴尔的摩市民围攻,士兵向市民开枪後导致了巴尔的摩暴乱。此暴乱的直接结果是林肯政府对亲南方的州進行镇压,並宣布巴尔的摩进入军管状态,巴尔的摩市长、警察局长與马里兰州议会多名议员被捕。在整个美国内战期间,马里兰州被置于美国联邦政府的直接管理,德拉瓦州则被置为北方军事占领状态。阿肯色州田纳西州在了解到林肯政府对亲南方的地区的镇压后,宣布脱离美国北方政府加入南方政府。

1904年2月7日,巴尔的摩市发生大火,整个城市几乎被烧毁。从哥伦比亚特区费城纽约等地都有消防队趕來救援,但由于各處消防水龙头的接头有所差異,因此救援人員面对大火无能为力。这件事件导致了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的诞生。

1980年,巴尔的摩国家水族馆建成。同年在巴尔的摩内港地区海建成一系列的的商业观光区,巴尔的摩内港逐渐从工业区和居民区转变成为观光旅游区。

2003年,飓风伊莎贝尔帶來的潮水,淹没了巴尔的摩内港地区。

地理

巴尔的摩位于马里兰州中部,帕塔普斯科河河口地区,紧邻切薩皮克灣,是优异的港口。面積238.5平方公里,陸地為209.3平方公里,水域有29.2平方公里。

注:平均(气温、降水)数据来自市中心,极端数据来自国际交换站。

巴爾的摩属副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温变化相对和缓,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冬季冷凉,微潮,时而偏向寒冷,日最高气温低于0 °C(32 °F)的平均日数为9.6天,日最低气温低于0 °C(32 °F)的平均日数为53天,低于−10 °C(14 °F)的平均日数为2.5天;夏季炎热潮湿,日最高气温达30 °C(86 °F)的日数年均有70天,35 °C(95 °F)以上的有13天。[16]最冷月(1月)均温2.7 °C(36.9 °F),极端最低气温−22 °C(−7 °F)(上次出现于1984年1月22日)。[16]最热月(7月)均温27.5 °C(81.5 °F),极端最高气温42 °C(107 °F)(1936年7月10日)。[16]无霜期平均为253天(3月20日至11月28日),由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市中心的无霜期较西、北郊,可多出50天以上;此外,西、北郊平均降雪量可达76厘米(30英寸)。[16]可测量降雪平均期为12月14日至3月8日。[16]年均降水量约1,110毫米(43.7英寸),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547毫米(21.55英寸)(1930年),最多为1,824毫米(71.82英寸)(2018年)。[16]年均降雪量为49厘米(19.3英寸),[16]但降雪年际变化较大;1949–50年的降雪量最少,积累降雪量只有1.8厘米(0.7英寸),2009–10年的降雪量最多,积累降雪量为196厘米(77.0英寸)。[16]

巴爾的摩市中心(內港馬里蘭州科學中心英语Maryland Science Center),1991–2020年正常值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最高温 °C(°F) 18.3
(65.0)
19.2
(66.5)
25.0
(77.0)
30.9
(87.7)
33.6
(92.5)
36.7
(98.1)
37.6
(99.7)
36.6
(97.8)
33.8
(92.9)
29.7
(85.4)
24.1
(75.4)
19.5
(67.1)
38.3
(100.9)
平均高温 °C(°F) 6.5
(43.7)
8.2
(46.8)
12.9
(55.2)
19.3
(66.8)
24.4
(75.9)
29.7
(85.4)
32.3
(90.1)
30.7
(87.3)
26.9
(80.4)
20.4
(68.8)
14.2
(57.6)
8.9
(48.0)
19.6
(67.2)
平均低温 °C(°F) −1.1
(30.0)
−0.1
(31.9)
3.7
(38.7)
9.0
(48.2)
14.4
(58.0)
19.8
(67.7)
22.7
(72.9)
21.7
(71.0)
18.1
(64.5)
11.4
(52.6)
5.9
(42.6)
1.4
(34.6)
10.6
(51.1)
平均最低温 °C(°F) −9.6
(14.7)
−8.2
(17.3)
−4.5
(23.9)
2.2
(36.0)
8.3
(46.9)
14.2
(57.6)
18.7
(65.6)
17.3
(63.2)
11.9
(53.4)
4.6
(40.3)
−1.2
(29.9)
−5.4
(22.2)
−10.7
(12.8)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78
(3.07)
70
(2.75)
100
(3.93)
90
(3.55)
86
(3.39)
85
(3.36)
120
(4.71)
110
(4.35)
114
(4.49)
89
(3.49)
76
(2.98)
93
(3.66)
1,111
(43.73)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9.9 9.7 10.7 11.0 11.3 10.7 10.6 9.5 8.5 8.5 8.1 10.2 118.7
数据来源:NOAA[17][16]
巴爾的摩國際交換站(1991–2020年正常值,1871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6
(79)
28
(83)
32
(90)
34
(94)
37
(98)
41
(105)
42
(107)
41
(105)
38
(101)
37
(98)
30
(86)
25
(77)
42
(107)
平均最高温 °C(°F) 18.1
(64.6)
19.1
(66.4)
24.4
(75.9)
29.9
(85.8)
32.8
(91.0)
35.5
(95.9)
36.7
(98.0)
35.5
(95.9)
32.8
(91.1)
28.8
(83.8)
23.5
(74.3)
18.9
(66.0)
37.2
(98.9)
平均高温 °C(°F) 6.2
(43.2)
8.0
(46.4)
12.7
(54.8)
19.2
(66.5)
24.2
(75.5)
29.1
(84.4)
31.6
(88.8)
30.3
(86.5)
26.5
(79.7)
20.2
(68.3)
14.1
(57.3)
8.6
(47.5)
19.2
(66.6)
平均低温 °C(°F) −3.7
(25.4)
−2.8
(26.9)
1.1
(33.9)
6.4
(43.6)
11.8
(53.3)
17.0
(62.6)
19.8
(67.7)
18.8
(65.8)
14.9
(58.8)
8.1
(46.5)
2.5
(36.5)
−1.3
(29.6)
7.7
(45.9)
平均最低温 °C(°F) −12.7
(9.1)
−11.0
(12.2)
−7.3
(18.9)
−1.3
(29.7)
3.8
(38.8)
9.6
(49.3)
14.4
(57.9)
13.2
(55.8)
7.3
(45.1)
0.4
(32.8)
−5.1
(22.9)
−9.1
(15.6)
−13.9
(6.9)
历史最低温 °C(°F) −22
(−7)
−22
(−7)
−16
(4)
−9
(15)
0
(32)
4
(40)
10
(50)
7
(45)
2
(35)
−4
(25)
−11
(12)
−19
(−3)
−22
(−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78
(3.08)
74
(2.90)
102
(4.01)
86
(3.39)
98
(3.85)
101
(3.98)
114
(4.48)
104
(4.09)
113
(4.44)
100
(3.94)
80
(3.13)
94
(3.71)
1,143
(45.00)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16
(6.4)
19
(7.5)
7.1
(2.8)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25
(0.1)
6.4
(2.5)
49
(19.3)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10.1 9.3 11.0 11.2 11.9 11.3 10.4 9.6 9.1 8.6 8.5 10.3 121.3
平均降雪天数(≥ 0.1 in) 2.8 2.9 1.5 0.1 0.0 0.0 0.0 0.0 0.0 0.0 0.2 1.5 9.0
平均相對濕度(%) 66 63 61 61 67 69 70 72 73 72 68 67 67
月均日照時數 155.4 164.0 215.0 230.7 254.5 277.3 290.1 264.4 221.8 205.5 158.5 144.5 2,581.7
可照百分比 51 54 58 58 57 62 64 62 59 59 52 49 58
数据来源:NOAA(1981–2010年相对湿度;1961–1990年日照)[18][16][19][20]

巴爾的摩国际交换站,1871年1月1日-1950年7月22日在市中心,1950年7月23日起在巴尔的摩/华盛顿瑟古德·马歇尔国际机场(BWI)。[21]降水、气温、降雪量和降雪深度记录分别始于1871年1月1日,1872年7月22日,1892年3月1日和1894年11月27日。[16]

巴爾的摩

交通

机场

重要高速公路

人文與環境

教育

職業運動

人口

根據2006年美國人口調查結果,巴爾的摩64% 的居民是黑人(非洲裔美國人),30% 的人口是白人,4%是亞洲裔美國人(遠高於美國平均數字,美國12%的人口是黑人)。總括來說,巴爾的摩是美國黑人比較集中的城市。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752200—    
17755,934+2867.0%
179013,503+127.6%
180026,514+96.4%
181046,555+75.6%
182062,738+34.8%
183080,620+28.5%
1840102,313+26.9%
1850169,054+65.2%
1860212,418+25.7%
1870267,354+25.9%
1880332,313+24.3%
1890434,439+30.7%
1900508,957+17.2%
1910558,485+9.7%
1920733,826+31.4%
1930804,874+9.7%
1940859,100+6.7%
1950949,708+10.5%
1960939,024−1.1%
1970905,787−3.5%
1980786,741−13.1%
1990736,016−6.4%
2000651,154−11.5%
2010620,961−4.6%
2020585,708−5.7%
U.S. Decennial Census[22]
1790–1960[23] 1900–1990[24]
1990–2000[25] 2010–2020[26]
1752 estimate & 1775 census[27]

治安

毒品泛滥长期困扰着这里,在美国4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巴尔的摩鸦片类药物服用致死案在美国排名第二。美国缉毒局报告称该城市有10%的居民吸食海洛因,这些毒品大多来自纽约市。[29][30][31][32][33]

2011年,巴尔的摩发生196起谋杀,是继1978年的197起之后最低的,最高为1993年的353起[34][35]。其人均被谋杀率为58.27/10万人,在美国仅次于圣路易斯[36]

文化影響

在美國軍事小說作家湯姆·克蘭西於1991年出版的「傑克·雷恩」系列第五作:「恐懼的總和」一書中描寫著:在新納粹主義恐怖份子的策劃下,為製造假象煽動美國俄羅斯全面開戰、其將一枚來自於以色列、後卻在以阿戰爭的戰場中失落的氫彈,將外型偽裝成自動販賣機、將該枚核武器於巴爾的摩職業美式足球場引爆、造成數以萬計的市民喪生。

1993年NBC首播的美国电视剧《情理法的春天英语Homicide: Life on the Street》,便是以巴爾的摩警察局的兇殺組作為故事背景。

2002年开始首播的美国HBO电视台电视剧,也是被许多媒体和观众认为的历史上最伟大的电视剧《火线重案组》就以巴尔的摩市为舞台展开。

姐妹城市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Donovan, Doug. Baltimore's New Bait: The City is About to Unveil a New Slogan, 'Get In On It,' Meant to Intrigue Visitors. The Baltimore Sun. 2006-05-20 [2008-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2). 
  2. ^ Smith, Van. Mob Rules. Baltimore City Paper. 2004-10-06 [2009-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月12日). 
  3. ^ Kane, Gregory. Dispatch from Bodymore, Murderland. Washington Examiner. 200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月17日). 
  4. ^ Jenn Ladd. Hugh Sisson brought the brewpub to Baltimore. Then he really learned about the beer business. City Paper. 2011-10-05. 
  5. ^ Baltimore Heritage Area. Maryland Historical Trust. 2011-02-11 [201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2). 
  6. ^ Baltimore: A City of Firsts. Visit Baltimore. [201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6). 
  7. ^ Best Monument. 2005 Baltimore Living Winners. Baltimore City Paper. 2005-09-21 [2007-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2日). 
  8. ^ Ravenstown. Baltimore Ravens.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7月23日). 
  9. ^ Baltimore Fun Facts: Historical Trivia. Baltimore City Police. [2013-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10. ^ Maestretti, Danielle. Baltimore: The City That Reads. UTNE Reader. [2014-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2). 
  11. ^ Jeffrey Gettleman. In Baltimore, Slogan Collides with Reality. The New York Times. 2003-09-02 [2015-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12. ^ USGS detail on Baltimore. [200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13. ^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4-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14. ^ Population Estimat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4-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2). 
  15. ^ Zip Code Lookup. USPS. [2014-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月1日). 
  16.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NowData – NOAA Online Weather Dat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2-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17. ^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csv).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5). 
  18. ^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csv).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5). 
  19. ^ WMO Climate Normals for BALTIMORE/BALTO-WASH, MD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4-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20. ^ Local Climatological Data Annual Summary with Comparative Data for BALTIMORE, MD (KBWI)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3. [2022-06-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8). 
  21. ^ ThreadEx. [201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22. ^ U.S. Decennial Censu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September 1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23. ^ Historical Census Brows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September 1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24. ^ Population of Counties by Decennial Census: 1900 to 1990.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September 1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1). 
  25. ^ Census 2000 PHC-T-4. Ranking Tables for Counties: 1990 and 2000 (PDF).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September 1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2-18). 
  2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QuickFact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7.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Population in the Colonial and Continental Periods (PDF). A Century of Population Growth. 1909: 11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04). 
  28.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popchange2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9. ^ 30 Most Drug Addicted Cities in America. healthversed.com. July 26, 2016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30. ^ Violent Crime & Property Crime by County: 1975 to Present – Open Data – data.maryland.gov. data.maryland.gov.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0). 
  31. ^ Baltimore Homicides. The Baltimore Sun. [December 1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8). 
  32. ^ Rector, Kevin; Fenton, Justin. Per capita, Baltimore reaches its highest ever homicide rate. The Baltimore Sun. November 17, 2015 [December 3,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1). 
  33. ^ James, Michael. 46 slayings in 41 days push homicide rate up. The Baltimore Sun. November 11, 1994 [December 3,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1993, the city's most murderous year ever with 353 killings 
  34. ^ Justin Fenton. Baltimore has fewer than 200 killings for first time in decades. The Baltimore Sun. January 1, 2012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35. ^ Mark Reutter. As Baltimore's homicide total climbs, D.C. murders plummet. Baltimore Brew. November 25, 2012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36. ^ ELISHA FIELDSTADT. Murder map: Deadliest U.S. cities. CBS. 2022-02-23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3).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巴爾的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