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头橐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大頭橐吾
大头橐吾
Ligularia japonica at Mt. Huangzui Ecological Protected Area,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Taipei, Taiwan.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橐吾属 Ligularia
种:
大头橐吾 L. japonica
二名法
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英语Christian Friedrich Lessing, 1832 [1]

大頭橐吾學名Ligularia japonica)為菊科橐吾属的植物。分布於印度南韓北韓日本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福建江西湖北安徽廣東湖南廣西浙江等地,生長於海拔 900-2,300m 山區,一般生長在水邊、山坡草地或林下。[2]

型態

莖直立粗大,莖高約 1m,具紫色斑點。

Leaf of Ligularia japonica at Mt. Huangzui Ecological Protected Area,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Taipei, Taiwan.

基生葉紙質,葉柄具有翼,心形至圓形,長可達30 cm。幼葉邊緣向內捲曲,遠軸面密被軟毛。掌狀深裂,裂片羽狀深裂或具鋸齒緣;莖生葉3枚,具有明顯葉鞘包覆著葉柄。

Flowers of Ligularia japonica at Mt. Huangzui Ecological Protected Area,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Taipei, Taiwan.

花梗長 2–9 cm,密被皺曲軟毛。頭花 2-8朵,呈鬆散的繖房狀排列。總苞鐘形至管狀,徑約 2 cm,密被軟毛,苞片單層,9-12枚,長橢圓形,先端漸尖,不被包覆在基部葉腋;舌狀花一輪共10枚,雌性花,花冠黃色,長5-6cm,寬約 1cm;管狀花橙色,花冠管狀,長約 2cm。

Flowers of Ligularia japonica at Mt. Huangzui Ecological Protected Area,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Taipei, Taiwan.

瘦果圓柱狀,約 1 cm長,光滑無毛;冠毛長 6-7.5 mm,銹褐色。[3][4]

染色體數 2n = 60。 [5]

分佈

分布於中國、印度、日本、北韓、南韓、臺灣等地,北美洲有栽培。

在臺灣,分佈於北部山區潮濕處與草坡。

數量稀少,目前確認有穩定族群的地點有: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一處濕地,與東北部山區芒草叢中。

名稱混用

本文所描述物種之學名為Ligularia japonica,在《中國植物誌》中名為「大頭橐吾」[2];但於《臺灣植物誌》第二版中,則名為「大吳風草」[3]。臺灣地區多採用後者。

另有一同科不同屬的物種Farfugium japonicum,《中國植物誌》中名為「大吳風草」,屬於大吳風草屬;《臺灣植物誌》第二版中,則將此物種稱作「山菊」,並以腎形基生葉是否有明顯鋸齒緣與另一變種台灣山菊作區分。

异名

  • 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 var. scaberrima (Hayata) Ling

参考文献

  • 昆明植物研究所. 大头橐吾(原变种).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臺灣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大吳風草.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09.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II.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1: 105–121.
  1. ^ IPNI |}}
  2. ^ 2.0 2.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委會. 中国植物志 第77(2)卷. 科學出版社. 1989 [2017-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3. ^ 3.0 3.1 臺灣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 第4卷.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8 [2017-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4. ^ 楊遠波 劉和義 彭鏡毅 施炳霖 呂勝由. 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四卷.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5. ^ Peng & Hsu, 1978 (PDF). [2017-03-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