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極風情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北极风情画

北極風情畫》是小說家卜乃夫的代表作。

1943年11月,卜乃夫應當時在西安銷路最大的《華北新聞》的總編輯趙蔭華之請,第一次用“無名氏”作筆名,寫了長篇小說《北極風情畫》。小說在《華北新聞》上連載,每天一節,約二千到三千字,且常附木刻版畫。這篇小說掀起了連作者都意想不到的波瀾,—時,《華北新聞》銷路大增。其至形成了一種“滿城爭說無名氏”的盛況,《北極風情畫》使“無名氏”聲名鵲起,一夜之間成為了大後方知名度極高的名作家。

這部小說全文有十五萬字,卜乃夫只用了十八天就把它寫完,平均每天幾乎要寫八千字。它起初只是礙於朋友的請求、為填補報紙的篇幅而寫的,連作者自己對此也無多大信心。他用“無名氏”的筆名,也許預感到這篇小說可能引起麻煩,所以要用筆名來緩解對自己造成的壓力。因為在抗戰時期,這種遠離抗戰時代主題的純愛情小說,勢必要受到來自官方和進步文化界的批評。前此對梁實秋的“與抗戰無關淪”的批判相對“戰國策” 派的批判,已讓人感受到這一點,然而,料想不到的是這篇小說卻在民間、在讀者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這就極大地增強了卜乃夫的創作自信。

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1932年的蘇聯西伯利亞小城托木斯克。主人公林是東北抗日名將蘇炳文部下的一名軍官,職務是上校參謀。這年冬季,抗日軍隊在中東路扎蘭屯和日本軍隊打了最後一次大仗,主力損失殆盡。他們沿著鐵路撤退,直退到滿洲里的中蘇邊界,在那裡與馬占山、李杜兩將軍的部隊會合。由他們只有消耗,沒有補充,後援不繼,孤軍奮戰,終於不得不在蘇聯允許的情況下,退到蘇聯境內的西伯利亞。當時日寇用盡各種外交手段,想將馬、李、蘇三位將軍索回。為遮人耳目,他們被蘇聯當局隱藏在了一個很偏僻的小城托木斯克。托木斯克建在無邊無際的西伯利亞大草原之上,是靠北冰洋最近的城市。它的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的酷寒:冬季平均溫度常常在零下四十度以下。

林是韓國人,飽嚐亡國之痛,他參加東北義勇軍是因為日本是中韓共同的敵人,他希望憑著中韓的共同努力,完成韓國的民族革命,而現在連中國的抗日革命都遭受到了這樣沉重的打擊,韓國的獨立革命還從何說起。身處異國他鄉,又是戰亂年代,失路之人,他的心境的悲苦是無以言表的。小說隨之展開了一段戰爭與愛情的故事。

林在一種輕浮遊戲的動機驅使下結识了少女奧蕾利亞。他明知奧蕾利亞認錯了人,故意往前跑,引誘奧蕾利亞上鉤,待到奧蕾利亞追到,又將計就計,摟住奧蕾利亞長吻。待到奧蕾利亞發現認錯了人,又油嘴滑舌地巧辯。

林采取的於連式的攻守戰略,使這場愛情角逐偏離了純真、純情的常軌。當這場愛情之火燃亮之後,林和奧蕾利亞已不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而只能聽從“愛”的召喚,將自己奉獻於愛的祭壇之上,成為愛的犧牲者。小說最後的結局是奧蕾利亞殉情自殺,林雖生猶死,作者試圖由此點明愛的無可逃脫和愛的不由自主這一命運主題。

参考资料

  • 沈慶利,無名氏《北極風情畫》細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08年5期。
  • 姜輝,媚俗的愛情神話──從《北極風情畫》到《塔里的女人》。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年1期。