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龜
(重定向自地龟)
地龜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綱 Reptilia |
目: | 龜鱉目 Testudines |
亚目: | 曲颈龟亚目 Cryptodira |
科: | 地龜科 Geoemydidae |
属: | 地龟属 Geoemyda |
种: | 地龜 G. spengleri
|
二名法 | |
Geoemyda spengleri |
地龜(學名:Geoemyda spengleri;英文:Black-breatsed Leaf Turtle),亦名黑胸葉龜、長尾山龜、十二棱龜、金龜,地龜科地龜屬,半水棲龜,主要分布於越南和中國之廣西、廣東、湖南、海南等地。
居住環境
攝氏溫度介於18℃~28℃之山區叢林、小溪及山澗(山磵)小河邊。多屬陰暗潮濕之地,其亦不能太過靠境水深處(水位不能超過龜殼高度的2倍)。
食物
地龜喜歡吃鮮活的小蟲子。例如:蚯蚓、蟋蟀、麥皮蟲(步行蟲之幼蟲)等。另外亦吃西紅柿、瘦豬肉、黃瓜、小魚、水龜糧等。
特徵
地龜體型較小,成體背甲長僅約120毫米,寬約78毫米。其頭部呈淺棕色,頭較小,背部平滑,上喙鉤曲,眼大且外突,自吻突側沿眼至頸側有淺黃色縱紋。
背甲為金黃色或桔黃色,中央具三條嵴棱,前後緣均具齒狀,共十二枚。腹甲呈棕黑色,兩側有淺黃色斑紋,甲橋明顯,背腹甲間借骨縫相連。後肢淺棕色,散布有紅色或黑色斑紋,指、趾間蹼,尾細短。
雌雄鑑別
雌龜的腹甲平坦,尾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後緣較近;雄龜的腹甲中央凹陷,尾長且粗,泄殖腔孔距腹甲後緣較遠。
習性
雜食性半水棲龜,幼年期肉食性偏強,卵生,每次產下4~6枚卵,每年6月-8月為其產卵期。
亞種
一度認為分布於日本沖繩島北部、久米島、渡嘉敷島的琉球長尾山龜,是地龜的亞種,但該種已於1992年成為獨立一物種。
保護
其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定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並於1989年3月1日施行。並於九萬山水源林、大瑤山水源林(廣西)、東洞庭湖、南洞庭湖濕地等地嚴加保護著。
參考資料
- ^ Asian Turtle Trade Working Group. Geoemyda spengler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0. [2009年2月5日].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地龟.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龜宿
- (繁體中文)長尾山龜-阿修羅的夜世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爬行天下資料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CITES homepa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2007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