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善街
命名緣由 | 命名文件:香港憲報 |
---|---|
命名日期 | 1930年5月2日 |
道路長度 | 0.15公里(0.093英里) |
车速限制 | 50公里每小時 |
车道数 | 不適用(行人) |
地點 | 香港新界東 |
起點 | 大埔區大埔墟崇德街 |
終點 | 大埔區大埔墟北盛街 |
富善街(英語:Fu Shin Street)是一條位於香港新界大埔的街道,全長約150米,也是香港其中一個傳統市集,富善街太和市曾是新界東第一大墟市。
歷史
富善街初期稱太和市,由新界五大家族泰亨文氏與附近村落連成的「大埔七約」建立,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七月初八啟市,用以抗衡大埔頭鄧氏經營的大埔舊墟,啟市時有28間店舖,每約各佔4間,平均分佈在街的兩邊,每邊14間,門戶相對,當時太和市是主要為鄉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衣著、糧油雜貨等的市集,市內設有公秤,所得費用作公所開支,每月三、六、九日為墟期。
到了1898年,英國向滿清租借新界後,大埔區在地理上就成為了整個新界東的中心,所以香港政府就在太和市設立理民府,令大埔成為了整個新界東的行政中心。1913年舊大埔墟火車站落成啟用,為旁邊的太和市帶來大量人流,並且逐漸取代大埔舊墟的地位,成為大埔區最興盛的地方。其後太和市的發展已達飽和,店舖開始向仁興街和靖遠街兩邊作上下的發展,隨著這兩條街的出現,鄉民才在2、30年代開始叫墟市原本的一條街為「富善街」,而香港政府亦於1930年5月2日刊憲將太和市一帶的多條街道正名。到今日依然是大埔區最興旺的地方之一。
文武廟
位於富善街內的文武廟,與富善街啟市的同一日開光,是新界首座受保護的建築物。初時是七約鄉公所的的辦事處,後來辦事處搬遷,就改為供奉文武二帝,在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廟的上方設有一個寫有「正大光明」的牌匾,並且設有一個公秤,因為以前的文武廟除了是辦事處外,有時還會處理村民間的糾紛,而公秤則有公平交易之意。
特色
富善街最大的特色是兩邊的店鋪都喜歡把貨物放在街道上,不過這會導致富善街的闊度縮減了不少。當時的區域市政總署小販管理隊經常在這裡執法[1][2],導致商店的生意損失不少。2002年至2003年間,富善街的商戶發起罷市,簽名等行動,逼使食環署不會掃蕩阻街的貨物,最終食環署向商戶妥協,令這個傳統得以保留下來。
-
太和市車坪碑
-
富善街上請勿擺賣的告示牌
衝擊與發展
隨著香港農業的式微,富善街的盛況已大不如前,逐漸由一個墟市變成一條普通街道,見證了中國傳統墟市制度在現代化的衝擊下瓦解,和新界農業以至香港社會的變遷。即使富善街吸引不少遊客參觀,但會消費的人始終較少。再加上2004年大埔墟新街市(大埔綜合大樓)啟用,更令商店的生意雪上加霜,現時富善街的店舖空置率是前所未見的,商戶現只希望能保持收支平衡。
大埔區議會的「推動本土經濟活動小組」,曾提出把富善街改為步行街,並進行美化工程,重鋪路面,加建簷篷,希望藉此發展旅遊業,但因為要等待其他配套工程完成後,才能開展富善街的工程,至今仍未有任何的改革。
參見
參考資料
- ^ (繁體中文) 區署籲富善街商戶續改善環境衛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9年11月18日,政府新聞處,於2008年12月19日查閱
- ^ (繁體中文) 區署繼續採取行動改善富善街環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9年12月10日,政府新聞處,於2008年12月19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